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向内书写

1、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晴

新的一个月到来了。2018年的余额,只剩60天。

时间过得可真快!仿佛我们的书写营才开始不久,但其实,我们已携手走过了4个月时间。这4个月时间,我们彼此袒露,有效沟通和交流。我们对彼此的了解程度,甚至抵过和一些人认识的4年。

多幸运啊!认识你们。❤

————————————

今天,在就一个项目和供应商沟通的时候,因为合同中没有约定具体的付款时间,对方产生了异议。

这个项目服务的使用方是我们公司,但是付款方是政府某办公室,钱并不经过我们公司。因此,我们只能在合同中约定“验收合格后,及时向**办公室请款。”对方说,如果不能明确付款时间,又涉及到年底结算的问题,他们的财务可能会通不过。因此,对方希望我们能和政府沟通,确定一个付款的时限。

这个项目,我是作为经办人。但是和政府的沟通,是另外一位同事负责。于是我向其咨询。

得到的答案和我理解的一致:我们不能掌控第三方的付款时限。因此,合同中也绝对不可能写明付款时限。

同事说:这是底线。如果他们一定要揪住这一点不放的话,那我们这合同签不了。

我很清楚这事儿道理就是如此。但不知为什么,在给乙方回复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心虚。

我的心虚来源于,一是觉得前期工作做了这么多了,如果真的对方不同意导致合同签不下来,岂不是又要重新来一次?何况项目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到时候怎么办才好?其二,还是隐隐觉得,没有满足对方的需求,有些许不好意思。

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我不想再麻烦一次,而是希望项目能按照计划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即:我不想面对变化带来的未知。

第二个理由,我设想了一下,如果对方是和我初次打交道的人,我应该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会很有底气地拒绝对方的要求。但是,乙方公司在这之前和我们有个合作项目,到现在都还在持续进行。因此,我和乙方的经办人平时的工作联系非常多,彼此之间也都客客气气。在这层情感因素的“牵扯”下,我就会对没能满足对方的请求而感到不好意思。即使,我有足够充分而正当的理由。

我想,这还是说明,我把自己看得不够重要吧。
因此,当相对熟悉的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产生矛盾,即使能坚持住自己的立场,却还是会因为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而没法做到心安理得。

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固然是美好的品质。但如果因此而让自己感到了不舒服和纠结,那就是主动把别人拉过来侵入自己的心理地盘了吧。

可能,这里面还是有“讨好”的成分在——让你们都满意了,我就没有危险了。
原来还是怕不够安全。

自体还要不断地修炼啊,要更稳固,更强大一些。

你自己很重要啊!!!你的需求和感受是你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谨记!!!


2、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去参加了大宝的幼儿园开放日——前半段时间是和孩子们一起亲子活动,后半段时间则是家长会。

在亲子活动期间,我不停地接到工作电话,也忙于回复工作短信,因此陪伴得实在是质量不高。其中一个工作电话,来自领导。他对目前我手上负责的一项工作进展很不满意,因此责令我必须严格把关。事项涉及到最近公司的大会,也算是比较紧急,因此在这个电话之后,我一心想着工作,都没能好好投入跟大宝的游戏和学习互动当中。

对此,我对大宝充满了歉意。

在家长会时间段,我更是一边回复工作信息,一边腾出脑子来听老师的话。老师很用心,对孩子们这学期的学习生活为家长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也谈及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敏感期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给了家长一点建议。感谢老师!在互动时,老师让大家谈了谈自己眼中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分数。

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100分呀,完美宝宝。再一想,这样是不是太不谦虚了?哈哈哈。于是又在心里默默地修改了分数,90吧。还有20分是怕你骄傲。可我根本没打算发言呢。

所以,我到底是为什么要在心里默默地把分数调低了?

我想,一来是因为害怕被其他家长认为太不低调了而被人在内心里鄙视(即使我不打算说出来,也有这样的顾虑呢。是不是说明,我还是算不上一个足够坚定的,很在意他人评判的人?),二来,可能还是打心眼里觉得,孩子其实是不够完美的吧。因此,想腾点空间出来让他变得更好。

但,人本来就没有完美的。能够足够真实而充满力量地活着,就是最美好的模样了。

在几位家长分享之后,老师放了一段视频,是孩子们对“最喜欢谁?为什么?”以及“给喜欢的人打多少分?”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第一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集中在“我喜欢妈妈/爸爸,因为ta给我买玩具/好吃的/陪我睡觉/陪我玩儿/对我好”这样的比较具体的事项中。让家长们忍俊不禁。孩子们也是real耿直啊。

比较与众不同的是两个男孩子的答案——

一个说“我喜欢妈妈,因为我妈妈很美。我妈妈可美啦~”哈,小嘴儿真甜,以后可不愁找不着女朋友啦。我们都扭头看他妈妈,妈妈捂着嘴,笑成了一朵花。

另外一个也是男孩子,他说“我喜欢妈妈,因为我妈妈脾气好,我爸爸脾气就不好。”家长都笑了。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孩子,也觉得这个家的基调就是妈妈温柔爸爸强势的吧。
没错,这是我家大宝的回答。
但他只说对了一半,妈妈对待宝宝时脾气很好,但对爸爸脾气其实……也不太好。
不过我想,你习惯了被妈妈这么温柔地对待,以后长大了,也会习惯性去寻找理解你、尊重你,温柔待你的女孩吧。

后来的打分环节,孩子们基本上都说“100分”、“200分”、“1000分”(有一个说“加20分”的,我估计想表达的是“120分”吧)。我宝说:“我给妈妈打9……”我一听,什么?!妈妈在你心目中居然不是完美的???
还没等想完……“千万百分!”

哈,九千万百分!这应该是你心目中最多的数字,最高的分数了吧。
原来妈妈在你心目中这么棒呀?那妈妈一定会继续保持,并且争取做得更好的。

谢谢你我的宝贝。妈妈今天收获了无比多的感动。(跟陪伴你成长比起来,工作上那点儿糟心事儿算什么呀!)

亲爱的宝贝,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吧!妈妈爱你~❤


3、

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阴

她给他的儿子买了一件外套。

她满心欢喜地欣赏着外孙穿在身上,并为自己有能力帮助女儿女婿分担一点而感到高兴。可能,她也默默地在等待着一句谢谢。女儿教外孙说了。她很开心。

他看到了,笑着说,有点长大。

她带着有点冲的语气说,哪里在大?要穿这个号。不然很快就穿不了了。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情绪,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有点大哈。

她怒火中烧,忍不住反驳:好像每次我买回来东西你都要挑点刺,一会儿又大了,一会儿颜色又暗了,一会儿图案又怎么了。

他有些许尴尬,讪讪地笑了,无奈地耸耸肩,不再说话。

等他去送孩子上课,她终于带着怒火向我诉说:我已经忍了他很久了!他知不知道对老人起码的尊重?他知不知道有人帮你们是值得感谢的事情?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福才能惜福。那这样,从今往后孩子们缺什么衣服了,我直接给他说,让他知道这笔花销是多少?!我对他够可以的了balabala(开始翻旧账,然而全都是基于她自己的理解,远非事实),本来能够帮衬你们一点,我是很乐意很开心的,但这样,我心里很不舒服!

我说:可以的。无论你怎么做我都全力支持你。只要你高兴。

她说:我怎么都不高兴!

我苦笑:那你要怎样?

她沉默片刻:还说你缺乏安全感?!到底是多缺乏安全感?

更早些时候,我们笑着谈起“大宝在幼儿园说最喜欢妈妈,在家爸爸问的时候则说爸爸妈妈都喜欢”时。

她说:**小时候就从来不会这样,她大外婆最喜欢逗她,她每次都说爸爸妈妈都喜欢。

这时,他笑着说,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她很生气,人家会说话你说人家缺乏安全感?!

我很尴尬地笑:唉,这个你理他作甚。

她带着攻击性:绝对你给他说过你小时候缺乏安全感嘛!你小时候到底是在多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的?!

(对,我是跟他探讨过。但是,为什么这件事情要扯上我?我早就知道她永远也不会理解我,所以我根本不想跟她讨论这些事情。)

于是我撒了个谎:唉,不是这样的。是早上他问大宝爸爸妈妈喜欢谁时,大宝说都喜欢,我就笑他说大宝在他面前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敢说实话。所以他正好活学活用了。

说完,我也下楼去买菜了。

本来已经慢慢消化掉的很多关于对她的不好的感受,此刻又浮现了出来:喜欢以恶意揣测他人;过度解读对方的话语;生起气来伤人的话张嘴就来……

摸着良心说,他虽然不习惯主动说谢谢,但每次他对她给外孙买的衣服的评价,都是绝对没有恶意的。他只是不习惯刻意挑好听的话说,也不会压抑自己的感觉,所以很自然地会做些许评价。但并非批评,于他而言,仅仅是评价。

他的这种爱评价,也并非针对她,而是他的习惯。

以往,面对她的不满,我会第一时间冲去说他一顿,骂他怎么那么不会说话,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但那天,我忍住了。

因为现在的我,更能够中立客观地看待问题,并且对她不再因为畏惧而盲从。

这次,我站他。

其一,虽然他的话确实不那么好听。但是,我更不能接受她恶意的过度解读;

其二,我们虽然不算富裕,但照顾好小家庭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她要来帮衬我们,反而经常鼓励她对自己好一点,舍得为自己花钱一点。她的付出,是出于父母的爱。我一直心怀感激。
(其实对我来说,接受这份爱其实也是出于爱。因为我知道,她太需要“被人需要”的这种价值感了。如果我不接受,不知道她又会怎么去理解,会不会更有我“不要她”了的危机和不安感?)

其三,没有人喜欢让人压抑的“牺牲感”。如果她认为她的付出完全是为了“帮衬”我们,并希望我们就此感激涕零,百依百顺,或者就丧失或放弃自己的判断和处事方式,这实在让我很难接受。因为“帮衬”本身,就是抬高自己的心理位置——我觉得你不行,需要我的帮忙。而我和他,并不想欠下这份非我主动要来的“人情”。何况,我想,她的付出里不尽然全是为了我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吧——借着这种付出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因此,把自己说的像个圣母,然后把接受付出的我们看成是不懂感恩的“白眼狼”,那是不公平的。虽然这件事情的重点是他,但我和他,是一体的。我有权力和责任,澄清一些事情。

他不太会说话,不会讨长辈欢心。这是他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的氛围所导致的。因为和母亲的关系淡漠,和岳父母相处时他也有些不自在。他习惯了直接表达(可以说情商低),但并无恶意。我们婚后的这些年里,他也逐渐在调整自己,学习着如何去适应我的父母,并用自己的方式在感谢他们。

这些,她都看不到吗?还是说,因为他没有及时明确地肯定她的付出,所以他的改变他的努力就都一笔勾销了?

总想听明确的好听的话,而不能够善意或者至少中正地去理解对方的话语,也是一种软弱吧。

她的内心,大抵是更加缺乏安全感的。

因此,才会那么渴望别人的认同,而容不得即使客观的表述。

如果我站在她的立场,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态度是在彼此的关系中逐渐磨合而形成的。所以,我会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其次,我不会因为对方就衣服本身的评价而认为对方不认可我买的衣服或者我买衣服这件事情;

第三,为孙子买衣服,是为了孙子,也是为了自己高兴。那么,不要自己给自己找事和添堵;

第四,如果我实在不满意儿媳的做法,我会保持一定距离,让自己不落入“我费了力又没讨到好”的情绪陷阱当中。因为,我是个成年人了,我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五,看到孩子们的爱,而不是怀疑;相信孩子们的能力,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担忧并带着满满的牺牲感去付出;

第六、看到并理解孩子们的爱和付出,不要只看到自己。

第七、让我高兴的事情我就做,不高兴的我就不做。先滋养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

第八、时刻谨记,没有人有义务来让我高兴。因为,真正掌握我的情绪的人,只有我自己。

觉察,提高心力,进步的功课,一刻都不能停。

为做个好妈妈,好婆婆,好奶奶而努力!


4、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阴

# 惯性思维,到底是好是坏?#

公司卫生间里的厕纸,已经缺了好几天了。

经过几次查看每个格子都没有厕纸的经验后,大家都习惯了进入卫生间后先在擦手纸处备上一些纸巾,然后再去使用卫生间。

几天过后,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走进卫生间后先取一点纸巾,再去如厕。格子里的纸巾架,根本都不会去掀开查看。

今天也是如此。不过……有一点小小的意外。
本来只准备小解的我,蹲下后才意识到有大号的可能。这意味着,我取的纸巾,很可能不够。怎么办?起身再去取吗?觉得有些许麻烦。突然灵光一闪,掀开纸巾架一下,里面有一卷全新未用的厕纸。

忽然间有些感慨,人,真的很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呀。

惯性思维,其实未必是坏事。
比如,当我们第一次把手伸进插孔体验过了那种让人害怕的麻酥感后,我们便形成了“这是很可怕的,下次绝对不能再这样做”的经验和思维。这种思维,保护着我们不被电所伤害。

而人类在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也是由于不断吸取着自己或他人受伤的经验,依靠这些具有保护价值的惯性思维,发展到了今天。

但,凡事皆有利弊。惯性思维也是如此。
一些时候它能够保护我们,另一些时候,则可能成为我们成长的阻碍。

比如此次简单的厕纸事件,它让人形成的惯性思维,即阻碍了我对“便捷性”的享受。

在生活中,惯性思维对我们的“阻碍”,也是很常见的。比如,也许你吃过了甜豆花后,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豆花就该是甜的,因而不愿意去尝试其他口味。然而,你并不知道,麻辣味的豆花,一样美味;比如,你在父母的严厉教养模式下长大,你的惯性思维即是:父母是权威,孩子应服从,那么,你也会如此对待你的孩子,即使看到了别的教养模式,你也觉得那是错误的。然而你并不知道,有一种亲子关系,可以如父(母)亦如友;再比如,你惯性地认为对方是怀有恶意的,而不愿意与其心平气和地沟通。然而你并不知道,对方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给ta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也许会说,我就喜欢吃甜的豆花,万一其他口味的很难吃不是破坏了我对豆花的喜爱?我就喜愿意严厉地对待我的孩子,万一我跟ta平等相处让ta变坏了损失会更大;我要时刻捍卫我的权利,我就是要防着对方,万一ta真的有恶意我岂不是会受到伤害?

没错,打破惯性思维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但,如果我们固守惯性,人生是不是少了很多体验?

珲姐说,成长就是要觉察自己的惯性思维,不断地突破自己,勇敢地去尝试未知的体验。

跟风险比起来,勇敢地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更多时候是能够帮助我们拓宽人生经验,并得到成长的。

即使我们的新体验失败了,我们也获得了新的经验,以后再遭遇相似的事件时则可以避免这种风险。

因此,总体说来,打破惯性思维,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已经确认的具有保护价值而无拓展意义的经验,就不要去打破了(比如将手指插入电源插口是会被电的)。那不是勇敢,是傻气。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惯性思维是具有保护价值而无拓展意义的呢?

这个,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不断地体验并且判断了。

套用“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用智慧去区别两者的不同”这个说法——

用勇气打破阻碍我们成长的惯性思维,用坚定维持帮助我们的惯性思维,用智慧去区别两者的不同。


5、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阴

#每一个“勇于承担”的背后,都有“我全能”的幻想#

最近脸有点疼。

星期一前一秒刚给同事讲上周五某同事来我们办公室不小心踩到了粘鼠板上弄了一脚胶的笑话,后一秒我自己就在弯腰扫地时长裙直接把粘鼠板沾了起来;

昨天刚给会务接待组的同事传授“该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好,不是自己负责范畴的事情千万不要擅自接一定要请示自己领导”的经验,今天早上自己就莫名其妙在群里接了一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前者事小,无非是被“嘲笑”一番,而后者,却是值得回味的。

做自己分内的事,免得挨“飞刀”。
作为一名工作第八年的职场人来说,这个道理可谓是已烂熟于心。
但我常常还是,把控不住这里面的“度”。

比如早上的事情,其实起因很简单,是某区域领导提出,公司办公室排出来的此次大会的乘车表和晚餐表信息上有嘉宾的联络员信息有误,而这他已经反馈第三次了,对此他很不满!我作为中心负责收集名单的工作人员,每次都将更新后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了会议的总协调方办公室,并且于昨天对会议系统和会议指南中的参会人员名单进行了一一核对,确认无误。所以实际情况应该是,办公室并未将最新的参会嘉宾和相关信息提供给后勤服务中心,导致乘车表和晚餐表信息出现了错误。

当我在群里看到该领导的反馈,我第一反应是:我要确保自己这一环节没有出错。于是赶紧打开会议系统和参会人员名单,确认无误。然后才在群里回复领导,告知前期均有将需更新的信息反馈给办公室,并且落实我负责的这部分没有问题。同时表示我会跟办公室反馈此问题。

之后,便陆续有人就乘车表和晚餐表当中的信息问题在群里@我进行反馈,比如哪位嘉宾并不参加今天的晚餐名字却在其中,比如哪位嘉宾的乘车信息有误……这些其实都有专门的会务人员负责(对应着车辆调度组和会务服务组),而并非我这个“会议指南组”成员的职责(我要做的仅是收集我们中心负责的嘉宾的相关信息并报给公司办公室)。但当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就一一接招了,表示会反馈给办公室,并对结果进行了回复。

这样几轮过后,我接到了中心某领导的电话:“苗苗,你只是会议指南组的,只负责收集嘉宾信息,现在你0怎么什么都接变成了中心的总协调了呀?这个不是你的职责。你把会议指南翻开,让他们自己去找相应的工作人员。你不要再群里接话了,一来会烦死你,二来后期出了问题又是你的责任。”
(这位领导并非我的直接上司,只是之前和我一起同在办公室工作过,因为年龄相近加之都在同样的几个部门待过,所以私交还成,他也一直很照顾我。)

对呀!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莫名其妙地揽了一堆不属于自己职责的事情。

后来我在想,那个当下,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丧失“判断力”?

我想,原因大致有二:1、怕出错;2、觉得自己“应该承担”。

怕出错这一点,其实是“怕被批评”。因为前期收集信息过程中,几次被中心领导“亲候”,说工作不够细致。前后反反复复沟通、协调、核对了好几遍才最终交差。所以在我确认自己的工作是做到位的前提下,我第一反应就是解释以撇清责任。这,是出于自我保护。

而第二点,就值得玩味了。明明不是我的责任,为什么我会觉得“应该承担”?这,大概是出于我潜意识里的“我全能”幻想——所有的事情,我都能够承担下来。
出于这样的潜意识,加之本身对此次会议筹备工作就有“缺乏系统组织”的意识层面的判断,因此,当他人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帮助时,我便很自然地承接了下来。当然,那些问题和我的职责有一定的关联,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觉得自己能“扛事儿”,从心理层面讲是好事,因为这能给人以力量感。
但在职场中,随意揽事儿则未必是好事。因为,职场上更多的协同、合作,如果大包大揽,不仅会扰乱整个组织的系统性,也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即俗话说的“费力不讨好”。

所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但不越界去插手别人的工作,是一种素质也是能力。
掌握好帮助他人和保护自己之间的平衡,则更需要智慧。

今天又累积一次经验,这个课可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所以,我很幸运。(#^.^#)


6、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阴转晴转阴

#愿你心中有阳光,处处似春暖#

上周末约了好友一起给小朋友过生日,没想到在目的地碰到了先生的某领导,于是晚上一起吃饭。

这样的局,免不了觥筹交错。作为礼数,我和先生一起挨个给诸位敬酒。

当敬到某友(也是先生刚上班时的顶头上司,先生尊称他为“师父”)时,他说:现在带两个小孩儿,辛苦了。先生满脸笑容:是的是的,以后能不能够幸福,还要看师父(的关照)了。对方一愣,接话道:我带一个都觉得辛苦,你们有两个确实不容易。先生继续满脸笑容:都幸福都幸福。

我在一旁,暗暗觉得好笑:这两个人,简直“鸡同鸭讲”。都在表达自己的意思。特别是先生,根本就没能听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第二天,我说起这件事情。先生一愣,那他说的是什么?我说:他说的“辛苦”。你听成“幸福”了哇?先生说,啊,我听成“幸福”了。我说:那是因为你觉得带两个小孩很幸福嘛。先生笑答:对呀~我是觉得很幸福啊。我也笑了:所以我也没有纠正你呀。

相比起我和先生对小孩子的感受,“师父”和“师娘”(其实也就大我们3、4岁的样子),确实常常说带小孩子很累(小姐姐比我家老大大一岁)。他们和我们的情况类似,都是先生在外地上班,周末才回家,家里都有两位老人帮忙。

因为觉得自己带小孩子辛苦,所以看到的别人带两个小孩子,一定是更加辛苦的。因此,也会如此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反观先生呢,因为觉得幸福,所以“辛苦”这个字,本能地就听成了“幸福”,并且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

你看,这就是“境由心生”。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差别,但持有不同观念的人,感受则可能千差万别。

这也再次印证了,要想获得幸福快乐,修“心”才是第一位重要的,而非物质。

而比起物质,“心”其实更容易被我们自己所掌控呢。
真正的快乐幸福,也唯有向内才能求得。

愿我们都能:心有百花,满眼蝶舞。


7、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晴转阴

#勇敢说,你值得#

因为有部门搬离了办公楼,办公室空出了些许。为了让大家有相对宽敞的办公环境,也为了使各部门人员相对集中以方便办公,大家的办公室要调整了。

因为历史原因,我一直和另一个部门的两位同事坐在一起。我们因为年龄相近,性格和爱好也比较接近,这一年半里,我们仨相处很愉快。所以当得知要搬办公室时,心里还是有几分小小的不舍。

但生活不就是这样,谁能陪谁一辈子呢?所以,还是要带着这一年半的美好回忆,继续朝前走的。

根据中心的分配,我们部门会调整分配到几间办公室里,其中有一个6人座的大办公室。女孩子们因为不想抽二手烟,因此早早锁定了这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当同事来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是蛮开心的,然后便一起寻思着要先去选个好位置。

现在有四个女孩子(还有一位女同事正在休产假),其中一个是刚修完产假回来的,之前不在我们部门。因此,相对熟悉的就是我、小A和小B。我说,到时候你们去占座帮我挑一个好点儿的位置。小A说,我坐哪里都无所谓,小B说,好,里面一排嘛,到时候去选。

下午开完会,我们一起去看办公室。我和小B都看上了最里面那个位置。小B说,我坐这里吧,我不睡午觉。我说:不睡午觉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小B说,这个位置不好放床得嘛。我正在寻思最佳位置已经被选了我要找个次佳的,小B大概出于礼貌地问我:你想不想坐这里嘛?我说,想啊!小B说,好,那你坐这里吧,我坐你前面。只要你不打我小报告就好(开小差的时候)。我说,不会的不会的。

于是,我就这么顺利得到了找个位置。

小事一桩吧。但从中,我还是发现了自己的巨大变化。

若是以往,在面对选位置这种事情时,我一定会说,无所谓的。并且,在小B问我想不想的时候,我一定会客气地说:没事儿没事儿,你坐嘛。然后退而求其次。但心里是否痛快?并不。因为我是压抑住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展现出“大度”和“随和”。

但是现在,我似乎都没有要隐藏自己真实想法的念头了。我们都是平级,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喜好,有何不可呢?如果有异议,大家再商议就是啦。如果你们都很慷慨(如同小B),那么我就谢谢你们啦。毕竟,我们要在自己的位子上度过整个工作时间,能挑选到一个心仪的地方,还是蛮重要的。
而且,我也值得呀!

现在的我,越来越敢面对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这一点真的很棒!
为自己的进步,和新的办公室,新的座位,开心~!


8、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阴

#Don't be shy,just do it!#

还记得在上个月的某次视频会议上,我提到了自己因为有事需要给对方联系时,总是要纠结很久:是打电话还是发短信?直接电话过去,对方现在会不会不方便?还是先发个短信吧。然后对于信息的编辑,又会纠结好些时候:怎样才能把事情表达清楚又得体?发信息之后,就是漫长而无法掌控的等待。如果对方一直不回,最后还是得打电话。

整个过程,耗费了时间不说,也耗费了很多心力。

参加了书写营之后,我开始觉察自己做此选择,潜意识里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找到的答案是:我高看自己了(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对对方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我也太看轻自己了(觉得自己的事情在对方心中是不重要的,所以才会觉得会打扰对方)。

想清楚之后,我开始尝试改变。

许是因为摸透了原因,也因为在书写营里“一致性表达”的练习和“勇敢说,我们接得住”的鼓励,我的行为方式确实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联系其他部门。我都翻出了该部门内勤的qq准备联系,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打电话呀,能打电话就不要发信息,浪费时间!”
紧接着,我立马关掉了qq界面,打开公司网站找到通讯录,一个电话过去,把事情前因和我的诉求交代清楚,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然后又过了10分钟,问题顺利解决。

如果是采用qq或者其他的文字信息联络方式呢?大概把整件事情说清楚都不止10分钟了。

这个过程,我没有一点心理压力,一切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我突然回想起上周,也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我需要询问中心总监。我先跟两位部长沟通,明确了他们都不清楚并且也没有和总监在一起(不方便询问)后,我没有犹豫,直接给总监发了信息询问某事项的进度以便反馈给公司办公室。很快领导回复了,工作完成。若是以往,大概我会等着部长在合适的时间询问了总监后再回复我,或者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敢直接(战战兢兢地)发信息给总监。

再回忆一下自己近段时间的办事风格,确实变化不小,似乎都是有紧急事项就直接一个电话过去了,不管是平级同事还是上级领导。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效率提高不少,心理也舒坦不少。

我想,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接纳和肯定度变高了,因此可以更坦然地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伙伴们(包括领导)。
而少了那些去猜别人感受和反应的心理内耗,节约了时间不说,我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轻松很多。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收获!

感恩书写营,感恩珲姐和小伙伴们!

当然,也感谢勇敢探索和行动的我自己,真真是棒棒哒!


9、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阴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说人话)不怕忙,不怕累,只要心情美美美!

这段时间的工作,真是把我忙坏了。日常工作不说,还有不同的项目接踵而至,感觉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了。于是处于一种,每件事情都在做,又每件事情都没有完结的状态。

但是很奇怪,这段时间的这种体验,却并没有让我觉得烦躁。虽然忙一点,累一点,但是心情,还好。也没有对工作的厌烦之情。

回想起上半年有一段时间,因为日常事务的繁多,我都快要爆炸了!甚至还因此向顶头上司狠狠地发过一次牢骚。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大概跟忙的内容,以及上司的工作要求有很大关系。

从工作的内容来看,上半年忙碌的事项,其实还相对单纯一点,就是日常性的工作。但是真的很boring呀,每天就是表格、数据、表格、数据……加之要跟区域人员沟通,常常是通知已经写得无比明白,结果最后还是乱糟糟地报回来。加之当时的上司,是个要求非常细致的人,所以很多东西常常是改了又改,结果最后用到的其实根本不用细到那种程度。因此,很多时候自我感觉也做了很多无用功,白白耽误了功夫。机械重复性的工作,加上对领导过细要求而增加的工作量的不满,导致我对工作也产生了厌烦之感。

而这段时间的工作呢,虽然事务繁多,但是内容也是丰富的。不同于只是跟数据、表格打交道,这次还涉及到合同流程的签订,跟供应商沟通项目的进程等等。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现在的上司,是粗放型的领导风格。他会把工作内容交待下来,至于我具体怎么做,他完全不会干涉,但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会鼎力支持。而且对于工作结果,他也抱着“做好即可,不用完美”的态度。因此,虽然少了很多具体的指导,但多了很大的自由度自己去摸索。同时,对能否顺利交差的心理压力也少了许多。

打个总结——
从工作内容的角度看,比起事务繁多,机械重复更容易让人感觉烦躁与疲劳;
从上司要求的角度看,比起事无巨细地指导,更多的自由更容易激发起人的工作热情。

迁移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亲密关系中,其实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才需要旅行,需要仪式感,需要惊喜。这些“新鲜感”,让我们能汲取更多的能量,以应付日常不停重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我们很需要信任,需要距离,因为,“被要求”会让人觉得被管束而心生逆反之情,而适当的空间更能让人感受到对方以及亲密关系之美,进而感到愉悦并心怀感激,从而催生出发自内心的自律。

共勉。


10、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阴

#习惯#

今天是搬了办公室后的第一个完整的工作日。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小办公室和两位熟悉的伙伴,总是觉得很不习惯。

没有那么宽敞的空间了,不能再那样随意地说话、做事以及分享了。

他俩估计也一样。所以今天上午,我们总是忍不住去对方办公室晃一晃,聊几句,然后在微信小群里调侃几句。

那天明燕姐在回应我关于座位一事的书写时说,“在办公室待的时间比在家还长,所以找个舒服的位置很重要。”这话我深以为然。所以,能遇到那么“情投意合”的办公室室友,实在是一件幸事。

所以,尽管我一直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永远不变,我们都要move on,但其实心里,还是挺难过挺不舍的。

回想起我们的初识,是不是很快就熟络了?当然不是。

记得我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时候,R还在产假期间。我而在这之前,我和R根本不认识。所以当R回来上班被安排进我们办公室时,我们彼此都带着一点防备,以及一点忐忑。毕竟,对于R来说,我是个“外来者”。而我因为对R一无所知,所以很难去预想以后会和她相处成什么模样。、

所以一开始,我们客客气气,“相敬如宾”。那会儿,我觉得她和办公室的Z相处更好些(因为她俩的工作交集更深,所以交流也更多)。但是我一直心态还好,所以也就该咋咋。当Z辞职之后,办公室就只剩下我和R了。因为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也在加深。我们开始一起吃饭,一起分享,渐渐地,竟然发现我们的性格、爱好、价值观都有诸多相似。并因为一起经历过部门调整(其实主要是她陪伴我),逐渐发展出了一点“战斗”情谊。

去年10月,L休完病假回来了,暂时安排在了我们办公室。他是个白净的男生,比我们大几岁。他的故事(突发心梗,又死里逃生),我早有耳闻,因此,对他,我除了有那么一丢丢的忐忑(觉得打扰了我和R)外,还有更多的好奇。

L来了之后,自然我和R没有以前那么自在了。但相处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这个大男生是和我们一样的“老实人”(不懂拒绝工作),而且他居然跟我们一样,对事业没有什么企图心(这大概是句废话,死里逃生过的人,自然更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原来,我们是同一国的:手上的工作尽力做好但不追求职位,喜欢美剧,喜欢看书,喜欢为娃物色各种好东西。而且,我们能够get到对方的笑话,还能谈论一些看似有深度的话题。

于是,三人相处得越来越和谐。如同班级里的中等生,我们不会给公司拖后腿,也没有那么大的工作压力。我们除了工作,更喜欢聊和分享生活中的其他事物。

因此,虽然有时工作很烦人,但是办公室绝对是一个让人能安心并且愉悦的地方。

所以,其实我也不必太难过,因为,现在的“新世界”、“新人物”,说不定也会逐渐给我惊喜呢。

感谢R和L,两位好伙伴。工作之后还能遇到这样的友情,实在是我的福气。
你们绝对是我每天能开开心心上班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在一起时的那些美好回忆,也将陪伴着我以后的每一个开开心心的工作日。

虽然办公室拆分了,但是我们的情谊不会停止。

祝福你们!也祝福我自己。


11、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阴转晴

#我们一定需要他人的理解吗?#

理解,是一个美好而充满温度的词语。
有人能够感受我们的感受,这真让人宽慰啊。
这意味着,在偌大的尘世间,我们并不孤独。至少,是不被孤立的。

曾经,我强烈地渴求理解。如果在此处得不到,那就去彼处寻找。一定要得到,哪怕只是一句“是的”,也能让人得到安慰。

但随着成长,对理解的渴望常常让人遭遇一次次的失望。我难过,无助,孤独,伤心欲绝。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曾奇峰的话——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可以强求的,强求理解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过度自恋的状态。”

醍醐灌顶。
终于开始审视,可能并非我命苦,而是要求本就不合理。

后来,也开始怀疑,“感同身受”是否真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都够特别。我们的基因、成长环境、思维模式、甚至感受,都有差异。那么,何来“感同身受”?

因此,我也怀疑,真正的理解是否存在。

但是,这并不妨碍“理解”对我们的重要程度,以及它的美好和温暖。
因为,我们对理解的渴求,无非是对认同的期待。
与其说我们希望得到认同,不如说我们渴望有人“愿意”尝试着走进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眼来看待事物。至于ta是否真的看到了,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理解其实并非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态度。

那么我们一定需要别人的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重要他人的理解。因为,唯有理解,才能让我们放下防备,更彼此贴近,并能在彼此的陪伴与支持下,以善意来看待这个世界。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所有人的理解。
因为,世界因多元而美丽。

我们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不是“千人一面”,而是既能找到同类,又能欣赏非同类的美与好;既能和同伴愉快地玩耍,也能和非同类携手奋进。

简而言之,就是以目标为导向,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有的目标长,即使不能相互理解,也必须要携手前行(最典型的如亲子)。那就强心健体,为心穿上一件“金钟罩”,一来保持心理上的距离,二来以防互相伤害;
有的目标短,如果不能相互理解,也不必剑拔弩张,待任务完成各行各路便是。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并愿意理解自己。
因为,我们是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每个忠于自己的人,都值得被称赞。
因为,忠于自己,即是对人生最大的善意。


12、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晴

#规则&人情#

今天,部门有一位同事F上班时间炒股被公司领导抓了个现形。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觉得很震惊。因为F的办公桌在办公室的里册,且屏幕对窗(与门相反的方向),按说他有足够的理由把软件关掉。

后来,听说了事情的经过——

公司副总今天过来听取他所分管的部门的工作汇报,顺便参观下大家的办公室。走到F的办公室时,只有他一个人坐在里面。副总在门口站立了一会儿,F毫无表示。副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说办公室有客人来了,起码的尊重应该有吧。且不说不站起来,连声招呼都不打(以F的个性,估计都没正眼认真瞧一下对方)。于是,副总就走了进去,想看看他在干嘛那么投入,结果就……

这下好了,公司最近正在抓作风。副总说了,下周将在全公司进行通报。

这个影响可是不小:首先,中心的人员被通报,全公司都会对我们中心留下“不务正业”的印象;其次,中心领导最近正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让大boss有些意见,这下副总来又抓了他手下员工的现形,回去一说,大boss对中心领导的意见估计会更大;再次,部门领导的面子也很挂不住,因为他常常在中心领导面前说部门工作任务重,同事们都很辛苦……

于是,中心今天再次紧急强调工作纪律,并且说明会严格执行。

中心属于公司的核心业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因为办公地点离总部稍远,加上中心大领导体恤,平时对大家在作风上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完成了,其他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那么严格地执行。

但这一次,确实有点尴尬了。

一方面,我想到,为人处事确实是我们“行走江湖”的基础
试想,如果今天F够眼力(就算他不认识副总,看那一身派头也应知道来者来头不小),他可能起身招呼,热情地跟领导寒暄几句,领导可能也就笑谈几句便离开(毕竟不是专门过来查作风问题的)。即使领导看到了,可能因为聊得比较愉快,F自己再主动认错表个决心什么的,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规则制定了,确实需要实行。因为,“老实人”会主动遵守规则,明确的约束只是让ta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而已。而对于那部分太过于散漫的群体,则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从个人的角度讲,当然是越自由越快活,但作为一个组织,倘若没有规则,那么群体也容易成为一盘散沙,那么效率和效益,甚至形象,又当从何而来?尤其是,我们作为规则的接收方,一旦被发现执行不力,确实很被动。

在这一点上,我对现任大boss还是佩服的。毕竟,他运用其近乎于不讲人情的“铁腕手段”,依靠着各项看似繁复又不得人心的规则,将公司从行业垫底的“无底洞”之中逐渐拉回了正轨,并在向好发展。
当年我也是骂过他好多次的人,但现在,却发自内心地感谢他。

随着公司改革给个人带来的痛苦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成长,我也越来越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家,是讲情的地方。
而公司,是讲效率和效益的地方。

人情和规则,也并非二元对立。
但,在不同的场合,主次关系确需要明确。
因为这样才不至于使我们往目标前行的路上偏离方向。

反正我的工作量很饱满,上班时间根本没空去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但,明天开始还是再早五分钟出门吧。毕竟,风头正劲。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小视频:《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个视频表达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你看到的只是当时发生的那一幕,但事情未必如你所想。

如同意识跟潜意识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当下的那一个瞬间。这个瞬间背后的故事,其实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

但人类总是过分地信任“眼睛”,因此,一位为妻子精心准备晚餐的丈夫,被误以为是准备杀猫的变态;准备为婆婆放好枕头的妻子,被误以为是准备谋杀婆婆的准凶手;准备离开座位的女士,被当成在公共交通上乱搞的“荡妇”;准备给女儿钱花的父亲,被认为是购买性交易的嫖客;用电击仪器杀死一只苍蝇的医生,被家属误认为是杀害亲人的凶手……

但其实,我们的眼睛未必可靠。如同我们的意识。
它看到的,它反应的,和真相可能相差甚远。

就像《权利的游戏》中,詹姆一直被认为是为了夺权的Kingsley,殊不知他杀死疯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雪伊站在审判庭上指控小恶魔,只因她相信了那句“你只是一个妓女”,而看不到这句话背后小恶魔深爱她想要保护她的心……

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是果。
要想活得够明了,只看果是远远不够的。

人类的局限性在于,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因此,我们会更加依赖所见并作出评价。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文字、语言、信息收集以及分析的逻辑思维。这让我们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事件更全的面目。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更全面更真实的世界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训练——

1、谨记“因缘和合造就每一个当下”。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会更加坦然地面对每一个瞬间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避免冲动造成的误判以及因此产生的错误应对行为;

2、“如是”地看待你所看见的。我们看见的,只是一种存在,是我们的判断赋予了其意义;

3、牢记前两点,提醒自己不要太快做出评判。

可是,不是说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每一个感受吗?这样理性地应对世界,是不是会削弱我们对事物感知的敏感度?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尊重自己的感受,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接纳自己,通过增强与自己的连接,更好地接纳外部世界。而看到更全面真实的世界,能让我们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以更好地应对外部事物。

所以,从目的来讲,二者是相通的。

而从途径上看,尊重事实本来的样子,能帮助我们随时保持“我在”的状态,从而用第三只眼来进行觉察。因此,“如是”地看待我们所见,不但不会削弱我们对事物的敏感度,反而会帮助其提升。

武志红说,身体、感受、觉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关系。

努力让自己拥有看到更全面真实世界的能力,也是对外觉知力的提升过程。

这可真是一举两得,稳赚不赔的“生意”呀!何乐而不为?


14、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阴

#想要什么生活,取决于我们愿意付出什么价格#

1、

昨天,前期笔试入围的后备干部应考者们进行了面试。
今天听说,公司大领导的要求是,营销中心最终确定入库的后备干部人选,都必须前往销区进行锻炼。至于呆多久,是未知数。

笔试我也有参与。但因为意愿并不强,所以并未做特别的准备。
结果是,前54名入围面试。我的名次是57名。
所以,这件事情跟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对于我这种目前重心在照顾家庭,并无事太大事业追求的人来说,也算是“得偿所愿”。

但笔试在前几名,但又并不想前往销区的人来说,就比较纠结了。
比如这次笔试第一名的男同事H。

H是个书生气很足的男生,研究生学历,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名校就读。
对于很看重学历的boss来说,这可是个绝对的“潜力股”。
但是,H刚结婚,并且本来个性也较内向,很恋家(这从当年公司改革,他为了避免被派驻到外地销区,主动申请从本部职能部门到工厂去这一举动便可见一斑)。因此,对于如果选上会被要求去销区这一“传闻”,他很是忐忑。

2、

同事兼好友R也回来参加面试了。
中午约了几个关系要好的同事,一起吃饭。

R在公司改革之前,和我同在一个部门。
改革时,她主动选择去了销区,并想办法调到了北京(她家在四川,但亲哥哥在北京)。
这次面试她也表明要扎根销区,所以,对她来讲入选倒是不存在“要进步还是要留守家乡”的问题。

吃罢饭,她便准备离开去机场回北京了。

在约饭地点分别的时候,看着她一个人站在那里,一手提着行李箱,一边跟我们四个说再见。莫名地,心里有点酸。

虽然哥哥在北京,但是R的父母还是在四川。
面对朋友尚且如此,面对家人,更是难以说再见吧。
虽然在销区挣着高工资,但每一次她休假回来离开的时候,想必心里,还是有很多的不舍吧。

R和我同年,但目前还单着。
她很漂亮,双商都高。但有点宅,也总说没有遇到合适的。
想必在北京自己待着的那些日夜(哥哥已结婚生子,R所住之处离哥哥家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还是有很多难以与人道的孤寂。

我想,对于另一半,对于家庭生活,对于稳定,她还是有很多期待的吧。

3、

生活总是如此,没有鱼和熊掌兼得这回事情。

有人说,我们得到的,总是暗中标好了价格。
那么反过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实也取决于我们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价格。

所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就尤其重要了。

因为,只有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才愿意坦然地去付出与接受,而不会产生“顾此失彼”的不满甚至怨恨。
明白了自己的目标,我们的脚步会更加坚定,也会更踏实。

而这,无关乎对错,只关乎价值观。

所以,不必去羡慕别人,因为彼之付出,你未必能做到;而彼对收获和付出之比的感受,你也未可知。

同理,也不要随意评判或者唾弃他人的选择。

人生,总归是我们(也是别人)自己的。

所以啊,更努力地了解自己吧,为了在选择时更遵从本心,更干脆利落,更踏实安心。
也为了,让每一个选择都和由此产生的当下,都更加值得被珍惜。


15、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晴

#打破自恋,从敢于“使用”他人开始#

中午,在京东上采购的物品到了。
快递小哥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丰巢柜处取。

当时我刚吃完午饭,在单位散步。
本来,我可以打电话让妈妈或者小姨推着推车去取回家的,但是,我没有那么做。
而是回复:我现在不在家,请帮我放在丰巢柜里我下班后去取吧。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反应呢?因为,我不想麻烦长辈。

我总是这样,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愿意麻烦别人。不管对方是谁。
好像总觉得,(因为私事)请别人帮忙,是一件有点“羞耻”的事情。
但其实,这种想法也给我带来了一些不便。
比如今天,明明中午妈妈或者小姨就可以把快递拿回家,但因为我的不好意思,我就得在加班结束后还得跑一趟去拿快递。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那么不喜欢麻烦别人呢?

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觉得自己不够重要,自己的事情|“不值得”让别人腾出时间精力去“帮”我做;二是,大概我还是很自恋的,总觉得,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一样能行!

对于原因一,我想跟小时候自己提的要求常常被妈妈拒绝有关。比如我小时候很喜欢要零食吃,但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常常得不到满足。妈妈并不具备“温柔而坚定”的技巧或者能力,她总是采取暴力的方法说“不”,要么凶,要么请我吃“竹笋炒肉”。然后还唉声叹气,说我“太不懂事”,一点儿也不懂体谅父母。次数一多,我就再也不好意思开口,只能把想法压抑在心里,希望别人能够看穿并主动满足我。
据说一个人在婴儿(童年)时期若能很好地“使用”妈妈,ta就会建立起“这个世界是丰盛”的信心,并在日后很好地“使用”其他资源。
很显然,“使用”妈妈的技巧我至今未学会。

对于原因二,会不会是对原因一的一种合理化的防御方式呢?因为我求而不得,所以我就不求了,我自己来。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一种自恋吧。即使它最初可能是为了防御。

想明白了之后,我觉得自己在“使用”他人方面还是要更加勇敢一些。
因为,我自己的时间也很宝贵呀。别人明明可以帮上忙的,我却非要自己亲力亲为,这不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

我是成年人了,不要害怕被拒绝。
即使被拒绝,结果无非也就是我自己做嘛。

更何况,我很重要,我也值得(他人的帮助)。

16、

2018年11月28日-29日    星期三-星期四    阴

#小论朋友圈#

朋友圈是会说话的,真的。
我所指,当然不是说明面上文字传达了内容,而是,文字会反映出主人的心理动机。

据我的观察,朋友圈大抵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类:记录党。这类朋友圈纯粹记录生活点滴。每天几乎都会更新,且内容所覆盖的主题包含生活的某一专题方面(比如偶像的动态、女人/男人心事、每日食物、孩子成长等等),或者方方面面。

第二类:敬业党。这类朋友圈仅发布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行程安排、关于专业领域内容的思考、品牌宣传链接、所销售产品的介绍。

第三类:广告与生活相结合党。这种朋友圈通常一天会更新几次,并且同一天内会包含产品宣传和自己的生活点滴。

第四类:求赞党。特指平时不发朋友圈,一发准是让人帮忙砍价或是集赞之类的请求。

第五类:低调“炫耀”党。这类朋友圈的更新频率不定,多发表对其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比如偶尔加个班到几点、偶尔运动了感受如何、吃到了什么超赞的、孩子拿奖了、另一半送礼物了、或者读了一篇很高大上的文章,你们要知道我读了之类的。

第六类:传播“科学”党。这类朋友圈几乎全是链接,而且基本都有耸人听闻的标题或者吸人眼球且与内容完全无关的图片。

那么,这几类不同的“晒”党,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记录党:对于这类人群来说,朋友圈类似于十几年前的QQ空间,是自己心田的一块可供人观赏的“自留地”——你看或不看,我都记录在这里——当然,既然可供人观赏,自然也多少免不了一点修饰和打扮。不过,主要目的在于记录每一个值得记录的moment,所以修饰打扮的成分自然不会太重,淡妆而已,无伤大雅。

敬业党、广告与生活相结合党:这两类人群的朋友圈,更像是个广而告之的平台。而昭告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同事(看呀,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公司的产品!我爱我单位的一切!),或者潜在消费人群(看呀,我卖的产品种类丰富;看呀,又有好货来咯,物美价廉,不买就亏啦;看呀,做我们微商/保险工作的,多自由,我既在忙事业,又有自己的小闲情逸致……)。
相对来说,敬业党更加单纯一些,因为目标很明确。而广告与生活相结合党,则很难说清楚,晒生活是为了把更好的状态呈献给众人,以拔高自己的形象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还是,我的生活就是生活,事业就是事业。

求赞党:私生活保护得很好的神秘人群。平时从不主动向大家“汇报”近况,唯有需要大家“手指相助”的时候,会出来冒个泡泡:亲爱的朋友,让我看到你们的热情!

低调“炫耀”党:有点小心机的求关注“宝宝”——我要你们的围观,更想要你们的赞!发了这种朋友圈的人,往往会像得了强迫症似的隔个两三分钟就打开微信查看一番——“我要每次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三个字上面的数字!越多越好!你们感受到我的快乐(幸福)了吗?让我看到你们的关注,爱你们!”此乃其内心最深处的呼唤。这类朋友圈的评论区,常常出现来自主人的亲身回复:谢谢各位亲们的关注和赞。

传播“科学”党:空虚又心怀苍生的群体。因为空虚,所以浏览各种信息,因为心怀苍生,所以我看到一定要分享出去!至于真的还是假的……emmmmm……从来没有考虑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类群体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寻求关注,以及与他人的连结。

我们每天通过朋友圈,能看到朋友们的状态、不曾听说的信息、新上的商品……也算是足不出户便能窥探他人生活以及各种资讯的冰山一角。
我们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把我们想让大家看到的一面呈现出来,以达到或分享、或炫耀、或促销、或表忠心的目的。

所以,朋友圈是个很有意思的“信息发布广场”。

而朋友圈,在每个人的心里,作用都是不同的。而怎么运用朋友圈,也是每个人的自由,并无任何高下贵贱之分(看不惯的,还有“不看对方的朋友圈”这样的贴心功能呢~)。
珍惜每一个愿意发布朋友圈的朋友吧(特别是纯分享但又高质量的那种),毕竟,他们带我们去看过的风景,感受过的感受,都没有收一分钱费呢!(当然,那些发广告的,我们也没拿过一分钱广告位租金。得,总体来讲算是扯平了。)

————————————————————————
以上纯属无聊之闲谈,若觉有几分道理,博君一笑。
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拍砖探讨呀。


17、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阴

#对比,让人欢喜让人愁#

1、

昨天和以前办公室的两位同事饭后散步,大家边走边聊。
听他们聊着豪车,以及我们在公司所见过的听说过的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嗯,我心里想:同为人,咋差距就那么大呢?

我每天辛苦工作,挣的月工资还不够人家买一个包包。
那些豪车,我更是想都不敢想。

那一刻,觉得自己真穷,真苦逼。

好想发财呀!

2、

今天大家在办公室聊天,不知怎么就聊起了抑郁症。

同事小J说她妈妈就有抑郁症,然后跟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故事——
超级强势的爸爸,难以沟通的妈妈。他们现在在帮着她带孩子,每天家里乌烟瘴气。

听完小J的叙述,我不禁感慨:真佩服你呀,小J。你内心真强大!换成我的话,可能早就疯掉了。

小J说完,继续苦恼她的家事,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怕让父母继续带孩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找保姆呢又觉得不放心。

小J说,所以我真的很佩服你生二胎。

是谁给我的勇气呢?是我亲爱的妈妈和小姨呀。
因为有她们,我从来没有操心过没有人帮忙带孩子的事情。
而且相比之下,我的父母是多么地开明温和讲道理啊!

那一刻,觉得自己真幸福啊。

对了,小J家好像很有钱。

3、

你看,对比,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

我们选取不同的参照系,在不同的对比项中,竟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感受。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其实这话只说了一半。
还有一半是;没有对比就没有澎湃(为了押韵我也是拼了)。

伤害和澎湃,都是有价值的。

伤害,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产生匮乏感。匮乏感,激励着我们找准目标,并努力去追求,去弥补。这,是人生前进的一种动力。

而澎湃,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富足”,并让我们感恩所拥有的一切。这,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所以,只要不是单向的执念,对比并非坏事。

人生,是多维度的,我们每个人其实在整体上来讲也都处于“比上不足,不下有余”的阶层。

我们的幸福感如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参照系是什么。如果我们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上”,那么我们就会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富足,也不够幸福;而如果我们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下”,那么,又容易因为自我感觉太良好而骄傲自满,不求进取。

所以,在“对比”这条道路上,我们也要学会"承上启下”,学会平衡。

对比,是一把让人焦虑也让人快乐的双刃剑。

用好它,我们就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吃下一颗定心丸——

你高,我欣赏,我努力靠近。

你低,我感恩,我珍惜,也尽我的努力陪伴你,帮助你。

总之——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847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208评论 1 2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58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42评论 0 20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3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87评论 1 21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5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8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73评论 1 242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42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33评论 1 26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73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31评论 3 23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73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30评论 0 1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28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37评论 2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