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破局?——曾国藩教我的10堂认知课”(发刊词)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普通人如何破局?——曾国藩教我的10堂认知课”

在分享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读书”这个话题。

我参加过很多读书会,也主持过一些读书分享,我发现有几个比较典型的现象:

现象一:讲道理

我们一般讨论一本书,往往是先讲一下书的内容,再讲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提炼出一些道理。

不仅仅读书会是这样,绝大多数的读书节目也是这套逻辑。

但很遗憾,道理对我们来说,往往是没用的。如果你不理解道理背后的原理,那么道理对你来说就是“鸡汤”。

我不是说道理没用,每个人能提炼出道理,至少是对自己有触动的(尽管仅仅是触动还不够),但对别人未必有触动,除非你能把这个道理结构化,把道理背后的操作方法拆解出来。

我们常说鸡汤无用,其实不是鸡汤无用,而是你无用。因为你不懂鸡汤背后的原理,所以你用不出来,道理听得再多,也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就像一道阳光,如果你不用三棱镜去折射它,你就不会发现它身上实际上有非常丰富的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红外面还有红外,紫外面还有紫外……

原理,是拆解后的道理。它有框架、有细节、可重复、可检验、还有数据支持。

如果道理是专注于一个“点”,那么原理就是一条线、一个面,甚至一个体。原来是力求在“点线面体”上,多角度、多维度观察事物的规律。

那为什么大部分的读书活动,都是在讲道理,而很少去剖析道理背后的原理呢?

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讲道理很容易。

当一个道理包裹一层故事的外衣,它的力量是无穷的。想想我们小时候,谁不是听着故事,听着道理长大的。

但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其实并不多。今天我们说的几乎任何一个道理,都没有超越古代的经典。你能说出的任何一个普世的道理,几乎都可以从《论语》《道德经》《庄子》这些家喻户晓的著作里找到,只不过它们穿着不同的外衣罢了。

道理这个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知识错觉,你会觉得你懂了一个道理,你就真的拥有了它。《读者》《青年文摘》为什么那么有市场?以十点读书为首的那些鸡汤文为啥动不动就是十万+?

因为“道理”有一种饱腹感,可以让你有一种涨知识的感觉,尽管它们对你实际知识量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讲故事,讲道理可以迅速获得大批听众。

第二,讲原理很复杂。

想要用单一因素,解释一个道理,都是有问题的。你去看所有的鸡汤文,它的逻辑都是给你一个单纯的因果关系,而忽视很多其他因素。

我举个例子,比如“活在当下”这句话。

我们在痛苦的时候,鸡汤会跟我们说,你痛苦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你被过去所牵绊。

很多熬夜打游戏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往往在第二天不得不按时起床时懊悔不已,但在头一天玩得兴高采烈时完全忽略了第二天还要正常上学上班这件事,因为他们注意焦点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完全被当下的感受所吸引,你说他们是活在当下吗?

曾国藩对“活在当下”有一个精辟的解读: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你看,曾国藩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来阐述什么是活在当下,而不是仅仅用一个简单的要素去解释一切。

所以,要讲清楚一个道理,你不仅要有逻辑、还要有场景、有案例,更进一步还要有数据,这需要你主动思考并收集大量的资料,甚至面对不同的读者,你还要费力地做各种类比,这对讲者的知识量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而且原理很复杂,要讲清楚它往往很枯燥,枯燥的东西就会失去很多听众。就像百家讲坛主要讲的都是历史、文学,他从来不会讲数学、物理,哪怕是科普也几乎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看到文章里有数学公式,就直接宕机了,因为原理是很烧脑的,学习原理更是需要主动把自己的脑,放到火上去烧,当然很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

现象二:独自思考

在读书会上,我发现还有一个现象特别明显,就是每个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并不是基于这本书,而是基于他的知识结构。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分享和讨论,就很容易被碎片化,于是就很难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同一个维度上,进而达成某种共识。请注意,只有在同一个维度上的认识,才有可能被统一成共识。

我们平常很多争吵,大部分都是鸡同鸭讲,谁都说服不了谁?为什么?因为大家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虽然读书会让大家坐在了一起,但每个人仍然是在表达着各自的“独自思考”,而没有做到“联机思考”。

我们只有从“独自思考”做到“联机思考”,才会收获更多,否则都是夸夸其谈,表面热闹而已。

现象三:过度神话读书

来参加读书会的朋友,都是爱读书的人,或者说都是希望通过读书,让自己获得成长的人。

但大部分人会沮丧地发现,我们读了很多书,自己也确实感到自己在进步,每天进步1%好像也并不难,但为什么并没有像传说中复利公式说的那样,一年增长38倍?

(复利鸡汤案例解读)

更让人焦虑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绝望……我们不断在读书,但我们并没有变成我们希望成为的人。

我在出版社工作,平时读书的机会相对多一些。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吗?

哲学家怀特海说:“智慧越多,知识越少。”繁琐的碎片化知识,不一定越多越好。

如果我们对自己足够诚实,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其实是不读书的或者读书很少的,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却在我们之上。

我一个朋友就和我讲过一个他表弟开餐馆的故事。他表弟没读过大学,开着一家小餐馆。但他表弟很会经营,他本来请了一个大厨,一个月是一万元工资,有一天他跟大厨说,你也知道我们这家餐馆投资了多少,你干脆也投资进来吧,给你股份,咱们每个月分红。后来大厨不要工资了,还投资了5万元,饭馆比之前效率更高了。你看,这不就是很多管理书上讲得激励制度吗?可是他表弟完全没读过这些书。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想提醒我们爱读书的小伙伴:

学习不一定非要读书,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在学习。

现在很多人追求“一年读100本书”,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实现,比如,读书打卡,樊登听书,甚至参加一些打着速读招牌的课程……

我们不要唯读书论。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爱好的层面更多一些。我常常向朋友自嘲,不要觉得喜欢读书就高级,他和别人喜欢打羽毛球、爬山甚至打麻将,没多大区别,就是一种爱好,而已。

如果你的思考当中,没有形成结构性、指向性的东西,你的读书量再大,也不会有结果。而且还会出现“读书越多,越焦虑”的副作用。

那些读书比我们少,认知还比我们牛的人,因为他们的思维是有“结构”的,条理分明,井然有序。而有的人读书虽然多,脑子里堆了一地的书,全是脏东西,堆得越多越混乱。什么是脏?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互联网时代更是这样。读书、成长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读什么书?如何获得成长?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对我们才更有价值。

我们都知道二八定律,幂律分布。

我们只有做更少,但更有价值的事,才能真正做到专注,才能最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马克思有一句话: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一个系统之中,这个系统决定了你是谁,决定了你能做什么。

我们读书也一样。很多人不爱读书。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结果。其实一个人不爱读书的本质,是因为

他缺乏读书的系统——增强回路

什么是增强回路?

就是一个“因”增强了一个“果”,而这个“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循环上升形成一条越来越强的回路。

如果这个人和阅读之间,建立了这样一条回路,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会主动去阅读。

怎么去建立“增强回路”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分享。

分享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写作、演讲,哪怕是把你读到的东西,和你身边的人聊聊天。这种方式就让你和外界形成了一个互动,互动就会有结果,结果进而形成反馈,于是形成了一条闭合的“回路”,但怎么让它不断增强,这就需要你自己去刻意练习了。我们在讲曾国藩里,也会讲到很多关于这个方面。

所以,我们读了什么书,我们读了多少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书之间,有没有建立一种“回路”,也就是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关系最终会形成你的“知识结构”。

当你的知识结构与别人的知识结构,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就会进一步产生“联机思考”。

所以,只有通过“结构”化和彼此形成“联机”,才能让我们和书和人之间,不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我们共同构建出一条回路,一种关系,一个因果链,进而产生一个稳定的系统。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能否换一种读书的姿势,尽可能站在一个更高、更大的视角,从“搭结构”的角度,尝试和大家一起剖析那些不容易被看见的“原理”,从而让每个人收获更多的干货。

让书里的知识,不再是我们记忆的负担,而是成为我们能够调用的资源。

我个人在生活中有一个体悟:

向人学习是效率最高的。

我平时特别喜欢看人物访谈类节目,因为从他们的语言中,我可以感受到讲者的那种思维之美。这种美不是励志、不是金句,而是谈话者思维的系统之美。

如果一本书你特别喜欢,你一定会去看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读书就是和人社交,把作者的书都读一遍,其实就是你希望了解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无论是读书,还是我们在现实中去解决问题,研究人,都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源头。

所以,我想把我这两年的读书和思考,通过“人”来进行梳理和输出,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对一本具体的书去分享。

因为一本书,对于一个知识结构欠缺的人,它永远是一些碎片化的点,而不是成体系的知识。

一个人所有的努力,如果是在一个没有系统,或者说缺乏优化系统的人生中,那么再多的努力也无法形成叠加效应。

而研究一个“人”,就是在研究一个系统的形成过程。优秀的“人”更是一套优质的结构,它更合理、更开放,也更能迭代。

所以,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关注人,在一个系统中去理解人,进而去学习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选择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才有借鉴意义,并能够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中呢?我思考了很久,终于决定选择的第一个人,就是——

曾国藩

曾国藩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在奋斗的路上,一点捷径或者说大神招法都不使,而是用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用,也都会用的“笨办法”,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

曾国藩,这个人物大家都不陌生。关于曾国藩的书,市面上也是汗牛充栋。既然已经有那么多关于曾国藩的内容了,如果我只拾人牙慧,把别人的东西再重复一遍,然后加上一些个人的感悟,这是二手知识甚至是三手、四手知识,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都不大。

曾国藩的一生如此丰富。它涉及到一个人对自我的塑造程度,涉及到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涉及到人性的复杂……所以,在研读曾国藩这个人物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有没有可能把曾国藩的一生,还原出一个结构性的东西,进而找到他背后“系统”的力量:

看清他人生“动力”的方向,找到他做事的“要素”,抓住他“成事”的底层逻辑,然后我们拿来就用。

我们说“系统”时到底在说什么?

“系统”并不是一个新词。在古代的时候,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系统之妙,只不过他们用的是另一个词:

所谓看清系统,其实就是一种破局的智慧。

曾国藩能把一个腐朽至极的清王朝,以一己之力让其寿命又延长了五十年,就是因为曾国藩运用了“破局”的智慧。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挺难的,如果你读了曾国藩你就知道,你这算什么难?你再难有曾国藩难?你所以觉得难,就是因为你没办法破局。

我们这些普通人,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所以我们总想走捷径,这是最要命的地方。而曾国藩做事从来不取“巧”,而是按照一个很“笨”的规则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曾国藩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借鉴之大,怎么说都不为过。

怎么去梳理曾国藩的一生呢?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从脑子里蹦出一个词——

算法

算法,指的是有一定之规,可复制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说白了,就是定下一套预先设定的程序,然后遵照执行。

算法有三个特点:

第一,底层中立;
第二,潜在无头脑;
第三,结果有保障。

第一,底层中立。就是说,它没有什么倾向性,他面对所有事物都是一个态度。你启动了一个算法,其实就放弃了对行动的主观控制权,而是反过来主动要被算法控制。

我们为什么每年初立下那么多flag,结果年底一看,大部分都没有做到?就是你没有主动被自己的算法,而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对自己的行动进行主观控制。

第二,潜在没头脑。就是随你怎么变化,我都保持不变,我有自己的规则。阿甘、郭靖都是这样的人。看起来呆呆笨笨的,但实际上他的算法非常确定,一旦定下程序,就不再受意外和临时情况的干扰。

第三,结果有保障。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算法,他就能预期你未来的行动,就愿意和你建立合作。

如果你的思维里具备这三点,你就是一个有算法的人。

当我们看曾国藩时,发现他的一生都具备算法模式:曾国藩的日课是算法;曾国藩的家训是算法;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是算法;甚至曾国藩说“我不愿意做一个清官”也是算法。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曾国藩的官途中有很多贵人,比如穆彰阿。

穆彰阿在道光年间,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年之久。穆彰阿多次在皇帝面前推荐曾国藩,曾国藩为啥能“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穆彰阿功不可没。

后来曾国藩在统率湘军时,在朝中又遇到过一个特别支持他的权臣肃顺。正是在肃顺的建议下,曾国藩才当上了两江总督。

按理说,能得到领导赏识和提拔,作为下属一定感恩戴德。但曾国藩并没有扑上去抱大腿,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官员的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不建立私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肃顺被杀,曾国藩都没有受到牵连。

曾国藩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有算法。

在创立湘军的时候,曾国藩前后两次出山,之间性情大变,很多人说曾国藩变了。其实曾国藩根本没有变,是他的算法迭代了,他进入了儒家更高的人生境界——

内圣外王

做事的人,不在于你自己有多牛,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曾国藩不仅要做一个道德上的君子,他还要调动一切能帮助他的力量,做一个能成事的君子。

曾国藩正是在“官场”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找到了他的“人生算法”,建立了自我的确定性,通过重复不断地重复,他的成就最终成了多米诺骨牌,有了连锁反应,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破局”的关键,不是捷径和某一个招式,而是一张考卷,上面有各种题目,只会做一道题是没用的,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做题的“通解”。这个“通解”对我们来说,就是方法论。

所以,在分享中我会尽力做到四点:

有概念、有方法、有数据、有案例。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去分析一个人,不是为了了解这个人的过去,而是对我们自己的未来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只有理解了这个世界运转的基本规律之后,你才能比别人走得更稳,掌握更多的优势。

所以理解一个人的生存逻辑,比具体的成功故事更重要。

我希望当我的分享结束时,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曾国藩的身上,看到他成功背后的原理,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方法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012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589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819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52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5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81评论 1 21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68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4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082评论 1 23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55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80评论 1 25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49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64评论 3 23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07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0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81评论 2 25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