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回味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管理,大都是严父慈母的模式。但在我家,却是颠倒了个个儿:慈父严母。

打从记事时起,我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儿。比如与别家的孩子发生了冲突,虽然有时我被打得头破血流,呜呜咽咽哭着跑回家拉着母亲去替我讨回公道,但母亲却是厉声呵斥,数落一顿后,拉着我跑到别家去向人家道歉,说我不懂事,请求人家的原谅等等。搞得我灰溜溜的,尽管那家大人不停地笑脸相迎,也说着好话,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母亲带我回家后,瞪着眼睛训斥:在外面惹了事,别指望我去给你搞复仇之类。你惹事生非,不打你板子,就算你走狗屎运了。

母亲很忙,但是再忙也要检查作业,经她额外布置的什么背诵唐诗之类的作业,那是必须要铁定完成的。

有一次,也不知怎么回事,脑子里就是记不住她教的那几首唐诗,于是心怀侥幸。因为,那天她一直忙到夜晚十点多钟才回家,看着她一脸的疲惫,我想,今天可能不再抽查作业了。谁知,她饭也不吃,慵懒地坐下,一脸严肃望着我,那意思是即刻检查作业。

我就吞吞吐吐背诵起来。她很不高兴,待我背完后,鄙夷看着我说:“你这脑瓜子,怎么就这个样子?连几首诗都背不出,还像个男子汉吗?”

她的话刚落地,我很是气愤,嗫嚅了半天,即刻转身,拿起那破唐诗,又叽哩咕嘟地念起来。什么叫我这脑瓜子?看不起人是吧?那今天本公子就让你看看,我这脑瓜子的厉害。

她见我开始念书,便不再搭理我,自己吃饭去了,父亲见我背得辛苦,好几次劝我歇歇,但我不听,一口气背熟,然后很赌气,很自豪和骄傲地跑到她跟前,叽哩呱啦竹筒倒豆子般把那唐诗背出,背完,偷觑她的表情,绷着的脸漾出几丝笑容,从裤兜里掏出几块我爱吃的糖果递过来。我一把接过,也鄙夷地看了看她,那意思是,怎么样?这脑瓜子,至少可以挣得到你的糖果。

从那以后,我算是与她较上了劲儿,她只要对我做的事表示不满或者被她呵斥,我就与她对着干。

我初学自行车时,总是不小心摔倒,父亲便总是跑过来扶,她在一边冷冷说道:“总是靠别人扶,一辈子也学不会。”

一听这话,我就怒火万丈,自己爬起来,并呵斥父亲走开,抓住自行车就骑,再一次摔倒,再一次爬起,终于我能摇摇晃晃骑着溜圈儿了,骑过她面前时,我愤恨地看着她,脚一用力,快速跑过,再回转来,故意在她面前示威。她双手抱着胳膊肘,只是露出难得的微笑。

有一年夏天的午后,我与几个小伙伴结伴去偷别人的西瓜,谁知那家人养有一条大黑狗,狂吠着奔过来,我扔了西瓜惊慌失措没命地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胳膊一阵剧痛。

狗绕着我不停在叫,很快引来了瓜地的主人,他把狗喝退,抱起我就往我家来。母亲见状,赶紧接过,一口气奔到医院,医生看了说,没有多大事,有轻微的骨折,需正骨。

我被正骨时,疼痛得摇头晃脑,蓦然看见母亲满脸的泪水,正神情紧张盯着那医生的手。打上石膏系上绷带,好一会儿,才不觉得疼。医生拍拍我的脑瓜,笑着说:“好啦,你以后小心着点。”

母亲带我回家,做了好吃的,又买来我最喜爱的点心,吃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心里想,这还差不多,如此,就可享受不去上学的美好时光啦。这真是因祸得福。

谁知,享福的时间就一下午和一个夜晚。第二天一早,我被母亲叫醒,她问我:“好些了吗?”为了宽慰她的抚爱,我就高兴地说:“好多啦。”

“那好,赶紧起来,背起书包上学。”

“什么?”我大吃一惊,很是后悔那句“好多啦。”但又不好收回,只好磨磨蹭蹭起床。父亲一边儿小心地说:“要不,跟老师说说,缓几天再去?”

母亲不悦道:“你就只是打斜锤?什么缓几天再去?已经耽误了半天了。学习成绩本来就不怎么样,再拉下几天,还是了得?那打仗时,轻伤还不下火线呢。”父亲不语。

吃过早饭,母亲亲自带我去上学。我很生气,胳膊疼是不疼了,可是,左手臂吊着个白绷带,就那么揣着进教室,一副落拓相,会惹同学们笑话,很是难为情的。到教室门口,我怯生生地向她央告,说,我不想进去,怕丑。

母亲一听,脸板了起来:“怕什么丑?只管进去听课就是了。谁也不会看你有多丑。何况,这丑也是你自找的,有丑不怕亮。”

我又恼火起来,胸脯一挺,脖子一梗,也不搭理她,就那么直着腰板走到我的座位,坦然而愤怒地坐下,接受着同学们的各种眼光。我想,就这样了,爱咋地咋地。我看到,母亲在教室门口踱了几个来回,便再也不见了。

老师上课时,眼光特意向我这儿瞄了几眼,随后便激情澎湃地赞扬起来:“看看,大家都看看,某同学就是你们的榜样,伤成这样还来上学,那些逃学的,以后好好学着点儿。”老师话音刚落,便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那一刻,我骄傲极了,再也没有什么丑不丑的感觉了。

我的胳膊伤好了后,一天,母亲把我叫到一边儿,告诉我,要我亲自到那家瓜农去干活。说用实际行动改正以前偷瓜的错误。

我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这怎么好意思?但拗不过她的再三数落,只好怏怏去了。

那种瓜的老头正在田里收拾西瓜,听明来意后,哈哈大笑。他说,那正好,这西瓜快罢秧了,就把地里的残留的西瓜搬上车子吧。

我就跟着他一个个地摘,出了一身的汗。干完活儿,他切好西瓜让我饱餐一顿,然后帮助他推车到集市上去卖。经过我家门口时,这瓜农怎么也不让我推了,还卸下几个大西瓜留下来,说是劳动报酬。

终于考上了大学,我很高兴,母亲也很高兴,不过,在去学校的前一夜,她又给我定规矩了。说,虽然上了大学,但每月的生活费,就那么多,俭省着花。

但是我想,都上了大学了,还这么抠门,不行,我得讨价还价。于是,第一次与她正面交锋起来。最终经父亲和稀泥,算是达到我的要求。

她最后拍板时,坚定地说:“每月就这么多。花超了,我可是不管的。”

我以为她是玩笑话,并没放在心上。可是,等到进了学校,一时得意忘形,每月时常就有超支。去信向她要,总是遭到她的训斥。

不得已向父亲求援,父亲也是一副穷酸相说,“家里的事都是你妈当家,我的每月超支还没着落。既然你这样,我就只好省俭点给你救救急。一次两次可以,多了就不行啦。”

我就只好省俭,不敢野着出去玩儿,一有假期便成天泡图书馆,阅览室。最后实在憋得没办法,就想着法儿搞些勤工俭学挣得小钱之类的,倒也弥补了偶一高兴去玩耍的超支。

每当我拿到我劳动所得,数着钞票,心里对着母亲得意的赌气:哼,不给我钱,难道我就不会自己挣吗?

就这样与她的不停地较量中,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口气花光了,给母亲和父亲买了许多东西寄过去,并示威写信说,别小看我,怎么样?如今,我也算个小大款了。

父亲回信,满是甜言蜜语的夸赞,她的来信无一个字,全是满纸的惊叹号。

我在工作中,很快就进入了状况,而且,在以后的职场生涯中,凡是领导认为不行的,我偏要干出个样子来,就像对待当年母亲一般,较着劲儿。每每受到表扬,就很得意。直到有一天,我再一次立功受奖的时候,静夜深思,蓦然醒悟,原来,母亲那种严,是另一种爱啊。这滋味,一直让我品咂至今。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爷爷家的半年是我过的比较快乐的半年。 爷爷平时比较沉默寡言,但很慈祥,待我很好,平时从来没有对我...
    东海浪影阅读 93评论 0 3
  • 童僖 6阳逻建材学校 1980年8月,薛小帅参加了大学全国统一考试。 以总分367,其中物理98分的好成绩...
    童僖阅读 40评论 0 1
  • 20岁创业,不务正业读了两麻袋书,一匹黑马杀入中国策划界—— 放牛娃的策划传奇 特约记者 王智君 佳木斯广播电视报...
    创业谋士刘耕阅读 410评论 2 2
  • 第十一章 影响哈佛学子一生的8句箴言 1,阅读:无论走到哪儿,随身携带一本书 一位已经卸任的哈佛大学校长告诉学生们...
    xinban阅读 483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老汉,你就不要再犟了……”我的前面一对老夫妻边走边争论着什么。 “我也不是...
    孙学忠阅读 6,452评论 124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