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个“高级”的读书方法会让我们成为“低品质读书人”

-1-

对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书的类目繁多,更新快。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发达出版业,新书一批批地上架,老书一次次地再版。

找书的途径多。以往要找一本书,得跑个大老远,到图书馆或书店去碰运气,如今只要把书名往搜索引擎里一输,大多数的书都能找到。

读书的方式也更简单。实体书之外,还有手机、Kindle、iPad,可以满足各类场景下的各式需求。

图片来自于网络

然而,对读书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书似乎读了挺多,可似乎并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

提起笔来想旁征博引, 却发现脑中空空,下笔无神。和朋友们聊天,看他人口若悬河,引经据典,自己却只能在旁附和叫好。其他读书人看上去都有着饱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雅气质,而镜子里的自己,仍旧懵懂迷茫——也不知道那些读过的书,都跑到哪儿去了。

于是,这个时代教别人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提到如何读书,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大抵都是文人作家谈论的话题,比如朱光潜、木心、胡适们。现如今,趁着“知识变现”的浪潮,教人读书也成了一门生意,一大群会读书的、不会读书的所谓“读书人”们,都蜂拥而上,各显神通,分享着五花八门的“读书方法”。


-2-

在这些读书方法里,有一个流行的“高级方法”,叫速读。这个方法的起源之一,是齐藤英治的《王者速读法》。许多知识管理大神关于速读的方法,都是从这本书“借鉴”的。

《王者速读法》 齐藤英治

这本书告诉我们,用30分钟读完一本书,足够了。具体方法网上随处可见,不赘述。

其核心观点是:“做书本的国王,让作者伺候自己,读书不必全读,只读其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即可。”

首先,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很窄。虚构类的文学、科幻、悬疑等等肯定是不适用的;非虚构类中的哲学、历史、科学等等同样不适用。有可能用的上的,仅限商业类书籍。“王者速读法”,名头够响亮,以为自己能当上国王,结果发现,其实就是个村长。

其次,只读了书的一部分,算不算是读了一本书?我刚买了一本《逻辑学导论》,挺厚的,75万字。我觉得其中“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是对我有用的部分,大概几千字,花了几分钟读完了,是不是可以说:“我今年读了1000本书,其中包括逻辑学导论这样的大部头”?

或者,我有些英文单词不认识,于是打开了《牛津大辞典》,查了十几个单词,都是“对自己有用的”,心满意足地合上书之后,是不是可以说:“我今年读了《牛津大辞典》,真是受益匪浅啊。”

还有种说法很有趣:“作者一定会把核心观点放在封面和封底,把那几个关键点看明白就够了。”

这个方法真是很棒,看来以后只需要去书店,拿着书翻翻封面和封底,就算读完了,不仅能省下买书的钱,还能一年读个几千本,吓死你们这些不会速读法的人。

估计得脸皮厚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这样大言不惭吧。


-3-

当然,读了几本书的问题,没那么重要。关键还得看速读的方法本身,是否靠谱。知识管理大神们告诉我们,速读法的价值,在于“用20%的时间,掌握书中80%的重点”。唔,看起来很美,不禁有点小激动呢。

但就我的经验来看,一般让人感到“有点小激动”的方法,就好比“股市神奇操盘法,抓涨停大牛股,亲测有效”一样,都需要先冷静地问一句:“你是不是在忽悠我?”

是不是忽悠,重点问题在于:我怎么知道我读的20%,是这本书最重要的80%?换言之,剩下的那80%,我连读都没读,我又怎么知道这些内容不是重点?

对这个问题,《王者速读法》当然是给出答案的。按作者的理论,商业类书籍,花5分钟浏览一遍目录、书首、书尾、黑体字、图表等,就可以知道重点所在。

不试不知道,我从书架里抓了几本书,立马尝试学以致用。

史蒂夫·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都是商业类书籍中的经典。

《金字塔原理》 芭芭拉·明托

书首、书尾,都是序言、致谢、附录之类的,参考价值不大;标粗的黑体字,没找到;图表,有的太多,有多太少。只能看目录了。

读完目录,问题来了——即使是带着目的来选择,我也挑不出其中重要的20%。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觉得七个习惯对我来说都是有价值的,都想读一遍,不管缺了哪一个习惯,都觉得不完整。比如《金字塔原理》,四大部分,表达、思考、解决问题、演示,四大逻辑一脉相承,相互联系,截取中间部分来读的话,就像是盲人摸象。比如《追求卓越》,无论是激励、文化、贴近客户还是自主创新,都是管理方法的一部分,对其中哪个更有兴趣,哪个更有价值?太难取舍了。

在速读法的想象里,书就好比烧鸡,有鸡头、鸡腿和鸡屁股,不同部位的价值有高低,把价值高又好吃的鸡腿挑出来,吃掉就完事。

可实际情况是,有一些书像是披萨,切成几块后,每块长得都差不多,如果把五分之一吃掉就喊饱,太浪费粮食了。还有一些书,像是法式大餐,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前菜不吃完,大餐不上盘,你告诉服务员,我只吃主食,其它都别给我上……会不会被餐厅赶出去?


-4-

有人会解释了,即使对书中大部分章节都感兴趣,还是可以通过“跳读”的方法来速读。

细究的话,“跳读”所借助的一大利器,是标粗的黑体字。就好比学生时代在书本上划重点一样。我们希望商业类书籍的作者,都能老老实实把重点都划好,呈给我们这些“国王”。

很遗憾,我随机挑的这三本经典商业类书籍,作者都没有划重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史蒂夫·柯维

有些不那么经典的商业类书籍,比如《拆掉思维里的墙》,倒是划了重点的。我随机选了一个章节,挑了其中标注的重点来读。读起来是这样的:

“人们总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好坏心态的背后,是关于世界的不同假设而决定的。”

“数据是程序运算的结果,心态也是心智模式运算的结果。”

……

翻完这个章节,倒是挺快,只是这一遍读下来,简直就是鸡汤金句大合集,看着都有那么点道理,可是读完了整个章节,却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读到:这“心智模式”,到底是个什么鬼?

再者,对读者来说,千人千面,每个人关注的点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为什么作者标注的重点,就一定是我们每个人想读的重点?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作者真的和读者心心相印,把所有重点都恰到好处地标注了出来,我们是否只读这些重点就可以了呢?

只有基于以下三大原则,这个答案才是肯定的。

1)作者提出的观点都很容易理解,不需要通过解释或说明来辅助读者理解。

2)作者提出的观点全都是正确的,读者需无条件认可,无需做任何鉴别和筛选。

3)作者给出的答案都是直白明确的,读者不需要思考具体应该怎么做,只要照本宣科直接去做即可。

支持速读方法的人,大多会殊途同归,认同这三大原则。

为什么需要这三条原则?同样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出书,需要写那么一大堆,而不是只罗列重要观点?难道只是为了凑字数,能出版?

原因在于,书里的“非重点”部分,是对“重点”的解释、细化、分析和论证。书的观点之所以成立,是要靠论据来支撑的,也是要靠逻辑来检验的。“重点”是骨架,“非重点”是血肉,把“非重点”全部跳过不读,就好比只剩骨架的木乃伊,还算是人吗?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17和18页是对七个习惯定义和架构的汇总,读完之后,我知道了这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然后,按速读的方法,就可以编造几个朋友的故事写一篇书评了,也可以画个思维导图作为输出了。但是,为什么是这七个习惯,而不是其它?这七个习惯是否对所有人都普适,还是只对特定人群?这七个习惯的涵义是否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是有具体适用的情境?论据是否能支撑论点?具体该怎么去做才能向这七个习惯靠拢?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到后面的章节里,通过细节来思考和回答。用30分钟速读法,很难有答案。匆匆读完后,你可以在朋友圈晒“刚刚半小时又读完一本书”,也可以在和别人聊天时提起这七个习惯。但当别人多问几句类似“为什么是这七个习惯”的问题时,你就会陷入一脸懵逼状,只能尴尬地回答对方:“那些都不重要啦……”


-5-

很多人读书的问题,并不在于读的书“数量”少,而在于真正从书里理解的内容少。本来慢慢读都读不太懂,这一提起速来,能读懂的就更少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对信息的消化吸收,靠的是思考,是分析,是深入的理解,然后才是应用,速读和这个过程,恰好是南辕北辙。

碎片化的时代,信息量大,节奏快,功利性强,很多人想抄捷径,跳过中间的部分,直接找到答案。速读法迎合了这类功利的心态,却把一些读者慢慢引上了“低品质读书人”的歧途。

写到这儿,“低品质读书人”的形象特点已经呼之欲出了——

不求甚解,不爱深究。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道字词的表义,不知道字词的涵义。

只能阅读文本,无法解读文本。

只能全盘接受,无法筛选鉴别。

只能罗列观点,不会逻辑推理。

只会搬运,不会创造。

学了一堆道理,没学到什么知识。

你希望成为这样的读书人吗?


文 | 乐之读 | 简书签约作者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圆十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475评论 4 3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744评论 2 30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101评论 0 2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732评论 0 22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141评论 3 29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4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188评论 2 3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5评论 0 21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16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67评论 2 2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41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63评论 3 2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376评论 3 24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00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0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179评论 2 2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979评论 2 2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绚丽八月,终要告别。好习惯越建越多,速读初显效果,一月读完36本,发现原来不是不会发生,而是愿不愿让它发生。...
    糖糖Alice2021阅读 6,153评论 60 269
  •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教会你如何通过书与智者交谈。 №1 本书导语:阅读...
    夜阑明月阅读 1,578评论 1 10
  • 今天我们几个家庭在李老师带领下一起去桃花涧摘樱桃。孩子们特别高兴,一大早起床来到约定地方,看到老师争着抢着要坐老师...
    言和婉阅读 264评论 0 0
  • 1、一列数据同时除以10000 复制10000所在单元格,选取数据区域 - 选择粘性粘贴 - 除 2、同时冻结第1...
    马灵鼠阅读 353评论 0 6
  • 今天的晨读分享的是彼得·蒂尔的《从0到1》,主要讲了三点内容:1 坏计划好过没计划,先出发了再说;2 成为不可替代...
    风舞梧桐阅读 130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