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揭开石钟山之迷||狼烟诗影||【2】

   

      揭开石钟山之迷

    作者/狼烟诗影

2017年秋,在一次田野调查时,一位老人偶然讲起他们家附近有一山,名叫(石钟山)。此山兀立高耸,形如石笋,山顶有一石头,形如石钟乳,亦似石钟,故名曰:(石钟山)。于是,和我一路专门研究佛文化的董伟老师也很好奇,就决定邀请老人当向导,决定去一探究竟。

车子行驶在十分陡峭的山上,虽然是水泥路,但是路不宽,属单车道。都说山路十八弯,我想这山路有一百八十弯吧?经过大约差不多一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石钟山)脚下。石钟山座落在四川邛崃市大同古镇(大同古镇:古称.大兴场。最早碑文记载“大兴”为南北朝时期)的景沟村九顶山上。站在(石钟山)下,往上望去,即有高耸入云之感。山不大,形如一根石笋直入云巅。于是,跟着这个当地老人往石钟山上爬去。因此地大多数山中村民已搬下山去小区居住了,故而这里已是人烟稀少,零星有几户山野农家还在,但是好像人家房子已不住人了?所以,这山路荆棘挡道,艰难爬行,总算还是到了山顶。因为我爬在前面,我是最先看到老人所讲(石钟山)上的“石钟”了。过一会,董伟老师和那位老人才陆陆续续到达山顶。

站在石钟山上,望东北也源自九顶山脉的山系。望南,一马平川,遥望千里。背靠正宗的九顶山。而对面就是千年仙道遗址“南堂”,相传,南唐皇帝曾避难于此,后改“南堂”为“南唐”,现在又改为“南塘”。古寺庙被张献忠毁,后康熙时再建,文革时再毁。顺右1.5公里,便是唐中期石笋山摩崖造像精美石刻群和官厅千年古柏了。而(石钟山)就在九顶山的前面。此处真是一幽静居所,林木葱茏,兰草风轻。山顶屹立一古佛石塔,高约2米,底座直径约1.3米,上雕刻有中国佛教早期佛像和神龛,看雕饰,董伟老师说有北魏时期的风格,或东汉。古石塔风化严。远看类似于本地老人所说的“石钟”,近观才知道是一古佛塔。董伟老师给我讲解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但就是不知道在这里为什么会发现印度佛教传入的佛塔?为什么那么早,佛教就已传入大同古镇这个偏远山区?已是不解之迷。关于更多历史,今天我们已然不知,为此,就关于(石钟山)的来历,已然终断,没有参考史料。

后来,便采访询问数十人,也不知道山顶(佛塔)的来历,只是知道石钟山上有一块石钟,文革时被当地人搬倒在地,后,不知什么时候这个石钟又立了起来,真是神奇。又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有一位老人讲,古时候那里曾住过一个神仙。相传,很古老的时候,有一个人在石钟山上煮石头吃而成仙了,听说他活了一千二百岁。后,不知去向。当听到这个故事,才想起其实在我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记得小时候父亲和他的同龄人常常在一起讲一些远古的故事,说是曾有一个人在山上用石锅煮石头吃,神奇的是石头煮好后就成了汤圆一样,那个人经常这样煮石头吃。当地有一个人见他总是煮石头吃,觉得好奇,就想吃,那个人用筷子夹一块煮好的石头给那个本地人吃,那个本地人吃了之后,那个本地人居然瞬间变成了石头人,就变成石头人的他,从此就一直站在(石钟山)上。这是一个大同古老的民间传说。但那天去(石钟山)上,并没有看到所谓的石头人在哪里?但当地有一个民谣说:“石人对石鼓,银子万万五,如有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咋一听,怎么这个民谣是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民谣一模一样呢?于是就直接告诉那位本地讲故事的村民说,你说这个民谣不是指这里,是说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民谣,和你这里所说的(石钟山)民谣没有关系。而那当地人却也力争辩起来,于是我和他就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可是不久,关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考古工作在彭山县江口开始进行,电视节目中不断的每天直播江口沉银考古的进度,同时也解说那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咋仔细一听,江口沉银的民谣居然是:“石牛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断成都府” 。再回想(石钟山)本地人所说的第一句“石人对石鼓和石牛对石虎”真的是不一样,但是后面三一句话一样,这难道是巧合?但是本地人说不出来那个“石人”在哪里?但是“石鼓”真的还在,老人总是说石人在石钟山上,但是我们什么都没看到?难道是石钟山上佛塔上面雕刻的“石人”?又一位村民说,顺着这一条沟上去有200米的路边上,有2个“石人”,但是早已毁。但又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没有找到和“石鼓”相对的“石人”,那么,传说中那个吃了煮好的石头变成的“石人”去了哪里了呢?现在没有人能说清楚。于是,这个事情就没头没尾的放了下来。直到去年,我在一本古籍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渊鉴类函》《方兴胜览》古籍中找一些记载。又有《例仙传》曰:【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气,鍊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山,至数百年,往来入(太室山)(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中,有卧石床枕焉】。这三个古籍上同时描述得非常清楚,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古临邛,有一名叫“疏”的人,是西周皇帝策封的神仙。这个叫邛“疏”的人能行气,身子可变形,曾煮石头而吃,他住在(石钟山)上,而且住了数百年,这期间,经常来往于(太室山),在太室山上,现今还有他睡觉的石床和石枕】。

对于这一个记载,我找不到证据去指定这个叫“邛疏”的人到底是邛崃的哪里人?我访遍邛崃很多地方,都没有(石钟山)的存在,唯一邛崃大同古镇景沟村南堂地界有一座我们曾经到访过的(石钟山)。古籍上的记载和故事,和当地人传说的(石钟山)故事基本稳合。但是就凭这一点点资料我也不能确定《渊鉴类函》、《方兴胜览》和《例仙传》中所记载的这个叫邛“疏”的人和这个故事就是大同古镇的(石钟山)上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记载最早的神仙故事,也就是说,这个叫“疏”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到上万年的神仙起源故事,所以我的调查不能轻易下定论。

后来,我在查“大禹治水”中的“禹”到底出生在哪里?又干了些什么?又死在哪里?于是就查“禹”出身一说在在(四川的汶川石纽地区),另一是“禹”的母亲是有辛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以东。可能出身在山东省,后来多方对众多古籍的记载分析,“禹”出身在四川的汶川石纽地区无疑。历史证明,而“禹”之却又是河南登封市,古:阳城”涂山氏人。再查:(阳城)有二。一为河南登封市之(阳城);二为安徽怀远县之(阳城)。据《左传·哀公七年》、《史记·夏本纪》和《太平寰宇记·濠州》记载有“禹”的史记。再查,提到“禹”去那里治水,娶了涂山氏族之女——女娇。(东夷涂山:在今江西湖南安徽一带,涂山氏族不应在河南登封市一带)当时,“禹”治水很忙,娶了涂山氏族的女娇后,睡了四个晚上,“禹”就又去治水去了,而涂山氏之女非常想念“禹”,居然因为思念“禹”而自作了一首歌来唱,希望“禹”早点治完水回家。第一个(板本),《汉武帝故事传》曰:因为涂山氏之女还没有孩子,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孩子,而“禹”才和她同睡四个晚上。于是涂山氏之女又听说一千里远的(太室山)上有一个神仙叫邛“疏”的神仙居住,听说常来往于临邛的“石钟山”和登封的“太室山”之间。于是,涂山氏之女决定去寻访这个神仙,经历千辛万苦到才到了太室山。终于寻访到那个叫邛“疏”的神仙,后,涂山氏之女在太室山,果腹降下一子,就是后来所说的“禹”之子(启)。第二个(板本)。据《左传·哀公七年》、《史记·夏本纪》和《太平寰宇记·濠州》记载说“禹”的儿子(启),是涂山氏族之女娇十月怀胎,在太室山生下(启)。于是,涂山氏族之女将儿子(启)带回家。后来,“禹”听说妻子生了孩子,孩子看见禹从家门前走过而没进家门,就喊爸爸、爸爸。但“禹”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后人传为佳话,被后人尊颂为美德。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多个(板本)。“正史”取其一,舍其三。就是正史所记载也不合情理。所被质疑之处是既然涂山氏族之女住现安徽省怀远县,怎么会到河南省登封县的太室山去生孩子呢?诸多疑问的出现,无人可以解释。那么还有一个(板本)就是《汉武帝故事传》的故事应该合情合理。但是历史将其抛开,视为“野史”。那时,黄帝之孙“舜”才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禹”。而当时“禹”不敢接受,是因为“舜”的儿子(丹朱)和(商均)对(禹)虎视眈眈,而“禹”不敢继“舜”的王位。就躲在(阳城)。后,“舜”分封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丹朱和商均,“禹”才接受了“舜”的禅让。开启了夏唐的第一个皇帝,“禹”的儿子“启”,就是后来夏朝的第二个皇帝,便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朝代(夏)。

历史记载,因为那是“正史”;还有“野史”,就五花八门,都说“禹”娶涂山氏之女,只睡了四个晚上就去治水去了,而一直没有回,很多时间过去了,涂山氏之女肚子依然没有怀孕的迹向,涂山氏之女托人带信去找“禹”,也未回。涂山氏之女估计是因为没有孩子“禹”嫌弃而故意不回?于是,涂山氏之女才听说太室山住着一位来自临邛的神仙叫“疏”都几百岁了,能日行千里,游脚仙庭。如果去找他,想必能让自己和“禹”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于是,涂山氏之女“女娇”就去(太室山),终寻得邛“疏”,果然,涂山氏之女即降下一子,取名“启”。涂山氏之女回家后,“禹”得知妻子为自己生了儿子,取名“启”。“禹”算时间,感觉他妻子涂山氏之子不是自己的,何况是去(太室山)求神仙得来的。故,“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理由。而并不是因历史上说的大禹治水太忙,却刚好经过家门口时就听见涂山氏刚刚生孩子,孩子刚刚落地就能喊爸爸。而“禹”不进家门看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段历史这样写到: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继续治水去。历史,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是历史,时间过长,记载总不是那么完美。就比如:“涂山”,在今天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而“太室山”在河南省登封县。两地离开有近500公里,还是今天的高速公路里程,如果在古代,这路程起码有700公里。那问题来了,涂山氏之女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涂山去河南省的登封县太室山去寻这个叫“邛疏”的神仙求子,那个时代走路也要半个月左右,千辛万苦寻着了,求得了儿子,在太室山生下孩子,起码又要住最少三个月才回涂山,中间就至少来来回回需要半年。何况不止半年?原因是历史记载大禹治水经过家门时,孩子刚刚出身,却能喊爸爸,还可以挥挥手了。所以,“禹”有理由怀疑孩子不是他的?近而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记载。所以,历史所有记载涂山氏生孩子是在河南的登封县(太室山)上生的。而“大禹”治水是在安徽怀远县一带,“禹”的家和太室山相隔近500公里,所以,历史中的“正史”记载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真相。还有就是,禹就进家门抱一抱孩子,几分钟也可以啊?忙于治水就缺几分钟的时间吗?这种记载是不合理的。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尘土本一家,却要变事非。就是说,官方历史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经不起推敲和理论。何况很多就今天发生在五九年六零年那些大饥荒历史和我们眼前活生生中的新冠疫情造成的历史事件,我们都看不到真像。所以,有时候,“野史”亦能记载历史的真相。

在这中间,就有古籍记载说: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访“禹”(夏)之都(阳城)。后,又访“禹”之妻(涂山氏)居所。时闻“禹”之妻生子“启”(启:夏朝第二个皇帝,大禹之儿子)不在涂山阳城,而涂山氏之女是去(太室山)寻访得邛“疏”,得子“启”。故“启”出身于离涂山阳城之外千里之外。汉武帝闻之,随即访离安徽怀远县阳城之千里之外的登封市(太室山)。就在汉武帝刘彻经太室山之一峰(登仙台)时,即惊闻有山呼万岁,后,(太室山)主峰改名(万岁峰),万岁峰也是由此而得名。又闻邛“疏”者真神仙也,因于“临邛”来(太室山),大禹之妻涂山氏方生子“启”之处。又闻邛“疏”活数百年岁,周武王策封神仙也。(今:山上有万岁亭、登仙台,石床,石枕,太室山顶峰为万岁峰,峰下有万岁观)。

随即,根据诸多古籍证据,皆可证明邛崃确实有个叫“疏”的人,是(夏、商、周)历史上记载最早的神仙。但是,那些都是古籍文字记载没有真凭实据。又比如《直律邛州康熙志》中所记载在古临邛修道“成仙”的也只有西周时期的“马成子、西汉时期的严君平、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另外还有几个没有在古县中流传的神仙故事。可就在昨天,邛崃一朋友发表一篇文章,即《王羲之心念念的蜀地邛崃》,文章里面对王羲之在写给东晋大将军周抚的二十九贴书信中,有十七贴是询问蜀中之事的。又三贴关于询问邛崃的事情,其中邛崃人现收藏有王羲之书信贴中的三贴。那王羲之书信贴里,提到有王羲之信中问周抚中的《郗司马帖》曰: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是询问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事。在《蜀都帖》中又曰:“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当然,还《蜀都粘贴》提到扬雄、左太冲。《三都贴》曰: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还有《严君平帖》,《盐井帖》,又如《邛竹杖帖》都是这样描述的,“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

然而,我最关心的是《蜀都帖》。贴中曰:【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就这贴中两句话,就更加铁证一样证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载最早的神仙就来自于邛崃的(石钟山)。而更加坐实了邛崃就是神仙的起源地,而是整个邛崃唯一的(石钟山),石钟山就在邛崃大同古镇。本地流传五千年的的故事,终于找到了宿主。由此可见,王羲之不但询问古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之事,亦问古火井之事,又问古临邛神仙“疏”之奇事。那么,邛崃大同古镇石钟山的神仙故事,就因为王羲之《蜀都帖》的存在,让大同古镇再誉获一项仙界历史文化的证明,让大同古镇的历史,再冲上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而到达史前文明。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688评论 1 33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559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749评论 0 22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581评论 0 1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41评论 3 2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84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22评论 2 29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47评论 0 18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41评论 0 22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39评论 2 2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33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83评论 2 2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75评论 3 2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3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4评论 0 1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53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618评论 2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