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2)

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是什么?传统行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挑战?360为什么奉行“用户至上”?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互联网可以真免费?为什么说口碑是衡量创新的标准?

在很多方面,周鸿祎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他第一个提出了互联网免费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让奇虎360拥有了超过4亿的用户。

在本书中,周鸿祎首次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观、产品观和管理思想,厘清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列举了颠覆式创新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应用。本书首次解密360的产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时,针对目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焦虑,也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第四章免费时代

免费开启我的互联网之旅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最基本应用,但那时大家都在挑选公司里最技术、最有前途、最有用、最能建功立业的事情做,觉得这东西技术含量低,没有前途。但我觉得挺有意思,看了培训说明书,挺简单的。我又跑了几趟海淀图书城,把能找到的书都看了一遍,刚开始是关于电子邮件的书,随后延伸开去读了关于互联网的书。于是,我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互联网世界。

我给那个部委的邮件系统不仅做培训,还做了很多开发,比如我开发了一个新的图形界面,像游戏一样,让这个邮件系统特别容易上手、易用,还加了标签,又加了导航。

方正的领导觉得很好,让我做一个方正自己的邮件系统。我特别喜欢杜甫两句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所以就给邮件系统取了“方正飞扬”这个名字。

飞扬是我互联网生涯中的重要角色。有人可能会说,那就是一个电子邮件,方向很窄,只要了解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技术标准就可以做了。其实这段经历对我做互联网非常重要。在做飞扬的过程中,我必须大量地上网,而且目标非常专注。到现在我都可以说,对互联网的整个感觉有一半是在做飞扬的时候形成的,所以我至今都非常感激方正集团给我这么一个通过做产品接触互联网的机会。

通过做飞扬,我得到的一个朴素认识是:免费。我觉得这也是任何一个人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的感觉。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技术人员,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是一种惊艳的感觉,因为在互联网上可以免费拿到很多东西,甚至源代码、数据资料、技术文档,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为什么免费?那个时候,我虽然看到了互联网的免费精神,但对免费的认识还是初级的,认为那是因为老百姓的购买力还很低,不愿意花钱买东西。但我已经感觉到,互联网上的软件必须免费,彻底免费,然后再从企业级市场上去赚钱。而且,免费也的确是一种推广产品的强有力手段,能够使产品迅速推广,短时间内成为事实标准,建立竞争壁垒。

免费,英文词就是free。我觉得free是互联网的重要精神,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免费。我不挣老百姓的钱,但免费可以为我带来最大的市场份额,可以为我带来忠诚的用户群,带来品牌的知名度与价值。第二层含义是自在、便利。无论做软件还是做服务,都应该让人感到网络生活的自在、便利。第三层含义是自由。在互联网上,你要放开了去想去创新,想到了就去做,而不模仿他人。

为什么互联网可以真免费?

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服务和产品都是数字化的,比如聊天、电子邮箱、搜索,都是一种虚拟服务。用的人不管有多少,它总的研发成本基本是固定的,而用的人越多,每个人分摊的成本就会越低。比如,研发一款软件的成本是1 000万元,当有100万用户使用的时候,每个用户分摊的成本是10元;当有1 000万用户使用的时候,分摊的成本是1元;当有1亿用户的时候,分摊的成本是0.1元。这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产品截然不同。

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

如果一个公司能把免费服务做得很好,比如谷歌把搜索做得很好,腾讯把聊天做得很好,那么在以这种免费服务汇聚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总有办法在海量用户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增值服务。

广告模式,有的人说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你在新浪上免费看新闻,新浪给你推送第三方广告;你在谷歌上免费搜索信息,谷歌给你推送第三方广告。这就是说,享受免费服务的用户不用掏钱,另外有人为免费服务埋单。现在视频网站基本上也是这种模式,你可以免费在网上看电影、看电视、看纪录片,但你必须得看广告。这种“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换成很学术的说法,就是第三方补贴。

但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适合广告模式。IDG公司是最早投资腾讯的风险投资,但IDG又在很早的时候把腾讯的股票抛了。为什么?因为当时风险投资家的思维模式全是门户模式、媒体模式,希望腾讯像新浪、搜狐一样。但如果把QQ聊天产生的内容聚合成门户,你会发现内容没法看,全是东家长、李家短的,跟新浪的内容没法比,所以广告主都不愿意在腾讯QQ上投放广告。所以风险投资家用广告模式,否定了QQ的价值。

安全软件也不适合广告模式。360普及了免费安全,获得了好几亿的用户,很多人认为360会做弹窗广告获取收入。但我们有一个铁的规定,360不能弹广告。不过,起初我们在360软件的主界面里放了几条文字链,为360每年带来了8 000万元的收入。2010年,我们决定彻底取消360软件上的文字链广告,因为我觉得,360作为一款安全软件,是要给用户解决问题的。360是一个保镖,是一个卫士,如果没事就给你递送小传单,这个保镖你也用不了太久。虽然这样一年可能损失几千万,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广告模式不适合安全软件,舍弃广告是对的。

互联网的另一种商业模式是增值服务,也就是为少部分用户提供多样的、个性化的收费服务。但无论是广告模式,还是增值服务模式,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海量的用户群。所谓海量,是至少要达到上亿的用户规模。

什么是增值服务?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需要的服务,我们就认为它是基础服务,基础服务一定是免费的,这样的话不会形成价值歧视。就是说,只要这种服务是每个人都一定要用的,我一定免费提供,而且是无条件免费。增值服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这个比例可能会相当低,它只是百分之几甚至更少比例的人需要,所以这种服务一定要收费。绝大多数人不需要这种增值服务,也不愿意付钱,但他们仍能继续享用免费服务。

免费不仅是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伟大的公司刚开始都是以免费、好的产品集聚用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商业模式。

传统经济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但互联网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能给亿万用户提供非常好的产品免费用,最后你还能因此获得巨额的财富。这种模式在传统的商业世界中是无法解释的。

免费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总把它与赢利模式画上等号。商业模式是一个复合的模式,包括公司做什么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市场营销手法,赢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你应该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究竟拿什么免费?这个东西会不会成为一项基础服务?通过免费能不能得到用户?在得到用户和免费的基础上,有没有机会做出新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用户愿意付费吗?如果你能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要因为只是赢利模式暂时不清晰,就否定它的整个商业模式。

传统行业可以在一个小地域划分出一块市场,再把它守住。但互联网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只需鼠标一点。所以如果在互联网上不成规模,想守住一小块市场份额根本不可能,要么大成,要么死掉。所以互联网上有一个现象:很多企业赢利模式特别明确,却由于过早挣钱,反而不能做大。相反,比如像马化腾,当初也没想清楚商业模式,当他拥有了几亿用户以后,很多东西就豁然开朗了。

免费又不仅是商业模式,它有很多充满魅力的地方。很多时候,如果我手里有1 000万,在中国打一则广告连个响儿也没有,我还不如花1

000万做一款免费的互联网产品,给几千万用户用,这几千万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就建立了对我品牌的认知、忠诚、信任,这比广告有效得多。免费既是商业模式,又是一种革命的手法,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互联网的一种精神。

企鹅的秘密

有一个笑话,说中国有10亿人,如果每个人给我1块钱,那我就发大财了。问题是,大家凭什么给你1块钱?就算大家下决心每人给你1块钱,你为了拿到这1块钱,估计得付出两块钱的成本,这样算下来还亏了。但是,在互联网上这确实能做到。如果你有一款非常好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到几亿用户,那么,在这几亿用户当中,你推出一项增值服务,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下单付钱,那么全加起来也能形成规模经济。QQ有6亿用户,如果腾讯又推出一个黑钻,即使只有0.1%的用户愿意每个月花10元钱购买,那么腾讯每个月也能有600万的收入。

硬件免费

硬件的互联网化分为以下“四化”。

第一是商业模式互联网化。《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早就预言说,未来的硬件一定是免费的。当然,达到硬件免费需要一个过程,在中国更是如此。但硬件价格降低,向零利润方向发展,至少在美国这样的互联网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趋势。虽然移动终端的利润趋近于零,但通过内置的各种增值服务,同样可以建立起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

第二是产品体验互联网化。过去的手机主要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的,内置的游戏也非常简单。但现在,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小电脑,用户频繁地下载软件,而且软件也像在个人电脑上一样很快地进行更新。因此,智能手机像个人电脑一样,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与硬件厂商相比,互联网公司能更好地把握用户对产品体验的需求。

第三是市场推广的互联网化。传统的手机推广方式通过卖点策划和大量的广告投放,达到吸引用户、接触用户的目的。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产品的推广要基于好的产品体验,依靠口碑进行推广传播。作为新媒体,互联网的SNS特点打乱了传统广告对人群的划分方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推广方式。

第四是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既是媒体传播平台,也是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是扁平化的销售模式,压缩了中间渠道的沉淀成本。

免费是一种颠覆性的力量

马云最早搞电子商务,宣布淘宝免费开店,而他的竞争对手eBay是要收开店费的。既然淘宝免费开店,在eBay上的卖家都觉得不开白不开,不管淘宝有没有流量,也愿意把店在淘宝上复制一家。最后,淘宝通过免费汇聚了大量的卖家,有了卖家就有了买家。最初宣布免费的时候,我想马云未必想清楚了怎么靠免费来赚钱。本来他想收费,但腾讯的拍拍网虎视眈眈地准备抢淘宝的卖家,所以他三年免费之后,不得不说继续免费,永远免费。最后,当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到淘宝上开店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你搜一种卫生纸,都会出来1万个结果。你免费开店没问题,但你如果在搜索结果里要排在前面,那就要交增值服务费。淘宝今天也成为中国最挣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实际上通过免费的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收入模式。如果淘宝不免费,我相信它既无法战胜eBay,也发展不出这样的收入模式。

因为eBay是收交易费的,因此特别担心买家和卖家共谋,严格规定卖家不许留自己的手机,不许留信箱地址。而中国人的购物习惯是不直接交流就没有安全感,但直接交流的话淘宝收不到交易费,于是淘宝就把交易费也免了,买家卖家联系越多越好,还做了一个淘宝旺旺的聊天工具来撮合交易。这样,淘宝又有了一个即时通信工具。

既然全都免费了,那就好事做到底。淘宝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易的支付手段,为了解决信用的问题,支付宝又创造性提出,比如可以买家拿到货再通知付款,所以回过头支付宝又促进了淘宝的交易。以马后炮的角度来看,淘宝又高瞻远瞩,成功布局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的转型与跨界

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免费之后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一定要延长自己的价值链。打比方说,你卖手机都不赚钱了,那你一定要在手机里留下赚钱的东西。比如,如果你想通过手机里的游戏赚钱,那你要把自己定位成游戏运营商,而不再是一个手机销售商。再以360为例,如果360只做杀毒软件,那把免费杀毒做得再好,商业模式都是不完整的,所以360就在浏览器基础上做搜索、做游戏,进入到搜索领域和游戏领域,360就必须要懂搜索,懂游戏运营。

但是,怎么才能实现跨界、成功转型呢?难度还是挺大的,成功案例真的也不多,但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内部培养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公司应该建立一种机制,把公司的年轻人、中下层变成创新的主体。比如,公司的客服人员每天都在跟用户打交道,他们比公司其他人更早、更多地知道用户在抱怨什么,所以应该鼓励他们成为改进产品体验的创新源泉。我不赞成企业大张旗鼓地搞创新,非要巨额投入资金,非要设立创新研究院,非要做一个整套的创新战略。我觉得休克式疗法的创新很难成功,我主张把创新从神坛上拉下来,从一些细微点上进行持续创新,这样反而更有效。

第二,通过合作培育突变的基因,短时间内获取不具备的能力。转型就像从一个基因的物种向另一个基因的物种进化,最后能从水里的变成岸上的非常稀少。我觉得要想跨界,合作非常必要。合作就像外部来了一个刺激,会导致基因突变,让自己短时间内获得不具备的能力。否则,靠自己的摸索,像自然界中漫长的进化一样,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得懂互联网。所以,通过与互联网公司杂交,生出一个怪胎,这个怪胎有传统厂商的基因,又有互联网公司的基因,它可能会通过碰撞、矛盾、妥协,让企业获取之前并不具备的能力,让转型的路走得更通畅。

第五章体验为王

在拉斯韦加斯有一个酒店,客人离开酒店的时候,门童会塞上两瓶冰镇矿泉水,免费给客人在路上喝的。这两瓶水给客人的感觉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预料之外的贴心服务。这就是超出预期的体验,才是真正的客户体验。

超出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用完了,感觉及格、良好,也不会形成真正的体验。体验要像拿针刺一下,或者踢一脚,让你印象深刻,才会形成一种口碑。

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作《商业秀》[插图],副标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娱乐业是最靠体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买一瓶水,你喝了没有体验,虽然能解渴,但没有超出预期。花70元看一场电影,在拉斯韦加斯看一场秀,你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买到,买到的是一个标准体验。所有的电影、所有的秀能不能成功,在于能不能给你一个巨大的情感冲击。

在拉斯韦加斯有一个酒店,客人已经结账退房,在他走出酒店的时候,门童会塞上两瓶冰镇矿泉水。这是酒店免费送给客人路上喝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这两瓶水给客人的感觉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超出了预期。

出差住酒店,我可能比大家有点钱,但我也很紧张,也不敢动里面的东西,因为酒店里放着水,一打开就是收费的,而且价格还很高。但是,在我离店的时候,如果酒店能够给我免费送两瓶水,这就叫超出预期,这就是好的体验。或者说,房间里两瓶免费的水喝完了,酒店能及时补上更多的矿泉水,这也叫好的体验。所以,超出预期的体验,不一定是给用户1万块钱,而是超出用户的期望,才能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我想到的另外一个案例是汉庭。当年汉庭为每个房间配备了五种枕头,适合不同的人睡眠,是国内经济型酒店中第一个这么做的。按理说,这也算不上什么革命性创新,但确实顾客打开衣柜的时候会感到惊喜,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再举一个海底捞的例子,真正吸引很多人去的,是海底捞给大家提供的食材是高档鱼翅吗?不是,海底捞提供的东西跟其他饭馆差不多,为什么大家去海底捞?因为它的服务好。好在哪里?只不过做了一些同行没有做的事情,比如给你擦眼镜,给你擦鞋,饭前免费嗑瓜子,饭后免费吃西瓜,能举出很多例子。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没有女朋友,走的时候可以带一个服务员走。海底捞的服务能在网络上形成话题,能够自动传播,就是得益于这种超出预期的体验。

网上有很多营销的例子,如果你做的体验能够超出用户预期,就能形成口碑。360做了一个开机小助手,也变成了一个流行的范式。大家会自动转发,恭喜你,你的工资超越了中国1%的人,所以本月你要继续努力;恭喜你,你的起床时间击败了寝室里其他三个同学,还有同学起床失败,正在重起。所以,超出用户的预期,才能形成体验。

要应对变化的商业环境,要进行自我革新,你需要重新回过头来,研究你的业务流程,研究你的用户消费习惯,重新看你的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是否给用户解决了问题。这样点滴改进,用户体验一定会改善。

比如,打开苹果手机的包装,你会觉得它跟别的手机不一样,这就是体验之旅的开始。有些产品递交到你手里的时候,就已经充好电了,直接开机就可以用。有的家电送到你家里,还要你自己找电池装进去,这样就让人感到焦躁。有的厂商就把电池一起给你送到,你一装即可。这些东西重要吗?对厂商来说,可能都不重要。但是从用户的角度讲,这很重要。怎样让用户很爽,从头爽到尾,这就是娱乐业的精神。

亚马逊的“飞轮”

我看公司,从来不以市值论。国内也有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公司,将来肯定会有更多,但市值多少是一回事,公司值不值得尊重是另外一回事。赚钱再多,如果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甚至以欺骗用户、伤害用户来获得商业利益,这样的企业就不值得尊重。亚马逊就是一家不断提高用户体验、创造巨大用户价值的令人尊重的企业。

其实,从一些华尔街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亚马逊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最高的。贝佐斯也一直被华尔街看作一个顽固分子,分析师们讥讽亚马逊的投资回报率只有4.5%~6%,需要6个季度以后才能开始回收投资,每投入1美元才能产生6美分的回报。但贝佐斯不吃华尔街这一套。他在2009年致股东的信中得意扬扬,甚至自大地写道:“在我们的452个目标中,‘净收入’、‘毛利润’和‘运营利润’等字眼一次也没出现。”

贝佐斯强调的是客户体验,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体验。在致股东的信中,他说:“在客户体验方面,我们已经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并且有着异乎寻常的不断改进的紧迫感。”因此,“我们要基于长远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

从1994年在网上卖书开始,亚马逊率先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进行各种创新,创造了很好的客户体验。例如鼓励读者写书评,利用读者购买的图书来推荐其他相关产品,等等。这些是传统书店没办法做到的。这些创新被迅速模仿后,亚马逊在物流体系上投入巨资,提高库存周转,加快货物递送速度;顾客不仅能更快地拿到货,还能在线查询订单处理情况。

最新的案例应该算是下面这个。《华尔街日报》刚刊出一篇文章《亚马逊最厉害的武器——贝佐斯的偏执》,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到,他在亚马逊网站购买了一条价格13美元的运动裤,到货后发现裤子太大想退掉。结果他收到亚马逊的一条重要的消息:他作为一个重要顾客,无须退回这条运动裤就可以拿到退款。换句话说,在评估顾客的重要程度,以及评估退货产生的费用可能会超过这条运动裤的价值后,亚马逊决定让这名顾客白拿一条运动裤。

贝佐斯一直强调的“客户体验”,在亚马逊到底有多重要?

《彭博商业周刊》记者布拉德·斯通所著《一网打尽》[插图]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贝佐斯有一个公开的电子邮箱,他会阅读大量的顾客投诉,在邮件中加上一个“?”,然后,把电子邮件转发给相关的亚马逊员工。虽然电子邮件营销为亚马逊挣了很多钱,但是因为顾客强烈投诉,一些生殖健康类产品最终在贝佐斯的要求下停止了邮件营销。

为什么亚马逊会把客户体验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我的理解是,零售业作为服务行业,是体验式经济的前沿阵地。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制造电视的企业把电视卖给顾客,就完成了销售任务。电视是耐用消费品,企业巴不得顾客从此再也不来麻烦自己,这样它可以用广告和其他手段吸引新顾客。但是,零售业本来利润率就低,它必须依靠顾客持续购买才能产生规模收入。这就意味着像沃尔玛、亚马逊这样的零售企业必须得产生好的客户体验,顾客在购物过程中感觉舒服,才能以后再来购物。这如同我一直强调的那样,任何企业都应该像零售企业一样。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是企业与用户对话的过程。用户买到产品,并不意味着销售任务结束,而是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

这样,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无论是沃尔玛还是亚马逊,都会舍得将巨资投到物流体系上。好的物流体系不仅能让企业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还能让顾客尽快拿到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贝佐斯认为,在亚马逊的“飞轮”里,当客户体验更好的时候,流量自然会增加,更多的流量会吸引卖家来网上卖东西,这样顾客就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选品,获得更方便的服务,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随着“飞轮”的不断成长,亚马逊的运营成本会被分摊,成本结构将会更加合理,还可以将省下来的钱返还给消费者,以形成更低价,这也是提升客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飞轮”理论,不仅适用于电商,而且适用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

对于贝佐斯来说,亚马逊孜孜以求的卓越的客户体验,已经构成了壁垒。在最近几年,贝佐斯极力扩张,亚马逊到底是一家零售公司、技术公司,还是一家数据公司?看起来,它更像一家基础设施公司,只要有销售行为,它就可以凭借自己卓越的客户体验无处不在。

先创造用户价值,然后再产生商业价值,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从亚马逊的股价来看,在2009年之前,它一直每股低于50美元。从1994年创立开始,投资者就对这家公司争论不休,因为它总是不按照华尔街的章法来做事,华尔街也不知道它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贝佐斯不讲如何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反而大讲如何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他四处出击花巨资构建了大量用不完的基础设施。这让亚马逊的投资回报率一直无法提高,然而它的客户群体却一直保持增长,且忠诚度高,帮助亚马逊一路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这让华尔街又爱又恨。

能让华尔街又爱又恨的企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判断一个公司是否伟大,不在于它创造了多少市值,产生了多少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在于给顾客创造了多大的价值。在国内,有些企业是靠给用户制造问题,而不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赚钱。比如在一些城市,你一坐上出租车,前排座位后面挂着的液晶屏就开始播放刺眼、刺耳的广告,而且还关不掉。8年前,绝大多数增值服务提供商通过给客户设计陷阱乱扣费来赚钱,有的竟然还上市了。但事实证明,不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即使能获得商业价值,也是短暂的。

苹果的像素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你给你年迈的父母或者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一台iPad,一台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一台视窗系统的电脑。一个小时以后,他会用哪台?结果肯定是苹果的产品。下载一个软件,视窗系统会让你下载安装,不停地点“下一步”,但苹果的一个进度条就能完成这种傻瓜式操作。复杂变得简单,这是很重要的用户体验。

我们做过一款产品,360安全桌面,在个人电脑上试图模仿苹果iPad的体验。我们的第一版是把画面切换回来,但做完了之后,跟苹果的感觉差很多,山寨味很浓。我们就找到一个研究苹果的专家,他仔细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才发现,真的苹果里有一个加速的函数,有一个运动的模型。iPad翻屏的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匀速运动,是一个加速运动,到边界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个反弹。为什么苹果要做得这么细致?为什么要这么下功夫?因为它需要让自己的体验被用户感知到。

《乔布斯传》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这个例子已经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乔布斯有一天给谷歌高管打电话,说苹果iOS有一个谷歌地图图标,放大多少倍之后,第三行一个像素颜色不对,他认为这影响了iOS的美观。这就是对细节的一种坚持。

所以苹果并非是一个神话。它经历了一个典型的从不起眼的低端市场切入,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体验为王,不断改进的过程。

体验需要追求极致

做产品必定是个痛苦的过程。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不能对用户发脾气,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放下自尊,因为在用户面前,自尊没用。当你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的时候,当你成功的时候,行业里就会尊重你。在行业里面,做出点成绩,你可以骄傲一点,但面对用户,你永远要放下身段,倾听用户的需求,甚至倾听用户的羞辱。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体验的基础是用户需求

用户体验最基础的是用户需求,如果脱离了用户需求,产品设计再漂亮,想法再精妙,都无法和用户产生共鸣。

很简单,用户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是十分不理性的。比如一个小白用户,可能因为一个导购的和蔼可亲而买一台电视回家,一个设计师可能因为一台电视机的颜色外观漂亮就把它买回家。

但是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问一个简单问题,我用这件产品解决什么问题,这件产品给我什么价值,简单说就是有啥用。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用户不会想跟你谈。但是现在却有太多的用户体验忽略产品,沦入概念的怪圈。

我看产品时,首先都不是看界面,我是看描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来用,这是用户体验最重要的。

大家所谓的用户调研、用户分析、用户访谈,都是在想象用户会用你的产品的情况下进行的。但这是经不住推敲的,如果用户根本没有这种需求怎么办,这种需求很可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我跟很多产品经理讲,你的产品第一版界面可以不漂亮,设计上可以有瑕疵,功能可以很简陋,这些都不成为用户拒绝产品的理由。用户拒绝产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无法共鸣,看了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360安全卫士当时能够起来,不是因为做得有多好,而是当时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2006年流氓软件在祸害中国,几乎99%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大小,无论中外,都在做流氓软件,而且无人制止。所以360安全卫士能杀流氓软件,就能够解决用户的痛。我认为最好的产品就是能解决用户的痛,痛点越大,产品就越受用户欢迎。有用户你才能成长,才有机会去改善。

同样,用户最早上脸谱网是因为它能联通世界吗?当然不是。这款产品最早出来,就是为了满足哈佛男生认识女生的需要。所以做产品的时候,要忘掉那些概念,忘掉那些大趋势,尽量去观察用户。

细节,还是细节

《商业秀》的作者斯科特·麦凯恩遇到这样一件事:他要到美国一个城市给一群商业领袖做演讲,但很不幸,他装西装的行李箱被航空公司塞进了另一个航班。于是,他试着通过电话,让一家叫Men's Warehouse的男装品牌店根据他的尺码准备西装。麦凯恩此前知道这个品牌,但从来没有买过它的服装,但这一次紧急情况下的服务,让麦凯恩彻底信赖了这个品牌。

Men's Warehouse迅速为他准备好了西装,不仅让他如期完成了演讲,而且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但是什么让麦凯恩成为Men's Warehouse的忠实顾客?是迅速响应吗?我觉得不是,而是这家店为麦凯恩准备了两种颜色的西装——藏青色和炭黑色,质地都相当不错,而且还准备了领带、衬衫、皮鞋。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我经常拿这个方法去观察很多行业,结果一看不得了。商家觉得自己的产品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但其实用户也许是不得不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也许你还意识不到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如果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细节能够得到改善,那么可能就会带来很好的口碑传播。比如海底捞提供的涮牛肉都是日本神户的A级牛肉吗?不是。但它的体验就产生于嗑瓜子、擦皮鞋、带小孩这些细节上。

比如,飞机头等舱很贵,但餐饮却令人难以下咽。如果能在餐饮上有所改进,哪怕机票涨个几十块钱,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企业不关注这种细节,最后就失去了用户。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细节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你如果能够找到与众不同的力量,你就能够创造出超出预期的产品。

但是一个细节上的不足,就把下大力气花大成本在电视、报刊上投放的品牌广告给毁掉了。我也住过一些星级酒店,四五千一晚,但上网还要单花200块钱。可能酒店觉得大客户都不在乎花四五千住一个套间,为什么吝啬200块钱的上网费呢?可是我发现每次上网不免费,就体验不好,这就是细节。同样,你请朋友吃饭,花了2 000块钱,但餐巾纸却要两块钱一包,你也会感觉非常不好。这不能用逻辑来做解释,就是一种消费的心理,也是用户的心理。

其实我不懂餐饮,不懂航空,也不懂商旅,但是换位思考之后我发现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不管什么行业,对每个商家来说,技术革命的影响都是长期的,平等的。在技术条件相差不大的时候,我们通过产品的体验设计,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感觉更愉悦、更有价值,这是建立品牌、建立口碑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定要聚焦

我一直说,好的用户体验,要像针扎一样,给用户一个刺激。那么这个体验就不能高大全,而是一定要把压强集中在一点,形成聚焦的合力。这就如同高手对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虽然我们做产品时候,应该全方位系统性思考,应该考虑得面面俱到,但思考完了,要在众多的功能中找到一个点作为突破口。再大的市场也需要一个针尖一样的点做切入,所有成功的产品都要找到一个点,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到一个点上,才能形成压强

尤其是,我们更多人都不是天才,也不是通才,如果不能聚焦一点,而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同时做三款产品,每款产品同时铺开五个功能,就很难做出惊艳之处。

当年百度的市场份额能获得这么多,真的是搜索技术比谷歌做得好?不是,是因为百度有MP3搜索。民工兄弟们交流的时候肯定不会说:我在用一个搜索引擎,使用了高级的搜索技术。他们会说:有一个网站,上面可以免费听歌,可以免费下歌,你也可以试试。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点,打动了越来越多的小白用户,才有了今天的百度。

如果你能听到用户这样的声音,那么要恭喜你,说明你找到了一个值得聚焦的点,因为这正是用户的关心所在。如果你还不能如此敏锐,那该怎样快速找到产品的聚焦点?特别简单,看用户发帖,看用户骂你,或者倾听用户的声音,用户会用一种最朴素的语言,总结你的产品能够打动他们的一个点。

大道至简

其实一个东西,最后你选择它,不是因为做得漂亮,而是因为做得特别简单,特别好用,这就是核心。如果你去谈战略,就会忽略这些细节的东西,但是你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体验则正好吻合了人性的需要。这种改善如果再能放大,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颠覆。

很多人以为360只靠免费,其实我们的成功也离不开这种简单的体验。在360之前,所有的安全软件都恨不得通过让用户看不懂,来证明自己的高科技。而我们就把软件做得很简单,很娱乐化,但实际上消费者感觉很好。

产品简单才有人使用,有使用才会有交互,才能建立品牌。所以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也能完成颠覆式创新,这说起来好像挺小的,但是简单的力量非常巨大。

往往大公司只会注重布局,注重大的、宏观的战略,而忽视了简单这种微小的地方。但很多时候,成败往往是这种微不足道的颠覆所带来的。当年诺基亚遇到挑战的时候,请了一个新的首席执行官,制定了宏大的战略。他们开始布局,收购公司,要做互联网转型,但是他们没有人去考虑用户的需要。比如,我是程序员出身,算是一个对技术很有了解的人了,但是我使用诺基亚的手机,下载一个软件,存在什么地方,要费半天劲才能找到。还有,一个开发者要向诺基亚申请一个开发权,那过程十分烦琐,竟然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这个问题不改变而大谈互联网战略,就是缘木求鱼。


想了解更多信息,关注我的公众号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