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旧事之鸠摩罗什东行记

前秦建元十九年正月,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十万兵马西出长安。

此行的目的是遥远的西域。

前秦据有关中沃野,又平定山东,兵锋直指江南。秦主苻坚踌躅满志,欲效两汉故事,打通西域商路。

此外,苻坚遣吕光远征西域还有一个不足为天下道的目的,赴西域迎请一位高僧。

高僧名唤鸠摩罗什,乃西域龟兹国人。

据西域商人称,鸠摩罗什精通佛法、辩才无碍,风神潇洒、形貌倜傥、气度神俊、宝象庄严,倾倒西域诸国。

每次开坛讲法时,诸国王侯长跪座侧,争相以被鸠摩罗什踩背登坛为荣。有天竺罗汉预言,鸠摩罗什若在三十五岁之前不破戒,便可成就圣人果位,大兴佛门。

苻坚笃信佛教,听闻西域有如此人物,心向往之,便力排众议,在即将与南方东晋决战之时,分出部分兵力,遣心腹大将吕光率军万里远征,嘱他务必办成此事。

西出长安之后,吕光大军依次经过陈仓、天水、金城诸郡。出了雍州地界,翻过祁连山东麓常年阴云密布的乌鞘岭,便是凉州地界。

凉州因在黄河以西,故俗称“河西”,下辖四郡,依次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与敦煌郡。敦煌的西北有一道关隘名唤阳关,是河西的终点。

出了阳关,渡过疏勒河,再走上数百里,便是西域。

阳关与西域之间,戈壁连接大漠,绵延无际,常年风沙。即便在暮春盛夏时节,此地也是一片萧瑟荒凉,绝少葳蕤气象。

越过这一片绝地,便是西域地界。此时的西域,由十数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组成,其中尤以高昌、龟兹、焉耆几国为最强。

吕光大军到达西域已是半年以后了。一到西域,吕光兵锋所指,首先是焉耆。

焉耆没有坚持多久,很快便投降。吕光旋即调转兵马,攻打龟兹。

龟兹是西域大国,不甘心不战而降,坚壁清野、婴城自守。吕光采取围点打援之策,挖战壕、筑堡垒,步步为营,逐渐逼近龟兹城。

最后,在固守了几个月之后,龟兹主力被吕光歼灭,龟兹国王身亡,龟兹投降。此时,已是第二年了。

在吕光军队兵临龟兹城下的那一刻,鸠摩罗什便明白,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时刻,即将到来。

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原是天竺婆罗门望族子弟,在即将接任丞相一职前夕忽有所悟,便放弃高官厚禄,周游列国、求学问道。

鸠摩罗炎后来到了龟兹国,岂料被龟兹国王胞妹相中,强聘为驸马,于是便诞下了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三岁即能识字,六七岁时即能阅读经典。七岁时,当初强聘鸠摩罗炎的母亲反倒开悟出家了,鸠摩罗什便跟着母亲一起出家。

此后,鸠摩罗什随母亲周游列国,遍访三藏经典、求教名师。

在寻道之旅中,鸠摩罗什逐渐倾心于大乘学说经典,尤其心仪龙树一脉的中观学说。龙树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系统地阐发了大乘菩萨行,开创了大乘僧团。

所谓大乘菩萨行,乃是渡人之道,以成就菩萨果位为目标。

《妙法莲华经》中,所谓菩萨,应“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服膺龙树学说的鸠摩罗什早早就发了弘扬大乘佛法的大愿。

二十多岁时,鸠摩罗什学成回归龟兹。几年之后,鸠摩罗什的母亲意欲前往天竺求法。鸠摩罗什本欲跟从,但母亲问了他一个问题,并向他预示了他未来的使命:

“大乘佛法应传播于东土,这要依靠你的力量,也是你的使命。但这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你觉得怎么样呢?”

当时的鸠摩罗什毫不犹豫地回答:“大乘之道,是忘我利人之道,如果能弘扬大乘菩萨之道,能启迪被尘俗蒙蔽的大众,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无怨无悔。”

自那时起,鸠摩罗什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在东土弘扬大乘佛法。

然而,初次见到鸠摩罗什时,吕光并不以为然。

吕光虽然有着超出常人的见识,但出身行伍的他,缺少一种见微知著,透过表面瞥见内在的能力,缺少一种对天才人物的理解力。

他凭着经验认为,鸠摩罗什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对佛法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呢?

他看不到潜藏在鸠摩罗什潇洒的外表之下永恒而笃定的佛性与智慧。

吕光决定戏弄一下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僧人。他强迫鸠摩罗什娶龟兹公主为妻,他对鸠摩罗什说:“你的父亲也是这么做的,你为什么要推辞呢?”

面对武夫强力,鸠摩罗什的反抗难以奏效,吕光强令他饮酒,酒醉之后,将他和公主关在一起,醉酒的鸠摩罗什无法再持守佛祖的戒律,他破戒了。

破戒的鸠摩罗什想来是极其痛苦的,他面临着佛心破裂的危机。

但是,鸠摩罗什精通的一部经典《维摩诘经》给了他某种启示。《维摩诘经》中说:以前,在毗耶离城中有长者叫维摩诘,他虽然有家庭、有妻子,住华屋美舍,但他笃信佛法、久于佛道,心志坚定,决定以大乘之道启迪众生。因此,他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他在众生嬉戏之处度化他人,以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这个维摩诘,虽是居士之身,但他折服了佛祖坐下迦叶、大目犍连、须菩提、罗睺罗、弥勒菩萨等著名弟子,展示了一种真正的大乘菩萨之道:能体味、洞察众生内心的欲望,能分别众生悟性慧根之高低,然后使心灵纯净,如此方能进入大乘菩萨之道。

终于,鸠摩罗什意识到这样一点:佛存在于劫匪与赌徒身上,而劫匪亦存在于婆罗门身上。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

鸠摩罗什信服的龙树菩萨在其《中论》中有一偈子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鸠摩罗什释然了,他相信,只要目标是笃定的,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之下,一切痛苦与经历都不会使我远离目标,只会成就目标。

虽然此后吕光屡次以各种方式羞辱这个年轻的和尚,但是他忍受了所有的屈辱,神色如常。

大乘之道,本就讲求舍身渡人,这不正是渡人之始吗?如果连这一关都不过了,谈什么于中土弘法?

最终,吕光为鸠摩罗什折服了,历史的记载是:“光惭愧而止。”

折服了吕光这个粗鄙的武人,鸠摩罗什非常期待接下来的中土弘法之旅。

自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土后,虽然已有大发展,但大乘法并不昌明,学者多习小乘法。而且,早期佛教经典输入散乱无章,各家对佛法的理解不一,各种学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鸠摩罗什更加笃定自己东行弘法的意义。

然而,令鸠摩罗什始料未及的是,主持这次远征的主帅吕光似乎有些“乐不思蜀”了。

西域盛产葡萄,西域人擅长用葡萄酿制葡萄酒。龟兹国人尤其喜欢这种美味的饮品,家家户户都藏有葡萄酒,尤其一些贵族、富户,往往挖制巨大的酒窖,酒窖中藏满了各种年份、各种度数的葡萄酒。

而且,西域物产丰饶,社会安定,加之西域人能歌善舞,西域女子美丽而多情,贵族生活普遍奢靡而刺激。

要知道,整个汉唐时代,中国社会的乐舞风尚基本上是由西域乐舞,特别是龟兹乐舞所统治。龟兹人的生活之华美与多彩可见一斑。

吕光最初对于龟兹人奢靡的生活与对葡萄酒的爱好,吕光颇有些鄙夷与不屑。

攻下龟兹之后,他命人制作了一篇《龟兹宫赋》,一方面褒扬自己的武功,另一方面讽刺龟兹人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正是龟兹人的奢靡与好饮无度导致他们国家的衰败。

然而,不久之后,整个远征军,连同吕光自己都陷入在龟兹的温柔富贵乡中而不可自拔。士兵们在城中四处搜刮葡萄酒,吕光自己也对这种美味的饮品上了瘾,西域贵族们便投其所好,贡献了大量的美酒。美酒佳酿、美丽多情的异族美女、令人目眩的龟兹歌舞,这一切令吕光有放弃回归中土,在西域优游卒岁的念头。

鸠摩罗什不希望这一切发生。一方面,他的弘法大愿需要依靠吕光;另一方面,吕光兵将在龟兹的所作所为令龟兹人苦不堪言,鸠摩罗什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自己的父母之邦做些什么。

于是,鸠摩罗什决定亲自去劝说吕光。

历史没有记载鸠摩罗什是如何劝说吕光的,但我们可以设想一段这样的对话:

鸠摩罗什问吕光:“将军当真打算在此终老?”

连日沉湎于葡萄美酒与华美舞乐的吕光眼神有些迷离,曾经的锐利与豪迈已然消磨不见。他慵懒地回答:“有何不可?”

“将军当然可以,然将军麾下十万将士,他们去父母之邦,远赴绝国,真愿意流寓西土,优游卒岁?将军且去一观麾下将士,他们虽终日宴饮,但酒醉之后莫不呼喊家乡亲人,莫不吟唱故乡歌谣。其回归之情可以想见。

“况将军真以为能终老此地?将军提劲旅万里跋涉,以兵威加西域诸国,诸国畏将军之威,皆影从归附。若将军士卒安于逸乐,耽于美酒,兵威稍却,诸国必将群起而抗将军,是时,将军所恃者何?一旦有变,将军危矣!”

吕光怵然而惊坐起,酒醒了一大半,后背一阵冷汗。

历史的细节已无法考证。但历史记载,在鸠摩罗什劝说之后,吕光集合了军中高层,询问诸人意见,兵将均表示希望回归中土。

吕光由此终于下定决心,班师回中土。

公元383年三月,在平定西域的第二年,吕光离开龟兹,率军东向。

鸠摩罗什随行。

对于身后逐渐远去的西域,鸠摩罗什未必没有留恋之情,但对于弘法大事业的期待,冲淡了对于故土的留恋。

随着东进,眼前的一切都令他深感好奇,尤其令他着迷的,是中土的圣贤经典与历史文化。

鸠摩罗什是一个智者,智者的共同特点是念头通达,不会武断地将一切不符合其经验与认知的东西均斥为荒唐的胡说。佛法固然是他心中唯一的真理,但外道学说,在他看来也有可取之处,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一路前行,一路学习着中土的文字,阅读着中土的典籍,吸收着中土悠久灿烂的文化。他渐渐地了解到中土这块大地上曾有过那么多智慧与贤者,曾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在行进了大概一个多月之后,大军终于跨过了那片广袤而苍凉的荒漠,到达了河西的第一站——敦煌。

敦煌又称“沙洲”,位居河西走廊与西域的交通要冲,原本为少数民族占据,西汉时,居住在此地的少数民族被汉军驱逐,并在此设置郡县,此后逐渐繁华。由于位居交通要冲,四方商贾云集,敦煌历来繁华。近几十年来,中原战乱不休,但河西偏居一隅,居然维系了惯有的繁盛。

此时的敦煌城里聚集着各个民族的商人,他们和平共处,交易着四方而至的货物,东方的丝绸、瓷器,西方的玉石、美酒,北方的毛皮、草药。城中行人摩肩接踵,装扮各异、语言不同。

不过,令鸠摩罗什惊讶的,是敦煌人此时正在做的一件事。

据人说,十几年之前,建元二年,有一名僧人名乐尊路过敦煌东南的鸣沙山,忽然间山上金光闪闪,有万佛呈现。乐尊震惊莫名,认定这是佛祖显灵,于是发愿在此山中开凿洞窟,为万佛塑像,为佛国绘形。

乐尊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之后,不断地有高僧大德在此开凿洞窟;后来,又有贵族大户也以开凿洞窟,供养三宝、寄托哀思;再后来,甚至官方也加入了开凿洞窟的队伍。

十几年过去了,鸣沙山上大大小小已开凿了几十个个洞窟,窟中或塑佛像、或绘佛画,皆精美绝伦。

鸠摩罗什为敦煌人的这种虔诚感动。但他可能没有料想到,开凿洞窟成为一批批敦煌人的大事业,在此后的几百年中,敦煌人开凿出了几百上千个洞窟,成为后世佛国圣地。

在敦煌,鸠摩罗什还遇到了一件事。

鸠摩罗什寓居在敦煌普光寺。甫至普光寺,他那匹伴随着他从穿越西域大地的白马忽然倒地,一病不起。

当晚,鸠摩罗什在梦中看到一匹白马,白马口吐人言对他说:我本是上界龙马,奉佛祖之命,驮你东去传经。如今入关,再无坎坷之路,敦煌便是我超脱之地,望大师前路珍重。

言毕,白马便化为一道白光而去。此时,一阵马嘶惊醒了睡梦中的鸠摩罗什,旋即传来一声惊呼:白马已逝。

鸠摩罗什一阵唏嘘,乃将白马安葬在敦煌,并建白马塔作纪念。

离开敦煌,吕光大军继续东进。

跟着前行的部队,鸠摩罗什渡过沙漠、穿过戈壁。在他的右边是连绵不绝的祁连山,祁连山峰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如佛光般在天空中闪耀。

走过夏季、进入秋季,秋草渐黄,秋风渐起,秋雁在碧霄中长鸣南飞,秋雨有时铺天盖地地落下,天地间,一派苍茫景象。

走过酒泉郡、张掖郡,大军终于到达了武威。

武威又称姑臧,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凉州的治所,也就是凉州省的省会,所以武威也被称为凉州。

自西汉设郡以来,武威即是河西重镇,它南接天水、金城,东连朔方,扼河西走廊之咽喉,自从西汉平西域、通商路之后,武威就成为商埠大郡,富庶而繁华。在后来的唐代,西北的凉州与东南的扬州乃是除东西两都之外最大的两个州。

两汉时代,凉州一度左右着关中朝廷,西凉健儿悍不畏死,名震天下。

对中原朝廷至关重要的是,武威水草丰茂,适合农牧,出产一种适合争战的战马。汉武帝时,李广利远征大宛,获得大宛宝马。而这些马匹就在武威附近的一处牧场养殖。后来,凉州就成为中原朝廷战马的供应地,所以对于历代中原王朝来说,控制凉州至关重要。

汉末,凉州人张轨乘天下大乱之际,割据河西,建立凉国,以武威为国都。张氏经营凉州七十多年,最鼎盛的时候,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乃至西域皆为凉国所有。但凉国传到张重华的时候,凉王无道,凉国为苻坚所灭。

此时的武威,虽已不如为前凉国都时的繁华,但依然颇有一国之都的气象。

跟着吕光大军,鸠摩罗什进入了武威。

对于鸠摩罗什来说,武威也不过是旅途中的一站。

但鸠摩罗什没有想到的是,在武威,他一留便是十七年。在遥远的将来,武威将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甚至在他圆寂之后,他身体所化的唯一一颗舍利也被转移到武威存放。

鸠摩罗什滞留武威,原因是前秦已经崩溃,那位遣吕光万里远征请他前来中土的秦主苻坚已经兵败身死。

吕光回归无据,权衡之下,他做出决定,暂不回关中,割据凉州以自立。

在几番争战之后,吕光占据了凉州,他以武威郡为国都,建立了凉国,史称“后凉”。

“后凉”维系了十七年,鸠摩罗什也在凉州停留了十七年。

在寄居武威的岁月里,鸠摩罗什想必经历过一番苦痛与焦虑。

笃行佛法、意志坚定的鸠摩罗什自然不会为任何艰难险阻而却步,但他担心的是,他的弘法事业就此搁置。

在东行途中,他逐渐确定了自己的弘法方式——译经。

他了解到,此时的中土最缺乏的,乃是系统的大乘经典。经典的缺乏,文字的舛误,令中土僧侣在佛法学习中无所适从。

武威虽然也有一国之都的气象,但终究比不上长安,没有可与之交流的顶尖人才,没有弘法需要的资源。

最重要的,武威终究是偏居西北的地方政权的国度,没有长安那种雄踞关中、虎视天下的煌煌气象与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后凉国的统治者吕氏并不支持鸠摩罗什的译经事业。

武威人对这位远道而来的西域高僧报以虔诚的敬意,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佛寺——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在这座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寺中日日以青灯古卷为伴,在夜雨敲击檐间铁马的铮铮声中,不停地温习心中已熟稔的经典。

慢慢地,他心中的焦虑与苦闷逐渐变淡。

他开始走出去,寻找所有可以找到的汉文典籍,研究学习汉文的语言规律;寻找所有能与之交谈的人进行交流,熟悉汉人的文明。

后来,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以文笔优美、语言流畅著称,而其汉文基础,正来自于他在武威的十七年积累。

既然不能译经,那就以其他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弘扬佛法。

他踏遍武威城的土地,为人讲经、说法,启迪、开悟被凡尘蒙蔽的众生。

每年的三月,武威郊外的莲花山上都会举行大型的水陆法会,十七年里,鸠摩罗什每年都会参加水陆法会,为武威百姓祈福消灾。

十七年的时间,武威对于他来说,从最初的牢笼逐渐变成故土。

十七年间,中土的形势瞬息万变。苻坚死后,前秦旋即灭亡。经过一番洗牌式的争战,姚苌暂时占据了关中,建立了后秦。

姚苌也是虔敬的佛教徒,他有意继承苻坚的事业,迎请滞留凉州的鸠摩罗什去关中弘法。但他不断的敦请被吕光及其继任者拒绝了。

姚苌与苻坚一样,终究没有等来心心向往的高僧,抱憾而终。

姚苌之后,其子姚兴即位,与其父一样,姚兴也是一位虔敬的佛教徒,对于鸠摩罗什这位高僧,他一样倾心。

虽然姚苌也反复敦请,但吕氏一如既往地拒绝放行鸠摩罗什。

不过姚兴不同于其父亲,他不惜为这位高僧开战。

相传,某一年三月的一天,长安的某座宫殿中忽然长出了连理树,皇家花园逍遥园中的葱竟然发生基因变异,变成了一种香草——白芷。

白芷象征着贤人,而连理树则预示着这位贤人将与长安的姚兴发生联系。总而言之,这两则事件预示着:将有一名贤人进入长安。

姚兴坚信,预兆中的贤人,就是此时已在武威滞留十七年的鸠摩罗什。

随即,在五月份,姚兴派遣大军西征后凉,不就,后凉投降。

后凉投降之后,当年的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至长安。

此时,距前秦苻坚遣吕光迎请鸠摩罗什时,已二十年矣。

鸠摩罗什备受姚兴宠爱与尊敬。

他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对于他的译经事业,姚兴为他提供了最好的资源,组织了最好的人手。

译经的地点,就选在天降祥瑞的逍遥园。逍遥园后,姚兴新建了“草堂寺”供鸠摩罗什居住。

逍遥园、草堂寺南面正对着终南山诸峰,春冬季节,峰顶的积雪闪耀着洁白的天光。

有时,在译经之余,鸠摩罗什会回首南望远眺终南山的积雪,这令他想起佛教典籍中记载的灵山圣境,又令他想起武威的生涯。在武威的鸠摩罗什寺中,回首南望,他也能看到祁连山上的雪峰,洁白而圣洁。

在逍遥园中,鸠摩罗什主持译出了《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心经》《般若经》《阿弥陀经》《楞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诵律》等大乘经典。

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塑造了此后的中国佛教。

其中,《金刚经》是中国佛教所有流派公认的经典之王;《妙法莲华经》开创了后世的“天台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开创了后世的“三论宗”;《阿弥陀经》是净土宗根本经典;《维摩诘经》是中国居士流的必读经典,被誉为佛经中的文学巨著。他介绍进入中土的龙树菩萨成为中国大乘主流派共同的祖师。

时至今日,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依然是流传最广、最通行的经典。这其中,唯一被取代的,只有玄奘所译的《心经》。

鸠摩罗什之后,唐代玄奘是又一译经大家,但对后世佛教的影响力而言,玄奘远远不及鸠摩罗什。

然而,令后人有些不解的是,在长安的鸠摩罗什颇有些另类:他不守戒。

自得到鸠摩罗什以后,姚兴颇有些感慨:如这般仙佛一流的人物,如果没有后代,岂不是太可惜了。

于是姚兴想出了一个办法,赐鸠摩罗什十几个美女,以便鸠摩罗什留下后代。

虽然《高僧传》的记载是“逼令受之”,但以姚兴与鸠摩罗什的关系来看,鸠摩罗什是可以拒绝的。

但他并没有激烈地拒绝。总之,他接受了姚兴赠送的美女。除此之外,他还接受了姚兴奢华的物质供养,不住寺庙,而住在豪宅之中。

我们愿意相信,他在以这样的方式为他人启迪一种智慧:在尘世的欲望之中把握住真理的重要性。

在每次讲法时,他都会用自己为例阐释这一智慧,他说:学佛当如在污泥中采莲花,只取莲花,不要去污泥。欲望就是污泥,而佛陀的教诲就是污泥中的莲花。

但是,在鸠摩罗什的引领下,长安的僧侣掀起了一阵不守戒的时尚,很多僧侣都包养了美女。

对长安僧侣界的淫风,鸠摩罗什自己也有些看不下去了。

民间传说,他招来这些僧侣,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口吞钢针而不受伤?众僧侣均表示不可能。于是,鸠摩罗什向他们表演了一个绝活,他把一把钢针吞下去,过了一会,钢针都从鸠摩罗什身体上一一出来,鸠摩罗什毫发无损。

鸠摩罗什总结道:我能做到口吞钢针而不受伤害,你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你们不能学我一样不守戒律。

显然,这并没有什么用。

西入长安十二年后,69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

他圆寂之时,正是暮春时节。

鸠摩罗什此前有所预料,他试图通过念诵佛教咒语为自己祛病延年,但失败了。

圆寂之前,对于自己的弘法事业,他发了一则誓言:如果我弘扬的佛法没有谬误,那么在我身死火化之时,舌头不要毁坏。

果然,鸠摩罗什圆寂之后,舌头不毁,而凝结为一颗舍利,是为“舌舍利”。

在圆寂之前,鸠摩罗什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无法忘却的,除了远在西域的母国,或许还有他停留了十七年的凉州武威,那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再次起航的地方。

鸠摩罗什圆寂所凝结的舌舍利被送到武威鸠摩罗什寺中的“鸠摩罗什塔”中保存。

时至今日,鸠摩罗什寺依然挺立在武威城北大街上,寺中,鸠摩罗什塔历经一千多年依然矗立如初,迎受着河西的风沙与落日。

长安的草堂寺、逍遥园或者淹没无存,或者面目全非,只有武威这座边鄙小城依然留守着某些笃定的东西,保护着鸠摩罗什临终誓言所化的“舌舍利”,以这种方式纪念着这位塑造中国佛教格局的佛教圣人。

武威,这座鸠摩罗什寄居十七年,承载他起航,寄托他乡思的地方,早已将他视为武威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736评论 4 3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67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442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902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302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7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47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62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60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31评论 2 24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2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67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1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8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610评论 2 2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14评论 2 26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