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四梦与汤显祖》:如无必要,无需增加

总以为北方昆剧院匠气有余,灵气不足。与兄弟院团南昆苏昆比差距明显。但是今天在天桥剧院亲测的昆曲《临川四梦和汤显祖》的推出却让我印象大为改观,它顺应了当下戏曲话剧化趋势,对于戏曲大师汤显祖一生命运颠簸,勾勒出了其在人生不同际遇创造《临川四梦》场景。


作为对于昆曲接触不多的年轻人能够顺着线性化结构有整体把控和了解,不至于头疼于“咿咿呀呀老半天”唱词望而生畏。同时北昆能扬长避短,把一贯的匠心拙气被用到一板一眼对于原著精华保留演绎上来,尽力赢得那些看惯了所谓“创新戏曲”老戏迷,算是达到了二者不同年龄受众的平衡。

最大特色是对于“如无必要,无需增加”原则的坚守,北昆恪守着原汁原味的滋味,秉承了所谓戏曲最大的创新是对于经典传统的尊重,在五花八门的创新戏曲层出不进的当下,反倒极为难得。

“《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这样看,能不能说数百年前汤显祖临川四梦的立言神旨也许就保留在那些坚守古老韵味的弹唱之间。

我觉得当下我们年轻人不能对所谓传统艺术抱有“田园牧歌”式幻想,尤其对自己不熟悉没接触过的京剧、河北梆子、秦腔、川剧、评弹等等所谓地方精髓戏曲最典型的就像你以为苏州评弹是妙龄少女抚琴低吟,特高雅特有内涵,没准是街头巷尾一帮大妈膀大腰圆咿咿呀呀,哼着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唱词让你一头雾水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2017.1.18天桥剧院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晚在天桥剧院看了昆曲《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此剧的表现手法和去年我看过的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是一样的,采用“穿...
    彭珊玲阅读 1,274评论 0 1
  • 关键词:昆曲 水磨腔 百戏之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自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后,很多人仅仅是欣赏它的腔调...
    林香砌阅读 776评论 0 9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成为你自己”。遵从自己的感觉,有时我们过多的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是建议,反而失去了自己。“可...
    王朋彦阅读 81评论 0 0
  • 当你走向黑暗时,黑暗也在向你走去。 乱苍苍,野茫茫,黑云夜鹤惨凄凉。白发长,愁断肠,夜影烛火淡无光。闻君?...
    青磨阅读 151评论 0 2
  • 今天,有幸约到了一位作家兼朋友清风,请她喝了一杯奶茶,换来了两个小时的写作攻略。怎么算也是值了。要知道,在分答里问...
    曼曼的世界阅读 2,368评论 2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