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书|精进(下1):学习要从优秀走向卓越,你需要知道这4点

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知道如何把一项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一个卓越的学习者,有能力跳出学习本身的框架,通过跨界融合来创造知识,创造新的能力。

学习,学习,学习。我估计你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学习“这个词吧。你可能在想:“《精进》这本书也在讲学习方法,估计又是老生常谈吧?”

非也,非也!

在《精进》书中,作者采铜引用了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论证来解说那些耳熟能详的观点背后的原理。让我们对那些已经听得耳朵长茧的观点,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关于学习方法部分也不例外,采铜依然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以理科生严谨的态度为你娓娓道来高段位学习的四个观念,并指导你如何去实践它们。

这四个观念分别为:学习起点--提问,学习内化--解码,学习终点--技能,超越学习--融合。

作者是如何让我们对这四个观点有着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a)学习的起点:提问

任何的学习都应该从提问开始,绝对不是为了完成学习而去学习。而且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们学习和探索的最好动力。

类似观念其实在很多好书中都提到过,比如 莫提默·J. 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古典的《跃迁》等等。然而,它们都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提问”是高段位学习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解读的。

直接传递式VS构建式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习的中心是编制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是现成的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

教育心理学家把这传统教育的学习模式被称为“直接传递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受”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

直接传递模式认为,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成长却被忽略。

那更加合理的学习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而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被成为“构建式模式”。

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

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哈蒙德在构建式模式理论的背景下,提出了“基于探究的学习方法”。由问题引导的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好提问的标准

那怎么的提问能开好高效学习的头呢?问题最好具有现实意义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换一句话说,在现实场景下,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才是好的提问,而一个纯理论的,封闭性问题绝对是一个烂提问。

我们就拿“速读”为主题,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问“速读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那么只有好和不好这两种解答,问题就很难被展开来探究,这个问题提得不好;而如果把问题改为“应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的速度”,就可以深入、开放地探究下去,所以这是一个好问题。

问题就像向导,引领这我们去接近这座知识的高山。而这个引领本身又有赖于我们已经看到的、模糊的轮廓。问题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建立与已有知识的地基上。

所以,作者认为,针对任何学习材料,都可以从以下四个问题角度来阅读:

1.我已具备哪些相关知识?

2.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新知识对旧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了吗?

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获取,却又值得我长期探索的?

这四个问题从激活旧知识开始,联系新知识,最后挖掘值得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

那些特别适合长期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不仅可以引发我们持久的求知冲动,还能迫使我们保持持续的思考。这些问题就像一根根富有韧性的细线,把五彩斑斓的知识、经验、思想和方法串接起来,使散落的沙砾变成一串富有光泽的珍珠。

b)学习的内化:解码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看到好文章一篇篇收藏起来,收集资料的习惯固然好,但是如果是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帮运工。

也有人喜欢阅读,但看什么东西都是粗略浏览。其实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我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只会做最浅层的加工,没有从深处审视。

如果想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做“解码”。什么是解码呢?

解码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字面意义的解读,无需做太深入的思考。解码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解码三层次

解码的标准因个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解码不外呼下面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传达信息。内容表面传达的内容,也就是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第二层次评价信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第三层次领悟信息。通过对内容的构成方式和表现形式的洞察,研究其表达的手法,推敲处文章背后的意思,提炼出更广泛使用的智慧知识。

我们大部分人在看书时,只停留在第一层次,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

而只有少数人,会来到第二层,去审视内容,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而只有极少数人,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和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领会其中的智慧。

比如,漫画家几米就是极少数人之一,他自述学画的经验,是遇见“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然后仔仔细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去表现。

操练解码

通过前面部分,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解码,那具体如何了操练解码呢?这个点上,作者没有涉及到具体操练。我根据自己平时实践心得,引入一种解码方式:纳博科夫的卡片笔记,也被称为知识卡片。它是由苏联作家纳博科夫发明的笔记方式。

所谓“纳博科夫卡片笔记”就是对书中一个概念的理解写在一张卡片上,用100-300字把一个概念说清楚。可以分为三段式结构来说明:第一段、描述一件以前你遇到与这个概念相关的事情。第二段、书中是如何解释这个概念的。第三点、运用书中的概念来解释以前那件事情。

从上面的操练方法,你可以看出解码的操练精髓,就是持续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融合的过程,因而也会带来既有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于是我们内在的知识解构就不断动态地演变着。只有通过解码才能发现,才能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

解码的三个切入口

解码具体操练时,可以把以下三点作为切入口:

第一、关注过程。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结论是让你知道,过程是让你悟到。对于故事,我们要去思考这个结局,作者是用了何种逻辑上、情感上的推动,才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对于议论文,我们要去思考,作者用了什么论据,通过什么推理,才使得论点成立,让人信服,你才能理解论点背后的含义。

第二、尝试延展。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归纳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免不了会忽略很多重要得,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所以不能把细节和血肉完全丢掉。特别是经典作品中,往往书里每句话都有细细咀嚼的价值。运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把它放到另一个情境,另一个问题下,是否依然适用?

第三、发现差异。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似出,而忽略不同处。为什么呢?因为相似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须更改和校正,其坏处是我们的知识系统无法适应性地扩展。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差别,差别能启发我们。

c)学习的终点:技能

解码知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入,但作为一个高段位学习者,这还远远不够。那到什么程度,才算这个知识内化成功了呢?

用以下这个学习理念作为判断: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说得通俗点,就是这些知识是否成为你的技能或者叫能力。

认知心理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的操作其实起到了“记忆修改器”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

求知三层次

作者认为求知学习分为三个层级:接受信息、记忆知识,和磨练技能。

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但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刚才我们说了,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才是学习的终点。技能就是对知识应用一种能力展现,它是学习的终点。其实,这个理念就是强调要把学到知识应用与现实工作生活中,让它与我们实际的世界结合。

比如投资能力,你看了很多投资的书,记住了很多投资的知识,但这些知识还没有被使用印证过。你只有真正开始进行投资实践,在实践中把投资知识变为投资技能,最后变为一种能力。

知识操练方法

为了让知识转变为技能,我们必须去操练知识,作者提出了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第一种、写作式操练,第二种、游戏式操练,第三种、设计式操练。

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写作时,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将它们组织起来。

写作不但让我们做到更深层的理解,而且还获得了反馈。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在很多平台(简书,知乎,豆瓣,微博,微信等等)发表你的文章,然后得到其他人给你的评论,这些评论中蕴含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指出你某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想法上的局限。

为了更好的操练写作,作者给出了两个小建议:写作同伴,模仿经典。

写作同伴,就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人,在完成自己作品初稿之后,首先从写作同伴那里获得专业的反馈意见,然后接着修改,两人便可以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模拟经典,就是找到好的范文或作家,进行模仿。比如,默写模仿罗胖60语音内容的方法:听一遍,自己写一遍,对照一遍,再默写一遍,进行来回循环,直到与原文几乎一样。

游戏式操练

如果我们把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有可能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知识。

比如,《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推出的现金流游戏,据说可以有效提升玩家的理财能力。

还有,易效能创始人叶武滨老师推出的效能牌局,是对课程中学到的效能知识一个很好的应用。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比如,大学生机器人竞赛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非常好的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方式。还有,孩子们玩乐高玩具,可以编程出非常复杂的机器人。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练习工具。其实成年人的学习也需要比较好的设计式操练的练习工具。在你的学习一种新领域的知识式,可以有意识地给自己设计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学习效果会飙升好几倍。

d)超越学习:跨界融合

作为一个学习者,你把学到的知识转为技能,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如果你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这一层次,那你永远只能做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而成为不了卓越的学习者。

一个卓越的学习者,除了能够解码知识,实践知识,还应该能够创造知识。只有具有创造力的学习者,才能称得上卓越,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那如何创造知识呢?让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跨界融合。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跨界融合给予足够重视。大家似乎已经喜欢于分解思维模式,把一个大东西分解为小东西,在对小东西进行细分。这种思维的致命缺点,就是完全忽略了一个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更谈不上把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

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这些人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失去了起码的基本事实的判断力。

我们都知道了知识跨界融合非常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来融合呢?作者提出了三种融合方式:迁移、印证和互补。

迁移式融合

在学术机构里,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受制于其专业壁垒,无法看到外面更大的知识疆域。而在实践领域则相反,人们更容易融会贯通。

有本书叫《黑客与画家》,作者保罗.格雷厄在书中讲述了,他少时学花的经验迁移到了他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使他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想象一下,计算机编程和绘画,一个是抽象思维,另一个是形象思维,在常人眼中,根本不可能联系到一起。而格雷厄却找到了两者之间深层的关联,且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就说我自己一个简单的迁移例子吧,我把当初自学打篮球中的把技巧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进行练习的经验迁移到自学钢琴上一样有效果。虽然我平时只是偶尔练习钢琴几分钟。但两个月下来,也能做到左右手配合弹完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技能反而会阻碍你迁移啊。什么特点的技能会阻碍你迁移呢?当两项技能的特点是有冲突的。

比如,羽毛球能手和一个不会羽毛球的人同时学习打网球,很可能不会羽毛球的人比拥有满满羽毛球技能的人会更快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技能所用的关键技巧刚好冲突。羽毛球主要依靠手腕发力;而网球要求手腕要放松,依靠手臂发力。所以羽毛球的手腕技能可能成为学习网球的阻力。

印证式融合

如果说迁移式融合起到了启迪思维的作用,那么印证式迁移则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

比如,对于潜意识在思维中的作用,数学领域和戏剧领域竟然可以相互印证。

彭加勒,著名法国数学家,在《科学与方法》中,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数学发现之旅。在数学研究中遇到瓶颈,然后通过旅行获得灵感;回来推进后又遇到瓶颈,再次旅行又获得灵感,最终解决数学问题。

有意思的是,彭加勒的这种经历,在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那里得到了印证。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赖声川先生回忆了自己找到《如梦之梦》创作灵感的经历。就是她游历了很多地方,见过各个阶层的人。某一天,突然产生了奇妙的组合,把一连串看似无关的事件连接在一起,再经过了巧妙的连缀之后,组成了一个完整故事的架构,最后便诞生了《如梦之梦》这一佳作。

这两个例子互相印证了一个观点:所谓灵感,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让大脑各个区域把这些材料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形成连接,尝试意料之外的结果,被称为“灵感”。可以说,你在灵感酝酿之前,所做的素材准备工作越是充分,那么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数学和戏剧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的融合,使我们找到了也许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交替运用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就讲过了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交替学习法,跟这里的观点不谋而合。

互补式融合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不同领域的完全不同的视角下的论述,把他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比如,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方法?”话题,你会看到很多读书大牛都有他们的观点,而且他们的观点看似还截然相反。

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在《速读术》一书中推崇“快速阅读”,通过提升眼球的机能,实现一目多行的快速阅读。

国学大师南怀瑾提倡“素读”,素读是古代人的阅读方法,通过不断吟诵达到自然记忆的一种读书法。

而日本语言大师外山滋比古在《阅读整理学》中提出“β型阅读”,β型阅读就是要求阅读对自己有难度的书,并能做到带有分析的深入阅读。

三种观点截然不同,而且从表面看他们甚至有点相悖。但经过分析后,它们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互补,成为一套完整阅读方法系统的一部分。

快速阅读是基于脑科学角度提出来的,用来阅读一般新闻资讯,快餐类的书籍是非常合适的。而素读是从古代读书人的角度提出的,非常适合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特点是7,8岁的小孩特别适合素读国学经典。而β型阅读更多从现代人的角度提出的,非常适合阅读高于自己水平的现代论述类书籍。

正因为你有跨界融合知识的意识,才不会草率盲目得拒绝某种阅读方法,而能综合使用它们,融合成为一套全面的阅读方法论。

从上面的所举的三种融合及其例子中可以看出,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隐含联系。

最后,来总结一下。我们通过提问、解码、技能、融合四个高段位学习观点来打通卓越学习的脉络。

首先,我们提出学习的起点是提问,反对“直接传递学习模式”,鼓励“构建式学习模式”。并在构建式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探究式学习法”。一个好的提问是具有现实意义、开放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更有包容性和激发好奇心。而且一个好的问题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的。

其次,我们通过解码来内化学到的新知识。解码有三种层次:传递信息、评价信息,和领悟信息。我们要求的解码标准是领悟信息。可以采用纳博科夫卡片式笔记来达到解码第三层次的效果。另外解码通过关注过程、尝试延展、识别差异三个入口来操练。

接着,我们提出修炼技能是学习的终点,通过写作式操练来重构新知识,通过游戏式操练来体验领悟新知识,和通过设计式操练来模拟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三种操练都是用知识来修炼技能。

最后,我们提出通过跨界融合来超越学习的本身,成为一名卓越的学习者。有三种策略来实现跨界知识融合,分别是:通过启发性来实现迁移式融合、通过寻找规律来做到印证式融合,和通过系统全局思考来达成互补性融合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生=学习,卓越的学习者才配得上卓越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233评论 4 3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013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030评论 0 2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27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21评论 3 2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42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14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13评论 0 19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2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497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1,998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42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2,98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55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12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60评论 2 2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461评论 2 26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