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庄子在逆境中的处世哲学,讲述了四种解决人生困境的方法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所处的时代诸侯们为了争夺霸权战乱不休,加之暴君无德,视人命为草芥,底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是华夏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无序走向有序,黎明到来前最深邃的黑暗时刻。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庄子,形成了他独特的“道”“我”合一的哲学观。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点评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个“不能忘情”的庄子,表面上来看是一名远离凡俗的隐士,但实则上,他更推崇世人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达到“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他在《庄子·人间世》一章中,便讲了四种身处人群中,遇到困境时,如何超脱烦恼、走出迷茫的方法

一、怀才不遇,事业不顺怎么办?庄子:保持心的虚静,不为名利所烦忧,静待机遇的到来

《人间世》一章,庄子主要是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全自我,解决人际纠纷的智慧。

该章节一共讲了七个故事,第一个故事“颜回适卫”,庄子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论点:

品行不端正的人,我们真的能够用善行感化他们吗?

一个人德行纯厚,就能受到他人的善待吗?

一个人与世无争,就能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吗?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庄子借用了名人名言,他请出孔子和颜回,表演了一出精彩的舞台剧。

颜回打算到卫国去上班,就向孔子告别辞行:“老师,我听说魏国的现任国君年轻气壮,横行霸道,百姓们苦不堪言,日子就快过不下去了,我打算去治理卫国,让卫国恢复生气。”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摇了摇头:“唉!你如果就这样去卫国,恐怕会被卫王给杀害的。你自以为知道得多就去教育对方,你应该知道过分强调道德就不是道德了的道理吧?

道德沦丧是因为沽名钓誉,智慧外露是因为争强好胜,这两者都是引起人们争斗的凶器啊,你这样去怎么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呢?

况且,就算你的品性纯良,但这并不意味着卫君就会重用你。如今你到他的面前,给他讲述美德的事情,就等同于你要用自己的优点去衬托他的缺点,哪怕你并没有比较的意思,在旁人看来,也会认为你是用卫君的丑行来彰显自己的美德,到时候,你恐怕会招来别人的谋害!”

颜回听了孔子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虚心请教孔子:“老师,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请老师教我。”

到此,孔子说出了庄子想要讲出的第一个重点:“你要放空自我,斋戒清心,我就告诉你方法。”

颜回的回答让孔子哭笑不得:“老师,我家中贫穷,不喝酒、吃肉已经几个月了,这样就行了吗?”

孔子解释说:“你这是祭祀前的斋戒,不是我想说的心斋。心斋,指的是不用耳眼鼻口去感受世界,而要用心去感悟天地。”

《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孔子又说:“你要学会放空自我,不为名利所动,这样你进入卫国之后,便可以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卫君愿意重用你,你就给他讲解治国的道理,如果他不愿意,你就离开卫国,心思要无杂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怀才不遇而引发的困惑。

庄子认为,人的烦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想要炫耀的心思,二是追求名利的“欲望”

这并不是说,不能追求名利。

毕竟人是群体生活的生物,我们每一个个体在人群之中都是构成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完全断绝人和社会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庄子便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淡泊名利,有机会就去争取,没机会就静待机遇的来临,不必强求自己去追逐名利,那样就不会为了面子之类的东西而招来烦忧。

二、被迫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该如何调节情绪呢?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比如理想和现实之间,就经常藏着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吃泡面为理想而打拼,还是过那种一辈子一眼就看得到头,十分稳定的日子?”

两种选择各有各的利弊,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可有些选择题,却未必如此“温柔”了,成人世界里的选择题,绝大多数都是单选题,在取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迫选择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种时候,我们该如何来调解情绪,办好这件事呢?庄子讲了一个“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故事。

楚王让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叶公子高知道自己斤两,他的内心十分慌张。他以前就听说齐国对外国使臣表面恭敬内心怠慢,现在让他去,这不是尚未出师,败局已定了吗?到时候齐国那边受了脸色,回来还要被楚王严惩,两面都不讨好。

结果还没出使,他就吓得不知所措了。

叶公子高便去请教孔子,自己该怎么做。

孔子说:“出使国家,传递两国国君的态度,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两国国君喜悦的话里必然存在着过度客套的夸赞之词,愤怒的言辞里必然存着过度憎恨的话,臣子如果无法揣摩好其中的分寸,国君必然会迁怒臣子。”

我们把环境变换一下,假如老板让我们代表公司去和别的公司谈生意,我们就能体会到叶公子高的烦恼了。

两边公司的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早已风波暗涌,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某种意义上来讲双方谈判的激烈程度其实并不亚于战场。

谈判成功,则臣子未必获利,而一旦出使的结果不理想,臣子必然成为君王迁怒的对象。

这样的任务,显然不是员工喜欢做的,可碍于生命(扣工资)的威胁,我们却不得不这样去做。

这时,庄子借孔子之口说了:“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喜怒都不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知道事情的结果无法轻易改变,却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到了极致的体现。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要去适应环境

在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成员,但放到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显得很微小,这个道理其实我们成年那一刻就应该懂得:

父母不是无所不能,他们抚养我们时,已经给了我们他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环境,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感恩。”

“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缺了我们,还是会一样的运行。”

大环境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去发展,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那只会让我们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正确的做法,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去适应、去了解,去解决困难。

三、与性格恶劣的人一起共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庄子:维持表面的礼节,内心保持自己的天性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隐士叫颜阖,他精通上古圣贤的治国之道,卫灵公便邀请他去当太子的老师。

颜阖便请教卫国贤士蘧伯玉:“如今有一个人,天性凶残好杀,和他相处时,稍微不顺遂他的心意就会给国家招来祸患;如果遵守他的规则,又会危及到我自身的安危。他是那种能够发现别人过错,却不知道别人为何犯错的人,请问和这种人相处,我该怎么应对呢?”

《庄子》: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而问于蘧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 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 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说:“你不如表面上与他保持着亲近的态度,内心则保持本心,根据他的秉性再进行引导。不过,亲近他不适宜太过亲密,疏导他不适宜太过明显。

你听过螳臂挡车的故事吗?螳螂得意于自身的力量,去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如果自信自己的学识,难免步入螳螂的后尘。

你知道养虎的人吗?他们不拿活物喂养老虎,是为了抑制它的凶性,那些让老虎顺从的人,是因为饲养员顺从了老虎的天性,而不这么做的人都被老虎咬死了。

你知道养马的人吗?他们用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生怕马过得不好。结果只因为养马人看到马身上有一只牛虻在吸血,他拍了一下马背,马就受惊踩伤他逃跑了。”

看完了整个寓言,咱们再来看庄子劝导大家表面顺从的观点,就不会觉得那么“堵得慌”了。

庄子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生命安全尚且无法保全,远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讲求法制。好比颜阖要教导的卫国太子,这教个书还牵扯到国家的命运了,可想而知,普通人要想生活下去,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心里的一点小情绪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养虎的人依据老虎的天性去引导,结果老虎就从森林之王变成了笼子里的野兽,而自信自身力量以为自己能够挡车的螳螂却失败了,有时候真的没必要为了别人的过错而折磨自己。

四、身处斗争激烈的环境当中,该怎样保全自身的利益?庄子:低调沉稳、不炫耀,做一个和大家没有利益冲突的人

有一个姓石的木匠在齐国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了一株被当地人祭祀膜拜的栎树,这株栎树有百尺之围,当地人都称它为“神树”。

木匠看到后,却停都不停,直接走了。

徒弟很好奇:“老师,自从我跟你学习木工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见你对大树看都不看一眼的,这是为何呢?”

老师叹了口气:“唉,不提它了,这是一株没有用的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瞒(污浆),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简而言之,木匠觉得这树太菜了,什么用都没有,它才能长这么大。

晚上的时候,树给他托梦了,树质问他:“你有什么可以和我相提并论的东西?”

“你口中有用的木材很快就被人砍掉了,而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种不被人砍掉的方法,还有比活着更有用的方法吗?况且你和我都是自然界的生灵,你马上就要死了,你又哪里知道树木活得久是无用的道理!”

木匠醒来后,如醍醐灌顶,原来以前的自己那么浅薄,木匠便把自己的感悟讲给了徒弟,希望他也能明白这个道理。

徒弟不屑一顾:“他希望自己无用,怎么又去当社神之树呢?”

木匠呵斥道:“你不要再说话了!如果它不去当社神之树,又怎么能够受人们祭祀,活这么久呢?这是它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的智慧啊!如果用常理去理解它的做法,不是差得远了吗?”

栎树能够长久存在的方法很简单,就像木匠说的那样它看上去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人们才没有砍伐它。

如果将栎树放到人类世界中,这种无用我们可以看作低调、沉稳的生活态度,它不像同类那样锋芒毕露,去炫耀自己的财富、知识,故而不会因为攀比惹人嫉妒,致使自己陷入烦恼之中。

细细思量,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不是也可以靠这种方式减少呢?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