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书笔记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作者:王力

第一章 天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

1、太阳系

这里的“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在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例如,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yào。

2、占星

(1)中国 -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1、三垣

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分别对应天帝的寝宫、百官的议政朝堂、百姓的贸易集市。

太微垣很多星名用官名命名,天市垣很多星名用货物或专门市场来命名。

2、四象、二十八宿

上古时代我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于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每言七宿,分别将各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是为四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

  • 东方苍龙七宿
  • 北方玄武七宿
  • 西方白虎七宿
  • 南方朱雀七宿

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述。

3、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 xiāo 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二宿,馀皆仿此。

(2)外国 - 星座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

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

十二星座传入中国(居然)是在一千多年前。

(3)局限性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

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比如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占星无疑是迷信,占星术后来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麻醉人民的工具。

3、北斗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像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比如,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第二章 历法


1、阳历和阴历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 shuò 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

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我国古代的历法(农历)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2、公历

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 365¼ 日。

格里历,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亦是一个被当今国际社会最广泛地使用的历法。由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于1582年颁行。

格里历于1912年在中国引进采用,也叫公历,是阳历的一种,

(1)闰年

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例如:2000年是闰年,2100年则是平年。

多出来的一天为2月29日。

3、农历

实际上每个月大约是 29.5 天。

所以农历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1)闰月

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 365¼ 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 11¼ 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

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农历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

至于闰月放在哪里,见下面”节气“一节。

(2)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 365¼ 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 15.22 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 14 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 16 日多(夏至前后)。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二十四个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

景,通“影”。“测景”,就是测量太阳的影子。周公测景台实际就是一个石制日晷 guǐ,用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位。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日子是夏至,最长的是冬至。均分冬至到夏至影子长短的差值,就可以定出一年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

古人划分农历月的时候,保证每一个月都有一个中气。而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即闰月放在没有中气的月后面。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

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

(3)中国农历的演变

我国古代使用过的六种历法,合称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春秋战国时代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

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

从汉朝初期开始,全国统一了历法,这就是汉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汉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4、记 x 法

(1)天干地支

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注: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

image.png
(2)记时法

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

日晷是靠影子辨识时间的工具,必须在有太阳的时候使用。也就是说,太阳落山后至日出之前的大约六个时辰(约十二个小时),人们无法用日晷计时,与这些时辰相对应的日晷上的刻度也是彻底无用的摆设。这时可以用漏壶,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漏壶利用壶中残留的水量来评价时间的流逝。

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3)记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

例如:丙戌日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

(4)记月法

1、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 zhēng 月。

2、用干支纪月。

例如:庚寅月

3、

月建,一般是指十二地支而言,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古老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十二月令),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

(5)记年法

1、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 770 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2、

汉武帝开如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

3、
古人用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

如辛丑年。

4、

太岁纪年法。是东周至汉朝使用的纪元方法

岁星(木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

(6)更大纪 x 法

除了日月纪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 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 年),三纪为一元(4560 年)。

5、节日

现在的春节原来叫元旦,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 1 月 1 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第三章 乐律


曾侯钟无可辩驳地表明,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已经有了七声音阶,有绝对音高的概念,有旋宫转调的能力。所有这些在世界音乐史、世界数学史、世界科技史、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看,都是最高级别的震撼。

从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来看,中国的礼乐制度(西周乐悬制度)源于夏代的说法也不算空口无凭。

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

1、理论

(1)音阶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 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 7(ti)和#4(fis)相当,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我国传统音乐没有和 4(fa)相当的音,变徵大致和#4(fis)近似。

(2)十二音律

旧说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因此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特定的名称,和现代西乐对照,大致相当于 C #C D #D …… G #G A #A B 等十二个固定的音。

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为律吕。古上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包举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说的。

由于古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后世作家常喜欢用十二律的名称代表时令月份。

吹灰是古人候气的方法,据说是用葭 jiā 莩 fú 的灰塞在律管里,某个月份到了,和它相应的律管里的葭灰就飞动起来了。这种方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也成了典故。

(3)二十八宫调

前人把以宫为主音的调式称之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音的调式统称之为调,例如八十四调可以分称为十二宫七十二调,也可以合称为八十四宫调。

例如隋唐燕乐只用二十八宫调。

2、乐器

所谓八音,是指上古的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 páo 竹。依《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金指钟镈 bó,石指磬 qìng,土指埙 xūn,革指鼓鼗 táo,丝指琴瑟,木指柷 zhù 敔 yǔ,匏指笙,竹指管箫。

  • 镈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是宴享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组合使用的乐器。众乐并奏时击打镈来控制节奏,起到定音打拍子的指挥作用。

  • 磬是石制打击乐器,是八音之一。单个使用的磬叫特磬,多个成组配套使用的磬叫编磬。

  • 今天可见最早的陶埙是半坡遗址的一孔埙,其实就是可以模仿鸟鸣的狩猎工具。

  • 鼗是长柄的摇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

  • 琴瑟虽然类似,但是两种乐器。

  • 一件是用于表示即将乐曲开始的柷(zhu),一件是用来表示乐曲的终结的敔(yu)。

  • 笙,是汉民族古老的簧管乐器,

  • 除了管箫,还有排箫,古名“参差“

其他:

  • 篪是一种横吹的竹管乐器。篪和笛子的不同。吹笛子时,笛子的演奏者会有一只手的手心向下,手指朝前指向听众,显得有所“不敬”。而篪的指孔全部朝向吹奏者,也就是说吹奏篪的时候,吹奏者两只手的手指都向内朝向自己。

  • 铙是手持的打击乐器,使用时铙开口向上。所谓“鸣金收兵”就是用击打铙发出的声音来指示士兵撤退。

第四章 地理


1、划分

大致分为: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萌芽时期(先秦)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

2、郡县制时期(秦、汉)

3、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

4、道(路)制时期(唐、宋)

5、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具体不介绍了,太复杂。

2、寒冷期

在气候温暖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一旦气候变冷,游牧民族的放牧业出现障碍,为了不被饿死就必须南迁,与中原政权争夺南方的草场,战乱也由此而来。每次气候变冷,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部疆域的版图都必须扩大。

虽然今天黄河流域没多少水田,更适合干地种麦子,但西周情况则不然;因为当时的长江流域实在太热,越人才光着膀子穿得那么少。而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中国文明起源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现在往往是生态环境极为恶劣的不毛之地。这给现代人常带来不可思议的荒谬感。其实,一直到唐代以前,现今的河西走廊戈壁滩都还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西周。
  • 第二个寒冷期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 第三个冷期发生在宋元之间。

近世全球气候变暖,但这个变暖的升温幅度同中国 3500 年来的三次大规模变冷降温幅度相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第五章 职官


1、丞相的演变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禀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

汉武帝以后,丞相地位虽尊,权力却逐渐缩小。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大司空是主水土之官,和先前御史大夫的职掌不同),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

晋朝,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首长同为宰相,共议国政。

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此后历代相承,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制基本未变。六部的职掌大致是:(一)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 quán 叙、考绩、升降等。(二)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四)兵部,掌全国军政。(五)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六)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

后面略

2、官阶

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

——“品” 是古代职官制度中最常见的用以表示官员职务高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九品中正”的官僚选拔制度。

——“阶” 是与“品”有关或者说由品派生的另一套等级,始于唐代。是将种种散官称号进行整理和补充,明确其等级,专门用作标志一个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使人一见到或一听到这一称号就能明白该官员的品级,这种称号就称为“阶”、“阶官”,或仍叫“散官”,其实也就是几品几品的代称。

——勋官是中国古代授给有功人员的官号,有品级而无职掌。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

——它是对有功的人的特别封赏,表示皇帝对他的喜爱和恩宠程度,有固定的食俸,可以世袭。

第六章 科举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

第七章 姓名


1、姓 氏

上古有姓有氏。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 yíng 姒 sì 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

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

渐渐的,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周朝时,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

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

2、名 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ī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如:屈原,名平,字原。

(1)取字规则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1、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 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
  • 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皙 xī。(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皙,人色白也。”)

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2、字表示排行

  •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可省略),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例如:仲尼父/仲尼

  • 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3、字表示尊称

  • 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宇,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

例如:司马迁,字子长


(2)称呼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孟明(字)视(名)、孔父(字)嘉(名)。

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而字更高贵。所以:

  • 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叫名。
  • 对平辈则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
  •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

3、别号

除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别字)。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

此外,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例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

4、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 shì 或谥号。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涵义.

此外还有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

5、庙号

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

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等等。

6、尊号

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帝后也有尊号,后来称为徽号)

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 739 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号可以上好几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词,实际上是阿谀奉承。

7、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

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

8、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

  • 避讳改字
  • 避讳缺笔,则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字作“卅”。

第八章 礼俗


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和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当时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的。

1、称呼

称呼的变迁。

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结论,最初所谓“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臣是男奴隶,妾是女奴隶

君子小人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最初君子是贵族统治阶级的通称,小人是被统治阶级的通称,后来以所谓有德无德来区别君子和小人。

2、成人礼

据近人研究,氏族社会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必须参加“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就是由这种“成丁礼”变化来的。

3、婚姻

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 jī 礼后结发加笄。所谓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

结发夫妻。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兄弟之女)娣 dì(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姪娣相从,这统称为“ yìng”。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 bì 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战国时代就没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

以上所说的六礼当然只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4、去世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 kuàng"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做“”,意思是招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身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

古人死后,要给他沐浴

死后有“敛”(殓)的仪式。有小敛,有大敛。小敛是给尸体里上衣衾,越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敛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

上古贵族统治阶级的墓里大多有 guǒ(),椁是外棺,主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

第九章 宗法


1、宗法制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巩固了统治阶级的世袭统治,在封建社会中长期被保存下来,为封建制度服务。

古代宗法上有大宗、小宗的分别。嫡长子孙这一系是大宗,其余的子孙是小宗。周天子自称是上帝的长子,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这是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诸侯的君位也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是大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卿大夫在本族是大宗;余子为士,对卿大夫来说是小宗。士和庶人的关系也是这样。

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的,称为宗子

2、丧服

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五服的名称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 sī 麻。

第十章 宫室


1、宫室构成

上古时代,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前部份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

汉代文献上常常提到,这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

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廊庑 wǔ、台榭 xiè、观阙 qu 等。

2、建筑用料

据推测至迟周初已发明瓦,但是大多数的房子仍然是茅草屋。

的发明比要晚些。但是用砖砌墙是比较后起的事。

3、建筑技术

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也叫做夯筑或夯土技术。所谓版筑是说筑土墙用两块木板相夹,两版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衬住,装满泥土,用杵捣紧,筑毕拆除木柱木板,就成了一座墙。

斗拱是我国古代高级木结构建筑里的重要构件.

第十一章 车马


1、动力来源

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2、马车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 yú。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

车轮的边框叫 wǎ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 gǔ(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

车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又写作鎋 xiá),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 wèi(又写作轊),又叫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


附带说一说轫 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 gàng,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 zhōu 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木叫,适用于大车;驾在当中的单根曲木叫,适用于小车。(

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做轭。轭和衡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用于大车用于小车

3、骑马

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

我们认为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之后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盛起来的。

第十二章 饮食


1、谷物

百谷的总称。至于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

是小米。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

有大麦小麦之分。

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是稷的良种。


粮食炒成干粮 qiǔ,也叫糇 hóu 粮。”“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

2、牲畜

古人以牛羊豕三牲

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

古人也吃狗肉,并有以屠狗为职业的。到了唐人已经不吃狗。

上古干肉叫 fǔ,叫 xiū。肉酱叫 hǎi。

3、家禽

上古家禽有鸡、鹅、鸭。鹅又叫做雁(

。鸭字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做鹜 wù,所

4、调味料

1、酸

古已有醋,叫做 xī。

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 zū。

2、咸

腌肉腌鱼也叫 zū,所以有鹿菹、鱼菹等。

上古还吃羹

3、甜

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做 yí。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 xíng。饴是软的,饧是硬的。

沙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旧有。白沙糖叫做石蜜,也是外国进贡的东西。

5、酒

不过古代一般所谓酒都是以黍为糜(煮烂的黍),加上曲糵 niè(酒母)酿成的,不是烧酒。烧酒是后起的。

6、茶叶

”茶“本是同一个字。但是上古没有关于饮茶的记载。

”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大概饮茶的风气是从江南传开的。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唐宋以后,茶更成为一般文人的饮料了。

7、奶制品

古代汉族不吃乳类的饮料和食品。

酥油古称为酥。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也是胡人的食品。

第十三章 衣饰


1、帽子

古人蓄发,在20岁成人礼需要戴帽,用发笄 jī(意思就是发簪)绾 wǎn 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 。而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于剃光头,那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叫做 kūn。),

1、帽

,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

2、冠

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是冕 miǎn 和弁的总名。

,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綖),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做 liú。据说天子十二旒(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

"冠冕堂皇”

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地位次于冕的“帽子”。文有爵弁,武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后来的“乌纱帽”也是由弁演变而成,直延用至明代。

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不同于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 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 dǎn 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 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

3、巾

庶人只能戴。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巾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

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

zé,包发的巾。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贵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这种帻,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间露出头发。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帻,即帻之有屋(帽顶)者。戴这种帻可以不再戴冠。

幞(fú)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起始于汉代。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

2、衣裳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 jìng 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

(1)形制

形制”这个词类似于今天人所说的“款式”,但是谈汉服的时候我们用“形制”不用“款式”。因为“形制”一词还含有典章制度的意思,须知,古代社会是把服装作为衣冠制度看待的。

下面介绍四大基本形制

1、衣裳制(上衣下裳分裁制)

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上身穿衣,下体穿裳,下裳中的“裳”也即裙子。汉语所谓“衣裳”就是来源于此。

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产生流行的主要时代是先秦,是汉服的源头、基础形制,后文介绍的深衣制、袍衫制都是在上衣下裳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2、深衣制(上下连缝制)

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也即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

深衣有两大类:直裾曲裾

直裾:左大襟从前胸绕到右后方之后垂直而下,故称直裾,简洁干练、中正肃穆,它是历代男子礼服的通用服饰,影响极其深远。

曲裾:“裾”就是裙子的意思,曲裾就是弯曲盘绕的裙子,和直裾相比,它的襟是围着下体层层盘绕,最后系于腰部,其曲线优美流畅,令人赏心悦目。

3、袍服制(上下通裁制)

即用一块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间无接缝,自然一体,明显区别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

这一形制始创于隋唐,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创举,因为自古汉服都是分上下两截的。

袍服也有两大类:直裾曲裾。(跟深衣制一样,不赘述了)

4、襦裙制(上衣下裳的演变)

襦即短上衣。

5、补充

还有上衣下裤形制等等。上衣下裤是历代男子常服之一,用于劳作及日常穿着等,十分方便,是劳动者的工作服。

(2)长袍

是冬天穿的长襖,比较宽大。

是毛皮制成御寒的高级服装。

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 xí 衣,否则被认为不敬。

袍和裘是御寒的衣服。但早期袍据说里面都是麻,所以穷人穿不起裘只能穿袍。

,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3)束带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

带有两种:一种是织的大带,一种是做的革带。

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 shēn,绅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说“搢 jìn 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 hù)插在带间。(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的版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来指画或在上面记事。搢绅又作缙绅、荐绅。“搢绅”后来成了仕宦的代称,而“绅士”的意义也由此发展而来。)

革带叫做 pán,这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

(4)佩玉

可见佩玉是贵族很看重的衣饰。

据说礼服有两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用丝绳系联着。上端是一枚弧形的玉叫珩 héng(衡),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半圆形的玉叫璜,中间缀有两片玉,叫做琚和瑀 yǔ,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

3、布料

则是丝织品的总称。一般是用织的(棉花)。

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

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补充:棉的分类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依《广韵》,精的叫,粗的叫。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

4、裤子

上古所说的),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袴,很像今天的套裤。

开裆裤。

所以,古人在“开裆裤”的外面,往往穿一件服饰,这就是“裳”。


有裆的裤子叫 kūn,又写作

此外有一种褌,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褌

有裆的裤子穿起来便于劳动操作。

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偪 bī)。自足至膝,古曰“在下”。

5、鞋子

舄 xì 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复底叫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脱屦。

古人的草鞋叫(躧、屣 xǐ)


络鞮(音同低)就是后代所谓靴,可见靴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

6、袜子

wā(袜)。

第十四章 什物


1、坐

(1)坐姿

(安坐):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为什么跪,防止走光。

跽姿(长跪):坐着要起身时,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也可以表示敬意。

箕踞:坐时臀部着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

盘坐

垂足而坐:坐板凳

(2)坐具

凭几,是古代席地而坐时常用的家具,也是最早出现的凭靠类家具,魏晋南北朝最为盛行,此后渐稀,明清时生活中久已不用。

几通常也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

马扎

椅子(胡椅)

2、烹饪

(1)炊具

1、火

:最原始的灶是新石器时代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

2、烧煮

:煮肉的锅。秦汉时期,鼎作为炊具的意义已大为减弱,成了标识身份的随葬品。秦汉以后,鼎又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

:可以视为现在“锅”的前身。使用时要悬挂起来下面烧柴火。

(音同谋):带耳的釜叫鍪。

(音同利):用于烧煮。鬲个体功能逐渐被釜取代,转而开始与甑配套构成甗(下面会介绍)。

(音同规):将鬲的上部加长做出长颈,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炊、饮两用。

3、蒸

(音同增):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用来蒸饭。

(音同眼):是一种复合炊具,下部是鬲或釜,用于盛水加热,上部是甑,盛放食物,下方的水蒸气通过甑底部的孔洞加热食物。(就像现在的蒸锅、笼屉。)

上面介绍的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2)餐具

上古盛饭用 guǐ。

(fu),一种长方形的用于盛装食物的食具,用处等同于簋,古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用于盛饭食用,等同于现代饭碗,两边有耳。

,有脚的托盘,用于摆放食物,即“举案齐眉”中的“案”。


,是长柄汤匙;

,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即现代砧板的前身,两头有足用于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夹食的用具,即“筷”。这些餐具的原料有竹、木、陶、青铜乃至金银、象牙所制等。当然,这是由不一样阶级所决议的。筷子古代叫 zhù,但是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大约到了汉代才普遍用筷子。


上古的盛酒器包括尊、壶、爵、角、觥、觚、彝、卣、罍、瓿、杯、卮、缶、豆、斝、盉等。

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火。

,在礼器中仅次于鼎。

,现代高脚盘的原型,本用于祭祀时盛黍稷所用,后来逐步开展成用于装盛肉酱与肉羹了。

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 gū 和 zhì,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

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 bēi),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

以上所说的饮食用具,大多数是贵族所享用的,平民则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3、照明用具

拿在手上叫,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

战国时代就有照明用的镫(灯)了。

古代点镫用膏,膏是兽类的脂肪,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4、耕种工具

lěi sì 是上古耕田的工具。

后来耒耜用作一般农具的代称。

铚 zhì 是一种短小的镰刀, bó 是耘 yún 草挖土的铲形农具。在上古时代,钱镈大约曾经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战国的货币模仿钱镈的形状,称为钱或布(布和镈古音相同)。

5、中国结

中国结中,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锦囊结等多种结式。

例如:

  • 双钱结与婚媾相关联。

  • 《孔雀东南飞》里说的“结发同枕席”,意思也很可能就是说婚礼中将夫妻二人的头发编连成同心结。结发是婚礼仪式的一部分。

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特别是在民间,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大众的喜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425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58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186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48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49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54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0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36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39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05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04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6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99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1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7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80评论 2 267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