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看《圣教集》的466页,中间黑体字这一段: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一看很明显就是“本愿取意文”,说的...
▲问:“机”者何义? “何机得受”的“机”是什么意思呢? ▲答:荆溪云“所言机者,可发为义”(《释签》六)。 “机”这个词我们经常说到。 所谓“...
问:初问出文,其意粗显。次问所为,但言教备,不云行(《序分义》云“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等,故作此问)。 通过这么解释...
问:如是六义,欲对经文,若为配之? 六义是玄义,是总的显明一经当中有这样的意思。但是玄义也不能离开经文,如果跟经文配对,六义怎么显明呢? 答:横...
又问:准“能请者、所请者”等,能为、所为亦应云“者”,何不然耶? “者”代表人。前面说“能请者”,当然是人,能请的人是谁呢?是韦提;所请者是谁呢...
问:三番能所,六义安立,粗得其意。于中且言“所说即是定散”等者,为定散即十六观门,为二善及十六观门? “根据第三番问答所开显三番能所的意义,当中...
轻点此处,收听讲法音频 故《楞伽》云‘渐者,如庵摩勒果,渐熟非顿’。此之谓也。 “渐”在《楞伽经》里就打一个比喻,“庵摩勒果”是逐渐成熟的。不管...
五、料简定散两门。 与上开章异者, “开章”当中的第五门,说: 料简定散二善,通别有异; 第五门是用了十个字,如果按照规范,通常“开章”和“随释...
轻点此处,收听音频 问:《圣教集·安乐集》第362页,“是以韦提希大士自为,即哀悯末世五浊众生轮回多劫、徒受痛烧,故能假遇苦缘咨开,出路豁然”,...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