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书摘

读完一本书,却不记得讲什么?

美剧看了一箩筐,英语还是没长进?

公众号、指导书、牛人贴,一个都没落,却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这不正是自己苦恼的问题吗?

初次拿到《学习之道》这本书,就被前面的几句话深深震撼。这种典型的低质量学习症状久久不能治愈,为此焦虑的状态也持续了很久。这次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如获至宝。这本书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出发,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作者芭芭拉 奥克利(Barbara Oakley),现为工程学教授,本科专业(居然是)俄语。少年时期连钟表的指针都看不明白,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绩一路垫底,因此热爱文学。职场生活的改变,不得不学习大量新鲜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知识。放下工作,回到学校,竟然学成了工程学博士,后留任教授。在MOOC、Coursera上开创最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数十万人报名。


本书对学习方法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接下来就对以下几种方法一一解释。

一、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让我们先玩儿一个游戏,左图是专注模式,就像一台排布紧凑的弹球机;右图是发散模式,就像一台松散的弹球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脑力“弹球游戏中”,小球代表一个想法。

在专注模式的思维过程中,小球在上方弹来弹去,却始终与下方的思维遥不可及,因为小球途径的上方是你曾经思考过的老路,在专注思维里,你下意识的就走进了老路,而忽略了全新的思维。

在发散模式的思维过程中,小球则穿越了更广阔的路径,发散思维让你无法专注某个特定问题,但它可以让你离解决问题更近一步。

(一)为什么要有两种思考模式

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两种思考模式?这与生物演化有一定关系。脊椎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就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让我们用一只鸟举例:小鸟在啄食的过程用,一边啄食,一边还要警惕是否有老鹰出现。处理这两种任务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大脑半球集中注意力啄食,另一个则注意巡视周围环境的危险。只有这样,生存下去的机会就大了。看上去就像是不停地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村子里的小鸡啄米时的情景,啄一口米,抬头看一下天,老人们都说这是小鸡在感恩上苍给它食物。现在看来,是不是小鸡也在两种思维中不停转换呢?

这与人类大脑的运转方式相去不远。我们的大脑左半球更擅长处理富有逻辑性、高度集中的问题,大脑右半球则更善于处理情绪或沟通的问题。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大脑两个半球同时参与。

(二)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转换

专注模式是学习的基础,例如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这两门学科中的概念过于抽象,这种抽象性会让思维小球变得软绵绵,首先要专注模式打头阵,经过不断重复练习,让小球变得坚硬,才能恰到好处的弹出去。

当我们要发掘新点子,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最初的专注,也需要给注意力放个假,让它从眼前的问题溜开一会儿。

「下面这个图可以练习一下思维的转换」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两种模式切换帮你掌握知识

人在休息的时候,发散模式仍然在后台工作,放松时也在学习,这简直再划算不过了。但不能只靠发散模式获取知识,首先要借助专注模式来调动全部注意力,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奖励一下自己,例如:慢跑、淋浴、听音乐、冥想、睡觉……但是像打游戏、上网、聊天、发短信…等等最好适可而止,因为这些可能会把你拖到更专注的状态。

人的精神和意志力总是有限的,在特定的思考中,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人在清醒的时候,大脑会释放有毒物质,这个时候最好的缓解方式就是睡眠,睡眠过程中脑脊液可以洗掉毒素。睡觉时,大脑也会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一遍又一遍加固这些神经模型。同时,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人们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当然,只有专注模式下知识的种子扎了根,发散模式才能开花结果。

想一想我们平时在学习工作中是不是也经常会遇到难题,这个时候干脆就躺到床上,在睡前或醒来的第一时间记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四)避开思维定式

“定式”可以理解为先入为主,定式效应就是死盯着有瑕疵的方法不放,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僵局,往往会成为学习的绊脚石。切换到发散模式可以使我们从中解脱,找到新的思路。专注模式下的思维小球撞来撞去,却总是离正确答案很远,在专注模式下,拥挤的弹柱影响着你的思维飞跃到新的位置,而那里可能才是答案所在。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处理某个熟悉的问题时,总是接受大脑的第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往往来源于我们曾经的经验、判断。然而,新的问题和曾出现过的问题有差别,在思维定式的影响下,会有碍于我们另觅佳径,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

自制力强的人往往很难从专注模式中抽离出来,他们更容易陷入思维定式中。这个时候如果真的被一个问题难住,最好停下手中的工作,同周围的人沟通,听听别人的建议,向导师请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我们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能建立起起来。

二、记忆组块

继续读这本书,才发现所有的学习方法都是交叉进行的,单独运用某一种并不能很好的帮我我们高效学习,只有将多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理解并掌握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第四章、第七章主要以记忆组块为核心,讲述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组块构建,同时优化并改进我们的组块搭建技能。

(一)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1.什么是组块

组块就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化组成的集合。要想熟练掌握数学、科学知识,就要学会创造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通俗点讲,组块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2.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这里就需要我们运用专注模式,在开始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既需要创造新的神经模型,也需要让新模型遍布大脑各处和既有模型联结在一起。

组块活动的第二部是理解。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想起高中时期,每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或者公式,数学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先背诵,做到烂熟于心,然后定期测验,稍微用心和努力的同学都能很快解答疑难问题,这种理解概念并及时测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每个阶段的学习效率。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两种学习活动“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从上至下的组块过程,就是跳出原有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也就是‘纵览全局’的过程。这一过程能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而背景环境正是两个过程的交汇之处,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因地制宜做出选择。要构成组块并匹配到更广的概念视角中,这些是关键步骤。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如何促进组块形成

促进组块形成,要避免能力错觉。

什么是理解能力错觉?简单点说,就是你认为你已经熟练掌握了某些知识或某项技能,其实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举个例子:你在解题的时候答案就在当页,你不小心看到了答案,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解题技巧;同时因为成功解题会带来良好的感觉,接着不断去练习一个已经会用的技巧。大量研究证明,过度练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效果不增反减。这时如果我们穿插安排其他学习内容(用穿插学习法: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在不同章节中跳跃复习,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当然,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e practice),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的多。回想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而下次重读前的间隔时间是最有效的回想。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工作记忆,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包含长期记忆的组块记忆可以释放更多工作记忆的空间,让它能有空闲处理其他信息。这条顺畅的“丝带”(组块)在不停穿梭的过程中也能顺利创建新的连结。

以创新方式合并组块的能力需要专注与发散的思维过程经过长年累月的细火慢炖,产生创造性突破。头脑中的组块思维越丰富,解决问题就越容易,就能创造出更大规模的组块——丝带越来越长。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努力(机遇的法则:幸运女神只眷顾努力的人)。

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建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研究表明,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习的心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综上,促进组块形成主要是避免能力错觉,避免能力错觉需要我们进行穿插学习、回想、练习和重复以及不断的努力。

(二)优化搭建组块

从第四章到第七章,这里就采用了穿插学习法,在前两章拖延问题之后又回到了搭建组块的话题,来优化并改进我们的组块搭建技能。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难题。(下手之前不能偷看答案,不能跳跃任何步骤。)

2.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3.休息一下。(给发散模式留出足够时间,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

4.睡眠。(睡前再过一遍这个问题)

5.再来一次。(解题更迅速、理解更深,多关注焦点,这种做法叫“刻意练习”,高效学习的重要当面之一。)

6.给自己添新题。(本题答案会变成你组块资料库中的第二个组块)

7.“主动”重复。(回想关键步骤)

这些就是搭建组块资料库的关键步骤,就是建立和强化不断联结在一起的神经元网络,让大脑的组块更丰富、更强大。这里用到的原理就是“生成效应”。相比单纯重复阅读,生成(即回想)材料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学习。

(三)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首先让我们先区分一下发懵和知识坍塌。

发懵,即恐慌到大脑一片空白——一旦工作记忆填满,而大脑没有足够空间解决问题的其他关键部分了,人就会发懵。

知识坍塌,在对理解内容进行重建的时候——为构建更坚固的知识基础,往往会遭遇瓶颈,之前合情合理的事情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这类情况称之为“知识坍塌”。

如何对抗发懵?

将诸多解决方案建立成组块,可以避免在考场上发懵。

搭建组块会压缩已有知识,为工作记忆腾出内存空间,这样就更可能回想起解题的重要细节。

这种回想练习,即提取练习,就是一种小测验。测验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时常给自己来场小测验,通过测试而发生知识构成上的改善,产生“测试效应”。从而强化并稳固大脑相关神经模型,“常练不忘”,加深记忆。

作者在第四章和第七章的内容重点阐述组块记忆,采用穿插学习法让我们做到间隔重复练习,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如何预防拖延

关于拖延以及如何预防拖延,本书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什么是拖延

拖延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因为有太多事让我们分心,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总是想“看一下微信、看一眼微博、看一封邮件、看一则新闻……”当意识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对自己将要做的某件事感到不安,或者恐惧,迟迟不愿下手,最终放弃。

我们拖延,往往是因为周围干扰因素太多,我们拖延的,也往往是令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拖延是一种习惯,习惯有好有坏,显然拖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好习惯。

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的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因为当我们在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这就节省了力气。比如我下班回家习惯走某一条路,在回家的这条路上我完全可以全神贯注听一本书而不需要思考这条路该怎么走。

习惯的组成

1.信号

识别出让你进入某种习惯性状态的触发点。

2.反应程序

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反应。

3.奖励机制

习惯的发展和持续所带给人们的愉悦感,相当于精神奖励。

4.信念

之所以成为习惯,就是因为他的强大效果(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从而对它产生了信念。

驾驭习惯,预防拖延

避免拖延,就需要改变一部分旧习惯,如何改变旧习惯?窍门就是——寻找对信号的反应,并改变这种反应。

从拖延的角度重新分析习惯的组成,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习惯,并利用好的习惯,从而避免拖延。

1.信号

识别出让你进入拖延状态的导火索,尽量避免引燃它。比如:关掉手机或远离网络,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2.反应程序

大脑在接到拖延信号之后,自动进入反应程序。当这个点出现的时候,要主动改变旧习惯。制定计划或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计时法,可以有效改变对信号的反应。

3.奖励机制

习惯的发展和持续所带给人们的愉悦感,类似于奖励。这时可以用新的奖励启动大脑的重塑过程,养成新的习惯,当对这件事得心应手,就会乐在其中,这种新习惯就能保持下去。

4.信念

之所以成为习惯,就是因为他的强大效果(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从而对它产生了信念。人们在遇到难以突破的问题时总是希望退回到过去的舒适区,似乎那才是令你习惯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我们坚信新的问题可以解决、新的方法一定能行。

在这里要强调一种巩固信念的方式:发展一个新的朋友圈,和抱有同一信念的同学相处,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建立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互相促进,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们的社群)

(二)预防拖延的几种方法

心理对照

将你现在的状态和你期望达到的状态做对比。如果你想拿到律师资格证,首先要考过司法考试,想想自己当了律师后干练、潇洒的形象,再和现实做对比,是不是就有了十足的动力去认真学习应对考试了!

“心里对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他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想要避免拖延,不要专注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而是关注过程(时间进程,花费这段时间的方式)。可以制定一个个目标,以完成的进度作为反馈,增加动力。

专注简短地工作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用25分钟的时间进行倒计时,在短时间内保持效率、隔绝干扰,每次成功地专注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这种方式会让我们只关注过程,避免做出自我评价,因而会更加轻松的工作。

正面思维技巧

1.让自己待在无干扰的环境下克服拖延,比如图书馆;(自我克制)

2.练习无视分心的想法,让他们成为眼前浮云;(冥想)

3.如果自己态度不端正,要改造自己的关注点,让注意力从负面转移到正面看法上;(改造)

4.意识到刚坐下开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小情绪是特别正常的现象,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才是关键。(先动手)

行动日志

预防拖延的核心就是拥有合情合理的日计划和周计划,可以保证我们在宏观上保持前进步伐。

1.前一天晚上写好第二天的计划。

2.先从最困难的事做起。

四、增强记忆的方法

第十章——第十四章的内容可以总结为增强记忆的方法。

记忆宫殿法——将需要记忆的内容形象的嵌入到熟悉的场景中,让自己感受到视觉记忆系统的力量,从而达到准确记忆的效果。

创建比喻或类比——将抽象的概念用现实中能感知到的实物进行类比,可以帮助理解难懂的知识点。比如:把电流看做水流,电压想象成压力。

间隔重复法——从一开始频繁重复到最后延长重复间隔时间,可以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牢固记在脑海中。

创建意群和口诀——将需要记忆得内容精炼成一个容易记忆的意群,或者总结出背诵口诀,可以简化学习内容,构成组块,轻松存储记忆。比如:秦国灭亡六国的顺序是 :韩、赵、魏、楚、燕、齐,我们可以把秦也放进去,想象成—喊、赵、薇、去、演、齐、秦。

编故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编成简短的故事,便于记忆。

肌肉记忆——把写和说结合在一起,加强记忆。同时体育锻炼对记忆力相关脑区新的神经元形成、新联结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学会自我欣赏——不要羡慕天才,在思维组块过程中,无论智力水平如何,都需要训练,尤其对困难部分更要刻意练习,这样即便是普通智力的人也有机会上升到天赋异禀的境界。

塑造大脑,搭建深层组块——在科学、数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都有一个明显得特质,就是能从思维里抽象出现实,即组块。学会如何组块是塑造大脑和提高记忆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高质量组块构成的神经模型,不仅能与我们钻研的科学产生共鸣,也能在其他领域或生活领悟产生反响。

五、学习的有效方式

第十五章至十八章主要分析了学习的有效方式,归纳如下:

(一)学习的复兴

1.自学是一种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奇怪的问题。

2.在学习中,毅力比智力重要。

3.优秀的导师对自身学习的价值及未来的人生轨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经验丰富,提炼出的一句话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学习慢”的学生虽然不能快速掌握学习材料的重点,却能抓住根本问题,而这些部分通常为进度较快学生所遗漏。

5.对别人的批评要淡然处之。因为人人都有合作意识,也有竞争意识。

(二)避免自负

1.避免过度自信。专注思维依赖于左脑的分析模式,而发散思维依赖于右脑的质疑模式,一口气做完作业或试卷,使用的是左脑,这是如果不回头检查,等于放弃了右脑的使用,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从头检查一遍,左右脑并用,取长补短,提高作业质量或试卷的正确率。

2.注重团队合作、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有盲区,凭借个人分析工作,即使用上两种模式或者左右脑,也都难免会有不足。和朋友一起学习,更容易看出自己的理解哪里有偏差,与朋友一起学习就像当众表演,可以练习随机应变,合作的伙伴也能在关键的时候给你提出宝贵的意见,有助于职业规划。

(三)参加考试

参加考试本身就是一个效果非凡的学习经历,那么考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考前保持充足的睡眠。

2.考前要检查备考清单。

3.由难入简。开始做题时,先做最难的,当然,如果一两分钟还没进展,立刻抽身。

4.考试焦虑。对于考试恐慌的人可以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放松腹部,把手放在上面,慢慢地深吸一口气。你应感到手在向外移动,甚至同时感到整个胸腔如一个膨胀的桶在向外扩张。

5.考试的最后把关,做完试卷一定要检查,因为大脑会欺骗你,让你以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条件允许,你应该跳过它,转移一下注意力,然后从全局视角第二次检查自己的答案,问自己:“这样解答真的合理吗?”

(四)10个好的学习法则和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运用回想

2.自我测试

3.对问题进行组块

4.间隔重复动作

5.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

6.注意休息

7.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

8.专注

9.困难的事最先做

10.心里对照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被动重复阅读

2.满眼尽是重点标记

3.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自己胸有成竹。

4.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5.已经清楚解法,但反复解答同一题型。

6.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闲聊

7.做题前忽视读课本

8.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

9.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学得足够深入。

10.睡眠不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117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9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7,897评论 0 2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05评论 0 20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08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35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97评论 2 31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9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1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7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8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25评论 2 25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71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07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44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55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