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事件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找到那些真正值得自己"托付"的偶像。
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洞穿事物,表层现象,看到深层内里的能力,这样即使我们喜欢或者敬仰一些人时,仍然可以用批判性思维杜绝盲从。另一个方面,是从混沌大学的课程当中得到的启示,我们要学习那些已经经过历史检验的伟大人物的思想以及著作,读这样的书,其实就是在和,那些最牛的人进行对话,会得到很多很多的启示。当然,他们很多人的书读起来确实烧脑和痛苦。
你的问题是书读的太少,但想的太多。
刚才打开简书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标题,叫《你的问题是书读的太少,又想得太多》,这是今天自己,在听混沌大学之后的,另一个感想,正好在这个题目里体现了出来。
花了很多天的时间,把混沌大学的第一性原理课程细细的听完了,自己的感受是非常的震撼,但是自己对于第一性原理仍然是懵懵懂懂,于是今天,晚上的时候,又把所有的ppt在次翻来查看,我试图推演自己的第一性原理,但是发觉自己脑子里,好像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石。同时,在ppt里讲到的一句话,商业人士要推演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
但是回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真正认真读过的书也就那么几本,哪里找得到什么基石理论去推演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呀。这是自己一个深刻的警醒,必须充分利用好时间,去认认真真的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找到那些可以借鉴的逻辑基石,然后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能够运用的东西,我想,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推导得越艰难,推出之后也就越适合自己的价值。
关于刻意练习的再思考
在混沌大学当中讲到了一个观点,爱因斯坦的司机,因为经常听他的演讲,能够把他的演讲内容倒背如流,有一次司机就给爱因斯坦说,干脆这一次我上台演讲吧,你所讲的那些东西我都已经能够复述了,于是爱因斯坦同意了。这个司机的确只字不差的做完了演讲,但是突然台下有一个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很难的问题,于是司机灵机一动,说这样简单的问题,就交给我的司机回答吧,于是爱因斯坦流畅的回答了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爱因斯坦的知识,还有一种是爱因斯坦斯基的知识。但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学到的很多很多知识,都还仅仅停留在这个司机之时的层面,只知道表层的东西,但是并没有掌握其核心内容。我在很久之前就看过刻意练习的相关文章,但是,直到刚才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按照上边的方法论来执行。
刻意练习分为
1.找到模型
2.勤于练习
3.及时反馈
但是之前自己把主要的目光是局限在不要待在舒适区里,并没有去思考什么是模型,怎么去找到模型。
但是再回想一下财富自由之路,我们会发现,李笑来老师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思考模型,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深刻去践行了那些理论的人生活中会有所收获的原因。
举几个例子吧,例如,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又例如,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还比如,我们之前花了两个周末所练习的写作课。
这些可都是一些经过检验的思维模型啊,但是有的人践行了,变成爱因斯坦,但是有的人,还是一个司机。就拿写作来说,我自己也没有按照那种思维模型,来刻意练习,所以几乎是没有什么长进,只是,对每天事件的一个记录和思考。
混沌大学里讲,普通人读书,他是读的信息,但是高手读书读的是套路。到底什么才是套路?我一直在问自己。但是当重新复习一遍课程内容的时候,我发现这种套路其实就是不断去挖掘,一篇文章、一本书最本质的东西,或者说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他是怎么思考出这样的一篇文章的?而这个方法笑来在他的专栏里边,曾经也已经提到过,就是要去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证据推导出自己的结论的。
我想,这就是练的套路!当然,他比你只用两只眼睛,去从头至尾把文章扫描一遍要,浪费多的多的精力。但在痛苦中才能最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