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第五白话解释加问题解答二

第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字词解释】

有:ㄧㄡˋ,又。

【白话解释】

子路求学,听闻而后能行动,不管听闻是来自于师,或来自于朋友,当闻得某一种学问时,必立即实行。如果尚未实行,唯恐又听闻其他学问。

子路求学贵在实践,故能得到升堂地位,成就大贤。论语中记孔子弟子行事,唯此一章。由于子路如此性格,得诸弟子们的佩服,故特纪录之。「唯恐」二字叙述子路的用心,亦见孔门善于形容人的贤德。

【章旨】

此章言子路之志也,即子路勇于力行,且恐有虚名。

大家好,关于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子路这种学习法对吗? 现在不是讲究多元的学习快速的学习 ?这样老牛拖车要拖到什么时候?

2、 孔子要讲下一门课的时候,他上一堂课还没弄懂与实践,他下一堂课他也不学了,这样岂不是可惜了孔子 想要多多的教诲吗?

3、 有些人会把子路的这一段,拿来作为不肯多学习的借口,这该如何是好?

苏毅:

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一下第一题:

1、 子路这种学习法对吗? 现在不是讲究多元的学习快速的学习 ?这样老牛拖车要拖到什么时候?

多元学习是帮助我们有多领域的认知,进而对问题能多角度思维,快速学习是学习一领域要先把握关键、核心,但学习时一样要审问、慎思、明辨,一样要深入分析,并非肤浅、表面的学,以及在实践中反馈、体会、修正,所学才能真正通达,此章是侧重在听闻道理后,要赶快把道理反复推敲,思维分析,对道理有深刻认知,然后有能力行持,以及在行持中更进一步理解,否则前面没有真正懂过,还没有消化吸收,后面新的又听闻,又没消化,再听闻,可能最后都是表面理解,或者误解,也没有能力很好的行持,学习多年可能也效果不佳。

请老师指正!

2、 孔子要讲下一门课的时候,他上一堂课还没弄懂与实践,他下一堂课他也不学了,这样岂不是可惜了孔子 想要多多的教诲吗?

子路是唯恐有闻,并非说不闻,这是一种学习心态,要抓紧时间赶快把之前所闻弄懂,然后践行,如果没有来的急消化吸收,老师又讲了新的课程,子路也不会故意躲开不闻,只是又增加了新的问题,就如吃饭,没有好好咀嚼,只是不断吃下去,容易消化不良,孔门弟子只有颜回是孔子语之而不惰,可以终日而言,怎么讲颜回都可以消化,不用担心再闻。所以孔子的教诲要看对象,决定多讲少讲,深讲浅讲。

3、 有些人会把子路的这一段,拿来作为不肯多学习的借口,这该如何是好?

所以论语每一章要辩证的看,有时是就某一个面向来说。

3、补充:子路并非是不肯多学习,只是如果根基薄弱,悟性不高的话,就应该学习子路这样,有唯恐的心态,然后效仿曾子人一己百的用功,这样才能真正通达所学并践行,然後以此经验再学其它内容,也比较容易上手。事实上孔子以六艺教导弟子,又說多学而识,特别儒家講入世,当然要多学,有更多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益大众。

傅茂旭:

学生的理解是:子路害怕的应该不是再多学,而是已经学到的不能躬身践行。这表现了他的言行一致与勇于实践。有这种精神,所学才是实学,而不是那种嘴上君子,或者只懂理论不晓实践的专家。


「唯恐」是描述子路的用心,怕自己辦不到,言行不一。正是子路積極實行,而能入門、升堂的關鍵。

  〈子罕篇〉一章,描述子路的行誼:「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路聽聞老師講:「不害人也不貪求,能做到這樣,還有什麼事是不善的呢?」他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終身讀誦它,深深烙在心中、念念不忘。化作行動,實踐到底,必定是子路一貫的行止

第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白话解释】

孔文子,卫大夫孔圉(yǔ)。文,是他的谥号。

子贡问说:卫大夫孔文子,生前乱于家世,其为人不足道,何以死后谥号为“文”。孔子回答的是:大抵聪明的人不甚好学,文子不然。不但聪敏好学,且不耻下问,他能以贵问于贱,以高问于低,以长问于少,以多问于寡。别人以为下问为羞耻,文子不然。文子虽有其他不善,然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者,可以“文”的谥号称之。圣人隐恶扬善,厚道之教,于此可见。

【章旨】

记孔子不隐没人善。

参考:据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卫国有贵族名太叔疾,本娶宋子朝为妻,后与其妻妹私通。孔文子有女名孔姞,欲与太叔疾攀亲,使疾与子朝离婚,然后再娶自己的女儿。不料婚后,太叔疾仍与前妻之妹来往,且安置在犁地(卫邑)作为外室,孔文子听到这消息非常气愤,要派兵攻打太叔疾,疾即逃往宋国,文子叫疾弟收孔姞为继室。文子为人如此,而谥号为“文”,子贡怀疑名不符实,故有此章之问。考文子死于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卒于十六年夏四月,那么此次问答一定在鲁哀公十五年到十六年初的一段时间内无疑。孔子以此二语许之。

@李海梅 德,一般理解为品德,再厉害的政治家,如果没有品德,那将祸国殃民,所以为政以德。但是德不只是品德好,更是指内涵,有丰富的内涵,才能真正让众星共之,办出让人民有耻且格的政治。最高深的内涵,是对形而上的通达,也就是论语上说的据于德,此人了解形而上无为不动之理,所以有无比的承担力,这才能够厚德载物。

所以德是指内涵。

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白话解释】

子产,即郑国大夫公孙侨。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名侨。子产在郑国简公、定公时代执政,达二十二年,时当晋楚争霸,郑国处两大国之间,子产内以礼法治理贵族,外以口舌折服治国,使国家不受兵灾数十年,实是春秋时郑国的良相。子产过世时,郑国男子不佩玉,女子不戴耳环,大众在街巷中哭,三个月间没有人奏乐。孔子闻到消息也难过地流泪,称他为古之遗爱,意即只有在子产身上,能看到古人的仁爱。书上记载,孔子以兄死之礼来对待子产。

此章乃孔子评论子产有四种德行,符合有德有位的君子之道。一是他的行事作为,如出入、起居、升降、进退乃至办事等等,皆能恭敬于人。二是他对待君长能敬其事,例如郑国是小国,处在晋楚两大国之间,外交很难办理。子产诸事总是小心翼翼,恰如其分。三是他教养人民给予恩惠,史书上记载,子产从政第一年时,人民非常憎惡他,三年之后,人民转为拥戴。因为子产执政,法度虽严,但能注意到民生问题,使人民得以苏息。四是他使用民众,能得其宜,如不违农时等。

【章旨】

此章美子产之德。

十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白话解释】

晏平仲,齐大夫,姓晏,名婴,谥号平。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显于世。

孔子说:齐大夫晏平仲,善与人交往,一般人交往到最后容易交恶,而与晏子交往日久,不但人愈敬他,他也愈敬所交之友,是不慢旧友的表征。

晏子以敬来亲近善友,得到德学的增上,以敬来远离小人,能不受小人之害,也不会在态度上亵慢得罪小人。

【章旨】

此章言齐大夫晏平仲之德。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善與人交,是否應有多种面向?

2、久而敬之,会不会太客氣,反而失去了親切感?

巧文:

末學淺見

1.善與人交,是否有多種面相?

對己- 德性與能力精湛,受人敬重。

對人- 其對人性的熟悉,能知道所交之人的好惡,以禮待之。

2. 久而敬之,會不會太客氣,反而失去親切感?

通常是對親近的人較為放鬆,易疏忽禮節,而親切感是個人心中對此人的認定,未必會因客氣而失去親切感。

郑惠:久而敬之是礼的表达,当礼表达得恰到好处时,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应该更产生敬与亲的感觉吧

@巧文@郑惠[强]。  晏子能识人,所以能敬人,于晋悦叔向,于郑悦子皮,于吴悦季札,于周交柏常骞,于鲁交处士苏晋等;晏子本人德高望重,生活简朴,敦厚不渝,其道可久,故久而人亦敬他。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水不是没感情,而是不狎昵,并且如水般天天需要,如此久而能不失其敬。

此外对于小人也应敬而远之。

第十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字词解释】

居蔡:居,藏也,看守。蔡,蔡地出善龟,因名大龟为蔡。

山节藻梲:梲,zhuó。山节即刻柱头为斗拱,其形如山。藻梲即大梁之上承托二梁之短柱,在上面雕画藻文。

【白话解释】

臧文仲,鲁大夫姓臧孙名辰,谥号为文。古时国有大事不决,则占卜,龟有灵气,故以龟甲占之。占卜之龟有六种,周礼谓之六龟,各藏一屋,使龟人掌管之。臧孙三代为鲁国掌龟之大夫,故曰居蔡。

孔子说:臧文仲在藏龟之屋施用山节藻梲,山节即刻柱头为斗拱,其形如山。藻梲即大梁之上承托二梁之短柱,在上面雕画藻文。山节藻梲皆为天子的庙饰,而臧文仲以此施于藏龟之屋,违制媚神,不重人事,是为不智之举,故孔子论之曰:臧文仲,哪里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章旨】

此章明臧文仲不智也。

十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白话解释】

令尹,楚国官名,指宰相。子文,楚国有名的宰相。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子张问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上台做宰相而没有喜色,三次罢相而没有不悦之色。且以旧政告知新令尹,必有所根据,其人如何?孔子回答:这样称得上尽忠。子张又问:这样称得上是仁吗?孔子回答:但闻他尽忠职守,没有智慧者焉有仁心?

子张又举齐国大夫崔杼(zhù)弒齐庄公,因庄公私通他的妻子姜氏。而与崔杼同朝的陈文子,拥有十辆车子,四十匹马,他放弃了车马财富而逃到其他国家,但去到了他国,觉得各国都有如崔杼般僭越君王的臣子,所以陈文子一再的逃离。子张故问,陈文子如何,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回答:只能算是清流,因为齐君昏庸,未曾听闻文子进谏,亦未曾听闻他阻挡崔子弒君,是为不智,又怎么能称为仁者。然得一清字,亦得一种人品,今世尤可贵。

【章旨】

此章明仁之难也。

大家好,关于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孔子对子文及陈文子的评价哪一个较高?

2、 陈文子跑到他国,都说大夫犹如果吾国崔子,在说明列国的局势为何?

3、 子张为何会只问这两个 大夫?

4、 令尹子文三次上台没有喜色,三次下台没有愠色,而且交接的很清楚,这代表他是个什麽样的人物?这跟忠有什麽关係?

金春花:

末學試答第一題:子文是為國尽忠,而陳文子是不同流合污,獨善其身,所以孔子對子文的評價更高吧

第二題:列國巳經無道,禮崩樂壞,變成君不君臣不臣的亂世

第三題:是否當時把陳文子誤認為跟令尹子文一樣的君子呢?[微笑]

第四題:令尹子文是一位對名利很淡溥,盡責厚道而且愛民的官員。國家有需則進,無需則退,為公無私應該算是忠臣吧!未學淺見請多指教[愉快]

@金春花[鼓掌][鼓掌]      清与忠都是难能可贵的人品,然而二人皆未及仁。当时列国的政治都不佳,所以陈文子一再去之。由于此二人有难得的人品,子张疑为仁者,故有此问。

令尹子文公家之事知无不为,这是忠臣的表现。

二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白话解释】

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谥号为文。忠而有贤行。

鲁国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即多次思虑才行,不一定是三次,或许是四五六,或可二三,思前,思后,思现在,才决定,并不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孔子听了以后说,思一次,再思一次就可以了。孔子此专对季文子而发,非言人人凡事再思即可。

【章旨】

此章是孔子评论鲁大夫季文子之德。


大家好,关于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什麽样人的个性是需要三思而行?

2、 什麽样人的个性是需要再思可矣?

3、 一个人是否有时需要再思可矣,有时需要三思而行?

4、 什麽情况下再思、三思都没有用?

楼迪波:

末学试着回答。如果这个人个性急躁,凡事有欠考虑,经常会鲁莽行事,就应该要三思后行。如果此人本来就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周到,就再思可以,多思反而会犹疑不决,有些事情,需要有魄力和担当!

第三题,末学觉得应该如此。这是应着事情的轻重缓急而言,比如这个事情影响面比较大,就需要三思而行,甚至召集有关人员共同出谋划策。

第四题,当事情没有在这个当下可行,或者说是时机不对,或者行了也是弊远远大于利,这个时候不是思考可以解决问题的,就再思三思都没有意义了!

二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白话解释】

甯武子,卫大夫甯俞。諡号为武。

孔子说:卫大夫甯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则施展他的智慧才能。当国家政治昏乱时,则韬光养晦,表现得像愚昧的人一样。虽然看似愚昧,实则为有智慧,否则国家有道时,如何能变为智者。武子表现聪明才智处,是他人学之可及,然表现愚昧处,是他人学之不及者。人不知道他,他也不生气,这是他不可及的缘故,此古人所难能。

【章旨】

此章美卫大夫甯武子之德也。

大家好,今日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论语裡面还有哪些人是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2、 你如何知邦有道及邦无道?

3、 孔子週游列国卒无所用,可见都是邦无道,孔子为什麽不表现为愚呢?

末學試答第一題:蘧伯玉;  第二題:如果君是明君,重用賢才,以禮制國可謂邦有道,反之則無道。

第三題:孔子是聖人立志於行大道,以行仁為己任,所以周遊列國只要有機緣就去教化。就是像晨門所說的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請多指教[愉快]

学长:

此章的重點該是,人每自以為是聰明人,但此離真智者太遠了,而有幾人甘自認受愚儍呢?所謂「大智若愚」,只有此智才看得懂局,既然全局了然,何必入染缸中自汙呢?

@时哉时哉 老师好 甯武子有什么样的事功,谥号才封为‘武’;

第三題

竊以為結合微子逸民七人章

夫子說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馬融注:「亦不必進,亦不必退,唯義所在。」這是聖人行權之道,非賢人所能行。

復以

孔子之於天下也是「無適無莫」,沒有視為仇人之敵,也無不分青紅皂白的親慕之人,一切以「義之與比」為原則,不合義則處,合義則行。

再者

孔子已絕「毋意必固我」,故孔子能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

感谢大家分享看法。

@王鹏宁武子为何谥武不易考证,其事迹先儒也有不同看法,但于卫成公时辅政有功应可确信,因此应在此期间具备谥法中与武相关的功行,而得武之谥号,诸如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或者夸志多穷。但具体细节或已不易考证。

二十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字词解释】

狂简:狂者进取。简,大。

斐然:斐,fěi。斐然是指有文采的样子。

【白话解释】

孔子在陈国,思归鲁国,时为鲁哀公三年,此时孔子年已六十。发此感叹,说:归去吧,回鲁国吧。在鲁国的弟子们志同道合,积极进取,志在大道,在文章等方面已有成就可观,然尚未明白大道,故对于大道还不知如何裁减抉择,要等我回去调理、教导他们。

【章旨】

此章言孔子欲归鲁明大道。

二十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白话解释】

伯夷,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叔齐是孤竹国君主亚微内定的继承人,但由于有悖于传统嫡长子继承的宗法伦理,叔齐不忍心与长子争夺王位,伯夷也不愿违背父意。后伯夷和叔齐双双出走,离开了孤竹国,禅让予亚凭。

伯夷叔齐奔往西方,在周地部落中养老,与周文王关系良好。后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加上自己世为商臣,力谏。武王不听,不久周灭亡商朝。

两人愤忾,决定不食周粟,以表明对殷商的忠心,最终隐居在原殷商荒芜之地首阳山,以树皮,野菜为食,最终饿死。

解法一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会对过去憾恨之事耿耿于怀,反之能对过去豁然忘怀,若有人冒犯于己,不会记怨,所以少与人结怨。

解法二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时之恶而欲报复,故少为人所怨恨。

解法三: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既往之怨。既往不咎,予人以自新之路,故鲜少为人怨恨。

【章旨】

此章美伯夷、叔齐之德也。

大家好,关于昨日、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孔子说:归与,归与。为什麽不马上回鲁,还要等若干时间, 不怕回鲁时,调教的时机已过吗?

2、 他在国外怎麽知道国内的弟子志在大道? 而欲归调教之?

3、 这些志在大道的弟子为什麽不跟孔子週游列国 充实自己的经验阅历呢?

4、 这些在鲁国斐然成章的弟子,没有孔子的教导又如何斐然成章?

5、 不念旧恶 ,若在公上不念旧恶 , 用人一昧重蹈复辙如何而可?

6、 若在若私上不念旧恶 ,被小人一再陷害,简直是温柔敦厚而愚,不是吗?

二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字词解释】

醯:ㄒㄧ,醋。

【白话解释】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素来以正直出名。微生高有一次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不来,结果下雨淹大水,高守其信,抱桥柱不离去,最终溺死。当时之人以为守信如此,应该是正直之人。

孔子不以为然,举微生高不正直的事来说明:有人向微生高乞讨醋,应该有醋就给,没有则推辞。微生高却不直接告诉乞讨的人他没有醋,而转向其他邻居乞讨醋,冒为己物而与人,用意委曲,不是个正直的人。

【章旨】

此章明直者,不应委曲也。

大家好,今日论语提出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本章孔子批评微生不正直,可见不正直有多面向,是否能分别描述之?

2、微生也曾批评孔子,是在论语那一章?

3、是否这两个人都是情绪上的作用, 子贡方人孔子不是不同意吗?

4、 微生是孔子家乡的前辈孔子怎么可以晚辈来批评长辈呢?

二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白话解释】

孔子说:言语说得好听,颜色容貌装得美好,态度表现恭敬来取悦他人,这三者皆是虚情,欺骗普通的人可以,欺骗有见识的人则不可。鲁太史左丘明,知《春秋》义理,一看到这种人通身是假,觉得此人很可耻。与人结怨,小则解之,大则以直报怨,若怨恨他人,却把怨恨藏匿在心里,假装与他人做朋友,用心险诈,是以左丘明觉得这种人很可耻,孔子也认为这二种人很可耻。

【章旨】

孔子劝人存心要正直,凡是在言语、表情、态度上谄媚人家,或假装与人友善,都不是以正直待人之道。

大家好,今日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左丘明到底是孔子的弟子,还是孔子的老师,还是孔子的朋友?

2、 如何从这一章可以看出他能明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

谢秋莲:

就今日问题,学生不揣浅陋,请老师批评指导:

一、左丘明是孔子的弟子、老师还是朋友?学生以为,左丘明名分上当不是孔子的老师,因为在这里,孔子连名带姓称呼左丘明,不合乎礼,以知礼闻名的孔子当不至于犯此大过。是否弟子呢?感觉也不像,论语里孔子称呼弟子,都是亲切的称呼名字。而且若是弟子,以左丘明的见识和孔子对其的赏识来看,当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论语中会有师生的精彩对答。两人的关系更像是互相赏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的孔子,说在实质上两人亦师亦友是否也恰如其分呢?以上纯粹是就文本而作的解析,未经历史考据,请老师批评。

二、如何从此章知道左丘明能明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识人最难,如王莽谦恭下士时,又有几人能看透王莽的居心。但孔子就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他著春秋,能一字褒贬历史人物。而左丘明竟然能看透“巧言令色足恭”以及“匿怨而友其人”者,说明他也有看本质的眼力,因此得到孔子深深的赞赏。因此他能明春秋的微言大义。

@傅茂旭学长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根据末学有限的见闻,一般而言,古时长辈对晚辈,上对下可称对方名;交情好的平辈可称对方名;下对上称字。聃是老子的字。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请老师、学长们批评指正[抱拳]

后世一般是平辈论交才称字吧,称老师为子不是更好。《论语》中,孔门弟子没有将老师姓字连用的称呼,只有子贡称过一次“仲尼”。于今礼而论,似乎也不合之处。

末学看到论语中孔门弟子多尊称老师为夫子。而子是泛用的尊称。末学上述讲称字是一般的(不涉及特别的师生身份等)情况下、下对上又不得不称呼以表示特指的情形。关于老聃,老子似乎不姓老?

末学看到论语中孔门弟子多尊称老师为夫子。而子是泛用的尊称。末学上述讲称字是一般的(不涉及特别的师生身份等)情况下、下对上又不得不称呼以表示特指的情形。关于老聃,老子似乎不姓老?

听人说,春秋时期是没有“李”姓,有老是对的,聃和耳也是通的,所以老聃是李耳应该问题不大。个人想表达的是以称呼来判定是不是老师可能有待商榷。

叶波:

老师、各位学长:今天对第一个问题的争论较多,学生也试着来抛砖引玉一下。1、左丘明到底是孔子的弟子,还是孔子的老师,还是孔子的朋友?答:学生认为左丘明是孔子的学生。在中国古代,有能够对一个人连名代姓称呼的资格的人有二,一是这个人的父亲、二是老师。平时,就连皇帝也不能连名代姓称呼大臣,当皇帝对一位大臣连名代姓称呼的时候,大概就要他的命了。那么,孔老夫子不是父亲,就只有老师的身份了。这理念也是从大德上净下空老法师处听来的,不知学生有没有听错?

俗话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么?从称呼上也可以看出老师与父亲的相同地位,都可以称名,这在古代是常识,可惜连这个都失传了。

王鹏:

各位学长好,学生认为左丘明和孔老夫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如果是弟子的话,以左先生的见地才干应该在孔门72圣贤当中,但是孔门72贤中没有列入左先生

记得唐老师说当年雪廬老人教化生徒的时候,请很多老先生来协助教学,后来这些老先生都佩服雪廬老人的见地学问,

都反过来跟着雪廬老人学习,学生认为应该是类似这种关系,朋友的成分更多一些。 

时哉老师:     

昨日大家的研讨很精采,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比较纠结的几个问题。

一、本章左丘明是谁?

1.若依照程朱等学者的说法,左丘明是“古之闻人”,也就是古代一位有名望的人,而且这个人不是《左传》的作者,因为他们认为:《左传》评断是非有错谬,怎么可能是孔子所赞赏的左丘明所写的呢?!而且《左传》的记载中杂有秦朝的制度,所以这部著作不可能是孔子口中所说的左丘明所作。

2.然而《集解》及唐以前诸许多儒者,皆认为左丘明就是《左传》的作者,并且受业于孔门,所以贞观、永徽年间,祭祀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而配祀的只有颜渊跟左丘明二人。《左传》或许评断是非有时有错,或者杂有秦朝制度及用语,但那是后人增其词所产生的问题,观其大体,还是发明圣人之道为多。应以此说为可采,雪庐老人也认为左丘明是孔子的学生。

3.左丘明姓名大概可以分三种看法:(1).左为氏,丘明是名。(2).丘为姓,明是名,左则因为其官为左史。(3).左丘两字为氏,明为名。无论何者,本章孔子是全称其姓名了,老师对学生如此称呼是可以的。

4.以上是古籍及诸儒说法的考证。另外补充说明,有关称呼,虽然有时会有比较特殊的情况,但仍然可以作为判断关系的重要依据,古代在称呼上特别讲究辈分,此观古籍或雪庐老人《常礼举要.称呼篇》可知。所以老子姓老或者姓李的说法都有,称呼其字“聃”,是平辈之间或者平辈对长辈的尊称。

二、如何从此章知道左丘明能明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

《左传》虽有后人增其词而生背谬,但观其大体,发明圣人之道为多。本章孔子说自己和左丘明的看法一样,是很高的赞叹,可知其是能明孔子微言大义之人。

  二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字词解释】

盍:hé,何不。

衣:yī,衣服,此处为名词。

敝:bì,坏也。

【白话解释】

颜渊、子路陪侍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说说你们的志愿。子路说:我愿以我的车、马、衣服、皮衣,与朋友们共享,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愿有善不自称,不以劳苦施加于人。子路说:愿闻夫子的志愿。孔子说:我愿抚恤老年人,使老年人得其所安。以信待朋友,无论通财、劝善、规过等,一切以信实无欺待之。以慈惠待少年人,引发其感怀之心。

子路轻财重义,人人可学。颜子有善而不自称,卿大夫当如是,不施劳于人民,国君当如此。孔子老安、友信、少怀,视三者如一家人,境界更高。

【章旨】

此章仲尼、颜渊、季路各言其志也。

@时哉时哉  老师好,各位学长好,今天学生有三个问题

1. 孔夫子为何要问他们志向,难道孔夫子平时没有观察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志向吗?

2. 孔夫子的志向不是吾十又五而至于学吗,难道子路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问呢?

3. 本章是否是孔夫子想引导颜渊和子路朝着他的志向来立志?

1、 子路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什麽只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 孔子为什麽不说子路之志小哉?

3、 愿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之志,到底是大还是小?

4、 如何知子路是一位胸怀大志之人?

@王鹏1. 孔夫子为何要问他们志向,难道孔夫子平时没有观察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志向吗?

答:夫子平时肯定对学生会有观察,但想明白学生的志向,针对问题去询问,再配合过去观察的经验,才能够了解的更深入。

2. 孔夫子的志向不是吾十又五而至于学吗,难道子路不知道吗,为什么还要问呢?

答: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七十岁时回忆自述此生各阶段的学习成就,特别在智慧上的通达。本章是孔子与弟子们相处时谈志向,所谈的面向有所不同,此外同一问题有时也不妨多谈,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又询问弟子们为政的志向。

3. 本章是否是孔夫子想引导颜渊和子路朝着他的志向来立志?

答:本章孔子志向最高,但子路的志向能够凝聚团队,颜渊的志向有宰相或卿大夫的器量,彼此都可以从对谈中观摩学习。孔子的志向或可帮助弟子们更上一层楼,但因材施教,孔子也没有否定二位弟子的立志。

二十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白话解释】

孔子说:罢了吧!我未见过有人能见到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责备自己。讼责自己的过失,就如同诉讼于公庭,必求胜诉才肯罢休,讼责即是在内心深处不断的责备己过,必求完全根除过失,然后才停止讼责。可见夫子教人要彻底改过。

【章旨】

此章疾时人有过,莫能自责也。

二十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字词解释】

邑:城邑

【白话解释】

孔子说:虽然是只住了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但不像我这么好学不厌。

【章旨】

此章夫子以身示教,勉人好学,以全忠信之质。

关于昨天和今天的论语,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 孔子虽处在乱世,但是想要在内心上改过的人也有,如蘧伯玉、颜回不是吗?为什麽孔子说他未见?

2、 在因明学理论断没有, 不可以我没看到、没听到,来做为没有的正因。例如我没看过黑天鹅,所以全世界没有黑天鹅,这是不合逻辑的, 孔子会说不合逻辑的话吗?那如果不是,本章到底在说什麽?

3、 十室必有忠信,表示是有肯改过的人不是吗? 孔子又说我未见,岂非矛盾?

4、 不如丘之好学,也是逻辑有问题,孔子也有全部去比较过吗?

5、 孔子的好学定义是什麽?

净域:

問題一、顏淵日省自身、不遷怒 、不二過,是孔門中最為夫子所讚歎的仁者。夫子說未見之時機或有二,一是顏淵已死,二是指眼前的學生們,目的在期勉學生能力行所未見之處,乃慎獨的工夫。未見過,古人說:「原因大約有三種:第一、個人天生氣質做主,自己不能改變它。第二、被外在的物欲牽引,自己不能割斷它。第三、被不良的習俗所陷溺,自己不能跳脫它。」須用「慎獨」的工夫來治心束行。

問題二、沒有黑天鵝之未見,事實上是會發生的,這有三項特性:一、不可預測;二、具強大衝擊力;三、一旦發生,會用某種方式解釋。故此夫子說未見,實在勉勵學生自省見過改之,為一種反面的說法。

問題三、這是一個不充分的條件句,十分之一就可成立假說。故與未見的不可預測性,無矛盾處。

問題四、不充分的條件句,自然無法符合充要條件。

問題五、好學定義。

<學而篇>云:「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此處好學之義,可括之為志學,即以學為目的。

<子張篇>云:「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此處好學可括之為日新,即每日皆有進步。

<陽貨篇>中載孔子語子路:「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此勸學之對話,可見夫子好學之因。

《論語》中,曾被孔子許為好學者三人,即孔子本人、顏淵與孔文子,例如<公冶長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雍也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公冶長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

故而,依此可將孔門所謂好學之表現,概括為四項特性:一、好問;二、改過;三、足發;四、一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233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13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030评论 0 2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27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21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42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14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1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2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9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9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8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12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6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61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视窗”是人机交互的一次飞跃,背后是计算机的图形化显示技术 “手势”是移动互联网上人机交互的一次飞跃,正如陆奇在新...
    逐日free阅读 406评论 0 0
  • viewpager是啥嘞,是一个页面切换的组件,可以往里面填充多个View,然后可以通过触摸屏幕左右滑动来切换不同...
    哎呦呦胖子斌阅读 372评论 0 0
  • 不要轻易说别人玻璃心,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只是那点压力没有到自己身上。跟朋友吐槽说心情不好,碰到经验很少老是...
    闲度阅读 155评论 2 0
  • 两人同时颤了颤。 华金凑往猫眼一看,脸都白了。 是陈睦。 他不是被支走了吗?怎么会来到这里? 发现是陈睦后,小娟也...
    3e2271b99ca3阅读 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