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却总在需要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时被问住,突然一下发现原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又拿什么来让别人认可呢?
所以今天我想了想这个问题。
小时候,当大家都考的好时,我考满分,但有时也因为粗心大意而损失几分。这时候显像出来的就是大家都很好,我稍微好点,或者也差不多。
可是如果碰到做难题,这时候,别人都考的不好,而我依然是满分或者掉几分,这时显像出来就是我比别人好了一大截。
但试卷上并没有那么多难题,也就是说试卷的难度一直都是标准的,所以我的优势是不会显现出来的。
工作后,也是一样。大家都做的差不多,我略微好点,也就差不多水平。而遇到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由此可见,我还是适合做有挑战性的,有难度的工作。
小时候就想着做危机公关,平时没有太多的事,为难之时,奇思妙想,想出各种招数解决问题。当度过难关,又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可是真到工作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有危机公关这样一个职位的招聘,于是放弃了。开始找市场营销市场策划类的工作,可是由于自己并没有清晰的求职思路以及对工作的清晰认识,大概还是浑浑噩噩的,最后干了一份成天协调沟通的工作。工作倒也不难,可是我又没有做总结的习惯,所以工作经验也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因为不做总结,看的书也没有让自己显得强大一些。
换句话说,好几年的工作经验因为没有总结变成了流水线式的工作。
再后来,由于沟通表达能力不错,开始做售前需求分析,演讲汇报培训的工作。
可是,还是没有沉下心来,所以都没有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所以混来混去,就一直在找工作中混沌过日。是时候挑一个擅长的领域去做一些研究,让自己成为某方面的专业人士很重要,只有专业了,以后才能被认可,才能成为别人追捧的对象,那时候,薪水,工作自由度应该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闲暇时刻多想想自己的经历,总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提取自己优势的工作经验,让工作经验来验证你的优势,然后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得到认可。如果工作不能提升优势,又一直要弥补短板,那我觉得就不一定适合自己了。
补短板并不一定是坏事或好事,如果补短板让自己很不开心,那就努力加强优势,以后靠优势盈利。短板就让它在那儿呆着吧,我不靠它赚钱,那短不短板就不重要了。
我一直觉得补不补短板没有太大的关系,喜欢就补,不喜欢就不补,世界这么大,人口千千万,为啥都要统一标准,大家各自展示有事不是更好。
用优势,能力强,事情做得好,自己还开心。这件基本就是你愿意做的与你能做的交集,再想办法用优势赚到钱,那基本就是能做的,想做的以及正在做的重合。
工作,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所以只关注我喜欢的部分,不去关注我不喜欢的部分,包括人和事,这样我就能把工作做的开开心心的。
一般情况下,努力研究业务,搞清楚流程现状,在自己喜欢的部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份工作一定要让它成为你的一个好的证明,而不是又混了几年。
你能快速写出自己的三个优势吗?把它们写出来并举出事例。同时写出一个自己想加强的不足,想想如何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