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的碰撞

初心

        2020年2月,在特殊的假期里,我和张晨老师(地理学科高级教师)进行了思维导图与教学课程结合的探索,开展了(网络)“思维导图解决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学活动。从课堂上的实际案例,看到了课堂教学对思维导图协助更多孩子快速接受准确信息、架构知识体系、进行自主思考的迫切需要。

实战

      以下就是我们实践的一部分,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示。 对教科书的课文,如何将其变成一幅思维导图呢?看看以下案例。

【通读文章】

        快速、通篇阅读全文,明确中心主题,把握文章大概的思维脉络(即思维导图的主干)。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就是这一幅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

              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等,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微生物则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过程。

【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是选取最小意义的词语,关键词只表示一个概念。比如说文中的“有机质”就是一个关键词,若是拆成“有机”,不代表有机质;若是拆成三个单独的字,更没有完整的意义,形不成概念,不是关键词;“有机质含量”也不属于关键词,显然“有机质”和“含量”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所以关键词是表示一个概念的最小单元。

        选择关键词,要从词性出发,主要选取名词和动词,其次选择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

提取关键词

【组织架构呈现导图】

        我们通过几幅思维导图的分析来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要点。 先一同看一下课堂上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这样一篇小短文的解读思路。从中可以体会到导图思维对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案例都代表一部分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导图案例1


图1

      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必须抓住中心主题,一篇文章或是一节课的题目就是中心主题。每一个学习并练习过思维导图的人在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习惯性的就会死死抓住中心主题。

      这一小段文字对应思维导图中心主题就是《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然而在思维导图课堂上很短的时间里,有的孩子就丢掉了“生物”,只剩下“土壤有机质”,而且不在少数。核心主题不清晰、不明确,对后续在文章当中抓取关键词非常不利,梳理知识脉络极易走偏。拿着这样的知识武器去应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悬啊!

      显然,这幅思维导图主干分支先说了“土壤分类”,林地和草地有机质含量高和低的问题。后续分支展开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不同来源:动物、微生物一同出现,但是没有体现出它们的存在与林地、草地有机质含量高低的关系。这说明整体上源于中心主题的逻辑思考是有偏差的,所以后面的分析自然不得要领。   

      思维导图的第一要领:主题明确。当有了导图思维,学生就会依循主题展开思考和联想,就会对中心主题产生“有意注意”,不会再跑偏了。想对学生娃儿说的是,对中心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随意拆解和丢弃关键词。

学生导图案例2


图2


    思维导图如果没有线条做引导,关键词就会堆砌在一起。思维导图不是简单地连词成句,而是要剖析信息关键词的逻辑属性,进而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形成知识框架体系。线条在这里的作用不仅仅是穿针引线,不同位置的线条之间,表示的信息关系不同。

1、先来说说线条的位置关系如何体现信息关键词的逻辑关系。 如图2,“含量-原因-来源”,是从同一点出发的并列关系,在思维导图里称作“同阶层”。处于这个位置的关键词,词性和逻辑保持一致或相近,简单说就是要“一套词儿”。好记,好理解,也容易还原成知识原有的语言描述。这也看出这位同学对文章脉络的梳理结果。

      单独分析这三个词语,词性都是名词,如果这三项指的是同一事物的“含量-原因-来源”,那么在逻辑上也没有纰漏,是可以的。 

      继续分析:“含量——森<草”;“原因——草类...树类...”;“来源——动物...微生物...”这样的位置关系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实质。

      然而,由于这位同学对中心主题理解并不深刻,没有解读到这篇文章实质:“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要介绍“各种生物如何给土壤提供有机质”。

      图2当中,“含量”说的是森林土壤和草系土壤有机质的对比——为什么说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草系土壤的底呢?“原因”用来解释“含量”,这些都是“植物的事情”,逻辑上说的通。但是“来源”却拐到“动物和微生物”上面,思维上出现断层,和“植物”没啥关系;因为“原因”里“根系”的深浅已经说明有机质的来源和含量了。说明这几个“同阶层”关键词,逻辑关系是错位的。需要重新思考发散的方向和逻辑。 所以依据思维导图同阶层同属性的原则,就可以判断并列的关键词是否是围绕中心主题展开的,彼此是否属于同一逻辑的“一套词儿”。

思维导图的第二要领:同阶层同属性。

  2、再来说说线条本身。


图2-1

      图2-1 截图来看这一分支,是解释说明植物根系给土壤提供有机质多少的原因。首先,“草类”后面的三个关键词,“提供有机质”是多余的,因为中心主题已经明确;其次,“茂密”、“近地表”都是针对“根系”来说的,二者为并列关系,是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若有线条引导,这层关系就非常明确了。 同样道理,“树类”这一分支,“根系”、“落叶”是并列关系。“根系”-分布深,“落叶”-归还少。有这个关系,思维脉络很清晰,记忆效果也好。

     

图2-2

      图2-2 这一小分支,“动物”后面的关键词,毫无头绪,死记硬背一大堆关键词,很难在一段时间后,清晰的提取知识要点。就是看着这幅导图,也难说可以回忆这几个关键词的逻辑关系。“排泄物、分泌物、残体”(都是名词)是地表大部分动物新陈代谢的结果,他们是同阶层关系具有相同属性。“微生物”后面“分解、转化、合成”(都是动词),是同阶层关系;从我的理解,分解和转化的是有机残体,合成的是腐殖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没有线条,信息关键词还是一盘散沙,就像海边沙滩上的城堡,即便当时看似雄伟壮观(可以清晰的理解),可时间一长,水分一旦蒸发,或者海水涨潮后冲刷(海量信息进入大脑),城堡就成了残垣断壁(记忆不清晰了)。

        思维导图的第三要领:线条是“导”的关键。初一年级学习生物学的时候,生物课本就给大家展示了大脑神经元的样子,信息就是依靠神经元的链接传导的。


图2-3

        图2-3 这样的传导次数越多,神经元连接就越牢固,你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越多的神经元发生牢固的连接,人也就越聪明,创意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越多,越巧妙。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的区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导图案例3


图3

      如图3,是不是有一种思路清晰,瞬间秒懂的感觉哩?与前两幅导图相比,我们轻松看到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

    首先,图3当中的关键词与上一位同学的关键词有一些不同,不一样的地方对比一下:


图3-1  图2中的关键词

如图3-1:“搅动土体”;“腐殖质合成”。

如图3:“搅动”-“土体”;“合成”-“腐殖质”。

      可以看得出,由于图3中关键词更加简短,更容易依据思维导图的规则找到事物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更多的体现在对关键词的分类上,越是简短的关键词越容易判断和掌握关键词的基本属性,同属性的关键词,就可以被分为一类。

      图3,不断在进行知识的分类,从一点进行发散思考:

1、一级分支:由《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发散思考,首先在文章中抓住三种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2、二级分支:由“植物”分类,抓取到“草类、树类”;由“动物”,抓取到“一般、少见”(这两个关键词虽说文中没有,但是可以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由“微生物”抓取到“分解、转化、合成 ”。

      三级分支和四级分支发散思考,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思维导图的第四要领:关键词、分类。分类不需要每个人都一样,只要符合逻辑,能达到的目标,就是好的分类。关键词提取也不需要完全相同,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背景和知识体系,大胆进行关键词断舍离。

学生导图案例4



图4

如图4,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为什么?是颜色的功效。相比较前面两幅素色导图,这幅导图拉进了人与图的距离,吸引眼球(实质上是吸引大脑)想多看几眼。没错,大脑喜欢颜色明艳的图案,颜色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将信息与积极快乐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回忆。不同分支不同颜色,知识信息在记忆里就有了明确的区域划分,不会再模糊一片。

思维导图的第五要领:颜色

老师导图案例5


图5-1张晨老师作品

图5-1张晨老师作品 这一幅思维导图更是令人为之动容。不仅颜色鲜明,简单的图像勾起美好的回忆,阳光、草地、大树...多美的意境啊!又多了几分亲切感。即便还没有阅读导图内容,中心图像已经将你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了。所以,不必说没有学过绘画,不必纠结绘图会耽误学习的时间,寥寥数笔,就会激起对知识满满的向往,图像就是知识信息在你心中的样子。

思维导图的第六要领:图像。

      要感谢张晨老师,带领她的学生走进思维导图的殿堂。最关键的是张老师自己躬身入局。课堂导图,张老师也积极参与,导图作业也身先士卒,这是思维导图能够在她所带班级运用起来的关键。身为师长,张老师也将自己的导图发在群里,让孩子们一同探讨思维脉络,鼓励孩子们跟着她一同运用思维导图协助他们学习。

      张老师这幅导图里,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图5-1-1

如图5-1-1,“蚯蚓、白蚁”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搅动-土体;改变-土壤...”,张老师用虚线箭头链接两部分信息。这样使得后半部分脱离导图母体,孤悬在外,思维上出现断点。这里可以用一个大括号代替,如下图:

后面再跟其他内容。


图5-1-2

如图5-1-2“分解、转化”针对“有机残体”,处理方式与刚才图3-2-1当中的方式一样,不再赘述。要说的是另一个,“有机残体”这个关键词与第二分支当中的“残体”其实是一个信息。

在思维导图当中,有一个规则就是要使得每个信息不重复出现,一则为了信息分类清晰,二则要明确各部分信息间的联系,信息之间可以运用刚才的虚线箭头,跨越分支,由“分解、转化”指向第二分支的而“有机残体”,形成三维立体的思维模式。如果迫于空间跨越太大,或是线条分布不利于虚线穿越,可以在相关的关键词旁边绘制相同的符号或代码,代替虚线箭头。


图5-2


      图5-2中,我用小蓝旗指示二者的联系。 这幅导图当中还出现两个绿色的对勾,仔细分析,植物给土壤提供有机质,主要依靠草类的根系和树木落叶,树木的根系作用不显著。这样既不丢失原文信息,也可以凸显重点。

思维导图的第七要领:符号、代码、连线。

总结

思维导图有其绘制规则和思考方式,并不是看着像就完了。每一个关键词的选择,都会决定思维脉络的走向。 每一个图标的选取都有其深刻意义。所以思维导图的英文名字是“MIND MAP”,就像大脑里的地图一样,可以给人以清晰的指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62,825评论 4 3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8,887评论 2 30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12,425评论 0 2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4,801评论 0 22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3,252评论 3 29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089评论 1 22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2,216评论 2 32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05评论 0 21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747评论 1 25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883评论 2 2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354评论 1 26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694评论 3 2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406评论 3 2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222评论 0 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996评论 0 20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6,242评论 2 28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6,017评论 2 28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