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1. 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

坐在北京最老牌的五星级酒店西苑饭店的顶层,小董突然问,现在过节日越来越没有节日气氛,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

当时我就好奇,为什么过什么节日都像过情人节一样,我还没有试过过情人节呢。

小董继续回复,就是凡是在北京过节都是跟老公两个人一起出去看看电影,一起吃吃饭,过什么节日都这样。

然后,我瞬间就联想到——没有仪式感,没有仪式感就导致了没有了节日与节日之间的不同。不过想想,似乎在大城市里确实是没什么不同,这个现代人喜欢简单快捷的这个特征也特别相关,简单快捷确实让人便捷,但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对于大环境,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做出改变,不过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这件本身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做出改变。

大环境无法改变,那就不如改变我们的小环境(局部空间,譬如在家在办公室)和微环境(极小局部,甚至一个微信群)。

改变环境即是创造仪式,如果可以创造仪式,那么就可能可以让自己主动获得快乐和幸福。

不过回去之后我就在想,说了这么久的「仪式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不知所云的仪式感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节日,是愉快而美好的记忆。仪式感与风俗习惯都是为了加深这种记忆而存在的。稀缺性是美好记忆的钥匙,在什么都不缺乏的年代,人为制造一点匮乏,或许能让我们重新觉得春节像一个宝藏,藏着人生很多记忆。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仪式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同他人共享的喜悦之情,里面包含的情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开心(或者说不开心),所以我让你也知道,大家一起开心(或者一起分担)。

我们越感觉不安,世界于我们就越不可揣度,此时我们就越希望在生活中能够拥有固定的支持点给我们安稳和方向-‘仪式’ 心灵能够表达情感,这些情感也可以通过象征,图像,音乐或故事表达出来。——《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洛蕾利斯·辛格霍夫(Lorelies Singerhoff)

以上是在网上搜索并已经被筛选出来结果相对较好的结果,每个人都对仪式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甚至还有一本书《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但看完之后依然不知道仪式感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就好像天上的云一样缥缈。

3. 仪式感究竟是什么?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小王子》第二十一章。

小王子

百度百科对于仪式感的定义是:

仪式无处不在,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又或者是:

仪式,代表着一种传统,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风俗,例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

不过看完之前依然完全并不知道是什么回事,不过没有再看到什么关于仪式感的定义了。不过我想,仪式感这东西似乎就是就人类的情感或者特定状态相关,譬如曾经跟小强升职记作者邹鑫也说过他的写作仪式,首先换上一身轻松的衣服,穿上短裤,然后泡一杯茶才开始写作。而日常反复这样,慢慢就变成自己写作之前的一种仪式,进行完仪式基本能够把自己代入写作的状态了。连战隼也同意仪式感可以让人更加专注。

那么仪式感就会跟心理学一定会有些关系,继而在网上只看到知乎里凤大人的回复:

从心理学上来看,大仪式代表的是迈过过去,走向未来,比如成年式,比如结婚宴席。小仪式代表的是一种心理锚定,即把一种行为与自己的某种感觉结合起来,当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感觉就自然出来了,比如你有一个段子给每个姑娘都讲,一般是接吻前,那么你在对一个新的姑娘讲这个段子的时候,暧昧的氛围就起来了。仪式总得来说,就是代表一种对自己的人生的控制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就像呵护郁金香一样需要一步一步精心培养,就像国王一样作者。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智库·百科

认真阅读相关锚定效应资料之后,发现事实上跟仪式感并没有什么关联。锚定效应是在1973年由卡纳曼和特沃斯基在判断与决策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也就是主要用于「判断与决策」问题上,而非按照上文字面意思的理解。

不过与之类似的还有是网友 Bob 的分享:

“仪式与节日都是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程式,它们铭刻了我们的社会——无论社会本身是否意识到这种生活的仪式化。”即便圣诞老人不会灰头土脸的从烟囱里钻出来,可人们仍喜欢查看圣诞袜子里是否装满北极送来的礼物。因为,圣诞里的这些仪式,是一种纽带,维系着家庭关系的和谐亲密,相互的馈赠之情。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茶道那一系列的仪式,恰好找到一段如此的描述:

仪式感似一种规矩又胜于规矩。比如日本的茶道,那茶室中都是无所不在的规矩,时间控制的一丝不苟,流程的安排纹丝不乱,动作要求细致入微。观日本茶道的仪式,会让人屏住呼吸,眼神总是跟着茶艺师游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仿佛日本茶道是一个大仪式,观日本茶道是一个小仪式。这两个大小的仪式都让人专注着一种文化,专注着一种艺术。这种仪式感让人为艺术叹为观止,为文化倾注了全副精力。——引自网络

在茶道和写作中,仪式感可以让人进入专注的状态;在春节或其他节日中,仪式感可以让人进入喜庆的状态。抽离出来,仪式感就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让人进入特定的情绪状态。这个过程恰恰符合了美国作家查尔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在《习惯的力量》所提出的习惯模型:触发器→行动→奖励。

习惯

譬如在春节中,触发器就是春节这个时间到了,舞龙舞狮,新春的音乐,甚至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目。而行动就是你可能会烧鞭炮、求佛拜神、逛庙会和去拜年等等。而奖赏在这里是内在的奖励,更多是一家人或者跟一年未见朋友的欢聚,又或者是孩童时期烧鞭炮的欢乐等等,而这些统统加起来的欢乐又从小到大经过每年一次的重复刺激,最后就变成了我们每年甚至不辞千里回家过春节所期待的欢乐。

似乎用这个习惯的模型可以解释得通,仪式的本身就是触发器或行动,然后你获得奖励(内在奖励),然后通过反复多次的循环最终变成一个「习惯」。这可以解释仪式的过程,不过关于更本质的,我想起来巴甫洛夫。

伊凡·彼特诺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jpg

提及巴甫洛夫最熟悉的莫过于是他的条件反射说(theory of conditioned reflex),然后我们会想到了那个铃声和会流唾液的狗。说起来似乎残忍,不过人类作为动物,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差别。

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是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例如铃声本来不会使狗分泌唾液,但是如果在每次喂食物之前打铃,经过若干次之后,狗听到铃响就会分泌唾液,这种因铃声这个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射,铃声叫做条件刺激。

不过对于人类需求行为而言,用「巴甫洛夫模式」来解释似乎会更好一些。

巴甫洛夫模式又称为学习模式。巴甫洛夫认为:和大部分的动物一样,人类的需求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而购买行为则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这种“刺激——反应”间的关系可细分为驱策力、诱因、反应和强化4个步骤。

1.驱策力

是一种诱发购买行为的内部刺激力量。这种内部刺激根据人类不同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不同种类:产生人类生理需要的饥寒、产生安全需要的恐惧、产生社交和自尊需要的荣誉和地位,等等。

春节是一个充满人类各种不同基本需求的节日,传说放鞭炮就是为了驱赶年兽,这是安全需求;通过囤积食物在春节当天盛宴这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类过去由于饥寒而满足的生理需求;亲朋好友邻居亲戚之间互相拜年这是社交需求等等。

而日本茶道的仪式更像自尊需要的荣誉和地位,甚至像村上春树每天写作前的仪式更像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2.诱因

能够满足或缓解驱策力的某种产品或劳务。如:食品、衣服、武器、轿车等。这些商品却能使消费者产生的心理紧张得到满足和消除。

在春节里的就是各类食物,提前购买的对联红包,鞭炮等一切春节用品。

而村上春树则是那个马克杯,乃至是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他曾说:

每天早晨醒来,到厨房泡咖啡,注入大马克杯,拿着马克杯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有时很想念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然后开始思考「好了,接下来该写什么」。

3.反应

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而去寻找某种商品和劳务的行为,也就是消费者购买行为。它是需求者对诱因的反作用。

在仪式感里面的反应不仅包括这种「购买行为」也包括实际的行动,放鞭炮、烹饪盛宴、拜年、舞龙舞狮等等这些都包括。

而村上春树则不过就是去厨房去泡一大杯马克杯咖啡,然后打开电脑开始写作。

4.强化

使诱因——反应间的关系得到加强,它和以前需求欲望的满足程度直接相关。如果消费者需求欲望得到高度满足,时间一长,这种反应经常被强化,就会形成消费者重复购买。

春节就是从小到大每一年重复的强化,村上春树则是每一天,对于他最幸福的事情就曾《身为职业小说家》说过,写第一本小说时所感觉到写文章时的「愉悦」、「快乐」,现在基本上没有改变。

似乎当我们了解了这4个步骤就知道如何去创造仪式感了。

  1. 驱策力,就是通过仪式感你想获得什么,也就是为什么你要建立仪式的缘由。对于写作是专注的状态,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可能是文化和欢乐。
  2. 诱因,就像一个触发器一样,通过什么样东西可以让你满足或消除心理紧张。写作可以是「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 MONTBLANC 万宝龙粗尖钢笔」也可以是静静泡上一壶茶,春节可以是对联红包鞭炮,情人节可以是一束鲜红的玫瑰花。
  3. 反应,就是你去行动就好,就去做那件事情。写作的就去写作,春节就贴对联发红包少鞭炮,情人节送给情人一份礼物。
  4. 强化,在于反复,在固定的情境或时间节点去做这件事情。

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这点去反向利用——** 如果你想要和一个人走得更远一点,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让你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没有规律起来。**

3. 你真的是需要仪式感吗?

说实在人为什么会需要仪式感?我想大概是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把仪式的行为赋予一种神圣感。但换一个方面想想,这又是人类对于先天的信息加工缺陷的表现,以至于会出现这种「不理性」行为。

著名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前研究主席​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曾经说过,它大量地依赖启发式加工。人类作为认知吝啬鬼(人类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我们称为“认知吝啬鬼”),使用启发法加工以减轻认知负担,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主要有赖于环境。而环境中包含可以被不同启发式加工利用的线索(比如,情感触发线索、生动和与众不同的环境刺激以及便捷可用的锚定值)。

简单而言,就是人们想通过仪式感来获得从前节日的那种「快乐」,不过关键其实并不在于通过「刺激-反应」的关联去怀念那些美好的过去,而是通过当下认真专注的投入重新获取或创造一种新的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Flow」(心流)。

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米哈利·西斯赞米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百度百科(对于心流详细阐述请参考《专注的快乐》)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想获得「快乐」,而快乐来源于「Flow」,心流的产生又跟「专注」有极大的关系。那么主要你专注当下就可能获得你曾想获得的快乐,如果说要区分于不同节日的快乐,那么就专注当下不同节日你为此去做的不同事情。就像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如果这些不同的事情过于重复和无规律,那么也就变成天天都一样,没有任何节日可言。

那么这时候我们还需要仪式感吗?

原来仪式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规律地在适当的时间专注地做适当的事情,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更多的心流。当然,你依然可以把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认为是仪式感,依然可以通过「巴甫洛夫模式」去给自己创造,反复的强化也就是通过启发式加工让自己更快进入一种「专注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