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情结

        在富饶美丽的松嫩平原上,有一片鸟语花香的草原,那是我心中的故乡,是我精神的家园。那里有我流逝的年华、奋斗的足迹,抛洒的汗水和难忘的记忆。遥想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因为家乡地处偏远,当时的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人们的文化生活极为匮乏。职工家庭中连收音机都极少,所以看场电影就是大家唯一的娱乐和期盼,成为难得的精神盛宴。那时场里的男女老少都爱看电影,只要场部放映电影,大家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几乎是家家关门闭户,早早地吃完晚饭,一家人都去看电影了。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看电影,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5岁左右的时候。那是一部前苏联的影片《斯大林格勒战役》,黑白的战争片,有上、下两部分。每部分电影都有两个多小时,两部分就是4个多小时。加上换片的时间得近5个小时。夏天的时候,在小学校前面的广场放的露天电影,因为电影太长,天还挺亮呢,就早早地放映了。开始的时候银幕上的人物还看不清楚,只能听到喇叭里边的炮声、枪声响成一片。随着天色渐渐地变暗,银幕上的人物、景象也渐渐地清晰了,我开始看得很兴奋,没有一点困意。大概看了两卷片子以后,慢慢地就感觉银幕上的景象越来越模糊了,枪声炮声也越来越远了。坐在旁边看电影的姐姐,看我困得东倒西歪,都坐不住板凳了,就把我推醒,领着我回家了。回到家中,躺到炕上就睡着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就是这样看完的。

      那时候像我们这样的小男孩,看电影时也看不明白多少故事情节,更多地是看热闹。只要是像好人抓住了坏人的《铁道卫士》,八路军打败了日本鬼子的《地道战》《地雷战》,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的《南征北战》这样的电影,就能满足我们这种单纯而朴素的感情需求,我们就快乐就高兴。但像姐姐她们这样的女学生,就更喜欢电影里的插曲。一个新电影演出了之后,里边的插曲要是好听,她们就想方设法弄到歌片儿,一定把这首歌学会。像电影《上甘岭》里的插曲《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电影《冰山上来客》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这些歌曲都非常优美,随着电影的放映,一时风靡全国。这几部电影在咱们场演出没两天之后,姐姐就已经非常准确地学会了这些电影里的插曲,我们家里就洋溢着姐姐那清丽动听的歌声。

      那时夏天的时候放电影,就在露天广场,为了能占一个靠前的好位置。家里总得有一个人儿,更多的是小孩儿,搬着大、小凳子先去占地方,没凳子的话就放两个砖头。银幕正面的位置占不着了,好多人还到银幕的后面去看,就是看的方向和前面是反的。夏天的晚上蚊子也多,大家是边打蚊子,边看电影,兴趣一丝不减。悲催的是赶上刮风下雨就不好办了。风雨不大,大家还都能坚持着看,有的时候雨下的急,下的大,那只好散了场急急忙忙地往家跑,心里却还惦记着这个电影还能不能再演了。

    冬天太冷了在外边看不成电影,就在大礼堂放映。我记得那时候大礼堂的墙不是砖砌的,也不是坯垒的。是用木板钉成的。好像外面还抹了泥。年头久了,泥掉了之后。木板墙上比手指还宽的缝子就露出来了,从里边都能看到外边儿,大礼堂就是一个大木房子。放电影进场的时候,因为大家来的有先有后,所以小门儿还显得够宽敞。在散场的时候,大家一起往外挤。这门就看着不够宽了,而且房子也不结实。大家挤在门口,就听那房子被挤得嘎吱嘎吱地响。记得那时放电影的邵师傅,踩在凳子上,高高地站在门口,胖乎乎的脸上架个眼镜,大声地喊:“都别挤,都别挤,把门挤坏了,房子挤塌了!”这些年过去了,这个情景还是那么清晰。后来因为一场大火,木头的大礼堂被烧了。1965年场部在办公室的东侧盖了俱乐部。再看电影就到俱乐部里去了。冬天的时候,有时候俱乐部里老早地给两个大铁炉子生着了火,炉火烧得旺旺的,炉子旁边站满了取暖的人。看完电影散场的时候,大家呼儿唤女、扶老携幼纷纷攘攘地往外走,一出俱乐部大门后人影就分成三个方向流动。往南是去一连的,向西南方向走的,是去场部工人村儿的,这一股人数最多,往正西方向走的,是场部宿舍的青年和西面学校的老师、学生们。当年那样的场面也是蔚为壮观呢。

      为了能让连队的职工家属和孩子们也都能看上电影,当时负责放映电影的荣凤阁大哥真是吃了不少辛苦,遭了很多罪。他带着放映机和影片,坐上连队的车去放电影,不辞劳累、往返颠簸。

    荣大哥在工会事情非常多,有时因第二天还要起早出差,晚上放完电影后就要连夜赶回场部,要是道不好走的时候,到家也得半夜十一二点了,第二天也不休息照常上班。赶上下大雨或冬天下大雪,就不得不住在连队了。记得我在三连上班的时候,有一年冬天,放完电影赶上狂风暴雪,荣大哥就住在我们的宿舍,虽然我们让他睡在炕头,但毕竟也是比自己家里差多了,但他一点也不嫌弃连队的吃、住条件太差,在炕上躺在被窝里和我们亲切地有说有笑地唠着磕。

  荣大哥为人淳朴热情,和我们这些连队的年轻人感情都非常深厚,和我的个人感情也非常好。记得那是1982年年初,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片《少林寺》轰动全国。我回家的时候,听说电影院上映《少林寺》,已经演了好几天了,场场爆满。我非常想看到这部电影,但到了电影院,根本就买不到票,但我明天还要回单位,没办法,我就找到了在电影院的同学。他把我领到了楼上的放映室,这是我唯一一次在放映室里看的电影。电影里的插曲非常好听,那首《少林,少林》,雄浑有力,我非常喜欢。那年夏天的时候,荣大哥来三连,拿来了一个黑色的像长方形饭盒大小的录音机,那时候这可是一个稀罕物。他找到我后让我唱一段歌录下来。我当时特别不大方,扭捏了半天,还是荣大哥好说歹说地劝着,我才唱了一段《少林,少林》。录完以后,他又用录音机放出来给我听,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自己的录音,感觉非常神奇。后来荣大哥还和我说,他到连里办公室把我唱歌的录音放给他们听,还问他们是谁唱的?那些人还以为是哪个歌星唱的呢。现在想起了这些往事,还依然是那样清晰温馨,那样让人感动。

  荣大哥在连队有极好的人缘儿,大家对他都很亲切。孩子们看见他更是高兴的很。因为他来了,就是电影来了,就是快乐来了。那时在连队的文化生活中放电影就是一个大事儿,谁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记得我在三连机务班的时候,有一天上午听说今天晚上要来放电影,但没有车去接荣大哥,唯一在家的东方红——28胶轮车,因为有故障正在修,估计还得需要一天多时间,原来是想打电话告诉荣大哥,今天晚上先给四连演电影,明天再给我们三连演,但明天晚上我们3台拖拉机6个人就要夜班翻地,我们几个上夜班就看不成电影了。大伙一商量,干脆今天大家紧紧手把车修出来,无论如何也要把荣大哥接来放电影。我们四五个人就忙乎上了,中午也没休息,食堂给送的饭,一直干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车修好了,驾驶员也顾不得吃饭,开着车就到场部把荣大哥接来啦。想到因为我们的紧张忙碌,让连队的男女老少都看上了电影。我们虽然忙点累点也心里高兴。

  1975年的时候,那几个样板戏已经上演了好几年了,喇叭里整天放的听的也是这几个样板戏,戏中的台词、唱段,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一直没看过这几个样板戏,就盼着有一天能看上一场样板戏的电影。这年夏天,喜讯传来,电影京剧《沙家浜》来到我们场放映了,为了能让大家早一天看上这部盼望已久的电影,连队就安排了4个牧工,骑着马在二连等着,二连放完一卷儿。一个人就拿着这卷影片骑上马往三连跑,到三连再放映,就是比二连晚一点时候看。第一、二卷都正常放映了,第三卷却左等右等也不到,后来送第四卷影片的人都回来了,送第三卷影片的人还没回来。大家就不仅是着急着要看电影了,更是担心他出了什么事儿。正在准备安排人去找他的时候,看见他回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想抄近道快点回来,结果却跑错方向迷路了,都跑到三队的大北边儿,到了北大壕了,这才知道跑错了,又从大北边跑回来,所以把时间耽误了。虽然虚惊一场,但我们完整地把电影都看完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些关于看电影的经历现在想起来还是挺好笑的。

      1978年国庆节我放假回家,三连机务班的7个同事到铁路货运站院里去拉煤。我看到以后,告诉他们电影院现在正在演南斯拉夫电影《桥》。因为头一天我已经看过这个电影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感觉相当震撼。所以我就跟他们说了这个电影中的一些情节,问他们想不想看?他们几个一商量。都说想去看。我说:“那你们就赶紧装车,我去给你们买票。”电影票一张一角二分钱,我去买了8张电影票,和他们7个人又看了一遍电影《桥》,又被电影里的情节和场面震撼了一次。因为以前谁都没有看过这种类型的战争片,还是宽银幕电影,那种让人窒息般的视听感受,不是普通的小银幕电影所能相比的,看完以后大家直呼过瘾。我们8个人中只有我以前看过宽银幕电影,同去的老工人有的都50多岁了,还是第1次看到宽银幕电影,我知道后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只能说明当时我们的文化生活真是太匮乏了。

    随着光阴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现在看电影,已经是平平常常的小事一桩了。电影院的设备越来越高级,什么弧形宽银幕,杜比环绕立体音响。各种类型的电影也是层出不穷,什么立体电影,环球电影等等。影院的服务也越来越高级,小厅放映,沙发座椅。在影院里看电影,享受着近乎帝王般的待遇。我现在仍然喜欢看电影,也经常去看电影。虽然现在看电影的视听感受比当年的小银幕电影不知要强多少倍,但是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激动心情。现在电影院就在家门口,想看随时都可以看,真是太方便了,但也缺少了当年对看一场电影的望眼欲穿的盼望。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电影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小,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一次,我去看电影,应该坐100来人的影厅,只有我一个人在观看,简直就是个人专场了,演到一半多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人,可能是从别的放映厅过来的。对于现在的电影状况,我也是喜忧参半吧。

    时光流转、岁月悠悠、物换星移、几度春秋,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已经极大丰富,我也是年过花甲了。但这承载了我童年、少年、青年时光中多少回忆的岁月和当年那些充满多少快乐和期望的电影情结,却还在心底深处留藏着,直至永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924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02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716评论 0 23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783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166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10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84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76评论 0 19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96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59评论 2 24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7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1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64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4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3评论 0 193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3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20评论 2 26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我非常的喜欢看电影,更希望能成为一名放映员。而对于电影的印象,从记事开始,是坐在父亲的肩头上看的露...
    伏龙古韵阅读 504评论 1 3
  • 说起看电影来,还是最喜欢小时候看电影的情节。无需刻意想起,那情景那画面呀,就如同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了。 那时爸爸...
    雨落云嫣阅读 189评论 0 4
  • 我迷恋电影的情结来源于我的爸爸。爸爸是一名曾经的海军,六十年代在山东烟台当兵,在那个全国人民一身“黑白灰”的年代,...
    娜娅阅读 221评论 1 3
  • 如果有一顿饭,能叫人回味三天,那就是一餐好吃的饭;如果能惦记一个月,那就是令人难忘的一餐,必然有什么触动心灵 ;能...
    秀丽_阅读 214评论 0 1
  • 在网络的时代,电视基本上没看了,电影也看得少。 但是,对于好的电影,还是坚持让少年去观看,毕竟是影像的艺术。 旧年...
    胡二2阅读 6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