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战略能力

这是我4月17日晚在益修学院X系列讲座上的发言,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并祝益修学院创业顺利!

大家好!

感谢益修学院的邀请,也非常荣幸成为益修X系列讲座的第一位”美人“,希望能把第一枪打响。

很多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很少出来讲课。原因有两个。其一,我越来越感到讲好课不容易。今年年初,我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有内容、有体验、有灵气,还有文采,那才叫讲课。对比之下,我自己懂得实在太少,出来讲课或多或少都有点虚张声势的成分。其二,我现在还不懂成年人学习的原理是什么。道理知道了一箩筐,工具、框架也练了无数回,但还是没见生活工作有多大起色。这个简单的事实,是培训师或者咨询师的噩梦,很可怕。如果培训师脑子里只有知识,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客户——学员,不知道学员是怎么学习的,如何改变的,那是以培训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学员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

但收到全斌的邀请,我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我很喜欢公益社区大学这种模式,不脱产的公益职业教育,下班后全年持续学习。这种模式,不仅北京应该有,上海、深广、成都、昆明这些公益重镇,都应该有。这种接地气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公益成为一个学习的社区,一个可以站在昨天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进的社区。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战略。关于战略的研究,明茨伯格曾在《战略历程》一书中,梳理战略学派,共有10家之多。明茨伯格还说,每个人都在谈论战略,但没有人见过真正的战略是什么,我们都只不过是在盲人摸象而已。我今天的分享,也只是我个人的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既然是个人之见,那我也就不想循着什么战略管理的框架,那些标准的格式和内容,大家差不多随便找本战略管理的书,或者参加一两场战略入门培训,就能看到、听到。

干脆谈一些个人非正规的理解,一些关于战略能力的理解。在战略方面,很多时候,我们不太能相信自己的直觉,至少我自己的直觉常常就不那么可靠。我想,除了特别自负的人,大家都和我差不多。战略性的思考,战略的能力,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战略能力?有三个方面:洞见力、逻辑性和决策力。

一、洞见力

何谓洞见呢?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看得比较深。别人浅浅一个坑,你已经深挖了一个洞。身在一个领域工作,我们必须对这个领域,有高于他人或者一般大众的见解。我过去曾提过一个方法,叫“路人检验法”,意思是说,在某个话题上,如果你的看法和大街上随便一个路人差不多,那就说明,你在这个话题上基本没有什么洞见,你也谈不上什么专业人士。当然,这个说法对“路人”不太尊重,名字需要改。

什么是专业呢?现在人们热衷谈专业公益,但专业不是准时收发邮件,不是把PPT做得漂漂亮亮,衣装干干净净,至少远不止这些。专业是指你比别人懂,你值得别人的托付。学校是教育的专业机构,它应该比家长更懂孩子的成长;医院是治病的专业机构,它应该比患者更懂病因、病理、治疗之法。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这些洞见,谈何专业机构呢?

洞见是战略的灵魂,也是一家机构的灵魂。不管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都必须对客户、对所在的市场、对工作手法,有着自己深刻且独到的理解,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洞见。战略不管是独裁制定的,还是参与式制定的,如果里头没有一点深刻的认知,就注定是平庸的战略。公益组织特别重视参与式,也喜欢说智慧在系统之内,但如果领导者或者团队内部,没有人对客户、对市场、对所在领域有所洞见,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也得不出有创意的方案,那么无论怎么参与都是无效的。洞见是内容,是质,参与式是方法,是形,不能因形而废质。

说起洞见,我经常援引的案例是尤努斯、格莱珉和小额信贷。尤努斯之所以能带来全球的影响力,把小额信贷推广到全球,那是因为他提出了对贫困的独特理解。在《穷人的银行家》一书中,尤努斯用了大量篇幅,不遗余力地批评国际发展机构对农户的技术援助。他提出,穷人不是缺乏技能,而是缺乏一个撬动自我改变的机会。他还提出,穷人有信用,穷人还得起钱,这一点颠覆了传统的银行假设。同等重要的是,尤努斯还把小额信贷这样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与农户互助、子女教育、健康卫生等一系列有利于摆脱长期贫困的社会行为结合在一起。正是基于这些对穷人、对贫困的不同理解,尤努斯和格莱珉发展出了小额信贷的业务模式。

但后来小额信贷发展到世界各地,很多人学习小额信贷,慢慢地把这些洞见丢了,把“穷人”丢了,把社会发展丢了,结果就只剩下经济型的小额信贷了。这就是学到形、丢了质的典型。

益修学院现在做公益社区大学,为公益行业培养人才。益修学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在哪些问题上有自己的认识呢?首先,益修从事的是成人教育,它需要理解成人如何学习,理解成人如何有效改变;其次,益修培养的是公益人才,它必须理解公益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公益人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助于中国公益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益修必须有自己的公益人才观。如果没有这两样,那么益修就只不过是一家活动组织机构而已,一边组织培训师,一边组织学员,然后中间收取中介费。果真如此,益修也就无法成为伟大的公益教育机构。

我这里提到“活动组织机构”。是的,绝大多数公益组织都只不过是活动组织机构,因为大家对自己所从事的主题,根本没有任何独到的看法。于是,我们看到大家强调活动管理,强调流程化。抓不住对事物的本质,我们就只好抓这些看得见的条条框框。

借用木心的一个比喻,洞见是马,框架是缰绳。我们如果只牵着缰绳,并不能拉着马车跑。这有有点像创业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区别。创业者对市场、对产品充满无限热情,也不断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些见解未必符合管理学的规范,但却拉着企业飞奔。而一部分管理者,更热衷于框架、方法,他们可以帮助创业者管理公司,但却很难真正去创业,因为他们对具体客户、具体产品缺乏兴趣。

框架、流程、工具,这些好学,而洞见却难学。洞见是能讲授吗?众多有自知之明的商学院,答案都是教不了。商学院培养不了企业家,而能培养职业经理人。框架、流程,二十分钟就学会了,而洞见可能悟了很多年,还是一无所得,偶有所得,拿到市场去检验,结果又错了。

洞见既然那么重要,那我们如何能形成或者说涵养自己的洞见呢?大家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人,你认为特别有见底。据你观察,为什么他们特别、与众不同呢?

我也爱观察有洞见的人,尤其是观察一些现在还不那么牛将来可能很牛的人。这个业余爱好很有意思,将来你可以检验自己的眼光准不准。他们的思维和成长轨迹是怎样的?我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成型的结论,只是只言片语,现在分享出来,我姑妄一言,你暂且一听。

首先,与人对话。与过世的人对话,与活着的人对话。

与过世的人对话,是接触大师最好的途径。他们的作品,几十元就能买到,大师从来不会拒绝你。我使用了“对话”一词,而不是“阅读”。阅读其实就挺好,倾听大师之言,这已经很棒了。但一辈子当中,你总要和几个历史上的大师有对话的感觉。“阅读”和“对话”有什么区别呢?我大学的时候学过狭义相对论,而且还知道爱因斯坦的推导方法。狭义相对论的重要结论是,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会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学习就是“阅读”,我从书本上课堂上看到了听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和步骤,下载到了自己脑子里,当时也会用,也曾沾沾自喜。

当然,现在早就忘光了。更糟糕的是,我从来没有和爱因斯坦产生过“对话”的感觉。爱因斯坦是因为什么困扰,要去思考和解决时间和空间问题?他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沿着这个思考的轨迹,他注意到了哪些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我是爱因斯坦,现在可能会关心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现象?在生活中,我碰到什么事情时,会情不自禁地捞起电话,“嗨,老爱,这件事情你需要了解一下“。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些,也从来没有和爱因斯坦的灵魂有过任何接通,因此如果我见到爱因斯坦,连做学生都不配,更谈不上对话了。

如果你有幸,遇到一两位导师,他们愿意给你资源、技能与平台,陪伴你成长,那真是太幸运了。这种机缘可遇而不可求。当然非常关键的是,你身上要有闪光点,高手都喜欢棋逢对手的感觉。即使没有导师,我们身边总有一些有见地的人,或者至少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强于你,你所需要的就是有发现的眼睛,创造机会与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对话。同样的,我这里说的是对话,不是聆听,不是下载别人的智慧。你要么能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要么能丰富他人的知见,不然那只是学生,不是对话。一旦成为学生,你就很难学到东西了,很可叹,要想学到东西,首先要摆脱学生心态,做一个和老师平等的人。

第二,系统思考观。很抱歉,我没能找到更通俗的词。大意是尽量避免就事论事、条件反射,要尝试尽力站在全局的角度,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面貌。

举一个例子,我和不少公益机构的负责人是朋友,也和一些公益员工是朋友。我经常能听到员工抱怨领导。当然领导抱怨员工的也不甚枚举,此处暂不表。抱怨什么呢?经常是领导不遵守制度和程序,做事随意性大,或者不擅长项目管理,或者不擅长与同事沟通,如此等等。领导有很多缺点,当我们看到时,而且由于常年和领导在一起工作,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长,于是滋生抱怨,甚至愤而离开机构,然后呢?马不停蹄奔向另一家机构,当然,第二家机构的领导同样是值得抱怨的。

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是朋友,我总是会问:他有什么优点吗?当然有,他们可能非常擅长筹款、有行业影响力或者政策影响力,有的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我从没见过没有优点的领导,也从没见过没有缺点的领导。我们是在期望一个全能的领导吗?我们内心是想追寻一个偶像吗?如果真有一天这个偶像出现了,后悔的是你自己。当你树立偶像的一天,就是你自我矮化的一天。

正是因为领导不全能,所以我们才需要团队。领导擅长筹款、擅长“忽悠”,你能不能把他的不足补起来。这样,我们不就组成了一个管理团队了吗?这样组织不也就更有希望了吗?领导做事随意性大、有点不循规矩,甚至有些机会主义,现在组织发展的主旋律是规范化,这些感觉都是“杂音”,是“不和谐”,但这些也都是过往组织得以发展起来的关键要素,是生命力之所在。而且,组织规范化到一定程度,将来有一天组织又要苦苦追寻打破规矩,要找创新的因素。事情反反复复、阴阳互生,这种双生共存的关系,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这里的意思,当然也不是说双方要相互理解。领导有缺点是现象,而且是无法克服的现象,抱怨是条件反射,是就事论事,而没有意识到这是组织变革的前奏,是组织迈向下一个台阶的契机。而且,即使组织迈向下一个台阶了,也不要对过往的特点斩尽杀绝,这些特点可能是组织的下下站的必备要素。系统性思维,帮助我们从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中解脱出来,放在整个组织中去认识和理解,而且放在组织发展的长河中去理解。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如何建立系统思考观呢?

《适应性领导力》一书介绍了一种方法,叫“站在阳台上”,它每一章都有独立一节,节名就叫”站在阳台上“。平常的时候,我们是站在地板上,自己在众人之中,在事情之中,站在阳台上,让自己置身事外、脱离人的关系,这样能看到事物的结构、模式。

《精益创业》里介绍了一种方法,“连问5个为什么”,每遇到问题,不要迅速给出答案,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经验、直觉,那是下载模式,下载过往的经验,下载直觉反应。系统思考观,基本上是要我们比直觉更深入一点的。连问5个为什么之后,一般都能从一个普通现象层面的问题,进入到系统的结构性问题,或者就是《适应性领导力》所说的adaptive challenge。

《U型理论》一书也很有意思。它劝人停止“下载”,停止“评判”。我们听到什么东西、看到什么东西,脑子里第一个动作是评判。不好、不对、不有趣,没啥意思,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他又来那一套了,这些都是“评判”。评判是人获取新知的大敌。今天你听我讲课,如果你一边听,一边评判这个老师讲的内容怎么怎么样,讲得方式怎么怎么样,衣着举止怎么怎么样,如果始终有这个声音在你脑海,咱们之间的“对话”也就基本停止了。你就很难从今天的分享里有何收获。《U型理论》劝人们与他人的视角、与整体的结构、与未来的愿景之间建立连接。与他人对话,对整体对话,与未来对话。这也是一种系统观的方式。

第三,不要相信流见。

你总得有一些不同常人的看法。凡是创业者、投资者或者管理者,都知道“与众不同”的价值。当人们都普遍认同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创业和投资的价值。迈克尔·波特干脆把战略定义为“差异化的定位”。除了差异化以外,其它都不是战略,都是执行。作为知识工作者,创新、与众不同,也非常重要。如果我讲的课,你在其它地方、听其他培训师,也是一样,我就没有自己的东西,那么我就基本是没有价值的。

流见特别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陷阱。比如前一段时间流行公益人工作时间长、工作很辛苦。这个说法真是太耳熟了。我在企业和媒体都工作过,每一个行业、每一家单位的员工都说自己工作时间长、工作辛苦,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驴使。公益行业很累吗?至少我不觉得,我也不觉得SRI很累,我还觉得很轻松呢。另外,NGO也经常说自己发展不好,是因为基金会不给支持,不给行政经费。哪有自己发展不好,却要去怪别人的道理?公益行业里还有好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比如“可持续”,人们似乎希望公益组织可持续,项目做完了,社会影响力要可持续。这些术语,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世界上那么多著名的企业都倒闭了,我们为什么强求公益组织可持续,另外,衰减难道不是自然规律吗?这些说法、想法,总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不人云亦云,也不以自己的观点是主流观点就感到安全。

这些方法,我自己也常用。时间长了,会有一些不一样。大家不妨试一试。

二、逻辑性

德鲁克说,优秀的战略从来都不是“才智”和“灵感”的产物。不做逻辑分析,贸然而行,无异于将成败交给运气。战略即分析,也正因为此,战略教科书上都会介绍很多分析工具,PEST、SWOT、五力模型、价值链、核心竞争力分析、麦肯锡主推的七步走议题树分析法,不一而足。所有这些工具,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试图用人的逻辑去理解和掌控复杂多变的世界,从而尽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必须是自洽的。

或者是德鲁克式的自洽,德鲁克在《事业理论》一文中提到,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使命、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必须相互匹配,如发生重大偏差,不管多么努力,运作效率无论多高,组织都将落败。或者是“三圈教授”Dutch Leonard式的自洽,组织必须在价值、能力、支持间找到结合点,三者不一致则组织始终处在角力状态。

我在《正循环:NGO运营模式案例集》中的研究也发现,那些突破生存困境的公益组织,必然找到了一个聚焦点,紧紧围绕这个点,组织实现了社会影响、业务组合、团队能力和可持续的资源机制,四者相互促进。

自洽,则组织进入到了一种正循环、一条快车道。很多组织从生到死都在挣扎,都没有体验过流畅的运转,没有高峰体验。这些都源于缺失自洽的战略。

战略的逻辑,还经常体现为一种线性逻辑。

标准的战略框架,就体现为一种接近线性的关系。愿景——使命——目标——核心业务——组织结构——资源与能力配置。愿景界定了组织在哪个业务范围、哪个细分市场、哪个地理疆域内取得何种成功;使命界定了实现愿景的路径和方法,通常表现成为什么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何种价值;目标是愿景和使命的分解,如果分解不当或者支撑不足,愿景和使命则不过是良好的愿望而已。核心业务为目标服务。组织需要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授权下属执行战略,而且必须制定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让他们有责任和动力去制定与目标一致的行动计划,并真正履行承诺,实施计划。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连续的、一致的、集中的接近线性的关系,一般的战略规划流程,都是从描述一个美好的愿景开始,然后一轮轮走到业务开发以及资源能力配置。

公益领域流行一句话:公益组织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以至于,我曾有一名同事写过两篇案例,每一篇都以这句话开头。当时,我居然没有看出来。这句话,很多人都只是挂在嘴上而已。社会问题可以是战略分析的起点。我们首先界定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他们在何地域、何年龄、何民族,在何议题上面临什么问题,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和问题的原因有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应该开展何业务来实现上述目标,开展这些业务,我们应该具备何能力,需要配置哪些资源。

整套战略,差不多都可以从“社会问题”一路推导而来。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倡导这种“从社会问题出发”的公益方法。目前看来,只得到很少一部分人的认同。绝大多数人是从“资源”或者是从“业务”出发制定战略,后面这种方法看似讨巧,行动快,但也常常不得要领,做了几年,事情反反复复,无所成。

现在流行两种理论,让人们对逻辑产生了怀疑。一个是“复杂性”理论。世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是模糊的,逻辑是网状的,比线性逻辑要复杂得多。另一个是“精益创业”,很多人误读了精益理论,崇尚试错、崇尚迭代,排斥基于逻辑的设计。

但是,复杂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弃分析,误打误撞,截至目前为止,除了计算机模拟,我还没找到人们进行复杂性分析的有力工具。另外,“试错”也不说要乱试,“精益创业”的最小原型的设计,同样应符合设计逻辑。

最让人担心的是,我们本来行动就毫无章法、毫无逻辑性,现在抓住了高大上的理论,又给自己找到了心安理得的借口。

如何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尤其是上述的战略逻辑能力?在公益行业,这种练习的机会真是比比皆是。

有经验的朋友,很容易发现,上述战略逻辑框架就是项目书的框架。因此,战略书的主要工具之一,名称干脆就叫了“逻辑框架”。只要我们在每次设计项目,每次撰写项目书的时候,不断应用上述逻辑,时间长了,能力自有提升。有意思的是,基金会的项目官员,或者是公益奖项评审的专家们,他们大多在专业领域知识上并不如具体的公益实践者,他们靠什么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资助或颁奖呢?重要的答案也就是逻辑。他们实际上是在用逻辑与实践者对话。实践者如果掌握了逻辑,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知识,在公益领域,大有裨益。

实践逻辑的难点是知易行难。理解和掌握逻辑,通常20分钟就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在工作中反复练习。而一到练习,一旦认真,我们就必然遇到痛苦。相信我,我就没见过实践逻辑时不痛苦的人。

本来,我有一个idea,一个好点子,接着兴冲冲去做、去实践就好了。如果我们尝试用一下逻辑,会怎么样呢?我们会追问,我们到底要给哪个人群服务?他们到底面临是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什么价值?什么样的活动是最好的实现上述价值的方式?要知道,所有这些问题,要么逼着我们做出选择,要么需要”洞见“支撑,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想做选择,也不具备这些洞见。逻辑分析,通常能迅速暴露我们的虚弱和不足。

正是这种暴露,让我们不敢直面逻辑,不敢面对重要的问题,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做了多年,还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还有好多人做战略、做项目,是借鉴国外。看到人家外国人做什么项目,国内还没有,然后我们就copy一个。这和我们经常批判的山寨一模一样。举目望去,公益领域的山寨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热衷谈“本土化”,为什么大多数山寨项目都失败了。我们完全没有理解设计的逻辑,服务对象不同了,面临的问题不同了,解决方案又怎么会一样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中国本土的问题出发,循着逻辑的指引,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呢?

相对于“洞见”而言,逻辑的训练要简单得多,而且逻辑结构有助于形成洞见,也许训练逻辑是训练战略能力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当然,不平衡是永远存在的,所有的组织都是不健康的,那种完全符合逻辑的一致的状态,也许就是一种死亡的状态。但逻辑性仍有助于我们调试组织的各种要素,内与外、当下与未来,不断地调和与平衡。

三、决策力

战略是要行动的。战略的首要属性应该是“实践性”,而不是“梦想性”。太多人过于重视愿景描绘美好画面,过于强调使命激动人心,希望能够激发和引领人。把人弄得心理上心潮澎湃,行动上左支右绌,这种战略规划特别没有意思。

我曾体验过的最夸张的战略规划经历,当战略规划的结论推出之后,接下来没有任何行动。为什么?因为做梦的过程很刺激,行动的过程却很平常,很辛苦,做梦的过程也很疲倦。梦做完了,还是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我曾体验过的另一次战略规划的经历,它有一个正式的规划过程,也有一份正式的战略陈述,参与其中的人普遍认同,也很兴奋。但在一个月之后,战略基本上被抛之脑后,不复再被提起,甚至人们也“不敢”再去提起。不是人们不想执行制定的战略,而是有点像“集体做梦”的战略规划,没能充分考虑实际中的各种挑战。而参与式的过程,则让一些真正的难题和顾虑,没办法得到公开讨论。所以,后续修改战略的过程,不那么大张旗鼓,重大的决策甚至有些隐秘,因此很少得到人们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它比正式的战略决策过程要重要得多。

真正的战略规划,往往是由日常中的决策累积而成的。

人们爱做梦,公益人尤其爱,但愿长梦不复醒!而有效的管理者明白,战略必须具有实践性。

我理解,战略的价值,就在于约束人性。一家机构,员工众多,大千世界,可能性无限,战略就是要约束众人的欲望、兴趣和精力,从而在大千世界找到立足之地。这也可以说成是人性与工作性之间的对接。人性追求自由,工作性讲究集中,两者经常打架。按照人性组织起来的机构,很难有大的起色。人们现在热捧组织的人性化设计,但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构而言,组织在大面上更是对人性的约束。

让我们看一看,战略要施加哪些约束吧?

愿景:约束地理范围、业务范围、细分市场;

使命:约束客户定位,约束满足何种需求。客户需求太多而且多变,组织必须做出选择;

目标:在愿景、使命之下,进一步约束在少数有限的目标上;

优先序:约束工作的优选顺序,希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几乎一事无成。

能力和资源:聚焦在组织能力和资源优势上,而不是全面发展,尤其不一定是提升劣势。

稳定性:战略要保持一定稳定性,组织应在优势领域持之以恒,做得市场领先,边缘和中庸的机构很难生存。

我们基本可以理解,战略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就是聚焦的过程,做减法的过程。战略就是要告诉组织内的众人,莫七嘴八舌,我们就是要做这几件事情。对于能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的公益组织,明白这一点尤其重要。

很多机构做战略困难,是选择的困难。长期的教育,并不鼓励学生做选择,我们的前程基本也是被父母或者体制设计好的,人们做选择的能力已经大大下降。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也不愿付出100%甚至120%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选择。自己没有选择,就只能追随他人的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

选择,这是决策力的第一个表现。

战略决定结构。请记住,这是一个铁律:每一次战略规划,都意味着业务和人员调整,必然有一批人离开。我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战略规划,都有这样一个过程。不进行人员调整的战略规划,是因为组织在委屈战略,根本没把新战略当回事。当回事,就要有人走。

砍人、砍业务,这是很难做的决定,或者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公益组织,还必须面临一个决策困难,那就是公益组织基本上很难养得起有能力的人。当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历练,到了30多岁,需要考虑养老和子女教育时,公益组织的薪酬通常都难以支撑。如果公益组织的战略和绩效薪酬体系不能考虑到这一环,那么人员必然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公益组织,往往是一个资深的创始人带着若干年轻人,创始人久居其位,年轻人走马灯的原因。

公益组织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倾向的绩效体系。我见过的公益组织,也翻过一些国际公益组织的文献,目前解决的办法,我只看到一个。高绩效的员工高薪酬,普通的员工工资极低,甚至有点压榨的嫌疑。这种策略,有点类似于战争期间要保存干部,小兵可以不断死,而干部最好要留住。

说起来都有些残酷,更何况要实施呢?

开头的时候,我们说,“道理知道了一箩筐,工具、框架也练了无数回,但还是没见生活工作有多大起色”,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出选择的缘故。知道了,而没有做,知道也无益。

最大的难题是什么都想要。规范化、流程化,很好,我们想要;创新,很好,我们也想要;专业、高绩效,我们想要,温暖、相濡以沫,我们也想要。理想,我们想要,放松,我们也想要。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张力。也许有人能做到,我没有见过。

如何培养决策力呢?

决策,很难通过模拟来锻炼。除非真正在做决策,否则你不可能真有体会。这也是智囊和决策者之间的区别。智囊也许有想法,而决策者则要承担后果。

因此,我鼓励大家创业。尤其在中国,每个人一生都要创一回业,哪怕失败也没有关系。创一回业,所有的选择皆有己出,承担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自由。如果你向往自由,请尝试创业。

如果你不想创业,那就尝试在组织中做一个自立的人,做一个不是靠组织养活,而是养活组织的人。尝试从资源拓展,到业务开发,到项目执行,全流程链控制和管理。此时,你虽不在创业,但亦等同于创业。在组织里你会享受到决策的权利,也会享受到信赖。

至此,我分享了战略能力的三个层面,洞见力、逻辑性和决策力。明茨伯格说,管理有艺术、技术和手艺三个侧面。大体上,洞见力对应艺术,逻辑性对应技术,决策力对应手艺。战略不是一纸文件,战略是一种能力。战略是能力的流动和体现,它存在于组织生活的每一天。战略是一场修炼的过程,是人的心智、大脑和行为的修炼。你我都值得拥有!

谢谢大家!

2015年4月17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6,423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339评论 1 2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241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503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82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262评论 1 2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615评论 2 3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989评论 1 23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00评论 2 2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29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193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753评论 3 2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97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08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295评论 2 2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07评论 2 25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