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几周的“炸毛”,说明教育还在老路上

一位老师给我留言,谈了对《春天是用来“挥霍”的》一书的感想,还谈了眼下的教育现状。他说:“现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似乎又变成了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领导、家长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我不是反对成绩,我是反感为了成绩,让学生机械、重复去做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失去了很多应有的游戏、活动时间,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好像他们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好像很多老师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他所说的,是事实,是根深蒂固的教育顽疾。 

期末了,网上疯传“讲真,这两周别惹当老师的……”一类文章,言下之意,是老师们为了学生的分数殚精竭虑,每天都生活在焦虑、急躁、胆战心惊甚至绝望之中,时时刻刻担心学生会考砸。

教育走到今天,各种“发现儿童”“学为中心”“核心素养”的口号喊得越来越响;高大上的教育高峰论坛、教育研讨会上,每一位专家都高谈着“尊重儿童”“培养跨界思维”“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宣称自己在做“人”的教育,都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都觉得眼睛盯着的是“学生”而不是“分数”……事实呢?多少教育行政部门总是拿分数这一唯一重要的数据来评价学校——即使针对的是小学;多少学校领导一边忽悠老师说“不唯分数”,一边将学生的成绩进行各种数据对比;多少老师一到期末就“炸毛”,每天追着逼着学生“遨游”题海……

“教育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句充满情怀的宣言,最终都异化为“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不达标”。曾经一位年轻老师跟我聊天,问我那些听不懂、作业不做、成绩惨不忍睹的学生怎么办,如果不时时刻刻抓住他们,考试分数就难看,就不好交差。我建议老师想清楚一个问题:是当老师的需要学生考出好看的分数,还是考出好看的分数对“这一个”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大多数时候,教师眼里并没有学生这个“人”,只有学生考出的“分数”,分数好看,就是好学生,分数难看,就是问题学生。

且不管考不出好分数的学生是不是“问题学生”,教育领域中,真正的“问题教师”“问题校长和领导”数字更庞大,最终,我们会发现,整个教育都成了“问题教育”。当然,并不是先有“问题教师”,后有“问题校长和领导”,再有“问题教育”;“问题教育”的源头要从上而下梳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向导致了“问题校长”的产生,“问题校长”导致了“问题教师”的产生,“问题教师”可能不自知地催生了很多的“问题学生”。

重视考试成绩没有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科学落实学习目标,努力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那也是正常的教育诉求,但把重点放在了研究试卷题型甚至研究教研员的出卷特点上,就匪夷所思了。难道学习就是为了一张考卷,难道教研员的出卷特点是教和学的依据?可以说,为了分数,很多教育者已经忘却了教育的本质追求是什么,已经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时代在发展,理念并没有什么更新,大家在公开场合嘴里说的是“新理念”,关起门来做的还是“唯分数”那一套,从来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来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近,一篇题为“教育最大的骗局:叫释放孩子的天性”的文章在教师微信朋友圈刷屏,文中罗列了一些“熊孩子”插队、破坏公物,甚至犯罪的事例,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释放孩子天性的教育,会让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没有教养。其实这篇文章去年夏天曾经火过一段时间,如今,让许多教师和家长“恍然大悟”了一回又一回。这种“偷换概念”的文章,可能最深得那些嘴上说着尊重儿童、解放儿童,实际做着只用分数来控制儿童的教育者之心。他们以为,约束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用考试分数这一法宝“泯灭”孩子“胡作非为”的“天性”,就是“拯救”了孩子。在这些教育者的心里,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从来都是多年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最可怕的是,他们说一套做一套。

想起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现在再分享一次——

 读过一篇题为《成长的误区》的案例,觉得如鲠在喉。案例中的主人公“她”是一名四年级的女生,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曾被老师视若珍宝,因为“她”成绩“出类拔萃”,是“好孩子”“乖孩子”,更因为她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眼中优秀学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了。不得不承认,这也正是现在大多数教师眼中优秀学生的标准,当然也是“奴性教育”和“功利教育”所遵循的优秀学生的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走在“康庄大道”上,还是走入了误区,肯定是一个悖论——用走入误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长,得到的结论当然就匪夷所思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却因为一封写给老师的信,被老师判定走进了“成长的误区”。原来,这位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质疑,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敬爱的X老师:

您好!

这封信以一个故事开头:美国布什总统在一次记者会上被一个记者提问:“你小时候的学习怎么样?”令记者大吃一惊的是,布什竟然说:“成绩差得很,就因为我有独立思想,所以我当上了总统。我从不死记硬背!”记者又好奇地问:“你们班学习好的同学都干了什么工作?”“他们都去大学当教授了。”填鸭式教育只会让学生形成统一的想法、统一的思维,生硬的一套理论。我们班的郑XX、王XX就是“第二布什”,可以干大事儿。他们很聪明,思维独特、敏捷,请您以适合的、独特的方式教育他们。希拉里以立体的方式读书,从不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由此可见,学习只用记重点,零碎的知识不用记,不用强硬地进行规定!

老师,您平时很爱我们,我们的事儿您都很上心。请您稍微改一下您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得更加愉快、轻松。

    ——您的学生XXX

这位老师一看到这封信,就感到“五味杂陈”,徒生无名之火——“我感到震惊,怎么可能呢?她是如此优秀!接着,一股无名火蔓延至我的全身,老师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还不是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你们怎可以如此质疑?我的第一想法是把信在班上公开,借助全班的舆论力量批评他们……”好在这股“无名火”被讲究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老师自己给压下去了,没有把信在班上公开,而是采取了“保护孩子自尊”的高明策略——找信中提到的两个学生调查“真相”,给“她”下达光荣的任务——当老师的小助手,辅导信中提到的其中一位同学,保证在期末时取得好成绩。可想而知,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也没使这名学生取得“好成绩”,一个四年级的小孩子怎能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最终,老师趁热打铁开班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使“她”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老师的付出是多么辛苦,知道老师所做的都是对的,是为学生的成长着想的。案例中这样描写老师取得的教育成果:“她脸上一种不以为然的神情早已被叹服、愧疚所取代,我不知道她是如何思考的,我相信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而我所做的两件不无关联的事儿无疑对她触动不少,如此,我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是啊,这位老师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又取得了一次教育“战役”的胜利,将学生从“成长的误区”中“拯救”了出来。可这位老师没有意识到的是,与其说是取得了教育的胜利,不如说是走向了彻头彻尾的失败;与其说是将学生从成长的误区拯救了出来,不如说是自己走进了教育的误区并将学生引向了成长的误区。

应该说这位老师是真的很关心学生,是真的希望学生“好”,心中始终有尊重学生的想法,所以才有了谈话,有了班会,有了这用心设计的教育行动。但是,老师这样处心积虑地以成人的心机运用“教育的兵法”,到底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无它,就是要让学生们都认识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能明白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成长负责。姑且不论这句名言是不是真理,难道我们每一个人要成就的“天才”指的就是考试成绩优秀的人吗?就算考试成绩十分重要,取得成绩都只有通过大量机械练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吗?就算案例中提到的“需要背诵的课文”不仅是取得好成绩的必需,还是成长的必需,那么记熟课文的方法就只有死记硬背这一条路吗?我想,案例中的“她”或许并不是在否定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只是朦胧地感觉到,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方法。这是多么宝贵的建议啊,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已经成为教育的常识了啊,作为教师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如此,这位老师所做的一切是不是为学生的成长负责,就更值得商榷了。首先,在老师的眼里,学生的成长就等于取得“好成绩”,似乎是在为学生着想,实质上是为“好成绩”着想。老师在乎的不是学生作为主体的人本身,而是成绩本身——“分数至上”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乃至老师的创造力。其次,老师对自己的“权威”地位十分敏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而策划了一系列针对这位学生的“教育”,既缺乏平等意识,更缺乏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之心。第三,教育应该是反思性的实践活动,这位教师看到学生的信,毫不犹豫地认定学生不理解老师,不尊重老师,走进了成长的误区,而不是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这种本位思想里哪有对学生负责的因子呢?

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信中引用的故事或许不够贴切,但以她小小的年龄对教育就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是令人欣喜的。这,正证明了她在成长,在正常地朝着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如果硬要说她的成长有“误区”的话,也只是她举的例子还不够“接地气”——她拿布什的故事来说事儿,很难说清自己的想法。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解读布什的故事,他说自己成绩不好,并没有说自己在学校里没有获得成长——成长并不简单地等于成绩好。布什说班上学习好的都到大学当教授去了,有人可能会觉得布什是在炫耀自己,认为总统比教授高人一等。我想,作为总统的他,不会有这样弱智的认知,更不可能公开发表这样的观点。如果老师能这样来解读学生的信,就不用费如此大的心思与学生玩心机了,而是要反思自己的做法以及秉承的教育理念了。这位老师为了让“她”认识到老师之所以要求学生都要按部就班地认真完成作业的良苦用心和巨大的精力付出,交给了“她”一个“光荣的任务”——让“她”去帮助贪玩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这表面是对学生的尊重,实际上是虚伪的做法。其一,让学生去帮同学,目的却是为了教育这个学生;其二,用学生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付出有多么了不起;其三,这一做法的结果极有可能会使这个学生从此不敢再有自己的看法,不再自信。我觉得,老师要是真的是以平等的姿态尊重学生的话,与这样一个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孩子开诚布公地聊一聊,虚心地向孩子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选择。

现实中像案例中的这位老师一样的教师有很多,他们抱残守缺痴心不改,将这类走入误区的教育观念奉为圣典,甚至认为这就是为人师表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私高尚的教育情怀,就是一心为学生着想。一旦这样的观念和行动受到质疑和挑战,就会感到“震惊”,就会倍感委屈,就会慨叹“人心不古”。

不必讳言,我们的许多教师一开始就走进了教育的误区,追求的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而是学生试卷上的“好成绩”。我们的教育走进这样的误区已经很久了,陷得很深了,所以才导致许多老师被成绩蒙住了双眼,看不到成绩之外对一个人更重要的综合素养,更看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成绩出色,就是优秀学生;成绩不好,就是“差生”;当然,如果学生敢于对老师苦心孤诣追求成绩的倾心付出提出点滴质疑,定然成了“大逆不道”,就是走进了“成长的误区”。如果为师者不能认识到自己走进了教育的误区,摒弃功利主义和狭隘的“师道尊严”,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负责,那才既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

                                         购书联系微信13552674717,25.00元包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