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洞明世事,先从“债”开始

地震、海啸、雾霾、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战争、恐怖主义…这一切,不是大自然向人类索债,就是人类之间的造孽与借债与还债!

不知道野居的低等动物的语境里有无债这个概念,莫须有吧。但在人类社会里,自打进入可信史以来,这个东西就一直存在并困扰着我们。在5000年前,人类已经在使用复杂的信用体系而不仅是物物交换来进行商品交易,信用体系的存在远远早于硬币和货币的出现。什么是债?答:信用,或者说他就是承诺兑现法则。

北宋人范仲淹有诗一首《书善门示人》谓: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修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中国人习惯作总结,比如国家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个人有“人传”,这也是中国文人的最大兴趣所在。也难怪,写史的大概除了司马迁的胆子大一点以往,多数都是“当朝人不做当朝史”的,这估计也是中华文化一直得以延续而不曾中断的缘由之一吧。其实,这“史、志、谱、传”说到底,就是“债”,不是写的债起,就是说的债灭。

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其“烹”,是指手段,或“举”或“负”,而“小鲜”则是泛指的“债”,国债、地方债、组织债……

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于是就要学会举债。但前提是你举的是“负债”而非“欠债”,二者虽是一字之差但却天壤之别,富人玩的是负债,而穷人过的是欠债。

债者,“人”之“责”也!对于债的理解,其实每个人都不太一样的,若按国家与民族来比较,美国与中国也是不一样的。美国人就喜欢举债,所谓的提前消费,中国人在这方面就特别保守,不过随着近年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我们也开始提前消费了。

宗教家眼里,债是因果;

政治家眼里,债是选票;

金融家眼里,债是泡沫与预期;

企业家眼里,债是“量本利”逻辑…叫别人投资,是向别人借债,投资别人,那叫让别人借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世间人人皆赌徒,为何呢?赌者,玩“钱”之“人”也。

直接开口借不好,于是变一大堆花样与名头来玩,美其名曰:股票、古玩收藏、基金、股权、保险、债券、外汇、信托、期权…可以说,世上拥有财富最多的人,就是最会借债的人!当然,因为借得多了,脸红了,心虚了,便不失时机地做些返还,美名为:慈善。自然,这群最会借债的人也成了慈善家!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讲,那叫“资本主义的原罪与精神并存”。诚然,这样的行为一旦扩大并交叉后,便也衍生出了感情债、命债、面债、人情债、语言债、政治债、战争债等等。

正所谓,没有交易就没有屠戮,但是,可能吗?我们很多人为了表明自己的高大上,逢人便说自己从来不曾向别人借过钱,而且还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其实,这是一种幼稚的表现,不借钱不等于说你就不负债。不信,查一查,你纵使负的不是个人的债,也是银行的债,须知,银行的债也是大众的债。难道,大众不是人吗?

世上是没有圣人的,即便讲有,那也是群众按“需要”进而找一个代表人物来塑造而已。什么是社会?很简单,就是A借B的钱,B再向C借,C再向D借,D再向E借…最后形成一个大债体。

玩企业,说到底,就是玩两样东西:1、资产(有形与无形);2、现金流。前者是根本,后者是载体。至于什么品牌、战略、远景、营销、广告、策划、人力资源、流程再造、财务管理等等,要么是手段,要么是障眼法。

企业的运动规律,第一要讲赚钱能力,第二要讲有钱能力(即借债)。

故此,债的全部内涵就三点:

一、债的本质是时间。比方说吧,一个大善人欲借给你一个亿,条件是1年还,我估计你不敢要。倘若是10年还,你可能敢要。为什么呢?一来通货膨胀是一定的,二来时间跨度大,你的权变空间自然就大。

二、债的基础是信用。做人讲人品,做企业讲品牌,玩政治讲政品,不然,你的信用一旦被稀释,就借不到债了,很可能就此完蛋。人的全部奋斗目的,都是为了征信,这信越大,事业就越大,因为你可以举更多的债。

三、借债永远先于还债。人,从生下来发出的第一声干扰别人的“噪音”与吃的第一口奶,到死后睡的棺材并占用的坟地(死无葬身之地之徒不在此列),都是不折不扣的借债。当然,从大的基本面上而论,人来到世间,有的主要是来还债,有的是有借有还,有的干脆是来借债。

尽管负债是现代经济体的基础,但是在经济思想史中“债”一直是一个未被充分研究的概念。所有的经济学著作都认为,货币的出现取代了复杂的物物交换,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种观念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半点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经济学这东西,现在表面上好像是越研究越专业,其实质是越研究越钻牛角尖。我的观点,经济学实质就是对社会生活的痕迹进行高度及理性的概括而已,它的整个底盘应当是历史学与伦理学。很多人只知道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忘记读他的另一本《道德情操论》,这是不得要领的。

离开债或者债的运动规律来谈经济学,基本不靠谱。书斋里的学者,如果不知道政治最高层的想法,不知道监狱里的潜规则,不知道农贸市场里平民百姓的讨价还价,不知道青楼妓院里的插科打诨背后的交易逻辑,不知道军队里的军饷交易,不知道乞丐行业里的竞争规则,最好先把嘴巴闭上。

如果我们把正史与野史认真观照一遍,且结合人之常情,你会发现,货币并不是以物物交换的替代者的形式出现,它原本就是以一种度量尺度,一种抽象物的形式,同时也作为人类之间的关系(债务与义务)出现的。在没有货币的年代里,人们并不“易货”,他们互相馈赠,有时以进贡的形式,有时会在晚些时候得到回赠,有时则是纯粹的礼物。货币的出现不是为了方便交易,而是类似于埃及等古国或苏美尔的神职人员为更有效地收税或计算财富而创造出来的。价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场应运而生,它们吞噬了人类社会原本拥有的一切温情脉脉。是金钱让责任和义务变成债务,欠债还钱的常识腐蚀了人类彼此关爱的本性。因此,一旦我们理解了债务的社会起源,我们就会乐于在条件发生改变时重新协商债务问题,无论他是抵押贷款、信用卡债务、学生贷款、还是整个国家的债务。

今天我们谈拉动内需,我们明白债务的学问了吗?

今天我们在谈供给侧改革,我们透析债权的形成及其变易了吗?

债,是每个人的入世券。

真的成熟,应当从学习债的学问入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9,569评论 4 36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499评论 1 2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9,271评论 0 2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087评论 0 2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474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670评论 1 2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911评论 2 3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636评论 0 202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397评论 1 24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607评论 2 24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93评论 1 26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418评论 2 2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74评论 3 23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9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65评论 0 19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726评论 2 27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627评论 2 2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