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媒体与互联网思维!

我本人并非什么互联网专业人士,长期的关注重点也是在企业级IT,而非互联网领域(当然,只要是IT领域的从业者,多少与之相关)。但最近看的几篇所谓自媒体传出来的文章,分析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公司与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着实把我恶心到了——就连我这个非互联网专业的人士,仅凭一些很基础性的信息化技术与理念的常识就能识破的明显漏洞与错误,居然还能得到不少人的推崇?难道是我太落伍,还是这个世界真得变了吗?所以,我今天也想谈谈这个并非我份内的话题。

  先从自媒体的发展说起——源于需求

  我也不知道所谓的自媒体概念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但给我感觉也就是在这一两年,伴随着Web2.0内容传播体系的完整,涌现出一批观点人士的内容传播平台(账号),这可能就是自媒体的一个本质与基础。在此之前,其实就有过一种这类的平台,那就是博客,但由于当时的信息分享远不如今日快捷,博客主也就缺少了主动传播的能力,只能让自己的博客静静的等待读者的到来,此时其选择的宿主平台的影响力就是决定性的(是新浪还是博客中国?)。而到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便捷的分享手段出现后,相应的博客也就有了新的传播阵地,并且影响力也日益巨大,尤其是当你的博客被一些大号看中之后,效果可想而知。微信也同样如此,虽然是圈子型的社交模式,但通过一些跨圈子的人为节点,也能让一篇文章顺利在多个圈子中传播。正因为如此,原来的博客也就变身为今天的自媒体,由于传播渠道更为丰富,传播效率更高,也让一批所谓的媒体人走向了前台,这些人在网上的账号/ID就是自媒体。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内容聚合平台出现了,它就相当于当初的博客中国,主要就是将自媒体的内容整合起来,再推送给读者。这类内容平台的编辑一般不用自己生产内容,在他们看来那是Web1.0的模式,而他们则在挖掘大众的潜能——将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的自媒体,聚集在一起,用他们的名气与文章来壮大自己媒体平台的声势。自媒体人有他们的需求(推销自己,不受传统言论发布渠道的束缚),而聚合平台也有自己的需求(吸引更多的流量,再寻找卖家变现),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局面——很多所谓的意见领袖、IT公知,在自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再通过相关的聚合平台与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与分享,最终让更多的人在微博、微信中看到这些内容……

  接下来,我是不是要说到那些令我恶心的内容了?不是(当然,正文肯定会说),我只想从自媒体的发展史上,来先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一种创新与可行的业务模式,都是建立在满足人类需求(企业的需求归根结底也是人的需求)的基础上,没有这一前提,所有的创新与技术发明终将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而对于这需求的解决效果与质量,决定了在这一领域里的竞争者的成与败。自媒体的兴起就说明了这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也决定了互联网兴起以及由其衍生出的种种变革。但是,很多IT公知们似乎都忽视了,一上来就大谈什么互联网精神与互联网思维,好象只有它们才能解众人水火之围?可是,如果剥离开基本的常识与内在的规律,这些口号也就是口号而已,没有半点价值。除了哗众取宠,没有任何作用!

  从创新说起……它的成败取决于人类的需求!包括互联网

  人如果没有需求,也就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这种来源于生物本身的最原始的因素,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演进。与之相符者则兴,与之相违者则亡,千古不变,恒久致远。

  互联网也是如此,不管发明互联网(1969年)是不是为了军事用途,但它解决的是远距离多点互联的需求,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信息交流的平台。随着发展,它与人类的需求产生着互动,可以说是一种彼此促进的关系。但这并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般的博弈——很明显,人类的沟通需求在互联网之前,所以需求肯定在前,技术的创新则在其后,但在技术的创新后又会打开新的想像空间(或者说新的子需求,比如当汽车替代了马车之后,人们希望有更好的发动机,而这个需求在马车时代是不会有的),同时也提供了后续创新的基础,进而满足更多的需求,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从而最终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此,可能有人要反驳我,而且例子很著名,那就是苹果前CEO,伟大的乔布斯教主说的一句话:在IPHONE被设计出来之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他需要IPHONE,在福特创造出汽车之前,如果你去做市场调查,人们会告诉你他需要一辆更好的马车。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设计师,那你就准备做所谓的“客户”的奴隶吧。

  这话被很多企业奉为座右铭,认为革命性的创新是在需求之前,要引领需求,但恰恰相反,我并不认同乔布斯(或者说是旁人所解读)的这种观点。其实,iPhone只是更好的满足了人们更便利的电话操作与信息处理的需求,就像福特T型车在当时比马车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一样。就算人们需要更快的马车,本质上也透露出了新的需求,但如果因此你只将发力点放在马车上,也就限制了自己的创新视野,但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能因此否定客户的意见。

  无论是iPhone还是福特T型车,它其所针对的领域,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新的核心需求,只是满足这一需求时更为创新、大胆而彻底。所以我们很多人成为不了乔布斯,是因为我们以为了解了用户的需求,但其实并没有抓住那最根本的需求。而对于需求,设计人员往往也会从自己的角度来设想如何满足这个需求,如果方案正好能被市场接受,那么万事大吉,如果不行,也就意味着产品失败。所以,产品设计拼的就是对需求的深度挖掘上,而与其他无关(最大的影响就是既有的成功经验)。

  事实上,只有当你的创新足够辉煌时,才能有底气说出乔布斯那样的话,因为结果是最好的脚注,而失败的例子显然要多得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本质——就如洗衣机,当时的发明人史密斯,可能听到的更多的需求也许是“我想要一个更好用的搓板”,但他仍然以人们洗衣服的原始需求——省时、省力、高效来展开自己的发明,难道不是和iPhone一样吗?但如果真的开发出更好的搓板,也是正确的,只在创新的层次上逊色太多。

  另一方面,绝对创新就真的好吗?不是!肯定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很多时候创新越多,风险越大。想当年,同样是苹果的PDA产品“牛顿”怎么就折戟沉沙了呢?按照苹果当时CEO约翰·斯卡利(JohnSculley)的事后评价,当时的“牛顿”至少领先15年。必须承认,以现在的眼光看,“牛顿”的设计在当时看来的确很前瞻。而就算是当时的乔布斯在狂批“牛顿”时,也能看出他的思路与日后无比成功的iPhone并不相同。

  乔布斯当时说:“我试用了一下牛顿,买了它的早期产品,然后觉得根本就是垃圾,然后就把它扔了。之后我又买了摩托罗拉Envoys,三个月后,我觉得它也是个垃圾,于是也扔了。……这些设备都存在一个问题:连接性。在我看来,最优先的应该是能够保持通讯、连上网……我希望有这样一种产品,能随身携带,里面有键盘,因为发邮件要用键盘……它还要能连上网。如果有人能生产出这样一款产品,能够一直挂在网上,有个小键盘。天啊,我肯定会去买一台的。但没有一款产品拥有这种功能。我不关心它用的是什么系统。你们懂的,我要的不是拿来涂鸦的东西。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我相信当时如果给乔布斯一部诺基亚E71或是黑莓,他肯定就大加赞赏了吧,或者说让他来主持“牛顿”的设计,肯定是有物理键盘的。但他在后来的iPhone设计上与“牛顿”一样,没有物理键盘……并以这种创新的应用体验,最终颠覆了手机产业,不过它没有颠覆人们的需求,只是以一种更新颖的方法满足了这种需求。可是,如果连当时乔布斯非常在意的连接问题都解决不了,iPhone的结果肯定也和“牛顿”一样,因为连接体验不好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满足电话用户的主要需求,这就是时机问题。

  同理,你就算把最贵的一辆布加迪送给秦始皇供其出行,他也不会买账,因为不觉得比他的大轿子更有面子,更风光,所以他没这个需求。这一极端例子说明,成功创新的前提就是要在天时地利(周边配套的技术与产业成熟)人和(人们的意识与思想已经可以接受)的基础上最大化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说了这么多有关创新的话题,看似与本文无关,实际上它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当前这所谓的互联网创新的浪潮。不管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思维等等,都与创新相关,但是明白了创新与需求的最高层面的因果关系之后,有助于让我们冷静面对当前的局面,而不是仅仅喊一两句口号。

  就互联网来说也是如此,它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是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根本上来讲是满足了人类对于交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形态与技术、知识体系都源于此。所以在互联网上做创新也必须要明白这其中的因由、规则与边界,否则就真只有人云亦云耍嘴皮子的份了。

  (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每天都说,但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它只是信息的传播(共享)平台而已。回到最初的互联网形态,它就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网络,而网络本身就是用来传播和共享信息的(只要你愿意并且允许)。这个信息是什么?简单的说,以当前的技术来讲,最终能化为一系列0和1组合(简称Bit化)的都是信息,不管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还是机器代码。它们可以你的写文章,你发的邮件、你打的语音、你录的视频、你的存款余额、你的账单甚至是你下达的指令……但任何对信息的再加工、利用与响应并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接入其中的设备,这些设备将原始数据接受下来,再以相应的规律与方式进行处理或响应(也可能有人来操作,也可能就是机器自动响应),然后再把结果返还给互联网,再被其他的设备捕获并反应,最终还是为人所用。所以这个本质的区别要弄清楚,它决定了什么是互联网创新,什么是互联网应用的创新。

  互联网的创新在于基础设施技术与规则层面的创新,比如更高的带宽、从IPv4进化到IPv6、网址域名的多样化等等,它解决的是如何更好、更大范围的互联与传播信息的问题。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则是互联网使用层面的创新,即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中的信息,或者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与互联特性来解决人类的需求。是这些应用赋予了互联网种种外在的能力,但就互联网本身就只是信息的传播平台而已。

  难道互联网的功能就是如此简单吗?的确是,但它所带来的衍生影响则是巨大的。我认为互联网的作用就像是水,而我们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就像是一座座相隔很远,并且很陡峭的山峰,以传统的方式,我们爬得很艰苦,但是当互联网之水到来之后(互联网诞生),伴随着它的不断上涨(互联网配套与衍生技术的成熟,比如更高的带宽、与电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技术<如3G/4G/蓝牙/红外等>的打通等),达到山峰的峰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并且我们还会渐渐发现一些山峰间的沟壑因互联网之水的上涨而消失,我们只要有相应的水上交通工具(应用),即可到达彼岸,而这时如果谁发明的交通工具更快、适应的水况更复杂,就可以到达更多的山峰,从而收拢到更多的领地。

  在这里,互联网只是水,你可以自己游戏到其他山峰(当然体力要够好),也可以在这里划船到其他的山峰,也可以开发出货轮,专门在山峰间做贸易,也可以开发出超级渡轮,制定出不同山峰之间的轮渡方案(即把不同的需求串联起来,有机的解决)。或者说,你可以把水提取出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水,或者养鱼养虾卖给其他人……总之,在这互联之水上,你可以发挥你的想像力,前提就是你要了解它的本质,并具备驾驭与利用它的能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等等皆是如此)。

  这种借助于互联网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类需求的进程,就是互联网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就像是真正的水一样,它本身的属性与特性很简单,但人类对它的再利用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进步。

  所以,互联网并不复杂,相反很简单,复杂的只是如何利用互联网,而利用互联网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人类的相关需求,并将解决需求的办法不断的简化,简化到水一样简单。不过,最根本的需求在于人类对于信息能有效传递、交流沟通的需求。也因此最终诞生了移动互联网。

  在我看来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伪伪命题,很多人说它是互联网的一大创新,可它仍然是互联网,只是信息节点移动化了,而从原始需求的分析上,可以看出这是必然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在恰当的时机必然迅速普及(其实移动互联网至少在“牛顿”时代就算了,只是时机不对而已),无可阻挡。

  从古之今,人类对于信息交流一直有着极大的渴望,典型的场景——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一件事情的决策、执行与最终的成败,往往都决定于信息,并且可以最终归纳于某个核心的人——家里的事要有人拍板、公司的合同要有人签、打仗要有人指挥……这些都需要信息,而这个信息背后的终点就是某个人。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都要找到关键的人才行,反过来我们也可能是其他人眼中关键的人。因此“生意跟人走,业务随人动”就是这个道理——信息与人是有紧密的组合关系的,让信息尽快送到相关人,或者我们能尽快收到相关的信息,就是人们的核心需求——信息以人为本,让信息节点尽量靠近人,最理想的就是,信息节点随人而动,让人能随时随地即时接收到他所需要的,或者传播他想让外界知道的信息。

  古代的飞鸽传书、300里加急快报与烽火台,不就是对这种需求的典型体现吗?进入电脑时代的人们,也一直在为此努力。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诞生,无疑就是人类追求移动化的结果。虽然移动电话让人与人的沟通不再有延时,可是电信网络不能承载更丰富的信息,手机可以发短信,但不能传一份合同给你,你能收彩信,但不能共享视频。所以手机也自然要与互联网对接,因为这是人类原始需求使然,不可阻挡(虽然说肯定会侵占电信运营商的利益)。手机现在与人最为紧密的信息节点,也最终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承载平台,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穿戴设备的原因了,因为它可能比手机离人更进,适用范围更广(比如不用手机的婴儿),也将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与移动互联网的领地。

  然而,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人可以移动无极限,但由于互联网本身的信息传输特性(Bit化),它是有边界的。围绕互联网再怎么折腾,也无法真正替代所有的物理行为,只要这个行为无法转化为0和1,比如人类生存的根本——衣食住行,比如物理物品的生产制造,就是互联网之水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你不可能舔一下朋友传给你的烤鸭图片就饱了),这也就是互联网的边界,或者说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区隔。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响(比如由物理设备生成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资产可以转化为物理世界中的货币),但绝对无法相互替代。互联网的边界就在于可Bit化传输的范围。

  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首先,我要强调不少文章中都提到过互联网精神,但我今天不想着重说它,因为也没什么可说的。互联网精神是这个网络所体现出的一种特质,与人无关。按照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它具有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等特性,所以说什么企业或人要具备互联网精神,可能就是想让他们变成这样的人或企业吧?但现实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就是乌托邦,不可能真正实现——因为有人的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像互联网那样做到开放、平等、协作与分享,因为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大公无私,由人创建的企业也必然如此,而不管是不是做互联网的。纵观中外互联网巨头,哪个真正做到这点了?它现在已经是对别人的要求,而非全体的追求。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此类“深奥”的话题,还是让自媒体去多谈吧。但是,我认为在应用与产品设计上,倒是可以参考互联网精神,使其更好的融入其中,成为优秀的互联网产品。

  对于互联网思维,我认为并不虚无,因为它是利己的。从上文水的例子中就不难理解——其核心理念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互联网来满足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需求。而因为相应的机构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解决人类的需求(比如政府的职能部门、企业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所以这种理念与机构的现实工作相结合,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更好的展开自己的业务。前提就是两个——满足需求,尽量简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机构的有效而可持续的运营,说白了,就是还要有收益(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社会效率的提升)。

  然而,在当前很多的文章中,都已经把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抹杀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表面的手段与技巧。这些手段与技巧,是实践互联网思维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借助互联网进行竞争的理念,但绝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换言之,尽量利用Bit化的虚拟世界打破物理世界中的各种隔阂与不便(也就是生活在物理世界中的人们的需求),就是互联网思维,这其中就包括与物理世界之间的配合(也就是已经说到烂大街的O2O理念)。但显然,受限于互联网的边界,它不可能包治百病,受物理世界影响越大的领域,越是如此。

  所以,在虚拟世界绝对替代不了的物理世界的领域里,大谈互联网思维,认为没它不成的,不是脑子有病就是“互联网鸡汤”喝多了,无法不让人嗤之以鼻。互联网思维的真正价值在于,将一切可用Bit手段完成的物理行为都有Bit化的方式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调整相应的制度、流程与新的物理行为模式,从而完成真正的创新。不管电商在虚拟化世界里处理得再快,信息整合得再好,也还要有效地解决物理商品的配送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其实还是要回到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的原始本质上。满足一种需求,其实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而且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会成为影响某一类人群做出决策的核心原因,信息交流、传播只起到一种作用,不可能通杀。以买东西(虚拟或物理的都算)为例,可以分解出多种子需求,总体上讲就是两个——主观上的与客观上的,主观上就是心理感受,包括了品牌认知(口碑)、产品外观、设计以及对产品本身性能与功能的评价(核心就是能否满足需求,也就是综合体验)等,客观上就是付出的成本,包括了资产成本(可以是虚拟资产也可以是物理资产,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货币)与时间成本(获得该产品的时间长短、学习成本等),两大方面结合,最终形成一个购买决策(说得通俗点,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对性价比的判断)。对于可Bit化的产品与行为,互联网优势尽显,但对于不可Bit化的产品与行为,互联网的影响力就将大大削弱。

  比如我急需一块硬盘,此时即使在京东、淘宝上下单更便捷省力,甚至可能更便宜,但在时间成本上,我忍受不了,所以最佳的选择就是找最近的实体店直接购买。因此,实体店也就会永远存在,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而已。因为它解决了电商(互联网)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需求所决定,也将最终决定产业格局与互联网与物理世界之间的边界。

  在此,我们可以看看一些所谓的大佬们所宣传的互联网思维是否靠谱。记得在高德导航宣布全面免费之际,奇虎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到,“这意味着高德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厂商,真正成为了一家有互联网精神与基因的互联网厂商。”他更表示,导航和地图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基础的服务,不仅应该做到最好,而且应该免费,让用户没有成本地享用最好的服务。

  以免费杀毒起家的360,在很多场合里所透露出的信息,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要干互联网,或者说有互联网基因的,就应该免费。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

  我认为,从事互联网业务或者说互联网思维本身并不包括免费不免费这么个理念。免费只是一种竞争策略,而非互联网本质与互联网思维所强调的,它只是个人或机构根据互联网的特性,在展开其业务向互联网转移或进行创新过程中的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必须。业务与技术的创新与价格上的调整可谓是质变与量变,前者往往将引领产业的变革,比如苹果带动了整个手机产业的变革,而价格只是量变,最多引发的市场的变革,比如免费的360最终只是改变了杀毒市场的厂商坐次,仅此而已。

  互联网上需要付费才能获得的产品其实很多,只要模式合理,能体现出你的核心优势,让不可替代性(即核心价值)达到客户的心理阀值时,其他竞品免费甚至倒贴钱与否(如打车应用)的刺激性就是次要的了。比如迅雷VIP下载,笔者就是白金会员之一,我为什么愿意掏这个钱,原因就在于没有一家下载服务商,能提供比迅雷更多的下载资源与更好的综合下载体验。所以,只有当这一领域的产品日趋同质化时,价格战才会发挥效果,否则意义并不大,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稀释自身的价值。

  换个角度讲,如果按照360早前的说法,安全是互联网的基本需求,应该免费,那么为什么在企业级市场就收费呢?以周鸿祎的理论,这说不通呀。所以,互联网大佬们的话都是有目的的——为了自己企业的生存与业务的拓展,什么所谓的互联网精神都是唬别人的。

  总之,不要忘了前面所说的,借助互联网展开业务的前提就是两个——满足需求,尽量简化。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机构的有效而可持续的运营,说白了,就是还要有收益。后者也正是互联网思维最终的目标,也是每个想拥抱互联网的机构的最终目标。

  今后,我们不要看一家公司说要免费就神经质说它要以互联网思维或互联网精神怎样怎样,那路边的大妈白送开水也是互联网思维了?扯淡!当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小米开始了B计划,进入硬件免费时代时,也是这个评语。事实上文章里又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那你不是忽悠人吗?

  什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说要变成互联网公司,或者说自己就是互联网公司。比如著名的小米,总会以“移动互联网公司”来标榜自己,但在我看来,它并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

  在我的定义里,互联网公司是指将自己的核心业务放在互联网上(也可以说通过互联网来交付),或者说互联网是其核心业务的基础支撑的企业。这类的公司深耕于Bit化世界中某一或多个领域,并以向互联网的边界无限拓展以及与物理世界的沟通为己任。而小米公司呢,只是借助了互联网来为其主业(手机、电视、路由器)进行推销,以及打造一个所谓的手机发烧友圈子,其实就是它的用户社区。

  实质上小米是一个Fabless的制造厂商,其委托生产的物理产品才是其核心业务,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对于小米来说,最主要的作用是营销渠道与客户关系管理,其真正的收益来源于销售物理的产品,其产品的功能更多的只是具备或利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能力,并非是其主要营收的基础。所以它只是借鉴、利用了互联网(或互联网思维)中的一部分。但说自己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我看来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最成功(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它显然也不是互联网公司,它的主业与小米一样,以硬件销售为主。其完善的,自上而下的应用生态环境,虽然依托于互联网而显得无比强大,但其业务的核心在于各种硬件设备的销售,应用体系的优势只是它硬件产品的竞争力,虽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选择。等什么时候,它靠互联网业务的营收超过了iPhone、iPad等实体硬件的销售时,我才会承认它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因此,既然苹果都不算是互联网公司,小米还能算吗?况且小米最打动人的更多的是低价格,而非互联网资源的整合能力。

  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什么身份的代表,它只是一种企业属性,并不高人一等。因此没必要都争着去当互联网公司,或以之标榜自己,切实的利用互联网优化、提升、创新自己的业务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苹果的成功告诉我们,硬件同样精彩,同样的必不可少,为了更为有效的交付服务,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的物理生活中,互联网公司也正在向硬件创新领域进军(或收获、或合作,或自创),建立完整的线上信息传输与线下配套执行的体系,这可以看作是另一种O2O理念,360与迅雷陆续推出路由器、Google开发智能眼镜、收购NestLabs布局智能家居,就是典型的例证。

  回到互联网公司的定义,我认为,切实的围绕着互联网来展开产品设计与业务经营,并在此基础进行创新的公司才有资格算得上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百度、阿里、360、金山等等。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把所谓的互联网业务或产品进行某种逻辑上的划分,以此才能更好的分析他们的行为与业务模式。

  先从互联网产品说起,这里的产品并不是说只是我认定的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而是所有接入互联网的产品,与营收大小无关,我们只讲模式。让我们回到互联网的本质——它其实就是一个Bit化的虚拟世界,它负责着信息的传播与分享,而人们想通过互联网达到的目的主要就在于在物理世界中实现更好的沟通,可以是人与应用的,可以是人与人的,可以是机器与机器,也可以是人与机器。如果把每个用户当作是一个互联网信息节点来看(其所用的联网设备具备访问地址,也可以认为是物理世界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的入口,实质上就是把人接入到互联网),其行为无非就是一对一的沟通与一对多的沟通。互联网公司做的事情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在相应的互联网入口与出口间进行中转,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服务,满足更多的用户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需求,这也就为相关的应用与业务模式奠定了基调。

  社交应用基本上都是一对多(也具备一对一模式)的沟通,其他应用大多是一对一的沟通。每种沟通就代表了一种需求,可能是对产品的某种需求,可能是人类社交、娱乐的需求,可能是某种操作的需求等等。而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应用后台来讲,无疑都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互联网公司首先要做的是以自己的主业出发尽可能的满足更多的需求,也就是要把更多的用户拉过到自己的平台上(以一对多,多到全世界所有的用户,就是互联网公司极致的目标)。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应用,背后或大或小都是一个平台,所以我不认同将互联网应用划分为工具、渠道与平台三大类的说法,它们只是在前台具体的功能性表现而已,事实上每个进入互联网的企业都在想做平台,也就是把中转信息的范围尽量扩大。

  这就是为什么有效流量是互联网公司生存的根本,也是业务拓展的基础。而在流量(互联网入口)获取上,就产生了多种思路,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提供更多的功能(服务),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至于免费不免费,则是具体的市场策略。但我们别忘了,只要是企业就会以赚钱为己任,要么在业务信息(也是用户所需求的信息)的中转过程中收取服务/中介费;要么就要在附加信息(比如网游中的高级道具、手机应用里推送给用户的广告、导航地图上新増的兴趣点等)对用户或信息推送者收钱;不向个人用户收费,就向企业用户收费。

  比如360,对个人的安全软件免费,对企业用户收费,360浏览器对用户免费,但如果想进入它的起始导航页肯定要收费。各种搜索引擎免费使用,但想在上面推广你的产品,则就要交钱。总之,互联网公司虽然高举免费大旗,但事实上都是想以此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而免费则就是最直接的通过满足成本需求来拉拢用户的手段,当这一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代表了影响力,从而就形成了一个广告商在推广产品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平台,也就决定了其赚钱的能力。所以,真正的互联网企业所做的创新,都是在围绕着有效流量来展开,并以此来拉动后续赚钱的业务,或挖掘赚钱的潜能。

  为了将自己解决用户需求的能力不断变强,互联网公司要做的工作中,均以平台化与垂直整合为先,平台化满足的是用户更多的需求类别,而垂直整合则是满足用户在某一类需求中所有层面的需求。前者以服务类别的数量吸引用户进来,后者以精准的用户体验留住客户,最终让用户们始终围绕在自己的周围,因为他们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就是未来,就是生存的根本。

  比如电商类企业,都在做平台化与垂直整合的工作,前者通过吸引商家来进驻自己的平台上开店,目的都是扩大产品的类别,吸引更多的用户,而后者则在于加强实际的购买体验,比如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又将引出一个快被炒烂的概念——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导购体验,通过与上游厂商的合作提供更好的价格、自建物流以更快速的配送以及与线下的实体店结盟,实现更好的O2O互动效应与业务范围,让自己能影响更多的互联网入口(用户),营造出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而对于一些手机互联网应用,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都在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最典型的就是应用的分发功能,或者以一个主应用带出多种功能性插件或子应用(比如地图导航现在也加入了叫车功能),这明显的是在做平台化的努力,而在垂直整合方面则更多的深入到用户在物理世界中的操作,比如用手机应用操控电器等等。

  事实上,当互联网公司可以更多的参与到用户不同需求在互联网层面里实现的时候,就有机会了解用户的更完整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描绘出这个用户的更为具体的“轮廓”。而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为这一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实现基础,因为电话号码是唯一的,它就是代表了互联网中的身份与节点的标识,用户不用登录,就可以被锁定,相对于PC时代的IP不并不能对应唯一用户的情形,移动互联网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比如航班应用可以了解用户的出行规律、消费档次;电影应用可以了解用户的观影倾向与消费能力;餐饮应用可以了解用户的口味需求与消费习惯;地图应用可以了解到用户的活动范围;电商应用可以了解用户购买原则与相关产品的价位区间的限定;社交应用可以分析出他近期的消费意愿与方向……当这些不同应用所获得的分散数据汇总到一起并加入交叉分析时(又是大数据),就可以对这个用户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上,它所打开的应用可以为其推送跨界的营销信息(比如在地图上提醒他附近正上映他爱看的电影,或某家餐厅刚推出它喜欢口味的新菜品),在订餐时推送他可能想购买的汽车或房产广告等等。总之,这些分析就要通过预测,来更好地抓住并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所以越有规模的互联网企业越有可能接近这一愿景,或者说越具备这种数据汇总能力的企业也就越具备竞争的优势,并占据未来产业链的上流。依此推断,大型的数据服务中介将是一个重点竞争领域,他们不在前台,只是专门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分析与导入的服务。

  互联网公司与产品的成败

  说完互联网思维与什么是互联网公司和产品,可能又将涉及到另一个重点的话题——互联网公司与产品最终的成败。这是一个很热门话题,网上分析谁把谁灭了,谁颠覆谁的文章比皆是,用词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绝对。比如最为常见的说法——微信取代微博、微信电商必将颠覆阿里,还有什么《互联网进化BAT与360将消失》。在我看来分析都相当肤浅,基本上都是意淫与哗众取宠之作。

  前文已经说得很明白,决定用户选择的是其对其需求的满足效果以及广度,就像购买行为一样,某一类子需求就可能决定某一类人群的选择,并且是难以通融的(比如我,就对苹果与小米品牌屏蔽,仅此一条,你其他指标再出众也没用)。所以,决定胜负的有很多种因素,只夸大其中一点,显然是管中窥豹,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有在全面占优的时候,也就是绝大多用户认可时(满足他们的需求,不需求第二种方案),才有可能真正的灭掉对手,但请相信,新的对手也肯定会出现,并且现在的对手也不会坐以待毙。以对当前局势的静态分析,来应对未来动态的发展,肯定会闹出比尔-盖茨当初“640K内存就够用的”笑话。

  微信与微博就是明确针对用户不同的社交需求的,前者是熟人社交,是一种目标范围明确的信息分享平台,而微博则是一个对外广播的平台,理论上任何微博上的人都可以看到你发出的信息。所以它们所起到的功能也明显不同,不因为将新鲜劲过后,进入稳定期的微博看作是衰退,它只是在还原、归位其本来面貌(想想看,两口子结婚,能保持一辈子当初相恋的激情吗?)。相信很多人现在都可以很清楚的选择什么时候用微信,什么时候微博,这一需求的界限不打破,何来竞争,何来胜负呢?

  再说微信与阿里,分析者认为微信有强大的用户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做电商将势如破竹,阿里只能看着等死。但真的如此吗?如果细分客户的需求,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对某种需求的配套应用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与选择固化。微信就是社交,淘宝就是购物,你淘宝想通过购物来构建起常态化的社交平台很难,同理微信要做电商,也不可能做到淘宝的水平,这不仅仅应用本身的较量,也是各自生态环境与产业链的较量。

  淘宝起始界面,直指导购与商品搜索,微信起始界面则是对话与交流平台,你必须要点击几次才可能出现并不友好的购物平台。这时就已付出了相当多的操作成本(也就是时间成本),而如果微信把电商功能放在明显的位置,必然会影响既有的社交体验,增加社交时的成本,再不用说即使是电商所能提供的产品范围之间的差距了。同理,淘宝应用也是一样,强化突出社交功能不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购物体验,因此阿里很明智地开发了单独的社交应用“来往”。

  所以,虽然微信用户群巨大,但他们的核心需求并不是在微信上购物,除非你和淘宝同时起步,否则先发优势不可忽视,尤其还是在领先如此之多的情况下。要说其他方面,双方也都差不多,都是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思维上谁也不比谁差多少,平台的实力旗鼓相当。而如果没有质上的差别,以动态的发展眼光来看,不可能出现谁灭了谁的情况。但是,微信基于其自身的高粘度朋友圈社交特性,围绕个人日常活动的需求开发出新的功能是肯定的(包括购物、金融交易),但支付宝也没闲着,比如与微信几乎同时支持“AA付款”,并嵌入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微信展开竞争——微信支付进驻上品折扣、海底捞与嘀嘀打车,支付宝钱包进驻银泰百货、地铁和校园的自动售卖机以及快的打车。

  总之,谁也不是傻子,根据一个创新就说能把谁谁灭了,是最幼稚的想法,尤其是在双方属于同一量级的时候(只有在有质的差别情况下,才会迅速分出胜负,就像二战时用骑兵冲击坦克那样)。苹果发明iPhone,当初紧追诺基亚的三星手机反而也越卖越好,因为它及时切换到了安卓平台并迅速发力,电商的普及也没让只做线下实体店的宜家越来越虚弱,反而继续增收,因为它的品牌够响,线下购物体验出众,并且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所以,说什么互联网进化,BAT与360就要灭亡?人家就是只干现在的活,以不变应万变、安于现状坐着等死吗?

  归根结底,互联网公司与普通公司一样,决定其最终成败就是是否能很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弄清楚并时时紧随用户的需求才有可能让自己永远走在竞争的前沿,至少是安全地带。只有当我们能清晰看到它长时间不能打动用户时,才有资格断言它的失败,比如柯达胶卷、比如黑莓手机,而且只是产品而非公司本身,因为公司会转型的——想想苹果是怎么活过来的,就是最好的证明。有时间预测谁把谁干掉了,不如多分析分析用户真实的行为与内在规律更有意义!

  展望创新:互联网定义规模数据定义世界软件定义未来

  前不久,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与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10亿元的赌局,把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话题推到极致。当然,也激起了我们对于未来的科技创新的猜想。

  1、互联网定义规模

  互联网解决了人类的一个本质需求——更快、更好的信息交流,它的不断发展与衍生出的创新,让人与信息之间建立了越来越直接而简单的通道。它不断建立起人与某类信息间越来越紧密的耦合关系,并不断进行着人类在信息交流时,与时间(只能在某个时段才能联网)、地点(只能在某个地点,如单位或家里联网)、工具(只能用某种设备联网,如PC)等固化限定的解耦工作。按照这一方向前进,互联网也必然会进入更多的领域,解耦更多的固化限定,让更多的信息与人建立直接的耦合关系。

  因此在我看来,互联网无疑是最重要的创新平台,或者说对科技创新持有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急着(也可以说是必须)拥抱互联网的传统机构,如何创新。因为互联网思维适用于所有需要信息传递的领域。而互联网能做的就是将这种信息传递最简化,并且让可用信息的传递最大化,最终引发相应的创新。

  以格力所在的行业为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具备了互联网功能,所以具备信息传递特性与需求(工作指令、固件、内部组件的工作参数就是信息)的家电产品间接(由其他的通信技术桥接)或直接接入互联网是必然的。而通用电气在2013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则进一步向我们预示了未来的互联网规模。而从通用电气较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中,我们也能意识到,支撑传统企业互联网创新的外围环境已经具备(尤其是物联网),而且经历多年互联网应用洗礼的用户,也会更认可这类的创新。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现在谈传统机构的互联网创新,不会再有当初“牛顿”的尴尬。

  借助互联网,让信息沟通的边界范围得以达到互联网所能达到的范围,也就让远程控制得以实现——你可以没到家,就通过手机上的应用启动空调提前制冷;可以让电热水器,在你到家时就能立即洗上热水澡;你还可以远程控制洗衣机把你忘了洗的衣服,在回家前就洗好,并且能随时监控这些家电的实时运转状态。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对电器中的关键器件进行健康监控,将数据实时的传给厂商,有必要的话,也可以传给手机上的监测应用,到某一阀值时就主动提醒,或上门服务。

  事实上,这类产品已经出现,志高推出了云空调,海尔也有云洗衣机、云热水器、云酒柜、云冰箱等等一系列智能家电产品,也印证了所有具备信息沟通(控制)的产品与场景,都可以借助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产品重构与创新,甚至诞生新的产品(CES2014上英特尔展示的用于监测婴健康状况的智能连体衣SmartOnesie即是典型代表)。

  汽车也正借助互联网与车载电脑的信息传递与处理功能,更好的满足操控、维护保养、防盗报警的需求,并有机的与相关服务来加以结合。CES2014已经将汽车定义为移动的电子产品范畴,就再明确不过这个趋势了。

  对于其他很多行业的传统企业,也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思维来进行业务创新并改造业务流程。除了商品在线销售之外,完全可以把具有信息属性的物理行为转化为互联网行为,就像把物理的产品通过电商的方式销售一样。比如餐厅可以在线上销售外卖,也完全可以像飞机那样,在线订位与提前下菜单,因为座位与菜单也是信息,以此类推,我们肯定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优化与变革的领域和环节。

  其实,对于传统机构,最应该借助互联网进行改造的是政府部门。因为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上,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共享来展开,可以说是最适用于互联网化的机构。2014年1月11日,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就为与会代表本性了平板电脑作为电子会议终端使用。所有的会议文件均通过该终端传达,取消了纸质文件,同时还实现了委员现场提交议案、信息功能。虽然有人质疑这种行为有假公济私之嫌,但我个人仍然会单纯的从互联网办公的角度来看待此事,相较于南京政府部门所宣称的节约大量纸张,节省150万经费的说辞,我更为认同的是它实现了真正的基于互联网的办公与协同模式。无论最终的使用效果如何,我赞同这一出发点,假以时日,伴随着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合理化,这种形式也必将显现其优越性。其实,政府何尝不是一种企业呢?而以政府的日常工作特点,打造互联网政府并非无稽之谈。

  总之,把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更深化的接入互联网、把相关的设备中一切有用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来交流,把传统的设备变成一个个连带着用户的数据节点,扩展交互边界、简化并变革传统的业务与操作模式,最终必将带给用户新的体验(或者说满足其需求的新方式方法)。而当越来越多的机构、设备接入互联网后,也就将互联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个规模会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但从互联网的特性来讲,人类基于它的人类的发明创造,也正在不断重新定义着这一规模,既是互联网的规模,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创新规模。

  2、数据定义世界

  信息就代表着数据,或者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所以互联网规模越大,信息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数据的体量将迅速增长,现在已经热到烂的“大数据”就是因此而诞生。在前文中,我们说过一个通过不同应用收集到的数量来努力还原“某个人”的例子,就是一种典型的大数据来定义一种“事物”的具体应用。那么数据可以定义一个人,也就可以定义世界。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可以用信息来描述,它们有自己的尺寸、质量、材质、外形、颜色等等特性,而这些都可以归纳为数据,从而可以在互联网中传播。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重构它们(想想《黑客帝国》),这就是数据的本质。现在所说的大数据,无非就是通过虚拟世界里的还原来认知现实的世界,大数据的目标就是尽量真实的还原,以免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不过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些数据早就存在(包括人类的行为规律),只是之前没有将它们转为数据的能力与工具而已。如今我们仿佛通过大数据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其实它就像石油早就存在于原始人的脚下,直到现代我们才发现一样,它只是在等着我们发掘。引用一句话——你看与不看,它都在那里。

  随着互联网把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聚集在一起,也为我们更好的感知和定义世界提供了条件,下面就看谁能更好的利用数据还原那本就存在的“未知”世界了。

  3、软件定义未来

  人类的大脑就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应用系统,它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如果借用现在的人工智能,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一大愿景来审视我们的大脑,它就是一系列负责不同工作的软件的组合。从计算机的组成来看,硬件就相当于人类的躯体,而运行其上的软件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如果说人类的智慧决定了人类的未来,那么软件的发展也就决定了我们科技发展所能具备的能力。

  互联网本身只负责信息的传播,如何控制、利用、中转这些信息,让它有序的在不同互联网的入口与出口流转,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在信息间实现互动、结合并创造出新的信息与功能,显然就是软件的工作。所以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实质上就是软件的创新(包括大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实现何种功能,带给我们何种体验,也取决于软件,所以软件开发人员就是互联网公司竞争的根本,生存的根本,也就是定义科技创新未来的根本。

  回到自媒体的话题——请认真对待向互联网传递的信息!

  我没有想到,因为看了几篇自媒体的文章就让我写出近两万多字,可能真的是有感而发吧。其实所讲的东西并不高深,可就是这样的内容,来自自媒体的说法却让我深受刺激。

  并不敢说所有的自媒体都有问题,但在我眼界范围内,它绝对是良莠不齐的,并且非常严重,能配得上做自媒体人的并不多见。当然,传统媒体也水平不一,可我没有在主流传统IT媒体上看到过这么不靠谱的文章。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信息的入口与出口呈爆炸式的增长,也就为所谓的自媒体人的浑水摸鱼提供了方便,让那些显得有些脑残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从很多转载的叫好声中,我对此深感惊讶。

  以下这段话可以看出所谓自媒体人的真正心态:

  在某种意义上是网络趋势我们每个人走上舞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一个人能持续产出特别有意思的内容,定会让所有人对其人产生好奇,进而趋之若鹜的追逐,人们更想看到生产出作品的作者的一切,而社交网络的大浪也将作者推上前来,一人一座城。

  想法很好,可我想说的是,你得有这资格!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发展为这些想出名的人提供了绝佳的舞台。所以今天有关互联网的话题也同样适用于自媒体,因为都是信息传播的参与者。虽然借助着具有煽动性的话题类文章与社交平台的传播,自媒体获得了普遍的关注,但也渐渐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脑残的文章让有点专业修养的人都大跌眼镜。

  曾经有多个厂商的朋友询问过我对自媒体的看法,他们觉得自媒体挺能煽乎的,我就表示并不是很看好,尤其是涉及到一定专业性的话题时,大多数自媒体人的掌控力明显下降,因为即使他在这个行业中,但眼界也绝不比传统媒体更开阔,特别是企业级IT领域,有实力的人物,会有闲心做自媒体?经常看发表观点的,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学问,但的确有借题炒作的本事,也正是这些人正在带坏自媒体人的名声。

  我所认识的传统媒体人,没有几个不反感那些所谓的自媒体文章的(我再次强调,绝非否定所有的自媒体人),而原因就在于媒体本身的属性,它是有其内在原则与规律的。就如同传统的家电、汽车一样,即使拥抱了互联网,用户对其本质的需求并没有变化,空调就要有空调的制冷能力,汽车也要先保证基本的驾驶感受。对于自媒体,首先就是要保证内容应有的质量,不要一上来就用一堆高大上的词汇把读者唬晕,不要传输一种错误的理念与分析方法论,不要在内容上深度意淫、哗众取宠,发表一些用“绝对正确的废话”堆砌而成的观点,除非你承认自己是八卦自媒体人,那我也就不再多说一句。只是衷心希望,如果自看作为为媒体人,就让自己的话多过几遍大脑,绝没坏处!否则只能让人觉得——不明觉菜(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感觉水平很菜)。

  作为自媒体聚合平台来讲,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内容的管理能力,自媒体强调的是自解脱监管,自我做主,但也失去了对内容质量的把控。但聚合平台呢(我所举的文章例子均来自知名的自媒体平台)?因为你也是一个互联网的入口,这类的脑残的文章频出,只能带来高素质的读者离你而去的结果。这可以再次与今天的话题联系起来,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你提供的信息质量将决定你未来发展的最终格局,劣质的信息中转者也必将被边缘化甚至抛弃。应用如此(想想3年前的网秦),媒体更是如此。

  当然,我也必须要向一些自媒体人学习,这些人有比较讨巧的文风(据说叫魅力人格体)+比较扎实的专业内容,可能让文章会更吸引人。其实,传统的媒体的每个编辑难道不是一个自媒体人吗?只是现在的读者都喜欢那类风格的文章吗?我不知道,但在互联网浪潮的不断翻滚前进过程中,我们也的确要与时俱进,吸取先进的理念,我想这也是每个互联网中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意识。

  不过,我坚信互联网是实实在在的,0与1没有半点虚假,也终将会把那些浮夸与虚荣剔除出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0,387评论 4 36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845评论 1 29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0,091评论 0 2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308评论 0 2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662评论 3 2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795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008评论 2 3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3评论 0 20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466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87评论 2 24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181评论 1 26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531评论 3 2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177评论 3 23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126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02评论 0 19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862评论 2 28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734评论 2 2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