【老秦人的故事】32、三郤灭亡

1、男女私情

话说回到鲁国,鲁国发生事情了,发生大事了。什么事情呢?

鲁国的三桓之一,叔孙侨如和鲁成公的母亲穆姜,私通了。

或许穆姜动了真感情,叔孙侨如向穆姜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帮助他,干掉另外两家。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这可不是小事情,穆姜多少也是历经风霜吧。穆姜的回答很干脆,同意。

鄢陵之战的时候,鲁国也要参加会战,那么鲁成公此刻就要去参加。

作为母亲,穆姜就来送行。

穆姜就跟鲁成公耳语了一番,表示希望能够干掉孟孙氏、季孙氏两家。

鲁成公对她说:这件事情,等我回来再说。

鲁成公心里想,要是能,我早就干了。你以为现在公室有多厉害。再说了,三家制衡也比一家专权好。

鲁成公没答应,穆姜就很生气。

穆姜对鲁成公说:你看到你兄弟公子偃,公子锄在那里没有?你要不答应,我现在就拥立他们为国君。

鲁成公说:我说了,我回来再说。你要拥立,你去好了。

鲁成公拂袖而去。但是鲁成公在路上,他也知道,热恋的女人是没啥智商的。要是真的头一发热,立了兄弟?于是赶紧派仲孙蔑回到鲁国,发布戒严。

但是即使如此,鄢陵之战结束了,鲁成公白跑一趟。

鲁成公回国以后,没发生什么大事。

过了几个月,晋厉公要求诸侯会盟,鲁成公肯定得去。

结果鲁成公到了会盟地点,结果没有参加会盟。为什么呢?

鄢陵之战后,三郤之一的郤犨,统治东方诸侯。鲁国的叔孙侨如,给他散钱了,贿赂他。

于是郤犨给晋厉公进谗言,晋厉公一怒之下,就不让鲁成公参加会盟。

反正不知道郤犨怎么想的?这件事情如果落到政治对手手里怎么办?

说回鲁成公,鲁成公很郁闷,他还觉得晋厉公是不是看他不爽?

晋国要打郑国,为了挽回一点好印象,鲁成公亲自挂帅,攻打郑国。

出征之前,穆姜又来找鲁成公,意思就是说,你不是说回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都几个月了,你多少有个回答吧。

鲁成公说:你看,我现在要去出征,况且要干掉那两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等我回来再处理。

鲁成公赶紧派人,再次戒严。

诸侯军队此时驻扎再郑国西面,鲁国军队驻扎在督扬。鲁成公此时心神不宁,不知道鲁国发生什么事情?

随后,诸侯军队汇合,荀罃率领军队攻打陈国,随后攻打蔡国。

晚上,郑国偷袭诸侯联军,齐国、宋国、卫国军队溃不成军。

那么鲁国国内怎么样呢?

叔孙侨如暗地里派人跟郤犨说:我知道晋国国内,栾氏、范氏权势熏天,我们鲁国季孙氏和孟孙氏也一样。这两家现在表示不太想遵从晋国的领导,他们说晋国有两家,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他们表示即使服从齐国、楚国也不愿意服从晋国了。我为你考虑,你应该杀掉前线的季孙行父,我在鲁国杀掉仲孙蔑,里应外合。一旦我掌握政权,那么我绝对服从晋国领导,不敢有二心。鲁国一旦服从晋国,其他东方小国,自然服从了。

看这说辞,招招对准郤犨的心里。

开头,不说郤氏家族有多厉害,故意讲栾氏、范氏的家族显赫,类比鲁国二桓专权。要知道郤至天天夸耀战功,难道郤犨就不想吗?他当然想,这就是激将法。

而且,话说回来,连鲁国人都能把晋国的政局看的一清二楚,我是不知道三郤为什么看不懂。

其二,这段说辞暗含这一个内容,没说出来。开头并没有提及郤氏家族,除了激将法,还暗示如果鲁国归顺,那么功劳不就是郤犨的吗?你刚好可以凭借这一点,争权夺利。

其三、为了包裹其这层私心,把他上升到国家的高度。

郤犨看到这封信,莞尔一笑。

派人,逮捕季孙行父。

鲁成公听说之后,本来是要回国的,现在不回去了,必须和郤犨好好交涉一番。

鲁成公就派公孙婴齐,交涉,希望放了季孙行父。

郤犨也很意思,对公子婴齐说:你何不归顺我们,只要你除掉仲孙蔑,并且扣留下季孙行父,我对你比鲁成公还好,怎么样?何不考虑一下。

奇怪了,假如公孙婴齐叛变,那叔孙侨如呢?好嘛,搞了半天,被别人渔翁得利。

那么郤犨为什么要拉拢公孙婴齐呢?很简单,他夫人不就是公孙婴齐的妹妹吗?

从这里看来,郤犨并不会以后翻脸不认人,毕竟还有层亲戚关系。

那么公孙婴齐怎么考虑呢?现在权位唾手可得。

公孙婴齐说:多谢您的好意,但是我为鲁国考虑,如果杀了仲孙蔑和季孙行父,鲁国必然灭亡。再说了,我只是个小臣,怎么能依仗大国求取高官厚禄?

郤犨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但是对于季孙行父,要寡君处理,我没法赦免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郤犨拂袖而去,就留下公孙婴齐。

怎么办呢?

晋国的栾书和士燮知道这件事情,说道:季孙行父是个贤臣,我们晋国不能这样对待他。

于是季孙行父就被释放了。很明显这两人除了为国事考虑,更多的是对三郤不满。

鲁成公等啊等,终于等到季孙行父回来了。他回来了,也要有人走了。

于是鲁成公此时下定决心,放逐叔孙侨如,叔孙侨如逃到齐国。并且暗杀了公子偃,就是告诉穆姜,不要动什么脑筋。

叔孙侨如跑了,但是三桓并没有倒,叔孙豹顶替他,成为叔孙氏的领导。

叔孙侨如这哥们,桃花运太好了。到了齐国,齐国国母,声孟子看上他了,于是两人就如胶似漆。

声孟子太喜欢他,于是就跟齐灵公说,希望他能封叔孙侨如为高氏、国氏一样的爵位。

齐灵公心里想,开什么玩笑。于是不做声。

这事情就传到叔孙侨如耳中,他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于是连夜逃跑到卫国。

叔孙侨如在齐国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齐灵公,他的女儿还跟齐灵公生了齐景公。

春秋时期,男女关系混乱,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2、郤至之狂

鄢陵之战是晋楚第三场大战,战后,晋厉公派郤至去周天子哪里献俘。

反正因为楚国输了,楚国又成蛮夷了。郤至到了周天子那里和单襄公谈论起作战的事情。

郤至这个人没点谱,谈话间三句不离自己有多牛。夸耀自己战略战术很厉害。

单襄公听了,连连点头,郤至也很美。

回过头来,单襄公对大夫说:我看,郤至这个人命不久矣。鄢陵之战的领导者是晋厉公和栾书。现在他把所有功劳都归结到自己头上,不死何待?

想想当年范氏一家,鞍之战后,那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对手抓到把柄。

中国人讲

无孔子则无英雄之进取,无老子则无英雄之守成

《老子》的思想极端保守,尽管后世人,总是曲解老子的思想,但是毫无疑问老子的思想是贯彻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老子讲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

中国人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都是这个道理。

3、士燮之死

公元前574年,郑国偷袭晋国,卫国救援晋国。

同年,郑成公派人到楚国做人质,郑楚关系加强。晋国召集诸侯,攻打郑国,楚国救援郑国,诸侯联军撤军。

话说回到晋国,鄢陵之战后,只有士燮闷闷不乐。

士燮说:国君骄奢淫逸,现在又战胜了楚国,这是增加他的骄横之气,我还是希望早点死。免得看见家族灭亡,我愿意以我的死换取家族子孙的安宁。

于是神灵听到他的愿望,把他的生命带走了。

士燮为什么会这么谨慎。这还要从他的父亲士会说起。

士会原是中军元帅,鞍之战之前,由于郤克非要打齐国,士会觉得不妙,于是辞官。

可想而知,士会是多么谨小慎微。士燮本来也是大大咧咧,但在他的父亲的教导下,逐渐变得十分沉稳。士会对他儿子有这么几次教导。

1、士会退休前,他跟儿子语重心长的说,

燮啊,我听说犯了人家的盛怒一定会倒霉。郤克现在十分生气,如果他得不到齐国的发泄,他一定就发泄到晋国。他如果不执掌国政,用什么宣泄他的愤怒。所以我让出国政的位置,就是为了他能够宣泄。你呢,我告诉你一句话,你要谨记。

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

你要勉励的跟随诸位大夫,侍奉君主,恭敬从事,小心啊。

可以讲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就是,“敬”这个字。

这是金文的敬字,原义表示,一个牧羊人拿着鞭子驱赶着牛羊,以此表示认真做事的意思。后来延伸为,做事情专心、严肃。

士会告诉儿子,一个敬字,就是希望他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能够退一步,不去争夺,而是韬光养晦,守成。

我们再来看看“谦”字,谦字,左言右兼,左边的言字旁表示说话。右边的兼,指的是,谦兼有敬。谦和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周易》里有一卦,是为谦卦

这里说明一点,《周易》里的卦象不是抽象符号,而是极为具象的符号。

这个谦卦,

上面是坤卦(所谓坤卦,代表地,而地有断点,比如有高山,有江河,所以用阴爻来表示。相对应,乾卦,代表天,因为天是圆满的,所以用阳爻来表示)。

下面是艮卦,所谓艮卦,代表山(艮卦,最上面的阳爻在上,代表天,最下面阴爻在下,代表地。那么自然界中天之下,地之上,自然为山),

那么谦卦代表土地下面有山?这不是很奇怪吗?

对,可是这恰恰是谦卦的意思。指的是,山很高大,但是不显现于人,指的是谦的意思。谦卦号称六爻皆吉,可见这个卦象的重要性。

所以,谦虚不是装出来的,而是

山之高大而在地中,外卑下而内蕴高大之象,故为谦也

那么什么是内蕴高大呢?本质上,回到谦这个字,就知道,是敬畏之心。

我们进一步在看,如果水在地下,那么会怎么样呢?

用《老子》的一句话就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

这是一件事情。后来士会再一次教训了儿子。

2、士会杖责士燮。

有一天,士燮回来晚了。士会就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士燮说:哎呀,今天朝堂之上,从秦国来了一个人,他出了三个谜语,没人答出来,只有我能够答出来。

士会大怒说:人家答不出来,是他们谦虚。你现在毫不谦虚,掩盖别人的长处,处处觉得自己很牛。等我死了,我们家就完了。

拿起拐杖就要打士燮。

我们说过伯宗的故事,可以看出两者鲜明对比。

3、鞍之战后士燮的表现。

鞍之战后,士会在家里等着儿子。儿子回来很晚。

士燮回来后,他问儿子:你怎么这么迟才回来?

士燮说:大军征伐有功,国人欢欣鼓舞,如果太早回来,会引人注目。我不敢代替主帅接受荣誉。

士会很高兴,说:如果你能够谦让,我们家业就能保住了。

晋景公表彰鞍之战的三位主帅,轮到士燮,士燮推辞战功。

范氏家族,就是在这样的谨小慎微,和任何人都不来往。一点一点的活下来。

4、鄢陵之战士燮的表现

鄢陵之战,士燮的儿子士匄不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主力跟楚军死磕。士燮当时就急了,拿着武器打儿子,其实为什么呢?就是做给栾书看,栾书已经订好大政方针了,你凭什么违背主帅意愿?栾书自然明白。

士会死后,士燮敬遵父命,处处小心,绝不出头。外交上,以道德礼仪为先,如果有人贿赂他,他厉声斥责。

鄢陵之战之前、中间、战后,士燮一直主张,不要开战。一旦开战,对晋国没有好处。

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有这么几点

1、首先,我们讲过什么是战争?是社会未能切合,弹性不够而产生的一种弥补切合的一种极端状态。

在晋国,此刻如果发生了鄢陵之战,那么就会对于晋国的社会,产生相应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晋国卿族势力的重新分配。那么,对于范氏,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2、战争,如果输了,在国际上必然会出现利益重新分配。如果赢了,国君就会骄纵。而下面的卿族早就抱定“攘内必先安外”的政策。

所以,士燮成为了坚定的主和派。

吾闻之,为人臣者能内睦而后图外,不睦内而图外,必有内争,盍姑谋睦乎?

此时的晋国朝政就如意图喷发的火山,各个大臣惊恐万分。

3、弥留之际

话说回到晋厉公这里,晋厉公这个人不算昏庸之主,但是手段谋略还是略逊于他父亲晋景公。但是很明显,晋厉公通过这个谥号就知道,这人名声不太好。

晋厉公为什么名声不太好,甚至被丑化呢?

鄢陵之战后,晋厉公也要抓过头来,处理国内的事情。怎么处理呢?

晋厉公宠爱外嬖?所谓外嬖,我们在骊姬之乱那时就讲过,晋献公也有。这个外嬖,说好听点,是宠幸的大臣。说难听点就是宠幸的男宠。

晋厉公宠幸这些人,就是为了打压卿族的势力。

关键在于,打压卿族,特别是三郤,那也不可能靠男宠啊。

男宠之中,有这么几个人。

第一个是胥童,胥童是谁呢?胥克之子,胥克当年因为赵盾死后,被郤缺废了。于是胥氏家族由此中衰。

第二个是夷阳五,郤锜夺了他的土地。

第三个是长鱼矫,郤锜夺其地,还曾经戏辱他。

这三人恨郤氏家族入骨,晋厉公就拉拢他们。

除此之外,栾书同样怨恨郤氏。理由有这么几个

其一、栾书本来就想鄢陵之战后解决国内内乱。

其二、郤至,在鄢陵之战,未经自己这个主帅允许,不听主帅号令,自作主张,还给他打赢了。打赢了不算,战后还吹嘘自己的文治武功。

栾书这个人很厉害,在鄢陵之战之前几乎默默无闻,但是这个人很有能力。为什么之前默默无闻,能忍。

鄢陵之战中,楚国的公子伐被俘虏,栾书暗中跟公子伐接触,表示如果他能去晋厉公面前诋毁郤至,那么就可以让他回国。

说辞都已经准备好了。

栾书告诉他:你就说,鄢陵之战是郤至叛国的行为。实际上他早就和楚王有勾结,他曾经说如果晋侯战死,那么他就立孙周为国君。让晋国臣服于楚,战争的时候,就是他故意放了楚王,否则楚王早就被擒获了。

这里介绍一下,孙周。孙周是谁呢?孙周是晋厉公的族兄弟,晋襄公的曾孙。

于是公子伐就跑到晋厉公面前,说要面见晋君,告知一件重大事情。

晋厉公听了密告后,大惊,招来栾书核实。

栾书说:我不敢多言。

晋厉公说:无事,尽管直言。此事只我君臣二人可知。

栾书说:我觉得有可能。国君你还记得郤至曾经收过楚王给的弓箭吗?

晋厉公说:寡人记得。

栾书说:郤至三次冲进楚王那里,竟然没有擒获楚王,这.....如果没有叛变,怎么可能?

晋厉公说:那大概因为臣子不应该伤害君主吧。

栾书说:不如,我们试探试探他。也好还他一个清白,不是吗?

晋厉公说:怎么试探?

栾书说:您派他去周王室那里。如果他暗中面见孙周,那没跑了。如果没有,我们另当别论。如何?

晋厉公说:好。

随后郤至被派到周王室,晋厉公派人跟踪他。栾书派人去看望孙周。

栾书派来的使者对孙周说:听说从晋国来了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你在周王这,难道不思念国家吗?不如听听乡音如何?

于是孙周就来面见郤至。于是晋厉公派来的人都看在眼里,回国以后,添油加醋这么一说。

郤至必死。

其实话说回来,晋厉公难道真的不知道这是个骗局吗?他当然知道,但是君臣之间达成了一个默契。

三郤现在不死何待?在国际上,鲁国被他欺负了一遍又一遍,从国君到大臣。周王室对他而言更是不放在眼里。晋国内部,几乎都仇恨他们。

三郤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自我感觉良好。能想他们没心没肺的还真少见。因为中国人是十分信奉物极必反的道理。

为什么物极必反?道理很简单。

比如你从高空上丢一个鸡蛋,因为加速度的原因,鸡蛋下落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到了极致,鸡蛋破碎。

那么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对不对呢?表象上看是对的,但是深层琢磨,不对。因为在逻辑上,事物的演化是单向度的,所谓的“反”是人类必须划定一个节点,来使得事物改变能够为其所用而已。

比如,你吃一个东西,一直吃,结果后来看到这个东西就吐。但是你一直吸毒,只会造成你死亡。你尽可以把吃到吐,视作“物极必反”,你也可以把“死亡”视作物极必反。这样一来,物极必反就成了可以随意改变的东西,这就不能作为一条规律而言。当然对于我们自身为人处世,来使用。

4、大限将至

公元前574年,晋厉公组织狩猎。晋厉公这回把家眷,男宠都戴上,一起射箭喝酒。

然后让大夫射箭,郤至射了一头野猪。

一名寺人夺走了他的野猪,郤至就射死了他。

晋厉公看着,看到自己心腹被射死了。大怒道:此乃欺余

晋厉公下定决心,要对郤氏下手。

狩猎也不搞了,回到宫中,就招来胥童。问他怎么办?

胥童说:三郤不可不除啊,他们权势熏天,如果不除掉他。公室必定不得安宁。

厉公说:好。

郤氏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三郤就商量怎么办?

郤锜说:这是国君逼我们的,如果此时不动手,我们就是刀下之鬼了。

郤至说:现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杀了国君。国际、国内上会怎么看待我们?即使杀了国君,我们也不过多活几年,但是这几年,乃至死后,必然会遭受千古骂名。如果我们有罪,国君讨伐我们,顺天合理。如果我们无罪,历史会还我们一个公道。我们绝不能做背叛国君,残害人民的作乱之人。

至此,三郤必死无疑了。中国人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郤至为什么要讲这句话呢?郤至这个人真是极其复杂。

他在鄢陵之战的时候,出妙策,展现了智。战争之中,放过楚共王,展现了礼。死前,慷慨大义,展现了义。

单看这三项,此人可以讲文武双全。可是反观其他事情,毫无机心,暴露自己的意图,又幼稚的跟孩子一样。

对于三郤如何评价,特别是对郤至怎么评价是个很困难的问题。我们实在不愿意用一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来概括这样一场政变。春秋时期的人和后世人很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他们身处在历史大潮中。

他们回不到周代的礼治社会,他们也不想走向如同战国一样的暴虐社会。就如现在的我们,同样处于巨变之中,我们的文化形成极度分裂的状态。

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又没法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我们现在既不明白传统文化是什么,更不知道西方文明是什么?

《汉书 五行志》曾经记载

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盖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子亦将与(预)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季?”十七年,晋杀三郤。十八年,齐杀国佐。凡此属,皆言不从之咎云。

人处于高位,就有倾颓的危险,吃味道很重的东西,就有可能中毒。他们说话放肆,说话没有根据,说话自夸自美。

公元前574年,三郤来到朝堂上。胥童、夷阳五率领甲士八百人,进攻三郤。

晋厉公此刻,派他的亲信清沸魋协助。而长鱼矫觉得,如果这样兴师动众,会打草惊蛇的。

长鱼矫于是在郤氏的封邑周围埋伏下甲士,然后诱骗三人,议事。故意激怒三人,假装争吵。

郤氏三人没有防备,突然间长鱼矫拔出戈来,杀死郤锜、郤犫。

郤至大惊,立马逃跑,跳过栅栏,跳上马车,意图逃跑。长鱼矫此刻,哪里容得下他跑,紧追不舍,在车上,刺杀郤至。

三人尸体被抛到宫门下,示众。

胥童此刻率领甲士,在朝堂之上,劫持了栾书、中行偃(荀林父之孙,中行氏的族长)。为什么呢?

他想把卿族一网打尽,两人此刻迷惑不解。

突然间听到,“如果不杀此二人,后患无穷啊”

“可是已经杀了三人,寡人不忍心再增加人命”

“如果你不忍心,他们未来就会对你不利。如果你不杀他们,将来你会后悔的,既然国君不忍心,我请求离开晋国”

于是长鱼矫逃到狄人所处之地。

而栾书、中行偃留下了一条命。

晋厉公派人对二人讲:三郤无礼,搞得朝政天怒人怨,寡人除害。希望大夫不要把受劫持放在心上,你们还是复职复位吧。

两人叩头拜谢说:君王讨伐有罪之人,而赦免臣下,这是君主的恩德,我们不敢忘。

晋厉公此刻是不是高枕无忧了呢?

5、厉公之死

公元前574年,三郤尸骨未寒。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囚禁晋厉公和胥童。

栾书招来士匄,希望让他到了翼城会事。

士匄拒绝了,又派人请韩厥,韩厥同样拒绝了。

韩厥说:我当年已经犯了一个错误。当年下宫之难,我深受赵氏的恩德,竟然没有为他们求情。现在对付君王,我怎么敢呢?

公元前573年,胥童被杀,随后晋厉公被杀。

士燮的预言全部成真。随后迎立晋悼公登位。晋国历史,进入了新阶段。

附:抑郁性现实主义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抑郁现实主义”这一说法。相对应的是不现实乐观主义,又称乐观偏误。

历史学家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说:“我们深受其害的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幻觉,而不是我们的恶习或软弱。我们听从的不是真实,而是我们用来代替真实的幻觉。”正因为普通人很容易把幻觉当成真实,抑郁现实主义的纠偏作用和价值才受到了重视。

抑郁现实主义的“抑郁”是勤于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思考者的抑郁。

抑郁性现实主义者,他的决策正确性要比其他人,高70%左右。通过思考忧患,形成一种

冷眼看世界

的感觉,来寻求决策的真实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