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习,就会死。无筛选,无目标的学习,就会累死

不知不觉间,微信的订阅号列表变得超级长,从首个拉到底部,费时十多秒!这些公众号除了少量朋友的出于支持关注,其余全是我觉得很有价值的。

可是这么多的订阅号,要看完每一个号更新的文章,用去我一整天时间,也看不过来。况且这是不可能的,每天最多用2小时来看订阅号,已经觉得很奢侈又浪费。一堆的号,有很多认为每天必看不可的,都变成一个一个待点开的红点,每一个号就是一个小打包袋,积压了多天时间的更新。如果它们是实物存在的书,那一定落满了一层灰。

并不是我没花时间去阅读订阅号,我每天的阅读时间基本都被公众号占据。而是我的阅读没有主题,凡是有点碎片时间,看到吸引我的标题,就点进去看了。看着看着,又发现更吸引的题目,又忍不住点开… 在阅读文章时,又找到新的资讯和关注对象,关注力就被这样一点点的越拉越远……也没看点啥深入的东西,时间就哗哗流过去了。

看的时候觉得这篇很不错能吸收知识,另一个又很多想学干货,那个也是宝贵经验,某个文笔不错,某个又值得借鉴……一圈下来,注意力就这样被消费了。蜻蜓点水一样,不停的收集,收集后又是没有时间深入阅读,让最有价值的,最需要深入学习的信息,都积压在一个一个号主的打包袋里。


这种感受相信你也不陌生。

随着万能的互联网生态发展越来越健全,惠及平民大众,获取知识的福利时代来了。基本上通过网络,你有机会接触在现实中一辈子也不可能碰到的大神,偶像,乃至伟人。可以网上约见行业大牛;你想看的书在网上全能搜到;想学技能,在网上直接能学习名师讲的高质量课程,免费教程更是比比皆是;可以听改变世界的大人物演讲,分享他的经历和思想;你仰慕和向往的闪闪发光的人,他们会在网上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方方面面,供你吸取个人成长的养分。

总之,现在愿意自助的人,绝对不会自助无门。

越来越多平台能实现知识变现,这是一个对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摄取者,最好的时代。信息资源如潮水一般滚滚涌来,非常方便获取,甚至不用付出代价和金钱成本,这种时候,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目标,很容易在知识汪洋中迷失,被各种不需要的资源占据脑容量, 分走你的注意力。

就如上面说的,我的微信订阅号根本看不过来的情况,那些信息总是牵着我走,拉走我的注意力,而并不是按我最急迫的需求,百分之百利用资源,自主去学习。


所以,即使是免费的好资源,也要自己能利用,刚好需要,才花时间去了解和应用。互联网上什么资源都不缺,最稀缺的是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成本。

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不要在没有想法和目的时随意去阅读,那样会被看似有用的东西越拉越远离目的。用来学习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要最接近目标的最直接的去获取最热的知识。那些鸡肋,那些有些用,但现阶段不那么刚需和重要的信息,或者没有验证效果的东西,就舍弃吧。无需担心,丢掉以后找不到更好的。

我需要时常给自己提醒,时间是最宝贵的,它是我不复再用的生命财产。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上浏览信息,要建立实用的筛选机制,带着目标去学习。不要浪费精力和注意力去看些即不是享受愉悦,又没学到实在招数的信息了。

于是我花了半下午时间,纠结又赌心的,一个一个点开,取关了一大批订阅号。这些公众号内容质量都很高,还被人格化了,有自己的个性和标签,输出的内容和价值都是我想获取的。我觉得都有用都很好,但我明白我不会点开去看的,因为时间真的太有限。有更切合我目标和需求的东西,等着我去看。


在删除一个又一个非常精彩,甚至已经建立感情的订阅号时,我有些纠结有些不忍。我想记住这种感觉。记住作为一个读者,对于内容的选择,舍弃。这样有助于我对自己的内容创建有一个定位的思考,非常实在简单的道理,所有的读者只会关注对自己有用,或感兴趣觉得有趣的平台。要么提供实用,要么提供快乐。否则就bye-bye。

选择实在太多,谁要故意委屈自己呢?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