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四友

推开窗子,张望整个广场,在遥远的东南角,有一个小小的石碑。从高楼上是看不清它模样的,因为它太小了,也没有醒目的颜色,甚至连石碑上的字也很少。

在五十年前,那个下雨的黄昏,有一队哀伤却平静的人群,簇拥着他来到这个广场,与他作别,然后这群人也各自分散。

似乎很短,又似乎很长,时间流逝过春秋,历史就这样一点点累积。

从后人的回忆中,我们知道,这群送葬的人,有他的学生,也有他的老友,还有的只是一些从未谋面,却深深喜欢他文字的读者。

在这个激荡风云的年代,仍然有一些作者坚持着自己的语调,并没有汇入时代的合唱中。他在《良友日报》副刊“枣园”发表文章最多,与另三位作者“王衡、谢益友、胡先霈”并称为枣园四友。

他们谈国家大事不多,也没有留学经历,多半是读过私塾,受到完整传统学术训练,又辗转来沪,接触了当时欧美日的新思潮、新知识,文字中处处能见他们视野足够开阔,文字蕴藉温厚。

在当时的报刊间,有很多笔战,因为意气、主义、思路,乃至一时恩怨,都会产生各类笔战,就资料统计,四人受到的攻击也不在少数,但无论是何种指斥,他们都很少回应,就现存《良友日报》同期资料统计,只发现了三篇回应文字。分别是王衡两篇,以商榷和公告形式回应了对他个人品行的攻击;胡先霈一篇,就抄袭问题做了回复。相对于近三十篇长短不一的攻击文章,数量极小,而且这种回复也没有长篇累牍,反复辩论,都是简单表明证据,即不再回应。这也是当时“枣园”文章的风格所在,不激烈,不油滑,推崇温厚蕴藉,避免繁缛华丽,即使是哀情伤感到极致的怀友伤亲文字,也不会一味发泄情绪,往往简洁中见真情,读后初觉平淡,思之却有绕梁三日,犹可闻音的感受。

但《良友日报》只坚持了四年,就因为主编殒命,不得不宣告停刊,枣园四友也各奔东西,走上不同的人生。

王衡,字瑶光,回乡创建学校,自任校长,在其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发展家乡教育,后来这所中学,成为当地历史最悠久,也最有成绩的教育基地。至今在学校的后山上,还有一座他的铜像立在那里,用的是他在沪上时的照片,穿着长袍,拄着拐杖,风吹衣衫飘起,须发蓬蓬,却目光炯炯,遥望前方。下面刻着他的名言:中心光明,四时不可辍,八风不可摇,匹夫不能夺志。

谢益友,家室众多,北上青岛,一直写文谋生,在《海风报》、《天演》、《小说林》等报刊上连载小说,在《青岛时报》、《好朋友》、《警报》上写小文,这一时期他写的东西,有长有短,风格多变,文字功力趋于成熟,但内容却并不都是他所喜。他的老友郑小桥在回忆录谈到,他始终对写那些”无益“文字感到耻辱和后悔,认为自己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不得不作那些无聊文字,是自己作文生涯的一大污点。在他的几部小说都极受欢迎,书商频频催稿之际,开始敷衍成文,往往笔不加点,写完后就将所有稿子扔给催稿人,不再愿意看第二眼。那是他一辈子生活最安定富足的时期,也是他最感苦恼无奈的时期,后来他染上”烟霞癖“,也与这种精神上的困扰有极大关系。青岛人民出版社前些年策划的”青文大系“,就曾经想出他的全集,但几乎所有作品都是有头无尾,或者缺失章节,即使杂志上连载的内容,也只有早期几本小说是完整的,最后只能以选集形式发行。而更让人觉得吊诡的,还是读者最喜欢的仍不是他所珍视的文字,而是那些他看作人生污点的无聊笔墨,他的文坛地位也同样依赖于此,这种历史评价和作者自我认知的错位,构成了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

胡先霈在飘荡几年后,终于选择了离井别乡,旅居海外,关于枣园时代的最好回忆文字,也正出自他在海外所写的回忆录《枣园》。只是除了这本印数稀少的回忆录,他似乎没有发表过其他文字,连他最后的结局,我们也没有更多了解,只在《枣园》的后记里,略略提过一笔:”要告诉亲爱的读者,这本书的作者,在等待回乡的时间,不幸在隔离区,因为一场疫病,发热死去。由于那个混乱动荡的大事件影响,没有人能够记起,他最后的岁月,我们只能愿他得到上帝的佑护。“

那这块小小墓碑的主人呢?

他在一所大学里得到了教职,讲授历史、散文和诗歌,也开过一门小说史课,听过他课的学生很多,散落各方的回忆文字也很多,大多人的评价都是”冷峻、犀利而又不失风趣“,他所编的三本教材《国文散体发展大纲》、《国文韵体发展大纲》、《国民基本通史》都一直受到重视,在现行通用教材编订前,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是被作为基本教材看待的,对相关领域都有开创之功。无论作为一个文人,还是作为一个学者,他都取得极大成绩,在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但在”辞职风波“后,就因为眼疾复发而选择隐居,逐渐远离了时代风云。战争带来了物价暴涨,市面动荡,他的生命也逐渐衰弱垂危,就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已经看不到任何东西,只能依靠他的学生”听书“。他往往会躺在窗前一张特意定做的长椅上,盖着一件旧毛毯,那是他妻子临终时留下的,他始终舍不得拿去换钱。他的学生坐在他右耳边,按照他的吩咐,读某本书。这段时期,他已不能听太多书,大多只是寻找一些旧书,挑段落温习和检验自己所写的文字。偶尔也会让学生找来几本当下流行的小说,读来解闷。他最器重的学生之一,后来的南派小说大家柳梦原曾经回忆,在听到老友谢益友所写的那本《风雨舟》第十二回时,他微笑说,还是狡狯旧技。并且将当年枣园四友时期的旧事说了几件,都是当时情谊,一一道来,仍如就在眼前。

再后来,他在时代大动荡的余波里,离开了他最喜爱的文字,也别了他的朋友、学生和读者。

他们将他抬起,送到广场边,那里有她妻子的骨灰,当初就洒在一块草坪上,那是她妻子设计的公园。他的骨灰也洒在那里,只是又多了一块小小石碑,纪念着他,也纪念着他的妻子。

前面刻的字是他亲手拟就,”亲爱的人啊,这里安居着一对平静的灵魂“

五十年里,他们亲手设计的公园,他们学生朋友一起竖起的石碑,历经变迁,如今公园面积已不到开始时三分之一,石碑兴废三次,旧的早已不存,如今所立已是今年三月重造。好在所刻的文字还是当年那些。

如果你曾经到过那个广场,除了在那高楼上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也希望你去那块小小石碑前看看,即使它只在小小的一隅,即使那里只有年年生长的草,即使那里只有年年枯黄的草。(“消失的作者”系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7,198评论 4 3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6,663评论 1 2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6,985评论 0 2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673评论 0 20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1,994评论 3 2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399评论 1 21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717评论 2 3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407评论 0 19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112评论 1 23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371评论 2 24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891评论 1 25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255评论 2 25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881评论 3 23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1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764评论 0 19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412评论 2 2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299评论 2 26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面包在前,牛奶在后,因为先解决基本温饱才考虑牛奶呀,生活太不易,一步一步,小心的走,慢慢的摸索着未知的区域。...
    我绘阅读 295评论 3 3
  • 忽然发现这个应用似乎更适合当一个云日记本 用户还要承担简书被收购、被关闭的风险 于是乎,这一切就显的不那么重要 其...
    浪鸡天涯阅读 154评论 0 0
  • 若尘跟同事小刘就九号楼管网结冻到现场冲完下水杠已接近下班时间,回到办公室简单清洗了下,还没有坐下,自来水公司的抄表...
    马德水阅读 3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