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相约星期二》南昌读书会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Laurel

人生人生,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混混沌沌之间,我的人生已经过去二十二个年头了,我对人生也越来越觉得好奇。

还记得刚高考完的那年暑假,爷爷七十大寿宴席,来了不少他的高龄好友,其中有一位老奶奶,我当时搀扶着她上酒店的楼梯,她的手又软又皱,皱到让我忍不住思索她细胞里的自由水的比重会是多少?我小心翼翼地托着她的手,心里想的是我奶奶,奶奶迟早也会这样吧,那时候我要怎么办?我的成长速度能不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我感觉我的心也皱缩成了一团,心酸的要命,那时候我就在想,我要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甚至是死亡?等到自己青春不再的时候,我又要如何面对自己?

年华似水,而我却追赶不上。这些年,我老是告诉自己要珍惜,要活在当下,希望尽善尽美,但在生活中不免还是有不如意之处,忍不住常回首过去,为自己想做而没做,应该做而没做的事情感到后悔或自责。

我又忍不住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微博视频——大学毕业生觉得最遗憾的事情,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写的是: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遗憾。可能没有缺憾反而是不完美的吧。

莫里教授强调了反向力,事物朝两个方向发展,告诉我们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毫无帮助。回首过去会使我们产生竞争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我们应该学会原谅自己,原谅别人,与自己和解,跟周围的人和解。生活里最困难的事情大概就是与生活讲和了。

死亡是一种自然,我们人平常老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且一种至高的境界。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书中关于超脱自我,关于全身心的投入,关于建立自己的文化,这几个观点也都让我觉得很棒。我现在阅历太浅,做不到超脱,也达不到与生活和解的境界。我觉得以上这些都是我终生都要思考学习的课题。

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人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我们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相约星期二》提醒了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后感——苗洛溪

在不敢直面生死的时候粗读过米奇的这本书,在尝试直面死亡的时候,细读文章的每一句话,感觉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在折射出光芒。

我们经常去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而存在主义认为:活着就是一种意义,存在即意义。

文章中莫里教授的状态,是我们众生所向往和仰视的一种人生态度,豁达、无私、睿智,和米奇刚开始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是米奇的翻版,甚至还没有他那么看上去的光鲜亮丽。这让我想到了在东方与其相对应的思想,佛家的“入世”与“出世”,莫里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状态,他也有过米奇相似的经历,也曾是红尘中与爱恨情仇纠缠的人,在死亡的急速逼近时,他有所感悟,萌生出现在的许多观念,达到了超脱。想起在东林寺用斋饭的时候,和尚让每个人省事自己,是否能受得起面前这碗斋饭的供养,如同莫里教授问米奇:你有没有知心朋友?你为社区贡献过什么?你对自己心安理得吗?这些直勾勾的问题,无一不是在问你,你曾经以什么方式证明自己存在着,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总认为,在死亡面前我们无法撒谎、无法躲藏,我们必须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因为没有明白人愿意虚假的活一生。那不是真正的自己,那很可能从来没有真正的存在过。回到老问题:如何才是存在过,我认为以自己真实的状态影响过周围的事物,那便是存在过的痕迹。人们从古至今终极向往的是长生不老,可是肉体是会衰微至消亡的,促使人们思考,我们如何延伸个体存在的时间。有可能的方法,就是让思想态度存活下去。思想在万世之间流传、影响、传承,就是你继续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部分人专注于当下,只管这一生结束之前我是否能真切的震动过谁的生命之塔。

活着就是一种意义。关注当下,我想做什么,我不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不断看清自己的能力与动力,才有可能活出自我,让自己真切的存在,影响着周围。



我们始终在相互关心,相互影响——子欣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很早就看过了,当时期望从探讨中得到答案,解决自己当时的困惑。但是“过有意义的生活,与生活讲和”等等这样的言辞,不得不令人生出质疑,熬制的鸡汤到底对我们的人生有没有用呢?有,那它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现状吗?

在即便没有鸡汤也依然没有过到很好的人生的情境下,又翻起了这本书。再看,竟然发现了一些不同的角度。

·关于幸福

追求幸福可能是个悖论。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改变了对幸福的看法,“幸福”只是一种状态,并非一件具体可寻的目标。

我想人生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或者追寻自己设定的某个目标,在最后追到了或者没追到时,再回首,才能品味出“幸福”。单单为了追求“幸福”,人生也实在太浅薄。

想起大学时,儿童文学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一只老鼠萌生了一个愿望,想要吃天上的月亮。于是它朝着月亮的方向走啊走,穿过大山,越过海岸,走入森林。最后,在森林发现了一大片的榛树林,足够它吃一辈子了。

只有当老鼠走着走着发现了榛树林,那时才能称之为“幸福”吧。

恰好今天看到法国高中毕业的论文试题“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

我想,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莫里教授的一生都在奉献,将自己交给学生,交给科学。这是一种使命,当病痛充满意义时,它变得不再可怕。

米奇的小半辈子一直都在忙碌,忽视了幸福。但是,和莫里一起的这十四个星期二,是幸福的。于米奇来讲,拥有这份关系就是幸福。

于我而言,走在想要那枚月亮的路上,就是幸福。

·关于关系

心理学家说“太容易被满足,会让我们忽视亲密关系中的幸福。”

科技发展至今,已经让生活快速便捷到曾经难以想象的地步。米奇的忙碌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基于什么样的情感,出于什么目的,米奇开始和莫里有了“关系”,并且在每周的会面中交流并交换一些人生议题的看法。

这是一种“幸福”。

因为能有一个人和你聊着,这平日里无从聊起的话题。

丁一老师在读书会刚开始便问:“婚姻,你和谁聊呢?”

问完,就陷入沉默。和父母聊,意见相去甚远;和朋友聊,都看不明白;和同事聊,不合时宜。和谁聊呢?

还是那首歌唱的好“没那么简单就能找到聊得来的伴。”如果找到了,千万要珍惜。

曾有一首诗风靡:“生活,网。”可能人们早就看穿了生活的本质,就是关系。

亲人关系,同事关系,友人关系,亲密关系等等。

只是,讨论讨论着,似乎跑偏了。以为关系是要“攀”来的,各种“苦心经营”。最后,得不偿失。仔细一想,还是佛家悟得透,“随缘不攀缘”。每一个经过自己生命的人,都好好对待,而后,无论这个人是留在身边还是离开,对他人对自己也算是交代了。

有好的关系,也有坏的关系。在一段关系里受伤,又在另一段关系里得到疗愈。爱,不也在关系里体现吗?互相伤害,不爱了;互相理解,并体贴着,又爱了。

于是,对爱,又有了新的理解。

它曾经是个空泛的概念,随随便便都能说爱,还不能质疑反驳,总之,有人爱你,你就得识相,乖乖受着。

后来一想,不对,“爱”这件事啊,还是得在关系中体现。你愿意为哪段关系付出,付出多少,能对哪段关系达成理解,可以呵护,能够包容。种种这一切加在一起,才能衡量出爱的分量。不是吵一次架就能否定一份爱,同样,也不是满足所有要求就能证明一份爱。

复杂又简单,因而令人疯狂。

爱不是欲望,不是控制,不是干涉。是一饭一蔬中的关怀,是风雨中的怀抱,是眼泪里的陪伴,是夕阳里的相视一笑。

该怎么做呢?米奇在书里写道:“莫里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一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

看到这句话,深以为然。

·关于生死

聊《相约星期二》逃不了的话题就是“生死”。

前面说了幸福,谈了关系,人这一生还有什么课题呢?就是对待生死的态度了。

莫里把自己交给科学,使死亡有了意义,这份超然洒脱,他已经做到了。问自己,能对“死亡”如此坦然吗?不敢,依然不敢。

毕竟,自己心有不安。不能说自己没有做错过事情,更不能坦然的说自己没有辜负过别人,还不能大气的说“对啊,我为爱付出过”。后悔有,遗憾有,不安亦有。

正因为如此,才不想死,才想着要怎么弥补,要怎么好好过活。

想想假若第二天就死了,此刻最想做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就是你心中认定的最重要的东西。

莫里在书里说“死亡终结生命,但没有终结情感。”

读书会上聊到“葬礼”,我的看法是:死亡的仪式,其实是生者对亡者的情感体现。你看,情感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不是吗?在各种各样的情感中,终会发现“爱”一直都在。难怪莫里会说:“爱会赢。”

好吧,聊着生死,却又回到关系里。

死亡是最终的归宿,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终究要死亡。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为了能安心的去往去处。在生前,好好的去爱,也坦然的享受着被爱,就够了。

是,就是那句话“相爱,或者死亡。”



我在读——《相约星期二》——丁一

接触《相约星期二》非常早,大概是在90年代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连载演播了这本书。那时的我,一边抱着饼干桶,一边听着广播,是个真正的“中二少年”。

我相信当年的我对于这本书并不能真正的明白,事实也是如此,囫囵吞枣,隐约觉得从书里能感觉到一些什么,但却说不出,然后,逐渐忘记。

直到2000年左右,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又名:生命的留言)出来时,我曾短暂的想起《相约星期二》,去同时买了这两本书。可结果是,今天这两本书都找不到了。

再次拿起这本书,中间已隔了17年光阴。前段时间,自己成人,娶妻生子,已至中年。在部分人生目标相继达到而原定的远期目标又出现了种种偏差的时候,一度迷茫过自己究竟何去何从。关于人生的话题被重新提起。在这月的一个人的书房读书分享会的讨论上,这本书再次让人深受启发。虽然没有办法直接通过阅读来打消心中仍然存在着的疑惑,可是书里自始至终传递的人生价值,或许会对我们都有所裨益。于是,这本书被重新看了起来,还贴上了很多便签,提了一些问题。

书中,老教授莫里在清晰的观察着死亡是如何吞噬自己的肌体,从双脚站立不稳开始,肆意的向上蔓延到每一支神经的末梢。这似乎比来势汹汹的某些恶疾更加令人畏惧,因为你很早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甚至可以划着日历上的日子计算自己还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存多久。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等待死亡的时候还会保留着如此睿智的大脑去思考,而不是被巨大的恐惧湮没。

当然,在我重新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仍然不认为这次我可以完全明白书里的种种,正如在书里,莫里对于22岁这个年纪用了“浅薄”,我不知道原版里真正的用词是什么,但我必须承认,在这个年纪,我没有资格去过多的评论人生;而我可以更好的驾驭的也更应该做的,是学习。

"一个终身的教师"

是的,莫里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总结。"教师"这个词是神圣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品的总结,一个老师教会一群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并不太困难,照本宣科的教授前人总结的的知识和经验就已经完成了任务。可是一个老师教会一群学生做人的道理却是很难,因为需要真诚的态度与自我总结的人生经验。

我一直认为,一个老人就是一本教科书,他们用自己数十年的生活和经历,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而这就是我们年轻人所不曾拥有的财富,若是,你可以聆听老人的心声,那么你将比别人更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如何去做最好的自己。

“原谅别人,也原谅自己”

学会原谅别人的错误,也学会原谅自己,不要一直埋怨自己。

但是饶过自己,是否就是一种逃避?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

这个问题是在一个人的书房中作为结尾提出的问题。与生活讲和,生活是一个漫长的毫无定数的状态,人和生活竞争,或许人永远都是输者,那么与生活讲和,将会让你感觉到生活原来也可以如此轻松,如此美妙!

但是,即使知道了应该与生活讲和,我们又如何能做到呢?如何做到放下?如何提起勇气,承认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被生活所驱使?

“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是啊,可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即将死去的感觉,所以就不懂得珍惜生活,就不知道其实我们的勇气和毅力是可以战胜更多的。

但是,在更多更大的困难与悲痛面前,在艰巨的苦痛面前,死亡也许是最轻松的事情了,那时我该如何继续告诫自己活着?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

“许多人都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己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你去思考这类问题,所以你只有在临死前才会去想它。我们所关注的是一些很自私的事情: 事业,家庭,赚钱,偿还抵押贷款,买新车,修取暖器——陷在永无止境的琐事里,就为了活下去。因此,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去问,就这些?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去找寻真正的自己,去找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自己,摒除生活中繁琐的事情之后,摒弃生活中的一切浮华之后的自己。

当自己的一切物质剥离,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机会美好得多。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爱是永恒是伟大,让自己成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用心去理解别人,去爱别人。你会发现从未有过的满足。

但是,当这个世界如此过分的宣传着“大爱无疆”的时候,当超级英雄与漫画主角们一次次用“爱”战胜邪恶的时候,我们如何避免对“爱”的腻歪?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是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不高傲也不卑微。

但,如何在生活的泥泞中自拔呢?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不预期、不抗拒、也不执著,就是纯粹敞开的心态,一次一次逐渐走向越来越深的内在旅程”,觉得这段话和这本书的主旨放在一起很相称。

这次读完后,在最后一页的空白贴上了最后一个问题,并这样写道:

向死而生,究竟是豁达还是消极?

坦诚的面对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温暖身边的人,感染他们,

那样,我便活过了。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小吴

薄薄的一本小书,却包含着一位老人一生的智慧,是这位临别世界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

莫里老人没有像一般人一样,把自己树立成一个高大的形象,他坦承面对疾病他也怨恨过,他也犯过错,做过不原谅的事使得自己有了遗憾。但他告诉我们你可以软弱可以痛苦,你也要适当的将自己抽离出来。不要让这些负能量掌控你的生活。

同时莫里老人评论教育的那些话,其实放到中式教育上也是一样的,那些平时最爱批评中式教育评价美国教育多么神乎其实的人,这段话正适合塞到他们嘴巴里。

我十分好奇,莫里老人是在生病前就将生活看的那样透彻,还是在病后。他就快做到无欲则刚了。以前,或者说到现在,我对身外物还是非常执着的,我也像莫里说的那样,想拥有的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一直觉得唯有身外物才不会背叛,要得到它们只是时间的长短与金钱的多少而已,感情是付出也不见得有回报的东西。看到莫里的话,我开始思考是否要作出改变了,像莫里,到最后连身体都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身外之物都将沦为废物。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会越多,最后只会陷进怪圈无限循环而已。

莫里告诫米奇,同样也在告诫世人,“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总觉得他和《红楼梦》中打动贾宝玉的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看这本书的后半段,我意外找到了自己初中时随意写的小短文:“如果世界末日在春天来临,我要在春雨中尽情的奔跑,跑累了就躺在草地上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如果世界末日在夏天来临,我要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打开空调吃足够的冰激凌,看我最喜欢的小说;如果世界末日在秋天来临,我要躺在我家的布沙发里听周杰伦和苏打绿的歌;如果世界末日在冬天来临,我要丢掉手机和闹钟睡个午觉,睡到自然醒。如果会下雪的话,我要趴在我的小床上看雪;如果世界末日在今天来临我要回去那个地方,回到我们最初相遇的地方。”有些故意模仿当年流行的文风。世界末日也等于是生命中最后的一天了,当年的我还是有一点莫里的“慧根”,过了这么多时间,不知起了什么化学变化,“慧根”被遗忘了,变成了执着于身外物的我。

身处社会,需要不时重读莫里,让莫里告诉自己不要执着,要明白生命中真正可贵的到底是什么。



微信搜索“一个人的书房”了解各地读书会状况

加入南昌读书会请联系yzx79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这是一个真实地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患肌萎缩性侧索硬...
    张庆玲阅读 697评论 0 0
  • 简介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独特,讲的是一个重病在身临终的老教授,给他曾经的一个学生上的最后“一门课”,这门课不属于具体...
    陌辞寒阅读 7,228评论 0 3
  • 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迸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
    时间很宝贵阅读 652评论 0 0
  • MySQL数据库 MySQL是一种c/s结构的软件:客户端/服务端,若想访问服务器必须通过客户端(服务器一直运行,...
    陈小飘阅读 166评论 0 0
  • 小时候 星空下 月光皎洁 外婆告诉我 桥的那头 会遇见最爱的人 我在这头 他在那头 长大后 远方的游子 生意场 千...
    郝晶读书会阅读 976评论 3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