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73《增长黑客:如何低成本实现爆发式成长》

[美]肖恩·埃利斯 [美]摩根·布朗 著 张溪梦 译

2010年,肖恩·埃利斯首次提出“增长黑客”的概念。他认为:增长黑客的唯一使命就是增长。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力求给产品带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在硅谷,像领英、脸谱网、Airbnb、Dropbox和Slack(团队沟通交流平台)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早就开始使用增长黑客的方法进行商业实践。它们通过创造性的方法、科学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用极低的费用在短时间内吸引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达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肖恩在十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特点,他认为,现代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高效的增长。

肖恩在美国硅谷被称为“增长黑客之父”,他是“增长黑客”理论的奠基人、扶植超过4家企业高速成长的营销和产品顶级专家。他建立的增长黑客理论框架和思维体系令很多企业无论在商业还是在财务上都跳出了当时急功近利的营销怪圈,而是将关注用户体验和价值作为企业增长的目标。这种核心价值观又在技术和产品的推动下令企业增长效率得到了迅速放大,从而在未来令企业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只切入用户生命周期的开始部分,例如品牌、定位以及获客等早期阶段,因此这类营销方法都比较粗放,市场部门把营销预算打包然后逐步外包给第三方的代理来推行计划和落地,但是今天这种粗放的模式在不断受到各种挑战和质疑。今天的数据化运营已经远远超过传统营销所定义的范畴,而且已经超过了普通企业数字营销的概念。例如我们所知道的网站营销、微信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等,媒体广告等概念已经渐渐变成每一家公司的必备竞争力。今天的营销概念已经悄悄地扩展到产品内部,以及销售和服务等各个部门和领域。

特别重要的是,今天的数字化运营已经通过核心产品的研发以及用户体验等工作获得更快速的业务成长。特别在用户的留存上,需要提高各个环节的转化效率,同时在各种渠道上进行优化,迅速用数据找到优化的方式,不断进化和迭代。增长黑客的核心理论就是这种有效而且规则的高级协作和运营的体现。因此,未来的数字化运营,将不再单纯以市场营销为核心,而是贯穿整个客户生命周期,通过各个部门间的协作为客户提供一个整体的、持续的最佳体验。

2017年以来,营销的核心已经开始从广告、搜索、社交媒体和公众评论的世界向专注于客户体验的方向迅速转化。其结果是,企业的营销战略越来越多地确认了产品团队,而不仅仅是营销部门,对客户体验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增长。“增长黑客”就是这个重要转型时期的理论基础。

增长黑客方法打破了企业内部传统的“筒仓”结构,将数据分析、工程、产品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员工凝聚起来组成跨职能通力协作的团队,使企业能够将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知识和营销能力高效结合起来,迅速寻找更具潜力的增长手段。通过迅速测试新想法、新思路,并根据计划指标对结果进行评估,增长黑客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有效的做法、抛弃无效的做法。这可以使企业不再一味地在那些没有用的产品功能或者市场营销手段上浪费时间,摒弃浪费资源、过时而且没有得到验证的做法,代之以经过市场验证的、以数据驱动的做法。

谁可以成为增长黑客?

增长黑客方法并不仅仅是市场人员的工具,它也可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的持续改进,或用于扩大既有产品的用户群。因此,它对于产品开发人员、工程师、设计师、销售人员和经理都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增长黑客方法也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工具,它既适用于小型初创公司,也适用于大型成熟企业。事实上,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并不需要获得某个公司高层的授权来实施增长黑客方法。它既适合大规模推行(整个公司范围内),也适合小规模实践(一个项目或计划)。也就是说,任何部门或项目团队都可以通过本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增长黑客实践。

虽然每一个公司的具体实践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套方法论的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 设立一个跨职能团队或几个团队,打破营销和产品开发部门之间传统的筒仓,凝聚公司人才。

• 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用户行为与喜好。

• 迅速产生新思路并进行测试,根据严格的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行动。

势不可当的增长机器

毋庸置疑,增长停滞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危险、最紧迫的难题之一,不仅对初创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于任何规模、任何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如此。造成增长停滞的各种原因包括“企业在管理既有产品和服务更新换代及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内部流程上存在问题”,以及“过早放弃核心业务,也就是未充分挖掘既有核心业务蕴藏的增长机会”。而增长黑客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简而言之,每一个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壮大,都需要扩大客户群。但增长黑客并不仅仅涉及如何获取新客户,而且还包括如何吸引、激活用户并使用户产生依赖,如何灵活地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喜好,使他们不仅成为我们不断扩大的收入来源,也成为我们忠实的宣传者,通过口碑推动品牌或产品的增长。

增长团队的一个核心使命就是尽一切可能挖掘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潜力。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内容进行测试,这包括产品的特征、信息传达方式以及用户获取、留存与变现的方式。这一方法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在于寻找新的产品开发机遇,可能是通过分析客户行为或反馈,也可能通过研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方式来寻找机会。

在很多推行增长黑客方法的公司,这一方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增长团队发展到超过一百人的规模,而这些增长团队往往下设负责不同任务的小组,比如负责客户留存或者发展移动客户群的小组。有的公司甚至设立了不同人数的小组,并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调整小组的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例如,在领英,增长团队已经从一开始的15人扩大到了超过120人,分为5个部门,分别负责网络增长、SEO/SEM(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营销)操作、用户引导、国际增长、用户吸引与重获。13而在优步,增长团队则由不同小组构成,有负责司机用户增长的,有负责乘客用户增长的,有负责国际市场拓展的,等等。

现在,任何公司都应该设立一个或多个增长团队,这样做的同时也不需要抛弃传统的组织架构或营销策略。增长团队并不一定会取代传统部门,而是对传统部门的补充,并能帮助它们改进工作方式。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摒弃传统的筒仓结构是有利的,但是随着公司的增长,在保留增长团队的同时也可以逐渐建立起传统的营销团队。而在规模更大、更成熟的公司,增长团队可以很好地协助产品、市场、工程和商务智能部门,与它们通力合作并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肖恩在Dropbox的经历表明,即便是规模最小的团队也可以实践这一过程。对于很多创业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来说,这样的小团队应当由创始人领导,并且整个公司的员工都应当参与进来。而规模更大的公司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既有架构和文化对于改变的抵触情绪。小型增长团队可以单独设立,甚至可以为短期项目专门设立,比如新产品发布或者某一营销渠道(比如移动渠道)的推出。增长团队既可以是从零打造的专注增长的组织单元,也可以是由公司不同部门的现有员工组成的群体,也可以是根据具体需求设立的特别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司具体需求的变化,很多增长团队的规模、工作范围和职责也随之不断变化。

增长黑客方法能够灵活适应任何团队或公司的不同需求,无论它们的规模是大是小,或是处于哪个增长阶段。它也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接下来将讨论增长黑客方法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缘何远超以往。

顶住冲击

今天,不论是最青涩的创业公司还是最成熟的大企业,每一家公司都应当实行增长黑客方法,否则,势必会遭受来自采用此方法的竞争对手的冲击。

解决速度需求

增长黑客方法也可以解决当下所有企业都面临的速度难题。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且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迅速找到增长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增长黑客方法通过革新开发与发布产品的传统过程,设立持续的市场试验制度,系统性地实时应对市场需求,能够让企业抓住新机遇并且迅速解决问题,使企业增长更加迅速。这使得采用此方法的企业能够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一优势将愈益凸显。

挖掘数据“金矿”

增长黑客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途径是帮助公司充分利用海量的客户数据。如今,在新技术工具的帮助下,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收集这些数据,而这些数据蕴藏着等待开采的增长“金矿”。然而,对于今天的企业,无论大小,要从这些数据的“高山”中搜索并提取宝贵的“金矿石”却并非易事。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都没有探索出收集用户数据的综合性方法。产品经理可能会开展调查和试验,但这往往是在没有市场部门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市场部往往也会自行收集数据并自己使用,不与其他团队分享。企业往往会聘请广告公司进行市场推广,广告公司也会收集相应数据,但是事前也不会咨询其他部门对于信息收集范围的意见。同时,编程团队收到的都是基于过去的数据提出的要求,而这些数据反映的客户需求往往已经过时了。

结果,企业要么是以错误的数据指导行动,依赖的是肤浅、无用的指标(比如页面访问量),要么由于内部过于分化而错过宝贵的增长思路和机会。

增长黑客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数据,以提取具体的、有意义的且实时的用户行为洞察,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洞察制定相应的战略,提出更有效且更有针对性的增长策略。

传统营销成本上升而回报却不明晰

增长黑客使企业无须耗费资金开展过时、昂贵且商业价值模糊的营销活动便能取得爆发式增长。它依靠的是设计出让消费者爱上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并忍不住向朋友宣传的特性或功能,是提出富有创意的点子,以新的、可衡量的方式吸引用户。这种做法的威力是巨大的。

抢抓新技术机遇

消费者发现新内容和新产品的途径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下面这张图充分说明了这一现象。这张图是由风险投资家、增长专家詹姆斯·柯里尔制作的,体现的是不同数字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在如今这个网络平台常常一夜之间兴起或衰落的世界,快人一步采用新技术和新网络平台对于企业获得增长先机来说至关重要。

要抓住这些机遇,技术和营销团队需要紧密合作。然而大部分公司在利用新兴平台方面往往受到传统规划、预算制定和组织规章的束缚,行动太慢了。因此当这些公司准备好要采取行动时,它们早就已经丧失了先发优势,而且现在变化的节奏还在不断加快。

打破传言

在具体探讨增长团队是什么、怎么搭建之前,我们希望先澄清一些对于增长黑客的误解。首先,这一过程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要帮助企业找到一把“尚方宝剑”。媒体报道了很多广受称赞的增长黑客案例,比如Dropbox的用户推荐计划和Airbnb的Craigslist自动发布程序,这使很多人以为激发增长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次伟大的增长黑客行动。不可否认,寻找像Dropbox的用户推荐计划这样的成功行动的确是增长黑客实施过程的目标,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增长是来自一次次小成功的积累。这些小成功就像是储蓄账户里的利息,通过一点点累加实现增长的腾飞。而且,在实现腾飞之后,优秀的增长团队仍会继续开展试验、进行改进。

其次,很多公司认为它们可以直接聘请一个“独行侠”来做增长黑客,这个人有很多神奇的手段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快的增长。这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要说明的是,增长黑客其实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最伟大的成功案例都是来自编程技术、数据分析能力和营销经验的结合,而很少有人能够精通所有这些技能。

增长黑客也经常被认为是通过设计巧妙的变通手段打破现有网站和社交平台规则的做法。虽然Airbnb广为流传的Craigslist案例很可能让人这么认为,但是打破规则绝非必要步骤,而且在大多数成功的增长案例中并没有这种做法。Airbnb的做法的确是天才之作,但是这样的“旁门左道”并不是增长黑客的核心,而且大部分增长专家都对这个案例嗤之以鼻。Airbnb的真正故事是它的创始人做了大量的试验来寻找增长点,但大部分试验都失败了,而后他们才想出了在Craigslist自动发布房源信息的主意,在成功之后他们仍然继续进行严格的试验并测试了很多完全合乎规则的策略以促进增长。

当我(肖恩)提出“增长黑客”这个词来为这套方法命名时,我取的是这个词现在所具有的更广泛、更积极的含义,正如它在“黑客空间”(hack space)和“黑客马拉松”(hackathon)等词中的意思,以及脸谱网总部的地址中“黑客路1号”(1 Hacker Way)中的含义,即通过合作创造性地提出新想法,解决棘手的问题。而这正是增长黑客的关键特征。

再次,人们常常认为增长黑客方法的任务就是吸引新用户或新客户。其实,增长团队应当承担更广泛的责任,事实也是如此。它们也需要关注客户激活,也就是说使原有的客户成为更活跃的用户和买家;也需要思考如何使他们成为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者。此外,增长团队应关注如何实现用户留存和变现,也就是说使客户成为“回头客”,增加他们为公司创造的收入,从而实现长期持续增长。通常,企业过于关注如何获取新用户和新客户,而这些新用户和新客户往往很快就失去了对企业的兴趣。企业在这方面浪费了太多资金。

客户失去兴趣并离开,这种情况发生在网站访客身上时通常称为“跳出”(bounce),而发生在付费客户身上时叫作“流失”(churn)。这正是初创企业和成熟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样也是能够直接带来增长的机会所在。

还有人认为增长黑客方法只是一种市场营销。但是正如之前所讲,增长团队也应参与到新产品开发中去,以分析一个产品是否针对目标市场进行了优化,它是否可以提供给用户所谓“不可或缺”的体验,以及它是否能够为合适的用户群提供这一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市场匹配。在这之后,他们也需要提出丰富的想法以继续推动产品改进,同时对不同的想法排定优先级并进行试验,以确定哪些想法能够带来收入并驱动增长。增长团队甚至也可以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作用。例如,脸谱网的增长团队促成了公司一些战略性收购(如对Octazen的收购)从而推动公司增长。Octazen提供用户任意邮箱通讯录的导入服务。事实上,正是脸谱网的增长团队最早意识到Octazen的技术能够使脸谱网的用户更轻松地邀请联系人加入这一社交网络。27总而言之,增长团队应当参与增长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努力,无论是实现产品—市场匹配,还是用户获取、激活、留存和变现。

第一部分 方法

第一章 搭建增长团队

搭建跨职能的增长团队能够打破壁垒。跨职能团队不仅能够促进并加速产品、工程、数据和市场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且能够激励团队成员更多地了解并理解其他成员的视角及他们的工作。建立增长团队或许是公司战略需要,或者是为了某个具体项目或计划的推进。那么,如何搭建增长团队呢?

人员构成

增长团队里应当有对企业战略和目标有深刻了解的人,有能够进行数据分析的人,也要有能够对产品的设计、功能或营销方式进行改动并通过编程测试这些改动的工程师。当然,不同公司、不同产品的增长团队具体构成也不同。团队的规模各异,因此职责范围也各不相同。它可以是四五个人组成的小团队,也可以像领英的团队那样有上百个人。不论规模大小,增长团队都应当由以下角色构成(不一定包括下列所有角色)。

增长负责人

每一个增长团队都需要一个领导者,就像部队里的营长,既管理团队又能脚踏实地地参与到想法的提出和试验过程中。增长负责人会确定试验的流程和节奏,并监测团队是否完成了目标任务。增长团队一般每周开一次例会,由增长负责人主持会议(我们稍后也会说明如何组织会议)。

不论专业或背景如何,增长负责人在团队里都扮演着管理者兼产品负责人兼数据科学家的角色。他们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选定核心关注点以及团队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表。

所有的增长负责人都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能够熟练进行数据分析、精通或熟悉产品管理(即开发与发布产品的过程),以及了解如何设计并开展试验。每一个增长负责人也都必须熟知促进用户增长的方法以及团队所负责产品或服务的用法。

增长负责人这一角色并不需要最佳职业背景。现在有的人以此为专业,但大多数人都是从工程、产品管理、数据科学或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领域转到这一岗位的。在上述任一领域享有专长的人都可能是不错的增长负责人候选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在增长黑客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公司来说,创始人常常要扮演增长负责人的角色。也许有的创始人不直接管理增长团队,但是他们也应当任命一个增长负责人并且让他/她直接向自己汇报。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增长团队,那么增长负责人应当由掌管团队工作的高管任命,并向该高管汇报。

产品经理

通常来说,产品经理负责监督产品及其功能的实现过程。派驻到增长团队的产品管理人员的层级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在很多软件公司,往往由增长团队所负责的产品对应的产品经理加入团队,并向产品总负责人汇报,而这个总负责人经常是产品副总裁。

软件工程师

增长黑客的精髓就是源自软件开发和设计的黑客精神,也就是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软件工程师的参与,增长团队就不会完整。

营销专员

有一些增长团队是没有专门的营销人员的,但是我们认为营销专员的参与能够帮助团队取得最优结果。工程和营销这两个专业之间的碰撞能够极大地激发新思路的产生。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或者产品,团队所需要的营销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公司可能更依赖搜索引擎优化,所以会有这个领域的一位营销专员加入增长团队。团队也有可能有几个营销专员,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营销人员也可能只是在短时间内加入团队开展他们所擅长的工作,在目标实现之后便离开。

数据分析师

增长团队的另一个必要技能是精通客户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深入精细分析,并从中汲取试验灵感。团队里不一定要有全职分析师,可以有一位专门的分析师在处理公司其他工作的同时与增长团队合作。

产品设计师

在增长团队中,设计师的参与可以提高试验执行的速度,因为这意味着团队有一位专职人员能够迅速地完成任何需要设计的工作。用户体验设计师也能够在用户心理、界面设计和用户调研技巧方面提供重要的见解,帮助团队寻找试验思路。

团队规模与工作范畴

在创业公司和小型企业,增长团队中上述每个领域可以只有一个人,甚至团队只有几个人,每个人负责不止一项工作。而在大公司,增长团队可能包括多位工程师、营销人员、数据分析师和设计师。增长团队的构成和职责,包括团队的规模、组织结构和具体的任务和重心,必须符合公司的需要。增长团队的工作范围可能比较宽泛,比如负责公司各个领域的增长业务,也可能非常具体。有些增长团队是固定的组织单元,而有些则是为特定任务成立的,比如新产品发布,目标完成之后便会解散。有些公司成立了多个增长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不同领域的工作。而有的公司只有一个增长团队,负责多项任务。

如果你刚刚着手成立一个增长团队,那么你可以从不同部门各抽调一两个员工,这样可以使团队迅速启动,团队的规模可以日后逐渐增扩,也可能另外设立新的团队。

工作流程

增长黑客过程提供了团队应当开展的一整套具体活动,通过迅速试验寻找新的增长机遇并扩大现有的机遇。这一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1)数据分析与洞察收集;(2)想法产生;(3)排定试验优先级;(4)试验执行。在第四步完成之后重新回到数据分析阶段,评估试验结果并决定下一步行动。在这一阶段,团队将确定产生了初步成果的试验想法,并进一步完善,而对于结果差强人意的试验想法,则直接抛弃。通过循环往复地推进这一过程,增长团队将不断积累大大小小的成功,创造一个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团队应定期召开增长会议以保证工作进度。团队会议一般应每周召开一次,它能够为管理团队试验工作、回顾试验结果并决定下一步试验内容提供一个严谨的场合。增长团队可以采用敏捷软件开发方法里的常设会议做法。敏捷开发利用冲刺计划会议组织下一步工作,而增长会议也十分类似,使团队能够回顾进展、确定下一步试验顺序并保持试验速度。

在会议上提出的试验想法将分配给不同成员负责执行、分析或研究,以明确该想法是否值得试验。团队增长负责人在两次周会之间定期与每个团队成员进行沟通,检查工作进度,并帮助他们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周会可以使团队保持工作进度与重心,确保高度的协调与沟通以推进这一节奏飞快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赛道上飞驰的F1赛车,在保持速度的同时不断进行微调,如果做不好则可能变成刹车失灵冲出道路的笨重卡车。除此之外,这种深度合作的会议能够达到1+1=3的效果,不同成员的专长结合在一起的影响力将会翻倍,使优质的想法变成强大的增长引擎。这样的会议也经常能够催生非常出人意料的想法,而其中很多都是成员独自一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人员分工

至于人员分工,每个团队成员仍然应负责各自擅长的工作,有时也需要独立工作,至少在团队成立初期是如此。

当然,团队成员在其他时候也需要密切合作。比如要开发一个新的产品功能时,团队负责不同工作的成员需要就产品的设计和执行、信息传达方式和产品提供方式以及结果评价指标等达成统一意见。例如,负责移动App的团队可能会通过讨论决定,将提高新用户转化为固定用户的速度作为工作重心,也可能因此决定的需要对新用户首先看到的几屏进行大刀阔斧的重新设计,以优化页面的信息传达,并就此开展试验。

必要的高层支持

公司的组织汇报结构必须对增长团队有清晰的界定,即增长负责人应向谁汇报。团队应当由一位高管负责,以确保团队有权跨过既定的部门职责界限开展工作。增长不应作为一个边缘项目存在,如果没有明确且坚定的高层意愿,增长团队将会在公司中处处受阻,陷入低效、僵化的形式主义和地盘之争。在创业公司,如果创始人或CEO本人不直接领导增长团队,那么团队就应该直接向他/她汇报。在规模更大的公司,可能同时有几个增长团队,团队则应向副总裁或者首席官中的一位汇报,这位首席官能够保证整个首席官团队都支持增长团队的工作。总之,组织最高层的支持对于团队取得持续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何化解阻力

一家公司在成立第一支增长团队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除了组织架构和规范尚未完全确立的初创公司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建立一个或多个增长团队都意味着重大的人事和汇报制度的调整。不论这样的调整是长期的还是仅限于某一特定的短期增长任务,都需要牵涉一部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职责变动。有过在企业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做出这样的调整势必会遇到一些挑战。

从根本上看,大多数的摩擦都是由企业文化造成的。包括市场、产品开发和软件工程在内的很多部门的人员对于工作安排都有着既成的认知,即他们的团队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去做。

诸如此类的摩擦在成立增长团队的过程中屡见不鲜。

造成摩擦的另一个原因,是增长试验及其所需动用的资源可能会干扰或者牺牲开展既有项目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或资源。

摩擦的产生也是因为增长团队将领域和背景如此不同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可想而知,他们势必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有时甚至在立场观点和工作重心上存在冲突。工程师一般只对在技术上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感兴趣,而不关心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会对增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产品经理往往沉迷于产品开发与发布工作,如果市场和销售团队在最后一分钟提出产品改动要求却给不出有说服力的商业理由,他们可能会大发雷霆。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常会反对为产品引入一些试验性的功能或特征,因为他们担心原本对产品满意的用户会因此感到厌烦。营销人员则可能会过于关注像网站访问量或销售线索这样的“面子指标”,而忽略了在漏斗的其他部分(比如用户留存)提升指标的必要性。

此外,这些立场在上述每个群体的成员中往往都根深蒂固,这不仅是组织结构设计使然,他们相应的入职培训、各自的心态及其背后的激励因素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因此,即便在初创企业,让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携手合作都可能是个不小的挑战。

如果管理得当,增长团队完全可以减少这些摩擦,前提是公司要为整个团队实现共同的增长目标提供充分的激励和奖励措施。缓解矛盾的另一个方式是确保在决定试验的优先顺序以及评价试验结果时严格用数据说话,而不是仅凭主观臆断。

当数据分析给出了强有力的结果时,反对意见就很容易处理了。而设计严密的试验带来的结果也会让人无法辩驳,这也能够让人摆脱对自己的某种愿景或策略的执念。而且如果试验过程完全基于数据,团队成员往往会认可这一学习过程的严谨性,并且它可以为成员提供试错的空间,通过不断试错找到最佳做法并取得成功。

毕竟,成功是化解冲突、消除分歧的最有效手段。很多增长团队的成员都表示,随着他们不断努力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果,不仅团队内部对增长黑客方法的热情高涨,这种热情也不断蔓延至整个公司。

团队的演进

随着公司的不断增长和演变,增长团队也应当随之变化。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增长团队一般都规模很小,需要从团队外部聘请擅长用户增长某一领域(比如用户获取或留存)的专家。对它们来说,为团队增加外部实力能够带来诸多裨益。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在初期阶段还是其他任何时期,都不能将增长的核心职责外包出去。增长工作太重要了,不能轻易交给他人去做,而外部顾问常常缺乏足够的权力、时间或内在动力为实现公司可持续的增长而攻坚克难。

万事开头难

增长黑客过程可能看起来很难落实。搭建一个跨职能的团队并不容易,各个部门的经理可能会反对增长团队占用他们手下员工的时间,大量的试验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总之,势必会有人说“不”,势必会遇到阻力。好在增长黑客能够带来良性增长循环。目标非常具体的小型团队往往会通过推行增长黑客过程取得一系列的成果,而这能够在整个公司激起员工对于这一过程的热情。一旦人们看到这一以数据驱动的试验方法产生的增长创意的威力,势必会萌生对这一过程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论是在公司还是某个部门内部,增长黑客的推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试着先成立一个团队使其只专注于某一个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网站的注册页面。或者你也可以让团队只负责优化公司的某一个获客渠道,比如加强脸谱网上的获客,或是扩大公司博客的读者群,又或是提高公司邮件营销的效果。增长团队也可以只关注某一个指标,比如提高激活过程中的转化率,或者加强用户留存。随着成功的累积,增长团队的责任范围可以逐渐扩大,或者公司可以成立更多的增长团队。

如果你是小团队负责人,希望尝试一下增长黑客过程,那么最好能够先获得一些支持,哪怕只是几个同事和一个上司的认可。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试验也会有失败,网页可能会崩溃,这些都是这一试验过程的必经之路。而上级的支持可以大大减轻这些失败带来的冲击。

增长团队也不应太早启动,因为如果产品不受用户的喜爱,那么任何试验都无法激发持久的增长。当然,对于一个不尽人意的产品,很多公司都会想方设法保持一定的用户忠诚度或者获得足够的销量,但是它们终将失败。

第二章 好产品是增长的根本

所有快速增长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它们的客户是谁、商业模式如何、产品类型为何、处于哪个行业或是世界哪个地区,它们的产品都广受喜爱。在用户的眼中,它们打造的产品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创造一个不可或缺的产品本身并不足以给公司带来爆发式增长,但是这是公司实现迅速、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增长黑客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在确定你的产品是否不可或缺、为何不可或缺以及对谁来说不可或缺之前不要进入快节奏试验阶段,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了解你的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哪些客户来说具备这些核心价值以及为什么。

无论营销和广告投入有多大,无论营销手段有多高明,我们都无法使人们爱上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如果你无法在大力推动增长之前创造或者确定产品的核心价值,那么你或许可以沉迷于一时的增长幻影,但也可能会立刻遭到市场的排斥。

过早追求增长会产生两个层面的机会成本。首先,你会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错误的事情上,即推广一个不受欢迎的产品。其次,当你过早追求增长的时候,你非但没法把早期客户转化为忠实粉丝,反而会令他们失望,甚至使他们变成愤怒的批判者。记住,病毒式的口碑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你实现增长腾飞,也可以令你灰飞烟灭。

有人将增长黑客曲解为打造产品病毒性的一种方法。这确实是主要的策略之一,但是与其他的增长努力一样,它必须要在确定产品的不可或缺性之后才能被采用。

增长团队需要采取严密的方法分析用户行为,以发掘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我们稍后会介绍这些方法。此外,增长团队需要认识到,有些时候,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功能,而是在于它是否与恰当的核心市场相契合,而这一核心市场可能和公司一开始所设想的相去甚远。

最后,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创造了核心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能够正确定位核心价值。像我们这样开发并推广新产品的人常常都会以为我们知道客户会喜爱我们产品的哪一点,但事实上我们以为的往往都是错的。有时候产品真正的核心价值可能完全不同于我们最初在产品愿景中所设定的,它可能是在产品推出之后才加进去的某个功能或用户体验。无论如何,增长团队都应当找到这个核心价值。 

不宜过早开展增长攻势

很多发力过早过猛的产品在取得了飞跃式的增长之后最终如烟火般陨灭。增长团队必须始终谨记,“是爱创造了增长,而不是增长创造了爱”。而要赢得用户的喜爱,就必须创造“啊哈时刻”(AhaMoment)。 

找到产品的“啊哈时刻”

“啊哈时刻”就是产品使用户眼前一亮的时刻,是用户真正发现产品核心价值——产品为何存在、他们为何需要它以及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的时刻。换句话说,就在这个时候,用户认识到这个产品对他们来说为什么不可或缺。正是这个时刻下的体验使早期用户转变成产品的超级用户和宣传大使。

因此,要确定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快节奏的增长黑客过程,方法很简单:问一下自己,你是否知道用户“啊哈时刻”的点在哪里?新产品通常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让用户无法抗拒并且能够满足一大批用户切实需求的“啊哈体验”。有时候一切都会按计划推进,一旦人们开始使用产品,他们就会经历这个“啊哈时刻”,然后会把产品推荐给几个朋友,口碑传播便从此开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实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啊哈体验”并不只是提供产品然后满怀希望地等待成功降临那么简单。

有时候,一个产品并没有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啊哈体验”,仍需要进一步的产品开发。但也有时候,产品已经具备了提供“啊哈体验”的元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更有效地引导人们发现它。人们常常是在使用一个产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真正发现它的“啊哈体验”,或者他们必须要使用了某个功能之后才会充分地体验到“啊哈时刻”。例如,推特在创立初期时一度难以维系增长,直到它通过大量的用户数据分析发现,那些很快关注了30人以上的用户比其他用户活跃度高得多,而且更有可能留下来成为长期客户。之后推特增长团队便深入挖掘为什么关注30个人会成为一个拐点。他们发现,能够持续地看到感兴趣的人发布的状态和更新正是这些人的“啊哈时刻”。而关注30个人恰恰提供了持续的更新,使推特成为这些人眼中不可或缺的服务。

一个产品的“啊哈时刻”有时候可能难以确定。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发布了一个产品之后,由于增长乏力便断定产品根本不存在任何“啊哈魔力”,而事实上有些用户可能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产品。所以在确定产品是否具有令人惊叹的潜力时,关键的一步是通过挖掘用户数据与反馈,以寻找那些真正热爱你的产品的用户,然后分析这些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有哪些相似之处,从中摸索他们从产品中所获得的其他用户可能没有获得的价值。有时结果会像推特那样发现30个人的临界值,但也有时候你的发现会指向进一步的产品开发,甚至会对产品重新定位或重建。

不过,虽然如何使产品实现“啊哈时刻”可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确定你的产品是否满足基本要求并不需要详细复杂的分析,我们的建议是分两步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估。

产品的不可或缺性调查

第一步是肖恩设计的一个简单的调查。在他整个硅谷职业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这个调查是衡量用户是否喜爱一个产品的十分可靠的方法。这份不可或缺性调查从下面这个问题开始:

如果这个产品明天就无法使用了你会有多失望?

a)非常失望

b)有一点失望

c)不失望

d)不适用——已经弃用产品

对于调查结果的解读也十分简单。如果40%或者更多的回复是“非常失望”,那就意味着产品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不可或缺性,也就是说团队已经具备了全力驱动增长的条件。

然而,很多产品都达不到40%的门槛,在这种情况下,增长团队必须先找到反馈不够理想的原因。如果25%~40%的受访者回复“非常失望”,那么团队所需要的往往只是对产品做一些微调,或者调整描述产品及用法所使用的语言。如果“非常失望”的回复不到25%,可能现有的用户并不适合你的产品,或者产品本身需要更具实质性的开发才能展开增长攻势。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或缺性调查还需要包括其他一些问题,以便帮助你确定下一步工作:

1.如果本产品无法使用了,你会用什么替代产品?

a)我很可能不会用其他产品

b)我会用:______

2.本产品给你带来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3.你向别人推荐过本产品吗?

a)否

b)是(请说明你是如何描述它的)

4.你认为哪种人最能够从本产品中受益?

5.我们该如何改进本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你的需求?

6.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邮件跟进,邀请你对回答做出进一步说明?

关于替代产品的问题可以帮助你锁定主要竞争对手,经常也会为你指出竞争对手可以提供而你的产品所不具备的体验,可能正是这种体验使用户对其青睐有加。这一反馈可以用来确定你应当增加、改进、大力宣传或突出显示的功能,以赢得用户的喜爱。

关于主要价值的问题可以帮助你发现为实现这一价值你或许应该增加的功能。如果产品已经具备这些功能,这个问题也可以指引你测试新的营销语言以更好地向用户传达这个价值。从用户对是否向别人推荐过产品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团队可以衡量产品是否具备口碑营销的潜力以及探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潜力。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向朋友描述产品时所用的语言会帮助你了解他们所看重的产品价值和功能以及你在产品推广时应当使用的话语。

关于哪类人最能从产品中受益的问题能够帮助团队锁定更加清晰的客户群,从而更有效地向他们推荐产品。例如,在摩根所在的公司英曼,最近推出了一个针对房地产从业者的培训产品,他们就向该产品的用户提出了这个问题,而用户的回答指出,他们认为这个产品特别适合新入行的房产经纪人。于是,摩根的团队利用这一反馈改进了他们的营销和广告的受众定位,把目标主要锁定在这一潜在的客户群。

关于产品改进的问题能够帮助团队发现阻碍产品获得广泛使用的主要问题,也能够凸显公司自身可能没有想到的产品改进机会。

调查的目标群体

显然,调查时受访的用户数量越大,调查的可靠性就越高,信息量也越丰富。对于调查的第一个问题,你至少需要收集几百份回复才能保证调查的可靠性。

如果你的产品试用用户的规模还不足以提供这么多份回复,你就应该更多地依靠客户采访,因为如果只有几十份回复,你可能会得到错误的信息。

调查的目标群体最好是活跃用户而不是“休眠用户”,因为从不再使用产品的用户那里获得的反馈往往没有很大的用处,他们很可能会回复说他们没有从产品中受益,他们也没有向别人推荐产品,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回复。相比之下,活跃用户会对产品或服务更加了解,因此往往也能够给出更加具体翔实的回答。

需要注意,我们建议只将不可或缺性调查用于确定你的产品是否已经具备核心价值。一方面,因为当你的产品已经获得增长,向客户询问如果产品不存在了他们会做何感受可能会让他们以为你们要叫停该产品,这可不是个好主意。另一方面,在这一“诊断阶段”结束之后,你对于客户体验质量的调研和测试会变得越来越精细,随着数据的累积,评估也应当越来越注重量化。基于你所积累的用户产品使用数据,你需要更加具体地分析在用户体验中人们喜欢和厌恶的不同元素,以便确定下一步的改进策略。

衡量用户留存

评估不可或缺性的第二种方法是看用户留存率,即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使用产品或者付费使用产品的用户比例。一般的经验是,你需要获得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留存率,并且维持这一水平。要评估产品是否获得了稳定的留存率,团队应当密切跟踪流失用户人数,通常是关注每周或每月的数据。用户流失一般难以察觉,特别是在新用户获取势头强劲的时候,而经常性的监测能够为用户流失提供预警。一家公司可能在获取大量新用户的同时也在失去很多早期用户,这样的流失很可能被新用户增长数据掩盖。团队不应将稳定的用户留存率视作一个达到之后就能一劳永逸的基准,必须持续地付出努力以维系留存率。而且事实上,团队应当努力提高留存率,这是驱动增长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早期阶段,最为关键的是保证留存率的稳定,因为它意味着你已经获得了一批认可产品价值的用户。

留存率通常都按月计算。对于移动应用和社交网络甚至快餐店和便利店等经常使用的应用,团队可能需要每周甚至每天统计留存率。如此短的时间周期可以帮助你推算,与偶尔使用的用户相比,有多少用户已经将使用该产品作为一种习惯甚至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同类型的业务或产品有着不同的留存率,所以最好能够以行业内有足够可比性的成功产品作为基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取一个平均值作为参考,以确定产品的表现。

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

如果你的产品通过了这些测试,就说明相当多的客户已经经历了“啊哈时刻”,那么是时候开始快节奏的增长试验了。但如果你发现产品还没有实现不可或缺性,那么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别再思考一个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问题:有什么你还没有使用但是可能会使产品更具吸引力的功能?虽然听上去在办公室里用白板和最聪明的员工讨论改进产品的想法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但请相信我们,这个直觉并不会对你有所帮助,你需要做的是和用户交流,并且是与前面提到的调查相比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以便了解阻碍你的产品成功的真正因素和障碍是什么。否则,你可能会将非常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浪费在非常昂贵且错误的事情上,比如部署一个毫无用处的功能。虽然增加新功能看起来是改进产品最直接的办法,但事实上,每一个产品开发者都应当警惕特性蔓延(feature creep)的危险,也就是增加越来越多并不真正创造核心价值的功能,而且使产品变得更难以使用。在很多情况下,改进的关键在于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正如Yelp所做的那样,他们进行了功能的删减,将用户评论作为产品的核心。

因此,必须采用分析手段找出“啊哈时刻”没有实现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而不是单纯依靠主观臆测。为此应同时采取下列三个措施。

• 开展更多的客户调查,包括采访和实地调研,真正与客户和潜在客户交谈。

• 针对产品改动和信息传达进行高效试验。

• 深入分析用户数据。

在进行这些诊断分析时,团队应根据每个成员的专长分配工作。营销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的专长可以用于采访和调查工作;工程师知道如何落实产品改动以及如何在产品中设置试验;数据分析师知道如何更深层次地分析用户行为,提供比现成的分析程序提供的基本指标数据更深刻的洞察。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一个步骤应如何开展。

走进用户的现实世界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你都需要走出办公室,了解你的用户真正希望从你和你的产品中获得的是什么。网络上可以找到开展用户采访的诸多资源,不论你选择哪一个,在采访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对你的产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如果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尝试推销产品,那么你获得的反馈将会毫无价值。你需要做的不是宣传,而是倾听和观察。

寻找受访群体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网上对现有用户群体进行调研,以了解如何实现“啊哈时刻”。

开展调查和采访可能看上去太浪费时间,但事实上,你很可能只需要为数不多的调查回复和几次采访就能够获得十分明确的用户洞察。你可能也不必询问太多问题,往往几个基本的问题就足够了。

研究发现,开展焦点小组座谈过程复杂、效果不尽如人意且费时费力,简单的用户调查开展起来并不麻烦,不需要任何技术知识,可能发现非常重要的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几百份调查回复就能够大致了解你在数据分析中发现的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而这样的发现能够帮助你找到真正的增长机会,从而引导你推进增长试验过程。

快节奏的试验

成本低、易使用的分析工具和网络营销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和信息传达测试变得非常容易,通过这样的测试你可以找到客户群和功能的完美组合,打造不可或缺的产品。有的试验可以很快开展,也非常容易,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知识和成本投入,而更具实质性的试验则可能需要耗费不少金钱和时间,特别是需要工程师开发新功能或者对产品进行大幅度重新设计的时候。团队对于试验的选择和决定必须十分严格。大多数增长团队都采用了最小可行测试(minimum viable test, MVT)的做法,也就是充分验证一个想法所需要的成本最低的试验。如果测试取得理想的效果,团队就会再进行一个更全面的后续试验,或者对于同一个概念采取更完善的执行方式。

快节奏的试验是增长黑客过程的硬性要求,为做到这一点,团队应当运行一个恰当的试验组合:既有较复杂的产品改进试验,也有很容易执行的信息传达和营销试验。我们会在接下来两节详细介绍这两种试验类型。

改进信息传达方式

有时候阻碍增长的并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没有价值,而是向既有和潜在客户传达这一价值的方式不对。好在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改进信息传达方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即便对于非网络产品,增长团队也能够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很快改变信息传达方式并加以测试。

其中一个特别有效且成本很低的方法是A/B测试,即在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选择的群组中测试两种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比如网络简报所用的两个标题,或者着陆页的两种不同设计方案,以此确定哪一种能够获得更优的用户反应。这样的测试有时可以帮助你发现十分简单却有效的改进方式,比如修改邮件的标题、调整按钮上的文字,或者改变网络表格中的表达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B测试工具虽然容易使用,但是它们提供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工具依赖的是比较表面的衡量标准,比如哪个按钮的点击量更高,而不是点击按钮的人最终是否成了固定用户。这就好比看到一篇“标题党”新闻,忍不住点进去之后却对内容大失所望,这样的点击率显然无法体现长期的客户忠诚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数据分析必须能够在任何A/B测试中跟踪测试对象从点击到长期使用整个过程的行为。

A/B测试也不应仅限于语言、着陆页设计或市场推广。应谨记,增长黑客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对客户体验漏斗的整个过程开展试验,不仅包括客户认知与获取,也包括客户激活、客户留存、变现与自传播。 

工程师有时能够对漏斗底部的测试提供非常宝贵的想法,而漏斗底部往往具有更高的技术复杂性,也常常是非技术人员关注不到的领域。 

针对产品的试验

对产品本身的改动是更加复杂的一类试验,通常需要工程师做大量工作。虽然这类试验主要存在于互联网和软件产品,但是它同样适用于实体产品。构建最简单的产品原型然后让用户试用、制作视频或计算机演示以展示产品的新功能,同时观察客户的反应,这正是负责实体产品的团队利用试验的两种可能方式。

在试验时,应优先测试那些经之前的经验证实能够优化结果并改进用户体验的改动,比如提高网络购物车的响应速度或者优化注册过程。而其他诸如大幅度重新设计或者开发新的产品功能等在实践中应用较少的改动只有在假设十分具有说服力的情况下才应该进行测试,而且这种假设应当是在充分的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换言之,对于耗时耗力的测试,团队应当通过严密的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在开展规模更大、风险更高的试验的同时也应运行一些更稳健的测试。如此团队才能够确保在野心勃勃的赌博和按部就班的改进之间保持平衡,从而使产品获得可持续的增长。

深挖数据

如今,增长团队可以获得的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是如果没有能力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再多的数据也毫无用处。也就是说,增长团队要做的并不是审视各种工具和报表提供的数据。若想了解如何使你的产品变得不可或缺,你就需要收集合适的数据并将诸如邮件营销数据库和销售点系统等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图谱。然后你需要一位数据分析师来深入分析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从中发现规律和洞察,从而提出值得试验的增长思路。如今,大多数公司,即使是最年轻的、小本经营的创业公司,都在密切跟踪它们的网站和产品的基本分析数据,比如谷歌分析提供的数据。虽然页面浏览量、访问量和跳出率等指标非常重要,但是它们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客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情况。这是因为它们都是非常表面的指标,并不能说明客户真正重视的是产品的哪一方面,也不能体现你是否已经实现了产品—市场匹配。

你的团队应该掌握的不仅仅是用户访问网站的频率和时长,而是用户体验各个层面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以及这与你对产品的计划有何出入。这意味着营销人员、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通力合作,在网站、移动应用、销售点系统、邮件营销和客户数据库中加入合适的数据跟踪设置。有了合适的跟踪功能之后,团队必须对不同来源的用户信息加以整合,以获得全面、充分的用户行为数据,以便数据团队进行分析。

你需要构建的是一个所谓的“数据湖泊”(data lake)或者“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一个储存所有客户信息的独特应用,可以让你真正深入挖掘并发现可能对产品的使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人的用户群。这能够让你在单个用户的层面探索产品的使用情况,比如观察一个非常活跃的用户在你的网站上或者用你的App做些什么,或者一个本来准备下单但最后没有点击结算按钮的用户最后做了些什么。可能你会看到他正要下单时突然被跳出的促销信息吸引了过去,这样的信息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可能会引导你发现值得进一步分析和实施增长试验的领域。如果数据得以有效收集,数据分析师也能够更加轻松地向团队说明快节奏增长试验的结果。

跟踪活跃用户的行为

收集并分析数据的第一步是跟踪用户或客户的关键行为,这可以通过事件跟踪来实现。大多数分析平台都能够在你的系统中跟踪关键事件,比如用户点击某个按钮、观看某个视频、下载某个文档、填写某张表格、播放某首歌、添加某个好友、分享某个文件等。同样,增长团队必须跟踪客户在整个客户体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即他们从访客成为新客户,再从新客户成为固定忠实客户的过程中的各个事件。你是否能够跟踪客户从第一次到访你的实体店或者网站到第一次购买再到后续多次购买的整个过程?如果中间有断开的环节,这些环节的事件可能就是你现在需要开始跟踪的。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那些认为你的产品不可或缺的客户,即频繁使用或购买你的产品的人,并发现他们不同于其他客户之处。具体来说,分析师应当寻找最活跃的用户最经常使用的功能以及他们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属性对客户数据进行分类,比如所在地区、年龄、性别等人口信息,或者职业、所在行业、使用的移动设备等其他属性,此外还应按照他们使用产品的不同方式分类,比如是超级用户还是只是偶尔使用,然后再根据这些分类分析他们所做的不同选择,比如他们购买了哪些产品或者使用了哪些服务。据此你将会发现这些属性和行为与更高额的购买、更活跃的参与和更长期的使用之间的关联。

重新定位产品

许多重新定位的案例都说明,在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开展增长攻势之前,必须要收集并分析用户行为的定性和定量数据以及他们对产品优缺点的反馈。如果这些公司在重新定位之前就展开增长攻势的话,可能今天我们就不会知道它们的名字了。因为它们很可能不会获得爆发式的增长,而是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推广一个并非让用户觉得不可或缺的产品上。

当然,深入的客户行为数据分析可能也会告诉我们,也许并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或者信息传达的方式有问题,而是产品投放到目标市场的方式。

实现“啊哈时刻”

注意,所有这些试验和分析过程都应聚焦于发现你所提供给客户或能够提供给客户的“啊哈时刻”。一旦确定了创造“啊哈体验”的条件,增长团队就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尽快使更多客户体验到这一时刻上。

正因为实现“啊哈时刻”对于后期所有的增长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常常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一旦发现了活跃用户群和“啊哈时刻”,也即实现了产品—市场匹配,你就可以开始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打造一台高速运转的增长机器了。本书接下来的部分将介绍具体的增长黑客方法和策略。

第三章 确定增长杠杆

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产品并通过不可或缺性测试是获得迅速、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但是只靠一个不可或缺的产品还不够。即便是真正出色的产品,即便它深受一群早期核心用户的喜爱,如果没有全力驱动增长的努力,也难免会失败。

明确增长战略

创造并使更多用户体验到“啊哈时刻”是破解增长难题的第一步。下一步是明确你的增长战略。在进行快节奏增长试验之前,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将如何驱动增长——你的增长杠杆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否能够帮助你取得理想的结果。能否做到这一点将决定你的增长是真实、强劲、持续且能够创收的还是会像幻影一样转瞬即逝。

你必须通过一套十分严谨科学的方法明确你需要何种类型的增长以及获得这种增长需要何种杠杆。尤其是在增长初期,必须设定一个十分严密的试验流程,专注于对实现目标来说最为重要的杠杆。试验速度本身并不是目标,毕竟,漫无目的的试验不论运行节奏有多快都注定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增长黑客并不是要以最快的速度随意尝试各种想法,看哪个能奏效,而是通过快速的试验寻找并优化最具增长潜力的因素。

在增长初期,你需要制定一个在最短时间内会对增长产生最大影响的试验策略。起步时关注点越集中,试验的目的性就越强,影响力也就越大。大公司有财力针对广大用户中的一小部分开展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而对于小公司,每一次试验都有很大的机会成本,因此必须在开展每次试验时都以高影响力为目标。当然,你无法提前确定是否能够实现这样的影响力,但是应当有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依据证明将要进行的试验是最佳选择。

高影响力试验除了可能带来更大的成功,也能够更快产生明确的结果。

开展大量的像调整按钮颜色这样的小改动试验并不是开展增长黑客过程的最佳方式。小型团队应该做的是专注于那些最有潜力产生影响力的试验。

那么如何在战略层面将精力放在潜在影响力最大的试验上呢? 

真正重要的指标

确定增长战略和增长重点的第一步是明确哪些指标对你的产品增长来说最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最佳方式是建立约翰斯所说的公司“基本增长等式”(fundamental growth equation)。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所有与增长相关的关键因素都在这个等式中有所体现,而这些因素相加共同驱动公司的增长。也就是说,这个等式是你核心增长杠杆的集合。每个产品或企业的等式都不尽相同。

以下是摩根所在的英曼公司的等式:

(网站流量×邮件转化率×活跃用户率×付费订阅转化率)+留存订阅用户+复活订阅用户=来自订阅用户的收入增长

易贝的等式如下:

发布物品的卖家数量×发布物品的数量×买家数量×成功交易数量=总商品增长数量

为了说明这个等式的价值,约翰斯甚至创建了亚马逊的增长等式: 

垂直扩张×每个垂直市场的产品库存×每个产品页的流量×购买转化量×平均购买价值×重复购买行为=收入增长

当然,所有产品都有共同的增长推动因素,比如新用户获取、高激活率或高留存率,但是每个产品或企业都有其特定的因素组合。

要确定你的核心指标,首先要明确与用户对产品核心价值的体验最直接相关的行为。 

要创建适合你所在公司的公式也并不容易。你直觉认为十分关键的指标事实上有时候对实际的持续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可能包括一些你一度认为最为重要的指标,比如日活跃用户数。而这个最重要的增长指标就是增长黑客们常说的“北极星指标”(the North Star metric)。

选定“北极星指标”

为了完善增长等式、缩小关注范围,最好能够选择一个关键的能够决定最终成败的指标,以此指导所有的增长活动。这样的一个指标能够非常有效地使团队成员最大化地利用他们的时间,从而避免将资源浪费在漫无目的的增长试验上。

增长黑客界有些人将这样的一个关键指标称为“唯一重要的指标”(One Metric That Matters),有些人称之为“北极星指标”。我们倾向于后者,因为它意味着这个指标会像北极星一样指引着团队朝着增长黑客过程的终极目标努力,使他们不会被某个短期的增长手段冲昏头脑。这样的短期手段可能会带来一时的增长假象,但是无益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北极星指标应能够最为精准地抓住企业为客户创造的核心价值。要确定这个指标,你需要问自己:增长公式中的哪一个变量最能反映产品不可或缺体验的实现情况?

指标因时而变

随着企业的增长,初期目标得以实现,北极星指标也会随之改变。脸谱网在了解到如何激发用户参与度之后,它最初的月活跃用户数指标就过时了,而日活跃用户数成了更为有效的衡量标准。

整合数据资源

为确定增长等式并明确北极星指标,前提自然是能够收集客户行为数据并衡量产品表现和试验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你对于产品表现和试验结果的假设是否符合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情况。

数据不是唯一

再详尽的用户数据也有其局限性。毕竟,即便是最为精细的分析也只能确切地告诉你用户在做些什么,而不会告诉你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有时你能够很容易地推测出某个行为规律背后的原因。要找出这些原因就需要开展用户调查或采访,或是二者的结合。

虽然在产品原型开发测试初期进行用户调查或采访已经成为被广泛采用的做法,但是在太多的创业公司和成熟企业,一旦产品推出之后,这个做法就被丢到一边。事实上,进入快节奏试验过程之后你仍然应当持续利用这一关键资源,这至关重要,因为用户的反馈能够帮助你发现很多十分有效的试验思路。换句话说,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这种定性分析同样重要。

简洁明了的报告

在数据方面要说明的最后一点是,要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汇报你的数据分析及试验结果。即使你跟踪了合适的指标,收集并分析了所有有效的数据,如果团队里除了数据分析师之外没有人能够看懂分析结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表、数据库查询资料和各种技术性演示对于数据分析师来说可能如获至宝,但是对于团队其他成员来说可能就像是在看天书了。这就是为什么应该花些工夫在报告中生动地说明你的工作进展,特别是与增长杠杆和北极星指标相关的进展。这时就可以利用所谓的“总览图”了。

我们非常喜欢总览图。首先,它能够帮助团队聚焦关键趋势或指标;其次,它能够帮助你将你的发现分享给公司其他同事,也就会使更多人参与到增长过程当中。

万事俱备

明确增长杠杆、进行深入分析和汇报并辅之以客户调查,这几项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锁并优化增长机会。

第四章 快节奏试验

增长最快的公司正是那些学习最快的公司。开展的试验越多,学习到的东西也就越多。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团队应该开展大量的试验,因为大多数试验都不会产生你想要的结果。有的试验会产生一些成功的迹象但是无法得出绝对的结论,这样的试验结果不足以证明可以在更大范围实施被测试的方法。有的试验会取得小幅的成功,但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只有少之又少的试验会带来巨大的成功。也就是说,寻求试验的成功是一个以量取胜的游戏,每一次成功不论大小都很重要。

请记住,增长黑客的巨大成功往往来自一连串小成功的累加。一点一滴的认知学习都会带来更好的表现,催生出更好的试验想法,进而带来更多成功,最终将一次次小幅的改善转化为压倒性的竞争优势。

缓慢起步,逐渐提速

增长团队的试验量和试验节奏因公司规模和可用资源的多少而各不相同。很多领先的增长团队通常每周会做20~30次试验,还有一些团队的试验量更大。初创公司可能每周只能启动一到两次试验,然后逐渐累积到更高的试验量,而较成熟的创业公司或者大型企业每周可以启动的试验量则大得多。无论企业或团队规模如何,为使试验量最大化、结果最优化,必须遵循一个非常严格的试验过程,使团队能够形成充足的试验想法储备并高效地排定试验优先顺序。这能够保证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持续开展试验,避免执行松散、试验结果无效或者在选择下一次的试验想法时陷入耗时的头脑风暴和讨论过程中。

我们的建议是,团队应缓慢起步,在这一新的试验过程站稳脚跟之后再逐渐提速。一开始便试图启动太多试验可能会导致试验执行欠佳,使团队成员感到困惑,或因为试验结果不理想而使士气受挫。开展漫无目的或设计不当的试验可能得不偿失。就像你不应该在没有进行足够的训练和热身的情况下参加铁人三项赛一样,你同样不应该以太快的速度一头扎进增长黑客过程中去,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我们摸索出一个分四步进行的增长循环以及一系列简单易用但又十分有效的工具,以确保增长团队像一台精心设计、精确校准、高速运转的试验机器。我们将在这一章详细介绍这一套方法。

增长黑客循环

之前提到,这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析数据并收集洞察,形成试验想法,排定试验优先级,运行试验,再回到分析阶段审视试验结果并决定下一步行动。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无论你的产品是什么,无论你测试的是产品的哪个方面,这一循环中每一个步骤的完成都应当保持固定的节奏,以每一两周完成一次循环为佳。增长团队每周应召开一次一小时左右的会议,审视试验结果并决定下一周要执行的试验。

第二部分 实战

第五章 获客:优化成本,扩大规模

确实,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获取新用户都极为重要。但是,如果获取用户的成本超过了用户所能带来的收益,那就有问题了。但即便这样还是有太多公司掉入靠斥巨资吸引潜在新用户的陷阱中,而且,这种现象似乎愈演愈烈。

这并不是说投入巨资,甚至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资金来加快获客总是错的。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公司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负担先期费用,并且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来逐渐收回成本。

每家公司应该在获客方面投入多少资金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参照,这是由公司的具体商业模式、面临的竞争及其发展阶段等诸多变量构成的函数所决定的。

一旦建立起增长团队、确定了关键的增长杠杆并且经过充分测试后认定你的产品“不可或缺”,你就可以开始破解转化漏斗的第一阶段:获客。前面我们曾建议,在实现产品—市场匹配之前不要火力全开采取大规模的获客行动。也就是说,在确定你不仅拥有好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对目标市场有很大吸引力之前,不要贸然行动。(但是对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来说,获取用户的行动通常必须与产品开发同步进行。)

扩大获客规模,首先要实现另外两种匹配:(1)语言—市场匹配,也就是你对产品优势的描述打动目标用户的程度;(2)渠道—产品匹配,即你所选择的营销渠道在向目标用户推广产品时的有效程度。

这一章我们将说明如何利用增长黑客过程来实现这些“匹配”,如何通过快节奏测试发现更有效、成本效益更高的方法以接触和吸引目标市场。首先,我们将讨论如何打磨营销语言,使用最有效的方式向用户传达产品价值及特点。然后,我们将探讨如何找到一两种核心渠道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渠道来实现最优增长。最后,我们将探索如何寻找巧妙的破解增长的手段,通过诸如把推荐计划嵌入产品中这类病毒营销机制来获取用户。

设计打动人心的广告语

语言—市场匹配用来衡量描述和推广产品的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潜在用户,促使他们试用你的产品。它涵盖营销活动所有环节中使用的语言,包括电子邮件、移动推送以及印刷和网络广告等。对基于网络和移动设备的产品而言,它还包括产品本身包含的语言信息,这不仅指着陆页显示的品牌标语和价值主张,还包括产品的每项功能、每个屏或每个页面的文本信息。这不仅对基于网络的公司很重要,对于所有其他类型的公司同样重要,这是因为如今每个产品都必须在网络上“存在”,而用户接触产品的渠道各不相同,他们打开的第一个页面很有可能并不是你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欢迎页面。

不管潜在用户通过何种途径发现你的产品——无论是广告、文章、评论或者从他人口中得知——他们看到的第一条文字内容必须迅速传达正确信息。

无论你的产品是新闻报道、移动App或是零售网站,你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优化信息传达。如果你还认为自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来为你凭空想出几十个具有病毒传播潜质的品牌理念,那你可能就得三思了。你的增长团队在设计试验文本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渠道来寻找很可能打动人心的文字和词组。其中一个渠道是使用用户在社交网站或者网络评论中用来描述你的产品及其优点的语言;你还可以利用前期产品“不可或缺性”调查中用户留下的评论;你甚至可以直接给用户打电话,简单询问他们如何向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介绍你的产品及其价值,这样往往也能找到非常好的用语和表述;和客户服务团队交流有时也能使你豁然开朗。此外,你还可以查看用户来电记录、浏览论坛和在线产品评论来了解目标用户使用的语言。

所以,如果你在计划测试第一批增长黑客手段,请先从语言开始,因为这是一切的起点。

广告语不仅可以优化品牌,还可以优化产品

有时,措辞上的改动还会引发其他新的改动,不仅是对文案,还包括对整体品牌理念,甚至是对产品性质的改动。这也是为什么增长黑客团队不仅应该包括营销人员,还应该包括产品开发人员及工程师,并且确保他们之间能够自由共享数据。这是因为在广告或者网页上改动几个词有可能像Tickle那样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但也有可能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是这样,就需要深挖原因,去试验一些更有实质性的改动。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需要对产品彻底进行重新定位。但不必担心,许多伟大的产品在成功之前都经历过类似推倒重来的经历。

寻找最优渠道

股市投资专家有一个共识:最好将资金投资到许多不同的公司和产业。但是,你如果想为自己的产品寻找营销和分销渠道(在互联网领域,这两者是一回事),却不能使用这个策略。营销人员通常错误地认为,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同时展开营销活动最有利于增长。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资源被铺得太开,让团队无法专注于优化一两个可能最有效的渠道。

与此同时,太多的公司随波逐流,别人用什么渠道它们就用什么渠道,却不愿意去尝试可能对它们的产品而言更有效而且成本更低的途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找到适合某个产品的最优渠道需要进行大量测试,还因为有很多现成的渠道可供选择,而且新的渠道还在源源不断地出现。通过增长黑客过程进行试验可以帮助你相对快速地发现一两个最优渠道,甚至抢先于你的竞争对手找到它们。

缩小渠道范围

你只需两个步骤就可以锁定你的最佳渠道:发现和优化。在发现阶段,增长团队应该广泛试验各种可能的渠道选项,但这并不是说不加选择地乱试一通然后看哪个管用,而是必须对各种渠道进行深入调研,最后选出若干优先项进行试验。我们马上会介绍一种简单却十分有用的方法来帮助你寻找渠道。一旦你找到了一两种高度匹配的渠道,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优化。在这一阶段,你应该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努力实现渠道成本效益比和影响力的最大化。我们来看一看优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你必须对所有可以考虑的渠道建立正确的认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渠道明显不适合你的产品,可以迅速将它们排除。

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随着能够接触到用户的渠道越来越多,利用这些渠道来吸引人们购买你的产品的潜在策略也越来越多。增长黑客过程中的想法提出阶段应该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新想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具潜力的渠道。现有渠道的优化策略总是在不断变化,提供免费在线工具这个新趋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重点是,即使你已经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渠道或者一系列奏效的策略,新的选择还在不断涌现,你要做的是不断寻求可用于试验的创新策略。事实上,正是因为有如此多新渠道和新获客策略供你选择,增长黑客方法才显得如此有效甚至高效。这种由数据驱动、经过优先排序、专注于试验的做法可以帮助你在多如牛毛的选项中做出明智的判断,将你宝贵的精力和营销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随着增长的加速,采用新渠道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任何一种渠道都有自身的局限,达到渠道上限之后就无法再带来足够多的新用户,其价值也会随之降低。你在脸谱网上向同一群受众投放广告达到一定数量后,他们就会将广告屏蔽,让你的点击率一落千丈,成本飙升;你向会员卡用户发送的广告邮件到达一定数量后,他们就会把你的邮件扔进垃圾邮箱中。一旦达到渠道能力的上限,你就需要通过新渠道来实现新的增长。

增长团队应该定期将重心转移到客户漏斗的下一阶段,也就是从获取转移到激活再转移到留存,我们将很快在下一章讨论激活问题。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探讨与增长黑客过程密切相关的病毒式获客手段。有时人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增长黑客方法不外乎就是创造可以带来用户的“病毒循环”,比如像推荐计划这样的病毒机制。这样的病毒机制可能很强大,但是对于如何创造病毒循环以及它能带来何种增长,还存在许多误解。

设计病毒循环

使用病毒循环的增长黑客手段往往能迅速收获成功。

如果你的产品没有价值,不能带来“啊哈时刻”,那么任何病毒循环策略都帮不了你。

应区分不同类型的病毒式增长。一种是传统的口碑式病毒(word of mouth),另一种是内置于产品当中用来“捕获”更多用户的病毒机制,这称为原生病毒(instrumented virality)。一个产品可以通过任意一种类型的病毒来实现增长。

另一个有关病毒性增长的常见误解源于增长黑客圈对病毒性产品的定义,即一个产品要真正具备病毒性,那么它的病毒系数(又称K因子)必须超过1。这就意味着,每位注册的新用户要成功将产品介绍给一位或者更多的人。但是,如此高的病毒性几乎不可能实现,而且即使实现了通常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这个公式很简单。 

病毒系数(K)=客户发出的邀请数×受邀者中接受邀请的人数比例

假设你有25 000名用户,并且实施了一个推荐计划,25%的用户向别人发出了邀请。平均每人发出5份邀请,平均10%的受邀者接受邀请。这就意味着你获得了3 125位新用户,也就是说病毒循环的第一圈用户数量就增长了12.5%。这种结果对于任何一种营销而言都是巨大的成功。但这个推荐计划的病毒系数是:5×10%=0.5,远远低于病毒性定义中的1.0。

增长团队不是不应该尝试病毒性增长,而是需要更切合实际地评估病毒性潜力。

与其担心你的病毒系数(我们已经说过,它并不可靠,而且也不能反映决定病毒式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如使用一个简单公式来评估你更可能实现哪种程度的病毒性。任何产品的病毒性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有效载荷(payload)、转化率(conversionrate)和频率(frequency)。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简单公式来表示:

病毒性=有效载荷×转化率×频率

有效载荷是指每位用户每次向多少人发送广告(或者链接、微件等)。在创建病毒循环时你的目标就是要优化这三个变量,以创造增长。

当你开始考虑测试哪种病毒循环时,你需要做出几个关键决定。首先,你需要选择发送邀请的方式。对于最好的病毒循环而言,邀请应当是用户使用产品的自然结果。

公司在试图优化病毒循环时往往会掉入一个陷阱:想方设法增加收到推荐的人数,以致用户和收件人对此产生强烈的反感。

挖掘产品的网络效应

最好的循环能够激励用户主动帮助公司吸引更多新用户,因此,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在获得病毒式增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用产品的人数越多产品体验就越好,所以人们是愿意鼓励其他人加入的。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App是最明显的例子,像易贝和Etsy这样将卖家和买家直接联系起来的平台型企业也属于这类,因为使用这些平台的人越多就意味着卖家能够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而买家则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创造与产品核心价值契合的激励机制

如果用户体验本身并不对用户分享产生激励,那么你可能就需要创造这样的激励措施,通常的做法是提供某种奖励。但关键是,用户完成推荐后得到的奖励不管是什么都必须与产品的核心价值相关。

现金奖励也可能有效,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最佳效果,现金奖励同样应该符合产品的核心价值。

让分享邀请成为用户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向用户发出分享邀请必须拿捏好分寸:提示语不能太强势,否则会被看成是过度营销而惹怒顾客,但同时又要确保用户能够看见提示语。把握这个分寸,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将提示无缝嵌入用户体验中。

确保受邀者获得满意的体验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受邀者回应了邀请而你却没有优化他们获得的体验。例如,还没有告诉受邀者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或者他们为什么应该加入就冒失地要求他们创建账户。

试验,试验,试验

记住,大多数“一举成功”的案例都需要大量试验做铺垫,成功的病毒循环也不例外。你在本章读到的那些绝佳策略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大量测试和优化的结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增长团队也会有许多意外发现。

重点是,很多最出色的增长手段都是无意间发现的。你在本章读到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找到这些手段,并且是通过有策略、高效且低成本的方式找到它们。

第六章 激活:让潜在用户真正使用你的产品

好不容易吸引来潜在用户之后,接下来又该如何让他们真正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拿增长黑客法中的行话来说,如何激活他们呢? 

提高激活率的核心在于让新用户更快地体验到“啊哈时刻”。感受到产品不可或缺的人越多,忠于产品的用户就越多。增长黑客过程提供了一系列严格的步骤来帮助你寻找阻碍人们获得“啊哈体验”的因素,然后通过测试增长手段来提高激活率。要提高激活率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产品不同具体的做法也不同,而且试验想法应该来源于对具体数据的分析。幸运的是,增长黑客过程提供了一套实战指南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


第七章 留存:唤醒并留住用户

商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和留住顾客。实际上大多数公司的顾客流失率——新用户流失的比例——都高得可怕。

高留存率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的口碑营销和病毒营销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越长,他们谈论它,甚至向朋友和其他人推荐它的可能性就越大。

留住用户最根本的一点是提供可以持续满足用户需求或者令他们感到愉悦的优质产品或服务,让产品或服务对他们而言不可或缺。我们还提到,留存曲线是否平稳是衡量产品—市场匹配的最好标准。

第八章 变现:提高每位用户带来的收益

破解变现的第一步是分析数据,找出最具潜力的试验。首先,增长团队要回到根据整个用户旅程绘制的基本路线图。

有很多划分群组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新洞察。为了更好地变现,增长团队要做的第一步是按照某些相同特征对用户进行大致分类。这些特征可能包括:用户来自同一地区,有着相同的经历,消费水平大致相同,有相同的产品需求,或者是几个因素的组合(其中很多都是我们在讨论群组划分时提到过的)。创建分组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想出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方式。许多营销者可能非常熟悉用户画像这种做法,即为每个群组中最具代表性的客户创建虚拟档案。

第九章 良性循环:维持并加速增长

无论你的增长团队是5人还是500人,无论你的公司市值高达数百万美元还是刚刚起步,你都可以效仿Facebook的做法,持续并且不遗余力地使用新方法在各个方面展开试验,驱动增长。

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灵敏是想实现长远成功的公司面临的最大威胁。可能这是因为公司未能及早觉察产品或渠道疲乏,没有意识到出现了新的竞争,没有对产品进行必要升级,没有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或者没有使用新技术。

增长团队可以帮助公司保持警觉,不断监测用户行为变化并试验新的增长想法。增长团队既能积极应对同时也能未雨绸缪。他们能够洞察到早期预警信号,并且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获取、激活、留存和变现最大数量的用户上,甚至通过创新找到驱动增长的新机遇。

快节奏的增长黑客过程可以让增长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地修正航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