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有童话吗?

本文节录自“中国人没有童话吗?”一文,原刊于台湾《联合月刊》1981年12月号。

健全·进取·有趣

问:请您谈谈“中国童话”取才的基本原则

郭立诚: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健全、进取和有趣。所谓健全就是无害、无毒素的意思。孩童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污染”他们纯稚的心灵。

我常把自己比做“台北卖故事的人”。我有那么多的故事,是因为我读了不少笔记小说的缘故。比方,济公传、包公案、水浒传这些演义小说的来龙去脉,我都瞭如指掌,套句俗话,我会追踪故事的老家。

我研究民俗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从前我跟一位法国汉学院的老师学过治学方法,受益匪浅。今日的年轻人在研究中国古籍上,就很缺乏前人那种耐心和毅力。坊间的儿童读物由于常识不足,粗制滥造的结果,必然会使孩童蒙受其害。电视剧也因为不重考据,所以常有张冠李戴、时空倒错的现象。我们出这套书是要向社会负责的,态度自然谨慎得多。

为了不使孩童读后会产生副作用,我们尽量减少迷信的色彩,多灌输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成长。

再好的一篇故事,如果读来无趣,也很难达到传播效果,所以我们取才的标准是要有趣味,使每篇故事读起来都能生动感人。

以上三点是我们出书的基本原则,凡是违反这三项基本原则的材料,我们一概不取。中国古籍浩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之所以从二十则故事中只选用一则故事,原因也就在此。

故事跟着节气走

问:可否谈谈这套丛书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黄永松:这套丛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岁时为主流,换言之以阴历节气为主,春夏秋冬,一天一则,将所有故事贯穿起来,可以呈现出往日农业社会的独特风貌。

问:以阴历节气为主,有哪些优点?

姚孟嘉: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与节气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童话故事跟著岁时走,等于把农业社会的一套生活方式都提到了,这可以让孩童体会出整个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使大人与小孩、古代与现代都能结合在一起,而无隔阂。孩子天天听母亲讲故事,更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黄永松:我们原先打算以阳历为准,但考虑再三,还是采用阴历,跟著节气走。当然,采用阴历也有不少的缺点,但与阳历相比,阴历的优点较多,所以我们决定采用阴历。比方,大人突然讲一个灯猴的故事给小孩听,小孩是不爱听的。然而,大人如果在除夕当天讲这个与节气有关的故事,小孩子也许就比较爱听些。

另外一点,在固定的节日里,电视与广播电台都会播报一些与节日有关的节目,这可以提高小孩子的兴趣,父母也可趁机把节日的来源说给小孩听。

奚淞:以岁时为主干,每一位民族英雄或伟人的出生日,都可有一篇精采的故事。其余的空隙,我们再加上一些各省的民间故事、传奇、历史故事或有名的典故,可使儿童对历史发生兴趣。

吴美云:除了神话、民间故事外,我觉得我们这套丛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它包含了科技的故事。比方,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太阳有多高、长城、运河等等,都可反映我国古代的科技水准。

中国人没有童话吗?

问:请你谈谈“童话”的定义。

黄永松:“童话”是个外来语,西方人认为童话就是讲给儿童听的神话故事。但我们出的这套“中国童话”,不止有神话、传说,而且还有历史、科技故事。所以,我们采取的童话定义是广义的。严格说起来,我们这套丛书应该叫做“中国儿童故事”才对。只是“童话”二字既精简又容易上口,所以我们还是沿用“童话”二字。

奚淞:提到“童话”,使我想起多年前我曾看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童话,言下之义,好像中国小孩都很可怜,没有故事可听。

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中国除文字教育外,还有一种口传教育,比方阿公阿婆在院子里讲故事给小孩听,就是很普遍的一件事,中国怎么会没有童话呢?

有位人类学家说过:文化可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种型态。所谓大传统指的就是正规教育,而小传统指的就是口传教育。小传统有时比大传统更容易深植人心,因此,文化的小传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像一盘散沙,其实中国人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也就是小传统,在默默的把中国人结合在一起。

记得有一位朋友在参加亚洲儿童文学会议时,座中也有人指出国内目前极端缺乏具有中国色彩的儿童故事及插图。我想,中国传统故事及民间美术都是很丰富的。只是缺少人好好把它整理成儿童故事及插图罢了。

黄永松:奚淞这段话,也使我想起一件事。我们社里有位大姊姊正在改写神话故事,有一天她的同学问她最近在忙些什么,她就说她在写神话故事,谁知她那位同学却大吃一惊说:“什么?我们中国也有神话?不是希腊罗马才有神话吗?”

奚淞: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不但有神话,而且神话力量之雄厚绝不逊于希腊神话,同时中国神话还有中国神话自己的独特风格。

成立写作训练班

问:请您谈谈“中国童话”的文字编辑过程。

奚淞:首先要搜集相关的资料。

我们不但到旧书摊里去收购散逸的古籍,也从北大、中山大学在民国二十几年所做的全国民间故事采集中吸取“营养”。此外,大陆和台湾在民国三十几年所做的神话研究,也给了我们不少的“灵感”。

资料搜集齐全之后,接著就是阅读的工作。资料汗牛充栋,我们阅读它,等于是在做披沙沥金,去芜存菁的工作。

取材完毕,下来就是改写工作。为了使改写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招考了一批大专程度的女学生,成立了一个小小的训练班,经常请人来讲解有关儿童文学的问题。

我们的训练方式是:

一、彼此讲故事给对方听,不准看资料。就像大姊姊说故事给小弟弟、小妹妹听一样。

二、一个编辑讲,另一个编辑则一面听一面写下来。

一个小故事要用二千字来表达,看似朴实无华,其中却有无数的技巧。她们有时要写上三、四遍,才算定稿。

虽然改写文章是桩苦事,可是,她们却能耐下心来,从事这件有意义的工作。

后来,她们更是自动自发,分成几个小组,彼此讨论,集思广益,就像民间故事的形成一样,你加一点,我加一点,越到后来越是精采。

她们之中也有国文系毕业的。但是,儿童文学在用字、笔法上都受到了限制。即使国文程度再好的学生,她写的文章也不一定适合儿童阅读。

写给儿童看的文章,成语和赘词要尽量少用。

我觉得大人写儿童文学最常见的两个毛病就是:要嘛太深,要嘛就牙牙学语。其实儿童并不喜欢大人牙牙学语,他们要看的是真正够文字水准的东西。

改写完毕,最后一关就是念给小孩子听。黄永松念给他的小孩听,姚孟嘉念给他的小孩听,吴美云也念给她的小孩听。

因为写是一回事,听又是一回事,只有在小孩子听后觉得好的文章,才算是好的儿童文学。

他们一面念给小孩听,一面观察小孩的反应,如果小孩显得不耐烦或是觉得故事太长,那就得重新改写过,要是小孩子听后好兴奋,抓住书本不放,或跟大人讨论起文章的内容来,那么,这篇故事就算成功了。

要把大学毕业生“带到”能写顺手的儿童故事,不是一件容易事。要让小孩听了故事后能发生莫大的兴趣,这更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幸,这两项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奠定民族风格的插画基础

问:请您再谈谈插画的编辑过程。

奚淞:我和黄永松、姚孟嘉三人都是学美术出身的。黄永松曾经对我说:我们不要用“插画”二字,换个名称好不好?我却觉得一来“插画”二字是约定成俗的用法,要改名没那么容易;二来插画的确有它的重要性。不管大人或小孩,他们看书时一定会先看图画(图像世界),透过图像才能进入文字世界。所以文字与插画是相辅相成,彼此启发的。对小孩来说,也许插画比文字还来的重要。

可是在国内,一般人对插画并不重视,以为插画就是配图,配图就是配角,影响所及,使许多大专美术科系的学生也视插画为雕虫小技,而不肯在插画上痛下工夫。

我曾经到法国去学美术。法国人的文化环境十分优美,法国人对视觉的要求也很高。法国的插画家无论画的是童话或海报,都是最好的视觉设计,法国的美术人才真的是能自由发挥的。

再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单单用毛笔做插画的就有好几千人,不论是工笔、印染、泼墨和剪纸,无一不可变为他们的生活情趣。

反观台湾,有大量的美术人才,却未加以好好运用。至于有高品质效果、有民族风格的插画基础,更是薄弱不堪。

那么,我们要往何处去找寻具有民族风格的插画呢?事实上,我们可以运用的传统美术材料真是太丰富了,就拿处处都有的民间庙宇来说,只要你肯走进一座庙宇,里面就有十种不同的材料,可供十个人画出十种不同的插画来。民间美术、历代美术的成品,我们可发掘来作今日插画造型的材料真是多得用不完。

为使这套丛书的插画具有民族的风格,我们除参照汉声十年来所汇集的美术资料外,还从故宫、大英博物馆申请许多珍贵的幻灯片。另外,民间一些刺绣、剪纸和木刻,也是我们取材的对象。

“中国童话”每天一则故事,需要插画甚多,因此我们也仿照文字编辑,招考了一批对儿童插画有兴趣的大专美术科系学生,施以插画训练。

本来,如果有好的老师,我自己倒想拜师好好学习插画,现在学生没当成,反而和黄永松、姚孟嘉当起了老师,这是始料不及的。

插画训练班的学员也是经过考试才录用的。他们刚来的时候,插画基础很差,毫无民族风味,如今则个个都已出师了。

我想,在台湾办插画训练班,或许是国内的一次创举。他们如果能继续努力下去,将来都会是台湾最好的插画家。

他们被录用后,我们首先训练他们学看故事。换言之,要他们看出全篇故事中哪一点最有趣,也就是找出“活眼”,用插画表现出来。

他们画的插画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有历史根据的。我们希望藉著插画,能为一些历史人物如介之推、或传说人物虎姑婆刻画出造型来,以供后人参考。

历代的服装、建筑多有不同之处,像傻女婿的故事,原来并不一定要画厅堂,我们特别加了厅堂作背景,目的是希望儿童能藉此认识当时的空间文化。

此外,像打铁铺的插画,我们也参考了清末画报、天工开物以及西洋文明史之类的书籍,务使每一插画皆有所本,皆有历史教育的意义。

就跟文字编辑一样,每张插画也都是先经过打稿,再仔细讨论后才定稿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1,511评论 1 33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4,495评论 1 2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1,595评论 0 2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558评论 0 1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0,715评论 3 27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672评论 1 1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112评论 2 29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37评论 0 18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3,417评论 0 22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29,928评论 2 2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316评论 1 2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7,773评论 2 2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253评论 3 22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5,82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440评论 0 1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4,523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4,583评论 2 2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 侯橹潞 01 看到外公苍白了一张脸,阖着...
    Pb有毒阅读 459评论 0 0
  • 我爱你 所以你没有的,我都不要 我不爱你 所以你有什么,我都不要 你爱我 所以你觉得你有的全都给我也不够 你不爱我...
    嘿_大雪阅读 240评论 3 2
  • 与生气相伴的,往往是饱腹感。 马先生和苏小姐吵一下午, 谁也没提晚饭, 吵累了进入冷战。 马先生打两局LOL,晚间...
    怀缜阅读 259评论 0 0
  • 好像有2周没有写文章,也没有早起了。人其实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状态可能相差很大,2周前的周末去爬山(杭州摩柱峰...
    李阁阅读 263评论 0 0
  • 转自:阮一峰网上有很多创业的经验谈。David Cummings 从中总结了50句话,放在一起看,确实很令人收益。...
    记忆是条狗阅读 3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